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哩哩声从天际间飘荡而过,苍老、低沉、悠扬而绵绵不绝,在空气中肆意地扩散回旋,这是来自旷古的声音,这是一代代普米人传承下来的无字之歌。这是大响、是天籁、是活化石、是从五脏六腑中喷涌而出的、难以言说的一种情感。
从哩哩声中,你可以听出悲怆,难道就听不出其中还有祖先对生命和自然的壮阔、丰饶的赞美、热爱和感恩之情吗?一声哩哩可以包含无穷的韵味,那是一首在岁月长河中永恒的歌谣,也是一首和命运抗争的、不屈不饶的、对生命的赞歌。
在哩哩声的回响之中,一代代人倔强地倒下,一代代人又坚定的站立起来。在生命回归的指路经中也许你只看到了迁徙的苦难和对历史的追溯。难道就看不出其中还有对祖先、对故土的怀念,对荣耀和精神的伤痕和不屈的追求吗?有一天,这种声音会在族人的眼前成为绝唱吗?难道对消失的文明心存怀疑的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湮灭和失落却无可奈何吗?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瑰宝正在加速流逝和消亡,普米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坐视这些绚烂的文化消失殆尽。
——戈巴海培
根据普米族传说以及历史记载,先秦时期,普米族先民居住于青藏高原,也就是今天的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处,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后沿着横断山脉逐渐向川西南迁徙,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普米族先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并定居于滇,普米族先民自此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进入到农耕文明。
普米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保留了远古的青藏文化,同时又在迁徙的过程中,创建了独具一格的普米族文化。
戎肯 寻根之路
普米族文化璀璨夺目,灿烂无比:服饰秀美大气,以羊皮坎肩和披肩为鲜明特征;舞蹈内容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舞蹈用来表达情感;音乐民族特色鲜明,分为时政、风俗、生活、情歌四大类,均来源于生活;乐器种类多样,分为弹拨乐、吹奏乐、丝弦乐、打击乐四类,值得一提的是,四弦乐有十二种节奏类型,与十二种对应的舞步类型相结合就形成了普米族独特的普米锅庄;文学作品丰富,甚至于在东汉时就开始流行的《白狼歌》,讲述普米起源的神话《直呆喃木》等都可以称为普米族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将由兰坪普米文化研讨会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普米族研究委员会、云南艺光流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首部普米族母语电影拟于2013年11月22日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开机,在征得戈巴海培导演的同意后,记者提前对导演进行了专访。
戈巴海培,盐源县普米族青年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采访的时候,戈巴海培导演声情并茂、极具民族自豪感地向记者讲述了普米族的文化,以及拍摄以普米族文化为背景的电影《戎肯》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尽管不同地域的普米族都能互相通话,并不存在语言障碍,但是现在普米族的居住地却比较分散。这样的现状造成了普米文化的研究和保护都比较困难,同时,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给普米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在普米族的文化中,有一种在丧葬的时候被称为“戎肯”的仪式,“戎肯”是普米族语言,翻译过来的话叫做“给羊子”。以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给羊子仪式为例,这种仪式带有远古游牧部族的浓郁色彩,仪式分为“给羊”“指路”“下葬”三个程序进行。
每当普米族家中有人过世,族人马上派人到远方的亲戚家里报丧,并请本族的一位男祭司给死者举行“给羊子”的丧葬仪式。本村和附近村寨的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带祭品来参加。在远方的亲戚还未到达之前,祭司命人给死者剃头洗澡,按男女之别,给他(她)们穿戴上早已准备好的衣服、帽帕、鞋袜、首饰等,脸上盖一张洁白的纸入棺,并把棺材放置在家门口前的两条板凳上,前面摆张桌子,桌子上供起家中和亲戚们做好的肉食酒菜,祭品前插上点着火的香火数支。如果死者是男性,那就捉一只大红公鸡拴在棺材下边;若死者是女性,就捉一只母鸡拴在棺材下边,意为给死者报晓或作伴。
死者的子女们穿戴上白布做的孝衣、孝帽,卧于棺材下面。接着祭司又命人拿根新麻绳,到羊群中去挑选绵羊(男性选择公羊,女性选择母羊),然后把羊拴好,拉到木槽中备好的清泉水中洗净羊蹄,拉到棺材前烧有云彩、杜鹃花枝叶的火堆,让火堆熏过羊身表示洁净后,祭司手持一根削尖的青竹杆,亲手把羊拉到棺材前,与一位男徒弟一起坐好,让徒弟附和着他,以唱说的形式先向死者交待棺材前案桌上亲人们所提供的祭品数量、品种,希望他(她)尽情享用,再唱说如何给他(她)挑选了归宗路上乘骑的公羊或母羊,并如何洁净了羊身等话。
出丧之前,祭司会在绵羊背上结十三道羊毛疙瘩,拿刀在羊角或羊头上假意割十三下,表示打了记号,并让死者的子女向逝者磕头,让他们把伴有大、小麦炒面的黄汤酒喂给绵羊(以表示喂给去世的人吃),然后口中唱说羊已经喂饱,羊背上的十三道羊毛疙瘩已结好,羊角或羊头上的十三刀已割好,要把羊交给逝者上路等话,然后用刀割破羊胸掏出羊心,再杀羊,开膛破肚后把羊心和羊肝尖,羊身上十三道骨节的一些骨头,一起装进一只新麻布袋里供上,表示已把上路的座骑羊交给了死者,接着,祭司又与徒弟一起向死者灵魂指引北上回归祖先故地的路线。
路线指向兰坪县东面、丽江县边沿的老君山,丽江县石鼓镇边的金沙江、四川省境内的木里县,又指到北边青藏高原的一处“大沙漠”,指到一处“人很多的‘绸子路’”,再指过一处“大沼泽”,最后指到祖先故地的一处群山入云、名叫“天山”的地方,指路就此完毕。
最后祭司叫人鸣枪抬棺材送葬。送葬时死者的亲人们除了长子端送祭品上坟外,其他人到半路折回,妇女不上坟地。下葬后,找石头砌成嫁汉式的坟墓,取出装在麻袋内的羊心肝,穿在给羊指路的青竹杆尖上,然后把竹杆插上坟头,并把麻袋和羊骨头在坟上烧尽,把给死者报晓的公鸡或作伴的母鸡杀掉并煮熟,祭过山神后大家用餐。饭后人们收拾东西,把挖坟坑用的锄头倒装起来,口中念诵三声“才!才!才!”,然后背起东西回家。 仪式中给死者指路的人文解读,便是最终让人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亲人身边,体现了人类根性的孝道文化,是叶落归根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人性的回归。
普米族需要这样的寻根文化,任何人的精神层面,都需要这样的精神回归,只有回到最初的精神家园,人性才能被重新拾回,这便是《戎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所在。这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对于“戎肯”仪式独有的尊崇,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脱离传统,异化日益加重,寻根,找寻心灵寄托,越来越成为一种急待解决的精神之困。而《戎肯》恰恰在这样的时候,承担起了这样的寻根之旅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米族的传统文化,值得推崇和发扬光大。
戎肯 灵魂回归
电影《戎肯》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典型的普米族聚居的山寨“罗古箐村”中村民对于文化传承的迷茫与困惑、梦想与追求的故事。这里较完整地保留了普米族古老文化的元素,村子里老人去世后,不论男女,都要为其举行“戎肯”仪式,念指路经,用经声指引逝者回家的路,让逝去的灵魂回到普米族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做“戎肯”是个盛大的仪式,实际上,除了为死者指明道路外,更为重要的是,让活着的人受到一次道德和传统的洗礼,让他们知道祖宗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历程,做人要有道德涵养,要不然就回不到祖宗那里。
故事中主持仪式的祭司叫释毕,电影中“罗古箐村”的这位释毕已经60多岁了,他总是担心他死后无人把指路经和本民族的“戎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于是,他要儿子瓜祖跟他学习,瓜祖虽然答应了,也跟着读那本用羊皮封面抄写的经文,可是他心不在焉,根本进入不了其中,从外面来支教的高才生霏霏,是一个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心人,她到村子里后,认识了释毕一家,也爱上了瓜祖,她极力动员瓜祖好好学习普米族文化,把“戎肯”这一完整地保留普米族迁徙文化的瑰宝继承下来,由于瓜祖没把心思用在对“戎肯”的学习和传承上,对戎肯仅是一知半解,他的好友农布的父亲噶若去世,他得到消息后从广州赶回来,为其举行了一次土洋结合的“戎肯”,让噶若老人的灵魂坐着飞机和汽车回到故里。
霏霏与广州某集团的陈董事长之间有着很深的心结,陈董事长到过罗古箐村,对霏霏一直非常爱护和照顾,可是霏霏却并不把这样的关心放在心上,一天,霏霏在小学校门口碰到了陈董事长,她一贯地对他特别冷淡,不想,董事长是来向她作最后的告别的,他给霏霏留下了一封信,信里说,他要是走了,能不能让普米族的释毕为他做“戎肯”,他也想回到祖先和亲人那里去。霏霏大受感动的同时非常遗憾,终于在内心的挣扎中原谅了因为母亲去世而不在身边的父亲陈董事长,向瓜祖的父亲提出了请求。
释毕从广州回来后,听到这一消息吃惊不小,他把瓜祖和农布叫来给他们讲述了噶若的心结:想为自己三代没有做“戎肯”的家人集体做一次“戎肯”。释毕与瓜祖、农布又对举行“戎肯”的意义做了真心的交流,两位年轻人决心完成噶若老人的心愿,当年瓜祖家做“戎肯”时,农布家曾经给过两头牦牛,四个月后农布家要做“戎肯”,瓜祖家也准备送还两头牦牛,为此,瓜祖的父亲同意了儿子外出闯荡的要求,瓜祖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生怕女朋友霏霏阻拦,悄悄地来到了昆明的云南民族村。
在外面,身心疲惫的瓜祖,到了丽江四方街,在歌厅酒吧中他醉眼朦胧,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击下的瓜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得了病,住进了医院,医生的误诊加上他精神的失落,被认定为癌症,他让女朋友霏霏把父亲通知来,他想在父亲的“戎肯”声中慢慢归去。霏霏满足了他的要求,通知了他的父亲和妹妹卓玛。他的父亲来了、妹妹来了,在父亲的“戎肯”声和妹妹的歌声中,瓜祖迎着一条阳光的瀑布站立了起来,他从父亲的经声中得到了力量,赢得了新生。
农布家如期的举行了盛大的“戎肯”仪式,释毕在一片庄严和肃穆声中,为逝去的灵魂指明了回归之路,使参加“戎肯”仪式的人们受到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教育,精神得到了提升。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释毕文化传习班成立,释毕和瓜祖同时当了老师,农布和卓玛的婚礼也用最传统的方式如期举行。
《戎肯》是一部民族精神和灵魂回归的故事片。以生动的情节,感人的细节,讲述了普米族日常生活中一个温暖的故事,演绎了民族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大主题。全片时长九十分钟,《戎肯》将参加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上海电影节,在国内国外进行推广和发行,在国内各大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引导和激励更多专家、学者研究普米族文化。同时在CCTV-6播出、DVD发行、在国内外进行拷贝发行。
国家民委和作家协会2013年出台了关于扶持少数民族的建议,力求保护和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导演戈巴海培已经把电影《戎肯》申报给了国家民委,国家民委对电影发展的推动和后期宣传给予了大力支持,拓宽了电影的宣传范围,力求最大限度地加大电影的影响力。
电影《戎肯》传达出的是一个时下备受关注的“正声音、正能量”,以普米族的文化为大背景,故事中主人公的境遇反映出一种人性的回归、灵魂的回归。电影《戎肯》的所有收入都将会作为研究普米族文化资金来使用。导演戈巴海培力争为民族事业做一份自己的贡献。
《戎肯》将由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中国知名导演米家山担当艺术顾问,获奖无数的著名青年导演万玛才旦担任监制,片中汇集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优秀演员,有《可可西里》男主角多布杰,有1998年击败梁朝伟、黎明、黄秋生夺下第35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的洛桑群培,以及出演过《喜马拉雅王子》的索郎尼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演过多部电视剧电影的德姬和新一代民族之星玛嘿·阿依……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强大的制作班子,势必将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把普米族千百年来的神秘通过影像的方式慢慢揭开,给世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把普米族的“戎肯”铭记于心。
后记:
戈巴海培导演,当代青年才俊,花了四年时间走遍了中国所有的普米族聚居的村村寨寨,克服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了解调查普米族的历史文化,其心坚定不移,致力于呼吁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普米族正在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戎肯》作为普米族电影历史上的里程碑和奠基石,其民族文化中教人崇尚自然、感恩自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价值观,是值得发扬与传承的。相信随着《戎肯》的开拍和未来的公映,势必将给普米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哩哩声中,你可以听出悲怆,难道就听不出其中还有祖先对生命和自然的壮阔、丰饶的赞美、热爱和感恩之情吗?一声哩哩可以包含无穷的韵味,那是一首在岁月长河中永恒的歌谣,也是一首和命运抗争的、不屈不饶的、对生命的赞歌。
在哩哩声的回响之中,一代代人倔强地倒下,一代代人又坚定的站立起来。在生命回归的指路经中也许你只看到了迁徙的苦难和对历史的追溯。难道就看不出其中还有对祖先、对故土的怀念,对荣耀和精神的伤痕和不屈的追求吗?有一天,这种声音会在族人的眼前成为绝唱吗?难道对消失的文明心存怀疑的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湮灭和失落却无可奈何吗?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瑰宝正在加速流逝和消亡,普米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坐视这些绚烂的文化消失殆尽。
——戈巴海培
根据普米族传说以及历史记载,先秦时期,普米族先民居住于青藏高原,也就是今天的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处,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后沿着横断山脉逐渐向川西南迁徙,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普米族先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并定居于滇,普米族先民自此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进入到农耕文明。
普米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保留了远古的青藏文化,同时又在迁徙的过程中,创建了独具一格的普米族文化。
戎肯 寻根之路
普米族文化璀璨夺目,灿烂无比:服饰秀美大气,以羊皮坎肩和披肩为鲜明特征;舞蹈内容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舞蹈用来表达情感;音乐民族特色鲜明,分为时政、风俗、生活、情歌四大类,均来源于生活;乐器种类多样,分为弹拨乐、吹奏乐、丝弦乐、打击乐四类,值得一提的是,四弦乐有十二种节奏类型,与十二种对应的舞步类型相结合就形成了普米族独特的普米锅庄;文学作品丰富,甚至于在东汉时就开始流行的《白狼歌》,讲述普米起源的神话《直呆喃木》等都可以称为普米族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将由兰坪普米文化研讨会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普米族研究委员会、云南艺光流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首部普米族母语电影拟于2013年11月22日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开机,在征得戈巴海培导演的同意后,记者提前对导演进行了专访。
戈巴海培,盐源县普米族青年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采访的时候,戈巴海培导演声情并茂、极具民族自豪感地向记者讲述了普米族的文化,以及拍摄以普米族文化为背景的电影《戎肯》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尽管不同地域的普米族都能互相通话,并不存在语言障碍,但是现在普米族的居住地却比较分散。这样的现状造成了普米文化的研究和保护都比较困难,同时,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给普米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在普米族的文化中,有一种在丧葬的时候被称为“戎肯”的仪式,“戎肯”是普米族语言,翻译过来的话叫做“给羊子”。以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给羊子仪式为例,这种仪式带有远古游牧部族的浓郁色彩,仪式分为“给羊”“指路”“下葬”三个程序进行。
每当普米族家中有人过世,族人马上派人到远方的亲戚家里报丧,并请本族的一位男祭司给死者举行“给羊子”的丧葬仪式。本村和附近村寨的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带祭品来参加。在远方的亲戚还未到达之前,祭司命人给死者剃头洗澡,按男女之别,给他(她)们穿戴上早已准备好的衣服、帽帕、鞋袜、首饰等,脸上盖一张洁白的纸入棺,并把棺材放置在家门口前的两条板凳上,前面摆张桌子,桌子上供起家中和亲戚们做好的肉食酒菜,祭品前插上点着火的香火数支。如果死者是男性,那就捉一只大红公鸡拴在棺材下边;若死者是女性,就捉一只母鸡拴在棺材下边,意为给死者报晓或作伴。
死者的子女们穿戴上白布做的孝衣、孝帽,卧于棺材下面。接着祭司又命人拿根新麻绳,到羊群中去挑选绵羊(男性选择公羊,女性选择母羊),然后把羊拴好,拉到木槽中备好的清泉水中洗净羊蹄,拉到棺材前烧有云彩、杜鹃花枝叶的火堆,让火堆熏过羊身表示洁净后,祭司手持一根削尖的青竹杆,亲手把羊拉到棺材前,与一位男徒弟一起坐好,让徒弟附和着他,以唱说的形式先向死者交待棺材前案桌上亲人们所提供的祭品数量、品种,希望他(她)尽情享用,再唱说如何给他(她)挑选了归宗路上乘骑的公羊或母羊,并如何洁净了羊身等话。
出丧之前,祭司会在绵羊背上结十三道羊毛疙瘩,拿刀在羊角或羊头上假意割十三下,表示打了记号,并让死者的子女向逝者磕头,让他们把伴有大、小麦炒面的黄汤酒喂给绵羊(以表示喂给去世的人吃),然后口中唱说羊已经喂饱,羊背上的十三道羊毛疙瘩已结好,羊角或羊头上的十三刀已割好,要把羊交给逝者上路等话,然后用刀割破羊胸掏出羊心,再杀羊,开膛破肚后把羊心和羊肝尖,羊身上十三道骨节的一些骨头,一起装进一只新麻布袋里供上,表示已把上路的座骑羊交给了死者,接着,祭司又与徒弟一起向死者灵魂指引北上回归祖先故地的路线。
路线指向兰坪县东面、丽江县边沿的老君山,丽江县石鼓镇边的金沙江、四川省境内的木里县,又指到北边青藏高原的一处“大沙漠”,指到一处“人很多的‘绸子路’”,再指过一处“大沼泽”,最后指到祖先故地的一处群山入云、名叫“天山”的地方,指路就此完毕。
最后祭司叫人鸣枪抬棺材送葬。送葬时死者的亲人们除了长子端送祭品上坟外,其他人到半路折回,妇女不上坟地。下葬后,找石头砌成嫁汉式的坟墓,取出装在麻袋内的羊心肝,穿在给羊指路的青竹杆尖上,然后把竹杆插上坟头,并把麻袋和羊骨头在坟上烧尽,把给死者报晓的公鸡或作伴的母鸡杀掉并煮熟,祭过山神后大家用餐。饭后人们收拾东西,把挖坟坑用的锄头倒装起来,口中念诵三声“才!才!才!”,然后背起东西回家。 仪式中给死者指路的人文解读,便是最终让人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亲人身边,体现了人类根性的孝道文化,是叶落归根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人性的回归。
普米族需要这样的寻根文化,任何人的精神层面,都需要这样的精神回归,只有回到最初的精神家园,人性才能被重新拾回,这便是《戎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所在。这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对于“戎肯”仪式独有的尊崇,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脱离传统,异化日益加重,寻根,找寻心灵寄托,越来越成为一种急待解决的精神之困。而《戎肯》恰恰在这样的时候,承担起了这样的寻根之旅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米族的传统文化,值得推崇和发扬光大。
戎肯 灵魂回归
电影《戎肯》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典型的普米族聚居的山寨“罗古箐村”中村民对于文化传承的迷茫与困惑、梦想与追求的故事。这里较完整地保留了普米族古老文化的元素,村子里老人去世后,不论男女,都要为其举行“戎肯”仪式,念指路经,用经声指引逝者回家的路,让逝去的灵魂回到普米族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做“戎肯”是个盛大的仪式,实际上,除了为死者指明道路外,更为重要的是,让活着的人受到一次道德和传统的洗礼,让他们知道祖宗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历程,做人要有道德涵养,要不然就回不到祖宗那里。
故事中主持仪式的祭司叫释毕,电影中“罗古箐村”的这位释毕已经60多岁了,他总是担心他死后无人把指路经和本民族的“戎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于是,他要儿子瓜祖跟他学习,瓜祖虽然答应了,也跟着读那本用羊皮封面抄写的经文,可是他心不在焉,根本进入不了其中,从外面来支教的高才生霏霏,是一个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心人,她到村子里后,认识了释毕一家,也爱上了瓜祖,她极力动员瓜祖好好学习普米族文化,把“戎肯”这一完整地保留普米族迁徙文化的瑰宝继承下来,由于瓜祖没把心思用在对“戎肯”的学习和传承上,对戎肯仅是一知半解,他的好友农布的父亲噶若去世,他得到消息后从广州赶回来,为其举行了一次土洋结合的“戎肯”,让噶若老人的灵魂坐着飞机和汽车回到故里。
霏霏与广州某集团的陈董事长之间有着很深的心结,陈董事长到过罗古箐村,对霏霏一直非常爱护和照顾,可是霏霏却并不把这样的关心放在心上,一天,霏霏在小学校门口碰到了陈董事长,她一贯地对他特别冷淡,不想,董事长是来向她作最后的告别的,他给霏霏留下了一封信,信里说,他要是走了,能不能让普米族的释毕为他做“戎肯”,他也想回到祖先和亲人那里去。霏霏大受感动的同时非常遗憾,终于在内心的挣扎中原谅了因为母亲去世而不在身边的父亲陈董事长,向瓜祖的父亲提出了请求。
释毕从广州回来后,听到这一消息吃惊不小,他把瓜祖和农布叫来给他们讲述了噶若的心结:想为自己三代没有做“戎肯”的家人集体做一次“戎肯”。释毕与瓜祖、农布又对举行“戎肯”的意义做了真心的交流,两位年轻人决心完成噶若老人的心愿,当年瓜祖家做“戎肯”时,农布家曾经给过两头牦牛,四个月后农布家要做“戎肯”,瓜祖家也准备送还两头牦牛,为此,瓜祖的父亲同意了儿子外出闯荡的要求,瓜祖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生怕女朋友霏霏阻拦,悄悄地来到了昆明的云南民族村。
在外面,身心疲惫的瓜祖,到了丽江四方街,在歌厅酒吧中他醉眼朦胧,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击下的瓜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得了病,住进了医院,医生的误诊加上他精神的失落,被认定为癌症,他让女朋友霏霏把父亲通知来,他想在父亲的“戎肯”声中慢慢归去。霏霏满足了他的要求,通知了他的父亲和妹妹卓玛。他的父亲来了、妹妹来了,在父亲的“戎肯”声和妹妹的歌声中,瓜祖迎着一条阳光的瀑布站立了起来,他从父亲的经声中得到了力量,赢得了新生。
农布家如期的举行了盛大的“戎肯”仪式,释毕在一片庄严和肃穆声中,为逝去的灵魂指明了回归之路,使参加“戎肯”仪式的人们受到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教育,精神得到了提升。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释毕文化传习班成立,释毕和瓜祖同时当了老师,农布和卓玛的婚礼也用最传统的方式如期举行。
《戎肯》是一部民族精神和灵魂回归的故事片。以生动的情节,感人的细节,讲述了普米族日常生活中一个温暖的故事,演绎了民族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大主题。全片时长九十分钟,《戎肯》将参加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上海电影节,在国内国外进行推广和发行,在国内各大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引导和激励更多专家、学者研究普米族文化。同时在CCTV-6播出、DVD发行、在国内外进行拷贝发行。
国家民委和作家协会2013年出台了关于扶持少数民族的建议,力求保护和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导演戈巴海培已经把电影《戎肯》申报给了国家民委,国家民委对电影发展的推动和后期宣传给予了大力支持,拓宽了电影的宣传范围,力求最大限度地加大电影的影响力。
电影《戎肯》传达出的是一个时下备受关注的“正声音、正能量”,以普米族的文化为大背景,故事中主人公的境遇反映出一种人性的回归、灵魂的回归。电影《戎肯》的所有收入都将会作为研究普米族文化资金来使用。导演戈巴海培力争为民族事业做一份自己的贡献。
《戎肯》将由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中国知名导演米家山担当艺术顾问,获奖无数的著名青年导演万玛才旦担任监制,片中汇集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优秀演员,有《可可西里》男主角多布杰,有1998年击败梁朝伟、黎明、黄秋生夺下第35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的洛桑群培,以及出演过《喜马拉雅王子》的索郎尼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演过多部电视剧电影的德姬和新一代民族之星玛嘿·阿依……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强大的制作班子,势必将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把普米族千百年来的神秘通过影像的方式慢慢揭开,给世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把普米族的“戎肯”铭记于心。
后记:
戈巴海培导演,当代青年才俊,花了四年时间走遍了中国所有的普米族聚居的村村寨寨,克服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了解调查普米族的历史文化,其心坚定不移,致力于呼吁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普米族正在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戎肯》作为普米族电影历史上的里程碑和奠基石,其民族文化中教人崇尚自然、感恩自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价值观,是值得发扬与传承的。相信随着《戎肯》的开拍和未来的公映,势必将给普米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