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的护理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方法 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找到乳头,在X线透视下插入切开刀、导丝,推注造影剂,选择好合适位置后行乳头括约肌切开.结果 53例病人治疗中采用了此技术,52例达到治疗目的,1例术后穿孔.结论 此技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术中配合作用重要,可使病人有满意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放疗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护理问题,查阅护理文献,寻找循证支持;根据实证,与患者具体情况、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指导护理实践,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及放疗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放疗前后病情变化,脱水剂及激素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正确指导患者配合放疗.结果 经过一系列循证护理,本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且放疗过程中的副反应较轻.结论 通过寻找科研证据,纠正临床工作
目的 研究PVS患者觉醒的方法,促进其觉醒和意识恢复.方法 对PVS评分在3~11分之间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同时将研究前与研究后PVS评分结果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VS患者在常规用药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后,PVS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PVS患者有明显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开腹手术一样,主要操作步骤是疝囊高位结扎,由于腹腔镜可以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因此较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更彻底,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仍有0.5%~2.7%[1-2].为进一步降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我院从2003年1月起,建立并开展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术式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报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4例住院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硫酸镁治疗,治疗组采用三黄水配合喜疗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可减轻患者痛苦,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新生儿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是小儿外科中治疗新生儿胃肠道疾病的一项常规操作.临床上,按常规法操作由于新生儿的哭闹等不配合往往不能一次成功,而且易造成患儿发生呛咳、恶心等不适,甚至造成误吸等严重后果,影响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对此,我科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新的方法为新生儿留置胃管32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期刊
为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维护病人就医的知情同意权,增强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我科自2000年1月起,自行设计知情同意告知书,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收到满意效果。
为规范护士的告知内容,保证患者知情权的落实,从2004年8月~2006年我院应用自行设计的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告知书,对需做药物过敏试验及注射的患者,采取书面讲解的方式,并征得患者(或亲属)同意,注明"同意皮试"、"同意注射",并签名后,再行皮试和注射.避免了护士口头告知的随意性,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应用该告知书保证了患者知情权的落实,确保了患者安全,强化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
产褥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与血液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阴道助产操作或剖腹产,以及分娩时脱水及液量补充不足,使血液浓缩等作为主要诱因增加了血栓发生的危险,静脉血栓栓塞是产后危及产妇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ous,PE)的危险.我科在2006年1月对1例
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人工关节置换已经到达很完善的程度,这给广大的类风湿病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福音,他们可以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来替代他们原来的病痛关节,重获关节功能,重返社会.我院自1999年4月~2003年10月共收治39例下肢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改善者呼吸状态的重要措施,但是气管插管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物及药物,需放置胃管进行鼻饲、注入药物、监测胃液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