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是对世界进行的一种全面性认识。大多数儿童对游戏有着由衷的热爱,作为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将游戏融入课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为课堂注入一份活力。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不能用成人的授课方式来教学,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上課不专心听讲,如果你让他们玩游戏,他们可以坚持很长的时间,并从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游戏教学法已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下面我就“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抽象、枯燥、无味的,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把他们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状态。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各种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5的认识”时,设计“抢凳子”这个游戏: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二、生动有趣的游戏,提高课堂效率
游戏是一种生动、活泼、自然的教学活动。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学生在玩中亲自参加游戏理解题意,形成发散性思维。例如我在教学7的加减法时,上课十多分钟后,发现不少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就进行猜数游戏;我利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小白兔背萝卜的画面。画面的小白兔背着萝卜边跑边喊:“妈妈,我背回7个萝卜”,但是它的袋子烂了也没有发现,画面上看见已经掉出了4个萝卜。我边讲故事边引入,孩子们一下就被这个故事吸引着了,于是我出了下面的问题:“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白兔回到家时,袋子里还能剩几个萝卜?生1:“袋子里还剩3个萝卜。因为掉了4个萝卜。4和3组成7,所以算式应写成(3)+(4)=7,7—(4)=(3)。生2:“不对!不对!因为袋子是烂的,小白兔边跑萝卜就边掉,等到回到家时,可能萝卜已经掉光了,袋子里一个萝卜也没有剩下。所以算式应该这样填7—(7)=(0)。”大家争先恐后的猜数、写算式,生怕老师没有叫到他,这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思维也积极了,学生不仅掌握了“7”的加减法,而且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
三、生活中的游戏运用到课堂,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共鸣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数学与学生身边生活游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如教学“加、减混合”时,教师可以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教师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我们小学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出开车的声音)定布桥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定布桥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我们学校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定布桥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7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对数学的亲切感自然产生了。
四、利用游戏巩固知识,让学生体验成功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故事。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和有趣、喜爱的玩中学会了1-10各数的认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游戏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中来,为课堂注入一份活力,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运用新颖有趣的游戏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抽象、枯燥、无味的,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把他们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状态。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各种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5的认识”时,设计“抢凳子”这个游戏: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二、生动有趣的游戏,提高课堂效率
游戏是一种生动、活泼、自然的教学活动。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学生在玩中亲自参加游戏理解题意,形成发散性思维。例如我在教学7的加减法时,上课十多分钟后,发现不少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就进行猜数游戏;我利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小白兔背萝卜的画面。画面的小白兔背着萝卜边跑边喊:“妈妈,我背回7个萝卜”,但是它的袋子烂了也没有发现,画面上看见已经掉出了4个萝卜。我边讲故事边引入,孩子们一下就被这个故事吸引着了,于是我出了下面的问题:“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白兔回到家时,袋子里还能剩几个萝卜?生1:“袋子里还剩3个萝卜。因为掉了4个萝卜。4和3组成7,所以算式应写成(3)+(4)=7,7—(4)=(3)。生2:“不对!不对!因为袋子是烂的,小白兔边跑萝卜就边掉,等到回到家时,可能萝卜已经掉光了,袋子里一个萝卜也没有剩下。所以算式应该这样填7—(7)=(0)。”大家争先恐后的猜数、写算式,生怕老师没有叫到他,这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思维也积极了,学生不仅掌握了“7”的加减法,而且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
三、生活中的游戏运用到课堂,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共鸣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数学与学生身边生活游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如教学“加、减混合”时,教师可以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教师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我们小学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出开车的声音)定布桥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定布桥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我们学校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定布桥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7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对数学的亲切感自然产生了。
四、利用游戏巩固知识,让学生体验成功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故事。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和有趣、喜爱的玩中学会了1-10各数的认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游戏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中来,为课堂注入一份活力,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运用新颖有趣的游戏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