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情境 实施有效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极具生活色彩、趣味盎然、极具感染力的学科,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学的成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改革要求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教学不失为一种最佳的教学途径。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有目的地选用典型材料,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与理解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
  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思想品德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准则的内化。创设生活情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进行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生活与教学的联系,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生活元素,挖掘生活中的教学因素,在生活与思想品德教学之间找准最佳结合点,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拉近学生生活与文本的距离,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亲切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开展探究活动。
  如在学习“难报三春晖”这一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照搬教材,枯燥讲解,整个教学就会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涟漪,学生会对枯燥的讲解与生硬的学习产生厌烦感,失去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而且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结论型知识,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运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教学时我将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来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同时将学习与实践行为相结合,真正实现了知行统一。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我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样的设计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缓解了教学的难度与枯燥性,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与总结,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可见,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可信度,可以使学生将对生活的热爱转移到对所学习知识上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充分运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二、创设活动情境
  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关键在于明理导行,这是一个不断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进行不断的抽象思维的认知与思维过程。而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具有相对的抽象性,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在理解与运用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参与的机会。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内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互动,在活动中探究,促进学生由“生动的直观上升为抽象的思维”,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规律。
  如在学习“交往艺术”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于交往中,我改变了单调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而是为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来进行创编与表演,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会礼貌用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交往。通过活动,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自觉地进入角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现的基石。学生有了疑问,才能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首先,教师要善于质疑。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这样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问题产生强烈的解决意识,自然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现有知识为基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设计出富有探索性、趣味性、梯度性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上课伊始我们要用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关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中要用问题来深化学生的认知,延伸学生的学习;在课末要用问题来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把握。
  其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学的最高准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思考与思维的过程,包含着学生丰富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要勇于挑战,善于质疑,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才能为学生的思维认知活动开创平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
  总之,情境教学法可以顺利地将学生带入具有明确教学目的的特定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要坚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中心,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提升道德品质、提高行为素养,培养多方面能力。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摘要:地方课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素材资源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素材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因此,素材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紧扣教学目标,紧抓学生情感,使之形象化、艺术化、过程化、儿童化,真正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关键词:素材选择 形象化 艺术化 过程化 儿童化  何谓“素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课程的完整性与实效性,是需要通
期刊
摘要: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但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会遇到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经过研究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顶岗实习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顶岗实习 管理 问题 措施  顶岗实习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良好途
期刊
摘要:高校群体性事件不仅与各类高校师生紧密相关,也与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紧密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各类高校和政府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维护高校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群体性事件 预防 应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爱心和责任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几个典型案例阐述了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人施教,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道理。  关键词:教育 教师 学生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教育的奥秘”,那就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人重视的是学生成绩单上的分数,
期刊
摘要: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对幼儿的健康和身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体育锻炼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自主 体育锻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技能的协调能力、增进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
期刊
摘要: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进行汉字书法教育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主要谈面向藏族学生的汉字书法教学,从重要性与难度、需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兴趣培养、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汉字书法教学 习字方法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字书法教学的重要性与难度  汉字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拥有其他文字没有
期刊
摘要: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当以适当补充史料、拓展历史细节和对话为思路,一方面通过补充材料,营造更为真实的历史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回到历史现场,更真切地感受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关键词:史料 对话 五四运动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教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是我们教学、考试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也有它的缺陷,如有时因为篇幅的限制而追求
期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认为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课堂教学过程才能井然有序、有的放矢。我记得一位专家曾经这样阐述有效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样学”“会不会学”。可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有效课堂的前提,学生的无进步(发展)则是教学失败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课堂上怎样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小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很多,但不够系统性、科学性,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主导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期刊
摘要:通过“目标导读法”(以目标为指引,以导读为支撑)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历史三维体系,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举措。具体操作策略是:直观演示,导入体系→展示目标,初识体系→小组合作,初建体系→学生小结,构建体系→课堂练习,巩固体系→课堂延伸,完善体系→板书设计,强化体系。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体验为主干”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过手、能力生成和情感升华。  关键词: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