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浅震反射法在岩溶地区勘探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浅震反射法在岩溶地区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特征分析;岩溶勘探
中图分类号: 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岩溶发育的国家,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超过30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是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呈现的奇异景观就是嗜斯特地貌的代表。自五十年代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发展,那些隐藏在工程建筑物之下的岩溶、洞穴已经成为工程上的一大隐患,在工程施工及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中,岩溶塌陷频率愈来愈频繁,强度愈来愈大,危害性也随之增大。己统计的我国岩溶塌陷达8000处以上,塌陷坑超过3万多个,范围遍及23个省市自治区,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尤其是在公路建设方面,危害更加剧烈。因此在工程勘察和施工过程中急需准确、高效的岩溶探测预警及处理技术。
浅震反射波法在研究岩溶地区的溶洞、裂隙发育情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意义,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笔者在地震勘探实践中,对浅震反射波法在岩溶地区的勘查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工作方法:对于不同工作区,地质条件和所须解决的地质问题各异,但关键都是要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在每个工作区上,都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试验剖面确定观测系统及相关参数。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利用了地震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主要指波的强度、频谱、相位、波长等参数,而运动学特征则指波的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工作原理是:采用人工激发震源,使震源附近质点产生震动,形成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当遇到两种不同弹性介质界面时,便产生反射,利用反射波的强度、频谱、相位、波长和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解决相关地质问题。
1 数据采集
1.1 确定“最佳窗口”,也即选取“最佳偏移距”(如图1)。偏移距一般设在4~12m之间,道间距不宜过大,过大则会造成观测系统过长,动校正时波形拉伸畸变,通常设置在 0.5~2m之间,同时还保证了水平分辨率。
1.2 震源条件是影响记录的第一个因素,其要求:①有一定能量,以保证勘探目的层的反射。②震波频带较宽,尽可能接近于δ 脉冲以利于提高分辨率。③有效波能量较强,有较高信噪比。④重复激发性好,方便垂直叠加。
对于陆地浅震,炸药、电火花震源不适宜采用,锤击震源因其轻变、易用、重复性好,而被广泛使用。锤击震源常用16磅手锤,锤击置于地上的聚氨脂塑料垫板或钢板。一般垂直叠加1~3次便可得到较好的记录,垂直叠加不宜过多,过多次叠加会压制有效波高频部分,影响勘探精度。
1.3 数据采集设备要满足高抗干扰力、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的地震仪,采样率应满足0.2ms,记录频带宽满足140~1600Hz,检波器一般为 100Hz高频检波器。
2 资料处理及波形特征分析
2.1 资料处理应注意两点:①干扰波压制或剔除,②有效波增强。这两点互为影响,在处理过程中应掌握适度。其处理流程如下:
地质解释的原则是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尽量收集工区钻孔或地质资料,大致了解第四系覆盖程度和岩溶发育情况。条件允许下,需做波速测井,获得地层速度参数。
2.2 溶洞、裂隙的地震波形特征分析。岩溶地区地震勘探具备很好的波阻抗条件,基岩为低速的第四系覆盖,溶洞、裂隙内部填充介质多为低速的空气、水、泥浆或碎石等,波速差异明显。但由于岩溶发育的溶洞、裂隙几何形态复杂,填充介质多样,其浅震反射波形复杂,地质解译难度较高。
溶洞、裂隙波形特征有:①反射波出现半波损失,波极性反相。溶洞、裂隙内部介质的波阻抗(Zn)低于围岩波阻抗(Zn- 1),因而反射系数Rn- 1为负数,反射波振相反转;②反射波同相轴错断、消失或紊乱。原因是裂隙发生错动,反射界面不清晰或填充介质不均一所造成;③反射波频率降低,能量增强,速度降低;④在地质情况较为单一情况下,溶洞顶部反射波同相轴有双曲线特征,或重疊出现。这是由于“回响”效应,波在溶洞中发生多次反射(短程多次波)造成的影响,在时间上有规律出现,易于判别。
地质解译过程中,不同形态的溶洞、裂隙构造所引起波形变化不同,各有其表现特征,现归纳如下几种:①不规则囊状:这类溶洞多有塌陷、填充,顶、底反射面变化大,不连续。反射波同相轴紊乱不易追踪,短程多次波无规律可循,且波频率低,能量大,速度小。解译埋深时难度大,准确率低。②球状或似球状:溶洞形态规整,顶、底部反射面连续。反射波同相轴有双曲线特征,短程多次波较有规律。解译时,应注意其横向两端的定位,即溶洞水平方向直径的解译。③垂直带状:裂隙发育近于垂直,有错动和没发生错动两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某 1~2 道记录波形上,能量弱、频率低,发生错动者可根据波形同相轴判别,但若记录质量不高,道间距不够密,就很容易漏判或错判。④平卧带状:沿水平裂隙发育,一般发育空腔在两端尖灭。因此,很少出现扰射波,短程多次波较有规律。⑤正向带状:指倾向与剖面方向一致的裂隙。此种情况反射波容易接收,易于判别,解释空间位置时,应注意做偏移校正。⑥反向带状:指倾向与剖面方向相反的裂隙。反射波不易于接收,甚至接收不到,遇此情况时,有必要反向排列观测补勘。
3 应用实例
3.1 岩溶裂隙。某过铁道立交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基岩多处发育裂隙,沿裂隙又多处发育溶洞,且溶洞之间多有连通。由于施工场地混乱、干扰多,地质情况复杂,给浅震数据采集造成很大困难。本次测量采用 SE- 2403B 浅震仪,100Hz 检波器。在解释时充分利用已有钻孔资料,对基础的裂隙发育情况连通性,作出较为准确的解释,尤其对0B、2A号桥墩设计位置下溶洞顶板埋深及厚度作出准确勘探(图2),因而有效地指导施工。
3.2 溶洞。某钢厂拟建一高层建筑,先期进行浅震勘查。本次测量使用R24浅震仪。勘查中进行多次观测系统试验,反复追踪溶洞连续性,数据处理解释时,采用高密度映象法,最终查明此工区地下溶洞发育情况(图3),后期经钻探证实,准确率 87.5%。再一次证明了浅震在岩溶地区应用的有效性。
4 结论
4.1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勘探岩溶溶洞、裂隙等方面,确有特殊良好效果,但实际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工作方法和数据采集及参数选取。
4.2 在进行溶洞、裂隙等高精度勘探时,数据不宜过多的垂直和水平叠加,资料处理时也不宜采用较强的修饰处理。
4.3 浅层地震尽管有其工作方法灵活,勘探信息丰富等特点,但在勘探应用中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探测尺度较小、埋深较大的异常体,一般难以取得理想的勘探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振东.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何樵登.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3]钱绍湖.地震勘探[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特征分析;岩溶勘探
中图分类号: 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岩溶发育的国家,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超过30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是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呈现的奇异景观就是嗜斯特地貌的代表。自五十年代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发展,那些隐藏在工程建筑物之下的岩溶、洞穴已经成为工程上的一大隐患,在工程施工及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中,岩溶塌陷频率愈来愈频繁,强度愈来愈大,危害性也随之增大。己统计的我国岩溶塌陷达8000处以上,塌陷坑超过3万多个,范围遍及23个省市自治区,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尤其是在公路建设方面,危害更加剧烈。因此在工程勘察和施工过程中急需准确、高效的岩溶探测预警及处理技术。
浅震反射波法在研究岩溶地区的溶洞、裂隙发育情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意义,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笔者在地震勘探实践中,对浅震反射波法在岩溶地区的勘查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工作方法:对于不同工作区,地质条件和所须解决的地质问题各异,但关键都是要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在每个工作区上,都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试验剖面确定观测系统及相关参数。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利用了地震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主要指波的强度、频谱、相位、波长等参数,而运动学特征则指波的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工作原理是:采用人工激发震源,使震源附近质点产生震动,形成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当遇到两种不同弹性介质界面时,便产生反射,利用反射波的强度、频谱、相位、波长和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解决相关地质问题。
1 数据采集
1.1 确定“最佳窗口”,也即选取“最佳偏移距”(如图1)。偏移距一般设在4~12m之间,道间距不宜过大,过大则会造成观测系统过长,动校正时波形拉伸畸变,通常设置在 0.5~2m之间,同时还保证了水平分辨率。
1.2 震源条件是影响记录的第一个因素,其要求:①有一定能量,以保证勘探目的层的反射。②震波频带较宽,尽可能接近于δ 脉冲以利于提高分辨率。③有效波能量较强,有较高信噪比。④重复激发性好,方便垂直叠加。
对于陆地浅震,炸药、电火花震源不适宜采用,锤击震源因其轻变、易用、重复性好,而被广泛使用。锤击震源常用16磅手锤,锤击置于地上的聚氨脂塑料垫板或钢板。一般垂直叠加1~3次便可得到较好的记录,垂直叠加不宜过多,过多次叠加会压制有效波高频部分,影响勘探精度。
1.3 数据采集设备要满足高抗干扰力、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的地震仪,采样率应满足0.2ms,记录频带宽满足140~1600Hz,检波器一般为 100Hz高频检波器。
2 资料处理及波形特征分析
2.1 资料处理应注意两点:①干扰波压制或剔除,②有效波增强。这两点互为影响,在处理过程中应掌握适度。其处理流程如下:
地质解释的原则是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尽量收集工区钻孔或地质资料,大致了解第四系覆盖程度和岩溶发育情况。条件允许下,需做波速测井,获得地层速度参数。
2.2 溶洞、裂隙的地震波形特征分析。岩溶地区地震勘探具备很好的波阻抗条件,基岩为低速的第四系覆盖,溶洞、裂隙内部填充介质多为低速的空气、水、泥浆或碎石等,波速差异明显。但由于岩溶发育的溶洞、裂隙几何形态复杂,填充介质多样,其浅震反射波形复杂,地质解译难度较高。
溶洞、裂隙波形特征有:①反射波出现半波损失,波极性反相。溶洞、裂隙内部介质的波阻抗(Zn)低于围岩波阻抗(Zn- 1),因而反射系数Rn- 1为负数,反射波振相反转;②反射波同相轴错断、消失或紊乱。原因是裂隙发生错动,反射界面不清晰或填充介质不均一所造成;③反射波频率降低,能量增强,速度降低;④在地质情况较为单一情况下,溶洞顶部反射波同相轴有双曲线特征,或重疊出现。这是由于“回响”效应,波在溶洞中发生多次反射(短程多次波)造成的影响,在时间上有规律出现,易于判别。
地质解译过程中,不同形态的溶洞、裂隙构造所引起波形变化不同,各有其表现特征,现归纳如下几种:①不规则囊状:这类溶洞多有塌陷、填充,顶、底反射面变化大,不连续。反射波同相轴紊乱不易追踪,短程多次波无规律可循,且波频率低,能量大,速度小。解译埋深时难度大,准确率低。②球状或似球状:溶洞形态规整,顶、底部反射面连续。反射波同相轴有双曲线特征,短程多次波较有规律。解译时,应注意其横向两端的定位,即溶洞水平方向直径的解译。③垂直带状:裂隙发育近于垂直,有错动和没发生错动两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某 1~2 道记录波形上,能量弱、频率低,发生错动者可根据波形同相轴判别,但若记录质量不高,道间距不够密,就很容易漏判或错判。④平卧带状:沿水平裂隙发育,一般发育空腔在两端尖灭。因此,很少出现扰射波,短程多次波较有规律。⑤正向带状:指倾向与剖面方向一致的裂隙。此种情况反射波容易接收,易于判别,解释空间位置时,应注意做偏移校正。⑥反向带状:指倾向与剖面方向相反的裂隙。反射波不易于接收,甚至接收不到,遇此情况时,有必要反向排列观测补勘。
3 应用实例
3.1 岩溶裂隙。某过铁道立交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基岩多处发育裂隙,沿裂隙又多处发育溶洞,且溶洞之间多有连通。由于施工场地混乱、干扰多,地质情况复杂,给浅震数据采集造成很大困难。本次测量采用 SE- 2403B 浅震仪,100Hz 检波器。在解释时充分利用已有钻孔资料,对基础的裂隙发育情况连通性,作出较为准确的解释,尤其对0B、2A号桥墩设计位置下溶洞顶板埋深及厚度作出准确勘探(图2),因而有效地指导施工。
3.2 溶洞。某钢厂拟建一高层建筑,先期进行浅震勘查。本次测量使用R24浅震仪。勘查中进行多次观测系统试验,反复追踪溶洞连续性,数据处理解释时,采用高密度映象法,最终查明此工区地下溶洞发育情况(图3),后期经钻探证实,准确率 87.5%。再一次证明了浅震在岩溶地区应用的有效性。
4 结论
4.1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勘探岩溶溶洞、裂隙等方面,确有特殊良好效果,但实际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工作方法和数据采集及参数选取。
4.2 在进行溶洞、裂隙等高精度勘探时,数据不宜过多的垂直和水平叠加,资料处理时也不宜采用较强的修饰处理。
4.3 浅层地震尽管有其工作方法灵活,勘探信息丰富等特点,但在勘探应用中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探测尺度较小、埋深较大的异常体,一般难以取得理想的勘探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振东.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何樵登.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3]钱绍湖.地震勘探[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