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相通,文画相映,美术和语文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同属人文科学,其起源和形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它们都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美术融合,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推进课程改革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找到两个学科之间的融合点,巧妙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美术呢?
一、低段课程融合,以“趣”为主
美术在与低段小学语文课程融合时,要以“趣”为主。主要融合方式有:创设契机,提高学习兴趣;重视指导,采用简单易懂的教法;培养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是用变形字巧妙识字。如何教给低年级小学生正确、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是困扰老师的问题。将美术应用于识字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专门针对要记忆的词语,教师可以将字进行艺术化加工,设计成变形字,形成与词义相联系的图画,使得词语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记忆。
二是创作绘本故事。在上《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之前,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赣版美术教材中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这幅画作,再自己创作一幅简笔画作品,同时写下这幅画包含的故事,以打造一堂充满情怀的绘本美育课。
要将美术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得恰到好处,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如果美术资源引用不当,反而会喧宾夺主。因此,这节课不能全程只是让学生“赏”,还要让他们运用美术符号和学过的语文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其实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他们的潜力。
二、中段课程融合,以“记”为本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要让小学语文教学与美术融合,应以“记”为本。这个“记”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的“记”,二是记录的“记”。
一是记录课文的内容。《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课文,该课的学习目标之一是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以及关键字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记录文字和图画描绘的一切美好。
二是记录自己的见解。中年级小学生只会用美术语言来记录感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绘画中融入语文知识,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独一无二的“话”和“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很多,教师应要求学生除了了解故事内容之外,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其中的道理。例如,《画杨桃》一课就是想让学生体会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而学生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用画笔来表达其中的道理,更是大智慧了。
“记”能帮助写作。把作文“画”出来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先列好文章提纲,再用画笔描绘自己所思所想。根据提纲和画面,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
比如,学生在画人物时,可以一边创作一边揣摩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把握不同场景中的特点,这都是写好作文的准备。
三、高段课程融合,以“赏”为先
语文教材和美术教材的内容很多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比如中国山水画与古诗词密不可分。无论在对美术作品还是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人们都常用“诗情画意”来进行评价。诗画同源,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因此,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应培养他们欣赏评析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能力。
老师应以诗解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低中段的学习,学生已学会了不少的古诗,教师可以用赏析中国画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蕴,让他们展开联想。如:
花草类:梅花代表不畏艰难困苦;兰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脱俗;牡丹代表美好、富贵。
天气类:小雨代表生机活力;暴雨代表奔放热情;云雾代表朦胧、迷茫;浪代表人生起伏;雪代表纯洁、美好。
为古诗配画是美术教学中常见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加以想象,用绘画的形式展现诗词的意象。通过古诗配画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同剥洋葱,需要层层深入,如果教师没有做好充分的铺垫,盲目地想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最终教学目标也将如空中楼阁般无法落实。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缺乏很强的分辨能力,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也很难对事物进行欣赏评价。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诗画创作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把诗词歌赋与笔墨情趣融为一体,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通过将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美术,使得美术和语文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融入美术,美术对话语文,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一、低段课程融合,以“趣”为主
美术在与低段小学语文课程融合时,要以“趣”为主。主要融合方式有:创设契机,提高学习兴趣;重视指导,采用简单易懂的教法;培养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是用变形字巧妙识字。如何教给低年级小学生正确、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是困扰老师的问题。将美术应用于识字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专门针对要记忆的词语,教师可以将字进行艺术化加工,设计成变形字,形成与词义相联系的图画,使得词语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记忆。
二是创作绘本故事。在上《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之前,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赣版美术教材中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这幅画作,再自己创作一幅简笔画作品,同时写下这幅画包含的故事,以打造一堂充满情怀的绘本美育课。
要将美术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得恰到好处,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如果美术资源引用不当,反而会喧宾夺主。因此,这节课不能全程只是让学生“赏”,还要让他们运用美术符号和学过的语文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其实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他们的潜力。
二、中段课程融合,以“记”为本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要让小学语文教学与美术融合,应以“记”为本。这个“记”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的“记”,二是记录的“记”。
一是记录课文的内容。《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课文,该课的学习目标之一是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以及关键字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记录文字和图画描绘的一切美好。
二是记录自己的见解。中年级小学生只会用美术语言来记录感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绘画中融入语文知识,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独一无二的“话”和“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很多,教师应要求学生除了了解故事内容之外,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其中的道理。例如,《画杨桃》一课就是想让学生体会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而学生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用画笔来表达其中的道理,更是大智慧了。
“记”能帮助写作。把作文“画”出来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先列好文章提纲,再用画笔描绘自己所思所想。根据提纲和画面,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
比如,学生在画人物时,可以一边创作一边揣摩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把握不同场景中的特点,这都是写好作文的准备。
三、高段课程融合,以“赏”为先
语文教材和美术教材的内容很多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比如中国山水画与古诗词密不可分。无论在对美术作品还是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人们都常用“诗情画意”来进行评价。诗画同源,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因此,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应培养他们欣赏评析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能力。
老师应以诗解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低中段的学习,学生已学会了不少的古诗,教师可以用赏析中国画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蕴,让他们展开联想。如:
花草类:梅花代表不畏艰难困苦;兰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脱俗;牡丹代表美好、富贵。
天气类:小雨代表生机活力;暴雨代表奔放热情;云雾代表朦胧、迷茫;浪代表人生起伏;雪代表纯洁、美好。
为古诗配画是美术教学中常见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加以想象,用绘画的形式展现诗词的意象。通过古诗配画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同剥洋葱,需要层层深入,如果教师没有做好充分的铺垫,盲目地想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最终教学目标也将如空中楼阁般无法落实。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缺乏很强的分辨能力,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也很难对事物进行欣赏评价。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诗画创作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把诗词歌赋与笔墨情趣融为一体,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通过将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美术,使得美术和语文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融入美术,美术对话语文,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