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必备品格,包括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其二是关键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现今的英语课堂仍较普遍存在以下英语学习状态:机械地进行单词及句型训练;课堂问答简单化,缺乏思考空间;阅读教学任务浅显枯燥;交流对话过于形式化,偏离实际生活;团队合作流于形式。为了改变现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我校课题组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尝试探索BYOD学习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深度课堂教学模式。
BYOD教学环境是指Bring Your Own Device,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个性化地利用自己的信息设备获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交互,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BYOD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打破了上课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利用相关平台的阅读资源,通过文字阅读、有声阅读等形式进行英语阅读训练,并进行交流、分享,有利于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BYOD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多模态课堂
视听动触多模态教学法,旨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把动、静态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多感官的、充盈的全方位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多层次联想。传统的英语故事教学常将完整的故事进行碎片化处理,学生难以从整体把握。笔者尝试通过BYOD的学习环境,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Pen fun”绘本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平台进行视、听、读、说等系列学习后,借助电子词典、跟读再读等功能全面理解故事内容。教师通过相关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即时数据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教学,能有效加强“教”的精准度,减轻“学”的难度。平台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课后,教师还可将BYOD学习环境中的课外阅读故事,分年龄和英语水平推送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认知能力进行选择,并达成不同的认知目标。本节课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二)BYOD学习环境下的英语个性化课堂
在大班制教学模式中,如何较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课题组尝试把小学英语课堂的个性化学习融入BYOD学习环境中:通过平台让学生不受上课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分享;借助不同的英语学习APP,还原真实的语境,实施“一对一”教学;创造更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等。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Family”一课时,笔者利用BYOD学习环境,把本节课的重点分成必达目标以及挑战目标,通过集体学习活动检测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即时数据分析进行学情诊断。完成基础目标的学生可在学习终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挑战学习,未完成的学生则在老师以及学习终端的帮助下继续巩固学习基本内容。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分层次的个性化学习。
(三)BYOD学习环境下的英语生成课堂
为了丰富英语课堂的生成,课题组在日常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环节后增添“创”的环节。英语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课Traveling ,文本为根据六年级下学期Module 3“Travel Abroad”主题选择的一篇短文。本课以谈论毕业旅游为主线,通过“情景感知—词句运用—拓展整理”几个教学环节对整个模块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
1. 任務驱动,用技术激发学习动力。课前,安排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关于世界旅游的相关书刊和地图,选择自己最向往的一个旅游目的地,了解该国家的首都、国旗、地理位置,上传相关的图片到自己的学习终端平台上,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2. 善用工具,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视、听、朗读、小组交流等方式理解文本,提炼出思维导图后,把本模块知识点与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化成My Graduation Trip,以制作成Moive为语言输出形式,并分享在班级共享圈。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阅读材料难以理解、思维导图难以归纳等困难,可借助电子词典、思维导图APP、教学微视频等工具来化解,既能梳理短文的主要内容,还能提升自学能力。
3. 通过多角度评价,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后,在分享平台,学生可以观看不同国家的素材,有利于扩大本话题的阅读量。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锻炼了创作能力,还能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
(一)学生方面
以Travel模块教学为例,我们对六(1)班的40名学生和六(2)班的4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六(1)班采用传统教学,六(2)班采用BYOD学习环境深度学习教学。从数据分析可见,在BYOD环境下的英语深度学习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主动探究意识增强,知识掌握情况、信息素养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和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二)教师方面
BYOD教学环境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一课一授,而是能够立足学科核心,借助技术和平台,改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教学创新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创新运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注:本文系广州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能效专项课题“小学英语阅读与BYOD智慧校园的整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201771186)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蔡李钰
一、小学英语深度学习与BYOD相融合的意义
BYOD教学环境是指Bring Your Own Device,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个性化地利用自己的信息设备获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交互,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BYOD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打破了上课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利用相关平台的阅读资源,通过文字阅读、有声阅读等形式进行英语阅读训练,并进行交流、分享,有利于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英语深度学习与BYOD教学环境相融合的探索
(一)BYOD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多模态课堂
视听动触多模态教学法,旨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把动、静态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多感官的、充盈的全方位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多层次联想。传统的英语故事教学常将完整的故事进行碎片化处理,学生难以从整体把握。笔者尝试通过BYOD的学习环境,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Pen fun”绘本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平台进行视、听、读、说等系列学习后,借助电子词典、跟读再读等功能全面理解故事内容。教师通过相关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即时数据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教学,能有效加强“教”的精准度,减轻“学”的难度。平台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课后,教师还可将BYOD学习环境中的课外阅读故事,分年龄和英语水平推送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认知能力进行选择,并达成不同的认知目标。本节课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二)BYOD学习环境下的英语个性化课堂
在大班制教学模式中,如何较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课题组尝试把小学英语课堂的个性化学习融入BYOD学习环境中:通过平台让学生不受上课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分享;借助不同的英语学习APP,还原真实的语境,实施“一对一”教学;创造更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等。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Family”一课时,笔者利用BYOD学习环境,把本节课的重点分成必达目标以及挑战目标,通过集体学习活动检测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即时数据分析进行学情诊断。完成基础目标的学生可在学习终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挑战学习,未完成的学生则在老师以及学习终端的帮助下继续巩固学习基本内容。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分层次的个性化学习。
(三)BYOD学习环境下的英语生成课堂
为了丰富英语课堂的生成,课题组在日常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环节后增添“创”的环节。英语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课Traveling ,文本为根据六年级下学期Module 3“Travel Abroad”主题选择的一篇短文。本课以谈论毕业旅游为主线,通过“情景感知—词句运用—拓展整理”几个教学环节对整个模块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
1. 任務驱动,用技术激发学习动力。课前,安排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关于世界旅游的相关书刊和地图,选择自己最向往的一个旅游目的地,了解该国家的首都、国旗、地理位置,上传相关的图片到自己的学习终端平台上,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2. 善用工具,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视、听、朗读、小组交流等方式理解文本,提炼出思维导图后,把本模块知识点与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化成My Graduation Trip,以制作成Moive为语言输出形式,并分享在班级共享圈。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阅读材料难以理解、思维导图难以归纳等困难,可借助电子词典、思维导图APP、教学微视频等工具来化解,既能梳理短文的主要内容,还能提升自学能力。
3. 通过多角度评价,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后,在分享平台,学生可以观看不同国家的素材,有利于扩大本话题的阅读量。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锻炼了创作能力,还能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
三、实施效果
(一)学生方面
以Travel模块教学为例,我们对六(1)班的40名学生和六(2)班的4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六(1)班采用传统教学,六(2)班采用BYOD学习环境深度学习教学。从数据分析可见,在BYOD环境下的英语深度学习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主动探究意识增强,知识掌握情况、信息素养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科素养和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二)教师方面
BYOD教学环境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一课一授,而是能够立足学科核心,借助技术和平台,改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教学创新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创新运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注:本文系广州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能效专项课题“小学英语阅读与BYOD智慧校园的整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201771186)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蔡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