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如何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面对乡村凋敝的现实,当下正有一批批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文化创客走进乡村,希望在保留乡村原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以文化艺术的熏陶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深入四川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与文化主管部门、艺术家、村民等共同探讨文艺介入乡村建设的合理路径。
顺应历史传统,擦亮遗产价值,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和头脑发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开阔村民的发展思路。
开一个工作室、做几个艺术展、搞几次文艺活动、种植大规模人工花田、把乡村的老房子统统隔离起来建立博物馆……如今在中国的乡村,文化人士、艺术从业者回归乡村的案例不可谓不多,然而,文艺工作者的活动究竟有多少能够与当地村民真正产生关系?
事实上,以在全国乡村迅速兴起的民居改造行动为例,一些艺术家在村里租下房屋开办工作室,并希望用艺术创作影响村民,甚至出现了一些艺术家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村民的现象——但普通农民怎么会理解拆掉白炽灯而看萤火虫的浪漫?
“比如,像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初始模式,以及国内一些文艺介入乡村的实践,都主要是艺术从业者针对农村的环境和资源做一些艺术活动,刷墙、搞展览、拍照片,不仅跟当地的文化历史传承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与改变农民的生活实际和精神状态也实在有一定距离。”为了不与这些实践落入一样的尴尬境地,蒲江县明月村项目组负责人、被新村民昵称为“奇村长”的陈奇陷入了思考,“村里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现在村民的生活有哪些困难?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愿望?如何以文艺的介入延续历史传统、解决实际困难、满足村民期待,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通过文艺重塑乡村,必须顺应当地的历史、人和自然的需求,既不让艺术家自娱自乐,也不能肆意损害乡村的本来面貌。蒲江县文体旅局局长李辉表示,要顺应明月村的历史传统和资源禀赋,自然而然地将文艺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此,“每个入驻项目的策划、规划、推广和管理都有严格的标准。”
邛窑是成都平原上的一个古代窑址群,始烧于南朝、衰于宋代,断烧于元代,时间跨度800多年。明月村与邛崃交界,盛产高岭土,百年老窑“明月窑”的窑火始终不息,直到2008年才因地震损毁严重而停产,被当地人称作“活着的邛窑”。
明月窑不就是明月村的历史、资源和文脉吗?不就凝聚着村民的广泛认同吗?随着2012年明月窑的故事被新村民发现,各路陶瓷界专家和文化学者把目光纷纷投向这里,有文创公司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一同把这口老窑保护下来,并建立了明月窑陶艺手工体验区、文创产品开发和展览区等多个功能区。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清被明月村吸引,于2015年正式建设起“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李清在这里研究老窑历史、做当地的陶土分析和试验、研发“明月杯”等文创产品,还开展起免费的陶艺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村民”。
和李清一样,一批批陶瓷界、书画界的老师、文创人士等100余人,以及多个专业的乡村建设社会组织也纷纷来到明月村,“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坊、明月书馆、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等茁壮生长,各类培训和讲座也次第开展起来。悉心建设之后,明月村以悠久的历史、浓厚的艺术氛围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
“名气有了、人气足了,财气自然就来了,不用强求。”明月村党支部书记高光坤说,村民或出租闲置院落,或成为文创项目员工,或自营餐饮、住宿、传统手工艺等项目,都获得了不错的收入。“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44元,而在2009年之前,明月村还是个贫困村。”
“村民谁不希望变自己熟悉的历史文化为资源?谁不渴望在自己的泥土上就业创业、致富奔小康?”高光坤讲出了他的道理,“文艺进乡村,是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发现了我们忽视的遗产的价值,也通过艺术家的头脑开阔了村民的发展思路,为农村发展蓄积了深厚的力量。”
播撒文艺火种,激发文化自信。给乡村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生命力,让村民重拾对乡土文化的自信。
行走在明月村,与高光坤一样,村民说话都“文绉绉的”,最让人惊讶的就是一个个“村二代”。
“我画画的风格是模仿丰子恺先生,我的老师是新村民寒山,他告诉我画画时心要安静、神要宁,如果想别的事情,每笔都会是错的。”“我给家里的露台取名为‘金色的天空’,因为我常常在这里看夕阳,阳光就把树的轮廓染成了金色、把我的天空镀上了金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会想到这是一个11岁的乡村小女孩的一席话?
小女孩名叫杨卓蕾。在与艺术的亲密接触中,明月村里“村二代”的言谈举止、思想性格让村外来客惊叹不已——“蕾蕾他们的未来肯定将是另一番模样。”游客无不感慨。
在文艺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一己之力既是有限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定要增强乡村的造血能力。这样,即便艺术家走了,当地人的文化艺术氛围也会延续,这才能说文艺给了乡村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生命力。
但是,我国许多地方并没有做出深刻理解,常常是艺术在一边,而村民在另一边,艺术并未在多大意义上影响当地人。一旦艺术家出走,农村还是那个农村,农民依旧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方面,北京的宋庄做出了突破:艺术家和农民生活在一起,经常接触、互动,从而发挥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让我们十分欣慰的是,明月村的新老村民保持着积极互动。”陈奇说,“明月村最可贵的就是新老村民共建共享,资本在这里不能任性,村子也不是生意场。在新村民入驻之初,我们就和他们‘约法三章’:新村民常驻;工作室常态化开放;公益培训定期开展,给原住民带来福利。”
对于李清而言,在陶艺之乡教当地人做陶瓷是再恰当不过的事,如今,李清已经对招收的第一批村民学员进行了14期系统培训,学员们都已经烧出了许多作品。
依托农家书屋“明月书馆”,新村民系统开展起免费的书法、绘画、文创、生态农业等培训。
2012年返乡的大学生江维,在培训中深化了对“农德、农道、农技”的理解,“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是眼前的效率和收益,却断了子孙粮。自然而然、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成为我们的遵守。”江维以此坚定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并通过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我希望带动更多老乡,以绿色、生态带来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文艺介入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激发村民对自己文化的自信——除了手艺,还有古朴的民居、清新的空气、健康的食物……”李辉说。
如今的明月村,民居和文创院落均保留了原生态韵味。让陈奇欣慰的是,艺术家院落改造的成功、审美意识的传递,带动众多农户改造起旧院落、捡起老手艺——村民不再钟情于不洋不土的小洋楼,在水电气方便的同时,恢复了房子的古朴面貌 ;村民还重新恢复以天然染料染布,并设计了特色鲜明的明月村服装;返乡大学生更是纷纷表示“做一个农二代,感觉挺好”。
“随着社会的赞赏越来越多,村民们认识到原生态的生活环境、生态的物产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城里人买都买不来的。我想,这就是文艺介入乡村建设所带来的乡土文化自信。”陈奇坚信,当村民都为自己感到自豪,何愁乡愁留不住?
面对乡村凋敝的现实,当下正有一批批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文化创客走进乡村,希望在保留乡村原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以文化艺术的熏陶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深入四川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与文化主管部门、艺术家、村民等共同探讨文艺介入乡村建设的合理路径。
顺应历史传统,擦亮遗产价值,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和头脑发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开阔村民的发展思路。
开一个工作室、做几个艺术展、搞几次文艺活动、种植大规模人工花田、把乡村的老房子统统隔离起来建立博物馆……如今在中国的乡村,文化人士、艺术从业者回归乡村的案例不可谓不多,然而,文艺工作者的活动究竟有多少能够与当地村民真正产生关系?
事实上,以在全国乡村迅速兴起的民居改造行动为例,一些艺术家在村里租下房屋开办工作室,并希望用艺术创作影响村民,甚至出现了一些艺术家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村民的现象——但普通农民怎么会理解拆掉白炽灯而看萤火虫的浪漫?
“比如,像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初始模式,以及国内一些文艺介入乡村的实践,都主要是艺术从业者针对农村的环境和资源做一些艺术活动,刷墙、搞展览、拍照片,不仅跟当地的文化历史传承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与改变农民的生活实际和精神状态也实在有一定距离。”为了不与这些实践落入一样的尴尬境地,蒲江县明月村项目组负责人、被新村民昵称为“奇村长”的陈奇陷入了思考,“村里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现在村民的生活有哪些困难?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愿望?如何以文艺的介入延续历史传统、解决实际困难、满足村民期待,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通过文艺重塑乡村,必须顺应当地的历史、人和自然的需求,既不让艺术家自娱自乐,也不能肆意损害乡村的本来面貌。蒲江县文体旅局局长李辉表示,要顺应明月村的历史传统和资源禀赋,自然而然地将文艺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此,“每个入驻项目的策划、规划、推广和管理都有严格的标准。”
邛窑是成都平原上的一个古代窑址群,始烧于南朝、衰于宋代,断烧于元代,时间跨度800多年。明月村与邛崃交界,盛产高岭土,百年老窑“明月窑”的窑火始终不息,直到2008年才因地震损毁严重而停产,被当地人称作“活着的邛窑”。
明月窑不就是明月村的历史、资源和文脉吗?不就凝聚着村民的广泛认同吗?随着2012年明月窑的故事被新村民发现,各路陶瓷界专家和文化学者把目光纷纷投向这里,有文创公司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一同把这口老窑保护下来,并建立了明月窑陶艺手工体验区、文创产品开发和展览区等多个功能区。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清被明月村吸引,于2015年正式建设起“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李清在这里研究老窑历史、做当地的陶土分析和试验、研发“明月杯”等文创产品,还开展起免费的陶艺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村民”。
和李清一样,一批批陶瓷界、书画界的老师、文创人士等100余人,以及多个专业的乡村建设社会组织也纷纷来到明月村,“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坊、明月书馆、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等茁壮生长,各类培训和讲座也次第开展起来。悉心建设之后,明月村以悠久的历史、浓厚的艺术氛围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
“名气有了、人气足了,财气自然就来了,不用强求。”明月村党支部书记高光坤说,村民或出租闲置院落,或成为文创项目员工,或自营餐饮、住宿、传统手工艺等项目,都获得了不错的收入。“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44元,而在2009年之前,明月村还是个贫困村。”
“村民谁不希望变自己熟悉的历史文化为资源?谁不渴望在自己的泥土上就业创业、致富奔小康?”高光坤讲出了他的道理,“文艺进乡村,是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发现了我们忽视的遗产的价值,也通过艺术家的头脑开阔了村民的发展思路,为农村发展蓄积了深厚的力量。”
播撒文艺火种,激发文化自信。给乡村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生命力,让村民重拾对乡土文化的自信。
行走在明月村,与高光坤一样,村民说话都“文绉绉的”,最让人惊讶的就是一个个“村二代”。
“我画画的风格是模仿丰子恺先生,我的老师是新村民寒山,他告诉我画画时心要安静、神要宁,如果想别的事情,每笔都会是错的。”“我给家里的露台取名为‘金色的天空’,因为我常常在这里看夕阳,阳光就把树的轮廓染成了金色、把我的天空镀上了金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会想到这是一个11岁的乡村小女孩的一席话?
小女孩名叫杨卓蕾。在与艺术的亲密接触中,明月村里“村二代”的言谈举止、思想性格让村外来客惊叹不已——“蕾蕾他们的未来肯定将是另一番模样。”游客无不感慨。
在文艺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一己之力既是有限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定要增强乡村的造血能力。这样,即便艺术家走了,当地人的文化艺术氛围也会延续,这才能说文艺给了乡村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生命力。
但是,我国许多地方并没有做出深刻理解,常常是艺术在一边,而村民在另一边,艺术并未在多大意义上影响当地人。一旦艺术家出走,农村还是那个农村,农民依旧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方面,北京的宋庄做出了突破:艺术家和农民生活在一起,经常接触、互动,从而发挥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让我们十分欣慰的是,明月村的新老村民保持着积极互动。”陈奇说,“明月村最可贵的就是新老村民共建共享,资本在这里不能任性,村子也不是生意场。在新村民入驻之初,我们就和他们‘约法三章’:新村民常驻;工作室常态化开放;公益培训定期开展,给原住民带来福利。”
对于李清而言,在陶艺之乡教当地人做陶瓷是再恰当不过的事,如今,李清已经对招收的第一批村民学员进行了14期系统培训,学员们都已经烧出了许多作品。
依托农家书屋“明月书馆”,新村民系统开展起免费的书法、绘画、文创、生态农业等培训。
2012年返乡的大学生江维,在培训中深化了对“农德、农道、农技”的理解,“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是眼前的效率和收益,却断了子孙粮。自然而然、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成为我们的遵守。”江维以此坚定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并通过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我希望带动更多老乡,以绿色、生态带来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文艺介入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激发村民对自己文化的自信——除了手艺,还有古朴的民居、清新的空气、健康的食物……”李辉说。
如今的明月村,民居和文创院落均保留了原生态韵味。让陈奇欣慰的是,艺术家院落改造的成功、审美意识的传递,带动众多农户改造起旧院落、捡起老手艺——村民不再钟情于不洋不土的小洋楼,在水电气方便的同时,恢复了房子的古朴面貌 ;村民还重新恢复以天然染料染布,并设计了特色鲜明的明月村服装;返乡大学生更是纷纷表示“做一个农二代,感觉挺好”。
“随着社会的赞赏越来越多,村民们认识到原生态的生活环境、生态的物产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城里人买都买不来的。我想,这就是文艺介入乡村建设所带来的乡土文化自信。”陈奇坚信,当村民都为自己感到自豪,何愁乡愁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