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需要。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下面,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展开论述,旨在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促进语文高效課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问题;直观;体验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然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语文课堂,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尽早走出“教教材”的误区,并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引入富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与思维的全过程,以此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结合趣味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往往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于小学生而言,问题更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起点和动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初,教师应在及时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趣味话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上课之初便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在教学《千人糕》这篇课文之初,我对学生说道:“今天,小熊过生日,熊爸爸请了好多小动物来为它庆祝生日,小白兔还给小熊带来了千人糕。什么是‘千人糕’呢?”随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呈现了相关情景图片,并继续说道:“这可把小动物们高兴坏了,它们纷纷围着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有的说:‘这就是千人糕呀?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有的说:‘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呢?真想尝一尝。’还有的说:‘它为什么叫千人糕呢?’这可难坏了熊爸爸,因为它也不知道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结合趣味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新课内容,这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丰富感性认识
现如今,信息技术凭借自身形真情切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新宠”和广大一线教师的首选教学辅助工具。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新颖、有趣的学习体验,而且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的过程中,我先是对学生说道:“同学们,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个令人向往的世界,你想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同去游览一番吧。”随后,我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相关视频,将学生置身于海底形形色色的动植物、高耸的山崖和低陷的峡谷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兴趣。在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按照文章的记叙顺序,依次向学生展现了海底的动物、植物和各种丰富的物产。如此,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既刺激了学生的多重感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优化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角色扮演,创设体验情境,提高共情能力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文本内容及相关语言点的讲授和灌输。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妨基于角色扮演这一形式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建构,以使学生在深层体验与感悟中获取自身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共情能力的目的。
待学生对《将相和》一文的主要情节进行初步感知后,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与学习体验,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语言表达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形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有的小组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独特理解。与此同时,我还对扮演每个角色的学生分别予以了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文本场景之中。如此一来,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又使学生从人物的美好品质中得到了启示和教育,这便在无形之中向学生渗透了德育教育,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情境创设尤其不能忽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且还能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恰当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推动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形成。
参考文献:
[1]顾维敏.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51-52.
[2]杨枫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内蒙古教育,2016(17):63.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问题;直观;体验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然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语文课堂,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尽早走出“教教材”的误区,并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引入富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与思维的全过程,以此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结合趣味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往往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于小学生而言,问题更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起点和动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初,教师应在及时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趣味话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上课之初便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在教学《千人糕》这篇课文之初,我对学生说道:“今天,小熊过生日,熊爸爸请了好多小动物来为它庆祝生日,小白兔还给小熊带来了千人糕。什么是‘千人糕’呢?”随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呈现了相关情景图片,并继续说道:“这可把小动物们高兴坏了,它们纷纷围着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有的说:‘这就是千人糕呀?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有的说:‘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呢?真想尝一尝。’还有的说:‘它为什么叫千人糕呢?’这可难坏了熊爸爸,因为它也不知道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结合趣味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新课内容,这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丰富感性认识
现如今,信息技术凭借自身形真情切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新宠”和广大一线教师的首选教学辅助工具。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新颖、有趣的学习体验,而且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的过程中,我先是对学生说道:“同学们,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个令人向往的世界,你想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同去游览一番吧。”随后,我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相关视频,将学生置身于海底形形色色的动植物、高耸的山崖和低陷的峡谷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兴趣。在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按照文章的记叙顺序,依次向学生展现了海底的动物、植物和各种丰富的物产。如此,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既刺激了学生的多重感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优化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角色扮演,创设体验情境,提高共情能力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文本内容及相关语言点的讲授和灌输。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妨基于角色扮演这一形式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建构,以使学生在深层体验与感悟中获取自身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共情能力的目的。
待学生对《将相和》一文的主要情节进行初步感知后,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与学习体验,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语言表达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形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有的小组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独特理解。与此同时,我还对扮演每个角色的学生分别予以了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文本场景之中。如此一来,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又使学生从人物的美好品质中得到了启示和教育,这便在无形之中向学生渗透了德育教育,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情境创设尤其不能忽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且还能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恰当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推动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形成。
参考文献:
[1]顾维敏.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51-52.
[2]杨枫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内蒙古教育,2016(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