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关系的转型主要是指调整劳动关系的模式以及劳动关系形态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劳动市场的发育、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等都将是影响劳动关系变化的因素。中国劳动关系的当前特征是劳动关系的市场基本完成,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渐加强,从而使劳动关系的全球化初现端倪。因此,劳动关系作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关系,对中国发展方向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劳动关系;当前特征;转型
  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劳动关系的转型
  所谓“劳动关系的转型”指的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时,通过推行政治、经济或者社会体制的转换,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劳动关系的转型以一个国家从一种体制转换到另外一种体制,因此劳动体制的研究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是中国劳动关系转型还以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模式以及劳动关系形态,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经济占据垄断地位。据此,国企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实现政企分开,并且将企业推向市场发展,使其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劳动关系转型过程中,国有经营者的权利地位也不断得到了加强,并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工资改革也提到日程上来。因为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也是促进劳动关系市场化以及劳资不同主体利益分化的重要原因。而计划经济工资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国家是工资分配的主体,可以直接对劳动者进行个人劳动的分配。并且在劳动领域,国家还实行了“低工资、高就业、多福利”的政策。当劳动关系转型到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对推进劳动关系的市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劳动关系当前特征及重要性
  在劳动关系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当前特征主要有三点:
  1.劳动关系的市场基本完成。由国家作为全社会代表的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主要转变为劳动和企业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所构成的雇佣劳动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就只有公有制经济一种模式。但是实际上,这种劳动关系是国家代表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主要强调的双方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劳动关系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关系恢复为一种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各自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关系。2.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渐加强。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劳动关系的运行也在向市场化转变。我国开始了很多领域的立法活动,其中劳动立法也是我国法律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成分。20年代以来,我国在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工资分配、社会保险、职工民主的参与、休息休假、就业、劳动争议的处理以及劳动执法检察等方面推进立法的过程,与过去相比,劳动立法质量比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也标志着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新里程碑。同时,劳动关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劳动法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体系,从而形成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监察制度、集体协商、劳动标准制度以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3.劳动关系的全球化初现端倪。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当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内广泛的流动。并且全球经济化是一种经济现象,充分预示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的一种状态。因此,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另外,劳动关系的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劳动关系在调整方式、主体结构以及劳动标准上开始出现了国际化得趋向。也就是说劳动关系的调整与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还会直接影响到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以及国际劳动标准,这也会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的规范发挥直接影响。
  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劳动关系都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为了保证劳动市场能够有序的进行,保障劳动关系主体的双方自主与平等,劳动关系的主体行为应该由相应的法律和依法签订的规范,其中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契约性。比如劳动关系在企业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之后,明确劳动过程中各方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劳动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反映的是企业的制度层面。劳动关系之所以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是因为劳动关系是企业劳动者和管理者双方在平等、没有外界打扰的前提下完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劳动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但是,在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有可能会违背劳动关系的规定制度,或者不履行自己的劳动义务,但劳动者还可以通过法律形式来保证企业劳动关系的相对平等性。因此,奠定良好的劳动关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經济市场条件下,劳动关系的主体行为动机受到了利益驱使,并且通过有偿性的劳动过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尤其是物质和经济的需求。因此,在企业中,劳动关系的经济属性充分反映在它的物质层面。劳动关系的协调是企业利益磨合的过程。因为劳动关系主体在各方面都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市场竞争中,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会越来越强烈。而且,劳动关系的主体在各个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利益,对企业的兴衰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结语
  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利益关系的一致性以及合作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的主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追求合作共赢。因此强化国家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干预,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义务以及权力,将会成为未来发展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方式。这对于在未来一个时期完善中国劳动法律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宏洛,陆海深.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
  [2]金汝斌,陈诗达,陆海深.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政府职能[A]\\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的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
  [3]赵景峰.全球化下中国劳动关系的制度解析[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
  [4]陈诗达.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
  [5]吴宏洛.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工程建设的繁荣发展.当前中国的土建工程建设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土建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大小地方应运而生.俗话说安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园林工程的快速因此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从本质上讲,园林工程是一项耗时较长、涉及
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针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规范、合理、科学的监督和控制建筑工程
摘要:网络社交媒体具有即时性、主体普遍性、信息碎片化断层化等特点,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接受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应创立提供全面信息的法治教育渠道、增强法治教育与舆论前沿的联系、全面提升法治教育参与者的素养,才能够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塑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切实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关键词:网络社交媒体;法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的普及、社交工具的更新,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
现在的商业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那么,在此环境下企业该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作为财务部门,要依靠什么工具来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经过几年的信息系统建设实
摘要:针对精细化工行业的特点,研究了其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预测管理的优化方法,在对产品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通过跨组织部门间的合作得到一致的预测结果;通过SAP-APO-DP系统的支持,来实现需求预测管理优化。  关键词:精细化工行业;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F40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2  一、供应链管理在精细化工行业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项目.而水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地基是水利工程的基础,如果软土
摘要:企业债权管理是企业在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完善的企业债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防范企业的坏账损失,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企业债权管理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企业债权管理的重要性,并据此来提出几点管理的方法,从而为促进企业的债权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债权;管理;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0月28日公布了第3季度“全国10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者排行榜”.rn排行榜显示,在北京,推销展销人员、营业人员、餐厅服务人员最好找工作,而财会人员、体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