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尚的师德,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根本,时时感染着学生的行为,同时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二)具有职业良心;(三)给予学生以关爱;(四)信任学生。总之,师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要自觉进行师德修养,担负起育人的重任!
【关键词】师德 感染 良心 关爱 信任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才华,追求桃李满天下,这就是教师无悔人生的写照。试想,当看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继续升学深造,或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总之,都是有所成功而快乐生活,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作贡献。这难道不是在教学生涯中深感幸福和值得高兴的事吗?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材,默默地辛勤耕耘。这是师德境界的真实反映!这种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构成了人格魅力的根本,像不断发热的烛光,无时无刻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高尚品德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
一、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使教师的人格充满魅力
当今时代,科学知识更新迅速,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才能保证自己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向,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在教学活动中居高临下,具备主动和优势,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粮食。但是一个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不够。必须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这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首要表现。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注视着他,那是渴望知识、盼望成长的眼睛。学生们把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想跟随教师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知识的宝库。面对着学生的冀望,教师又怎能不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呢?全副身心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地教授好所有教学的内容,勤勤恳恳地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毫无怨言,毫无悔意。这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构成了教师爱岗敬业的一面。
二、良心作为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具备职业道德深层次的反映
在教学中,教师个人面对着每个学生、班集体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对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把认为是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上升到是自己本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内心深处就会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比如,对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是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学生,与他交谈、鼓励他、帮他补课、答疑等。这样做,良心就会得到安慰,否则,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而内疚。此外,许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担负着好多重要的、超额的工作,在单位里是没有明文规定,不是靠领导布置和监督才完成的。如备课改作到深夜、不分节假日地家访、课外辅导后进生、放学时护送学生回家、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虽然平凡但却很艰苦。花费的心血是无法计量的。从事这些工作,纯粹是凭良心起作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可替代的。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日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给予精神上的营养;教师就像红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目的只一个,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迈好每一步,成为和谐社会里合格的劳动者。
三、关爱是一种教育力量,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会因为个别学生的成绩好坏与家庭背景不同而溺爱或厌恶,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全体学生。在教师心目中,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所以做到胸怀宽广,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同及兴趣爱好有差异的学生,使学生得到公正的待遇,同等的得到师爱的熏陶。在职责的驱动下,每天,他们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把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的生活点滴记在心间。教师心中充满对学生的关爱,教育就变成一片绿洲,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因为,关爱不仅能给学生以自信,亦能给学生以勇气,更能给学生以鼓舞! 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根植于爱的。笔者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曾教过的温某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是一个麻烦制造者,经常旷课,泡网吧。虽然体魄强健,但脾气暴躁,打架在校内是闻名的。不过这个学生对电脑很感兴趣,在上网时就产生一个想法:初中毕业后报考中专,读电脑专业;同时在机会合适时报名参军,让自己的人生有個好前途。针对他这个想法,我了解详细后多次找他谈心,并频频家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让他明白道理: 好前途不会从天上掉下,爱拼才会赢。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他能领会这个道理,能否抵抗得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甘于寂寞回到班上攻读功课,始终让我放心不下。但在我的用心良苦的教导之下,在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稍有收敛而变得进步。我抓住这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还上报学校作为教育案例在校会上适当表扬。若发现其再犯错误,亦和家长共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不再旷课,不再惹是生非。发觉班上有捣蛋现象还主动制止并报告老师。在期终试中,各科成绩总分在年级里上升了十二名。通过自己的具体事例可看出,只有以仁慈心和同情心默默无私的关爱每位学生,以智慧之爱来拯救和塑造学生灵魂,才体现出一个教师高水平的道德品质。
四、信任是和谐的底色,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才会懂得信任学生。而信任学生,那是教师所特有的珍贵的职业的情感,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满腔热情和无限寄托。毋庸讳言,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首先必须懂得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具体地说,在课堂上不以“权威”自居而凌驾于学生上,一味灌输和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反驳教师的观点。总之,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这个过程,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引路人,没有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其次,尊重学生的看法,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而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最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及个性、爱好和隐私,这也是信任学生的表现。即使学生有过失甚至犯了错,亦一如既往的相信学生有改正过错重新开始的能力,让学生始终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教师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的拼搏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在这个过程,既充当现在的引路人,也充当未来发展的设计者。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出人格、心灵健全的人才。也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它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影响学生在较长时间的成长,甚至影响到今后的生活道路。此外,它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创造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可见师德是铸造教育之魂。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自觉进行师德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胸襟宽广的人,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为教育事业培养出跨世纪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关键词】师德 感染 良心 关爱 信任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才华,追求桃李满天下,这就是教师无悔人生的写照。试想,当看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继续升学深造,或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总之,都是有所成功而快乐生活,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作贡献。这难道不是在教学生涯中深感幸福和值得高兴的事吗?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材,默默地辛勤耕耘。这是师德境界的真实反映!这种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构成了人格魅力的根本,像不断发热的烛光,无时无刻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高尚品德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
一、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使教师的人格充满魅力
当今时代,科学知识更新迅速,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才能保证自己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向,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在教学活动中居高临下,具备主动和优势,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粮食。但是一个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不够。必须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这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首要表现。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注视着他,那是渴望知识、盼望成长的眼睛。学生们把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想跟随教师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知识的宝库。面对着学生的冀望,教师又怎能不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呢?全副身心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地教授好所有教学的内容,勤勤恳恳地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毫无怨言,毫无悔意。这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构成了教师爱岗敬业的一面。
二、良心作为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具备职业道德深层次的反映
在教学中,教师个人面对着每个学生、班集体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对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把认为是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上升到是自己本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内心深处就会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比如,对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是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学生,与他交谈、鼓励他、帮他补课、答疑等。这样做,良心就会得到安慰,否则,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而内疚。此外,许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担负着好多重要的、超额的工作,在单位里是没有明文规定,不是靠领导布置和监督才完成的。如备课改作到深夜、不分节假日地家访、课外辅导后进生、放学时护送学生回家、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虽然平凡但却很艰苦。花费的心血是无法计量的。从事这些工作,纯粹是凭良心起作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可替代的。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日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给予精神上的营养;教师就像红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目的只一个,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迈好每一步,成为和谐社会里合格的劳动者。
三、关爱是一种教育力量,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会因为个别学生的成绩好坏与家庭背景不同而溺爱或厌恶,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全体学生。在教师心目中,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所以做到胸怀宽广,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同及兴趣爱好有差异的学生,使学生得到公正的待遇,同等的得到师爱的熏陶。在职责的驱动下,每天,他们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把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的生活点滴记在心间。教师心中充满对学生的关爱,教育就变成一片绿洲,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因为,关爱不仅能给学生以自信,亦能给学生以勇气,更能给学生以鼓舞! 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根植于爱的。笔者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曾教过的温某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是一个麻烦制造者,经常旷课,泡网吧。虽然体魄强健,但脾气暴躁,打架在校内是闻名的。不过这个学生对电脑很感兴趣,在上网时就产生一个想法:初中毕业后报考中专,读电脑专业;同时在机会合适时报名参军,让自己的人生有個好前途。针对他这个想法,我了解详细后多次找他谈心,并频频家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让他明白道理: 好前途不会从天上掉下,爱拼才会赢。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他能领会这个道理,能否抵抗得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甘于寂寞回到班上攻读功课,始终让我放心不下。但在我的用心良苦的教导之下,在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稍有收敛而变得进步。我抓住这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还上报学校作为教育案例在校会上适当表扬。若发现其再犯错误,亦和家长共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不再旷课,不再惹是生非。发觉班上有捣蛋现象还主动制止并报告老师。在期终试中,各科成绩总分在年级里上升了十二名。通过自己的具体事例可看出,只有以仁慈心和同情心默默无私的关爱每位学生,以智慧之爱来拯救和塑造学生灵魂,才体现出一个教师高水平的道德品质。
四、信任是和谐的底色,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才会懂得信任学生。而信任学生,那是教师所特有的珍贵的职业的情感,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满腔热情和无限寄托。毋庸讳言,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首先必须懂得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具体地说,在课堂上不以“权威”自居而凌驾于学生上,一味灌输和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反驳教师的观点。总之,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这个过程,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引路人,没有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其次,尊重学生的看法,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而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最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及个性、爱好和隐私,这也是信任学生的表现。即使学生有过失甚至犯了错,亦一如既往的相信学生有改正过错重新开始的能力,让学生始终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教师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的拼搏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在这个过程,既充当现在的引路人,也充当未来发展的设计者。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出人格、心灵健全的人才。也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它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影响学生在较长时间的成长,甚至影响到今后的生活道路。此外,它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创造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可见师德是铸造教育之魂。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自觉进行师德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胸襟宽广的人,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为教育事业培养出跨世纪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