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中《语文》中一篇重要的文言文,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开山之作。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文中人物较多,语言古奥难懂,表现的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主张也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可能影响整个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教学中要善于寻找规律,帮助学生巧妙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巧记四子的“名”和“字”
课文标题中,四子有的称呼名,有的称呼字,还有的是简称。而在文中,孔子对四个学生的称呼各不相同,学生常常将四人的名和字混淆。其实,找到他们的名和字之间的关系,就会很轻松地记住他们的名和字,并不再遗忘。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古人的名和字本来就是有联系的,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有的名或字是根据这个人的长相起的。
巧记四子的名和字的方法如下:
子路名由字子路名和字的关系:必由之路(成语),“由”——经过。
曾皙名点字皙名和字的关系:推测和长相有关——“皙”,白。“点”,不妨认为曾皙皮肤很白但有斑点。
冉有名求字子有名和字的关系:有求必应(成语)
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名和字的关系:色彩。“赤”,红色。“华”,华丽,红色应当是最华丽的色彩。
以上内容只属于个人的分析和推测,虽然有的可能缺乏根据,但用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应该有帮助。
二、巧记四子的志向
四子中,除最后出场的曾皙外,其他三人无不表达了自己的治国志向。虽然有的语气急促,有的语气缓和;有的当仁不让,有的谦虚小心。但总体来说,都是有鸿鹄之志的。
子路:主张以勇武治国。
子路非常清楚地看到当时天下诸侯混战的混乱局面——“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面临的依然是被大国夹击、国内又遭饥馑的窘迫情况。所以,尽管子路追随孔子多年,知道老师以仁爱、礼仪治国的主张,却依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可见子路的坦诚和孔子民主的教学方法。
冉有:主张以富足治国。
冉有态度谦虚,表示自己只能胜任一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冉有做事谨小慎微,他看到的主要是当时百姓饱受战争和灾荒而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残酷现实,想让百姓尽快过上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进而治理国家。当然,冉有十分清楚老师的主张,所以,又补充一句——“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他不说自己不打算以礼乐治国,只说自己能力修养有限,称不上“君子”,真是谦虚得可以,而且话说得比子路更委婉得体。这种回答应该在孔子的预料之中,故孔子未说什么。
公西华:主张以礼乐治国。
据史料记载,公西华当时只有18岁。这个年轻人在自己的老师和学长目前,表现可谓谦虚到了极点——“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他的回答可能是孔子最愿意听到的——“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国度,一个诸侯息战、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大同世界。这不正是孔子毕其一生、到处奔波、孜孜以求的理想世界吗?
曾皙:远离朝堂,隐逸授徒。
当三位同窗畅谈理想时,曾皙正全神贯注地奏瑟,或者说,三位同窗和老师的对话在曾皙的音乐伴奏中进行。他并未直言其理想,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对曾皙可谓了如指掌,他知道曾皙怕伤害三位同窗,便鼓励曾皙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曾皙这才平静地描绘了一幅风俗纯朴、和平宁静的生活图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看似与治国无关,实则是以礼治国达到的最高境界。
三、巧记孔子对四子的评价
孔子对四子评价的高低与四子的出场顺序正好相反:对最后出场的曾皙“喟然”赞叹;对18岁的公西华用三个反问句肯定——“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对性情平和的冉有,用两个反问句肯定——“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而对直率的子路,孔子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不但当面“哂之”,而且直言不讳地批评“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可见孔子虽然允许弟子们可以各怀治国之志,但他的“规矩”,即宗旨——“礼”不容违背。这是个人修养、国家治理的中心,也是最终目标。
以上四方面内容可做以下概括:
子路→由(必由之路)→以勇武治国→直率坦诚←夫子“哂之”批评
冉有→求(有求必应)→以富足治国→沉稳谦虚←夫子两次反问肯定
公西华→赤(颜色)→以礼乐治国→谦逊好学←夫子三次反问肯定
曾皙→点(长相)→隐逸授徒→淡薄宁静←夫子“喟然”“与”之
四、编演话剧巧背课文
《侍坐章》记录了师徒五人谈论的场面,情节简单,人物生动,很适合进行话剧改编和演出。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试着改编并排演一个小话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记忆,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巧记四子的“名”和“字”
课文标题中,四子有的称呼名,有的称呼字,还有的是简称。而在文中,孔子对四个学生的称呼各不相同,学生常常将四人的名和字混淆。其实,找到他们的名和字之间的关系,就会很轻松地记住他们的名和字,并不再遗忘。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古人的名和字本来就是有联系的,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有的名或字是根据这个人的长相起的。
巧记四子的名和字的方法如下:
子路名由字子路名和字的关系:必由之路(成语),“由”——经过。
曾皙名点字皙名和字的关系:推测和长相有关——“皙”,白。“点”,不妨认为曾皙皮肤很白但有斑点。
冉有名求字子有名和字的关系:有求必应(成语)
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名和字的关系:色彩。“赤”,红色。“华”,华丽,红色应当是最华丽的色彩。
以上内容只属于个人的分析和推测,虽然有的可能缺乏根据,但用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应该有帮助。
二、巧记四子的志向
四子中,除最后出场的曾皙外,其他三人无不表达了自己的治国志向。虽然有的语气急促,有的语气缓和;有的当仁不让,有的谦虚小心。但总体来说,都是有鸿鹄之志的。
子路:主张以勇武治国。
子路非常清楚地看到当时天下诸侯混战的混乱局面——“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面临的依然是被大国夹击、国内又遭饥馑的窘迫情况。所以,尽管子路追随孔子多年,知道老师以仁爱、礼仪治国的主张,却依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可见子路的坦诚和孔子民主的教学方法。
冉有:主张以富足治国。
冉有态度谦虚,表示自己只能胜任一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冉有做事谨小慎微,他看到的主要是当时百姓饱受战争和灾荒而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残酷现实,想让百姓尽快过上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进而治理国家。当然,冉有十分清楚老师的主张,所以,又补充一句——“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他不说自己不打算以礼乐治国,只说自己能力修养有限,称不上“君子”,真是谦虚得可以,而且话说得比子路更委婉得体。这种回答应该在孔子的预料之中,故孔子未说什么。
公西华:主张以礼乐治国。
据史料记载,公西华当时只有18岁。这个年轻人在自己的老师和学长目前,表现可谓谦虚到了极点——“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他的回答可能是孔子最愿意听到的——“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国度,一个诸侯息战、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大同世界。这不正是孔子毕其一生、到处奔波、孜孜以求的理想世界吗?
曾皙:远离朝堂,隐逸授徒。
当三位同窗畅谈理想时,曾皙正全神贯注地奏瑟,或者说,三位同窗和老师的对话在曾皙的音乐伴奏中进行。他并未直言其理想,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对曾皙可谓了如指掌,他知道曾皙怕伤害三位同窗,便鼓励曾皙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曾皙这才平静地描绘了一幅风俗纯朴、和平宁静的生活图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看似与治国无关,实则是以礼治国达到的最高境界。
三、巧记孔子对四子的评价
孔子对四子评价的高低与四子的出场顺序正好相反:对最后出场的曾皙“喟然”赞叹;对18岁的公西华用三个反问句肯定——“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对性情平和的冉有,用两个反问句肯定——“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而对直率的子路,孔子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不但当面“哂之”,而且直言不讳地批评“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可见孔子虽然允许弟子们可以各怀治国之志,但他的“规矩”,即宗旨——“礼”不容违背。这是个人修养、国家治理的中心,也是最终目标。
以上四方面内容可做以下概括:
子路→由(必由之路)→以勇武治国→直率坦诚←夫子“哂之”批评
冉有→求(有求必应)→以富足治国→沉稳谦虚←夫子两次反问肯定
公西华→赤(颜色)→以礼乐治国→谦逊好学←夫子三次反问肯定
曾皙→点(长相)→隐逸授徒→淡薄宁静←夫子“喟然”“与”之
四、编演话剧巧背课文
《侍坐章》记录了师徒五人谈论的场面,情节简单,人物生动,很适合进行话剧改编和演出。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试着改编并排演一个小话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记忆,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