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先入为主、先声夺人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探究,有效学习,教学也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导入的方法灵活多样,有新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等,但目的都是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兴趣。导入的设计一方面不能脱离本课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时,在开头的标题处放了一幅繁花似锦的图片,让学生联系前一堂课所学的知识,猜一个成语和一句古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猜出了“色彩斑斓”,但只有几个学生想到了古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什么会是这两个谜底呢?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前一课的旧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既有可喜的,又有令人忧虑的现象。老师提出疑问:面对这种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顺利导入本课的学习。由于学生在一开始就被激起了兴趣,所以能兴致勃勃地进入后面环节的学习。
这个导入用猜谜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对谜底的探讨,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回顾起前一课的知识,甚至还引发了一个小小的探讨。由于前后两课的知识联系较紧密,使我能带着兴趣高涨的学生,既回顾了旧知识,又顺利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过渡:穿针引线、承上启下
如果教学活动是颗颗珍珠,那么各活动环节间的过渡就是串联珍珠的丝线,没有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美丽的项链。在课堂上,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语言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设计和运用。过渡语,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学语言。过渡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水到渠成,自然流畅,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
由于政治课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自然过渡将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自然呈现在学生面前,讲解和过渡浑然一体,不露过渡的痕迹,有利于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就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作为本课各部分教学的线索。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我紧接着提出新的问题,进入下一个知识的探讨。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学会不断进行深入的思维。
三、小结:画龙点睛、强化主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应是一个有序的整体。仅就课堂教学艺术而言,它既要有“凤头”——巧妙自然的导入,还要有“豹尾”——收束有力的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在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技术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教师不重视小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只能是零散的、停留在浅表层次之上的感性知识。
我对本课的小结是这样设计的:
探究:面对丰富的网络文化,我们个人和国家应该怎么办?
学生:①个人应该提高眼力,拒绝污染;②国家应该发展主导文化。
老师:①拒绝什么样的文化?它们为什么还存在?②主导文化是什么文化,具体该怎么做?
板书: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含义、危害和态度)
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2.国家要奏响主旋律
①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交织
②文化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设置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得出本课的小结,既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分析身边感兴趣的事情,启发学生的思维,把所学知识立刻应用到实际中,并指导生活实践。
通过以上对《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说明政治课堂教学有无效率,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细小环节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关注好这些环节,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探究,有效学习,教学也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导入的方法灵活多样,有新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等,但目的都是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兴趣。导入的设计一方面不能脱离本课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时,在开头的标题处放了一幅繁花似锦的图片,让学生联系前一堂课所学的知识,猜一个成语和一句古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猜出了“色彩斑斓”,但只有几个学生想到了古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什么会是这两个谜底呢?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前一课的旧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既有可喜的,又有令人忧虑的现象。老师提出疑问:面对这种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顺利导入本课的学习。由于学生在一开始就被激起了兴趣,所以能兴致勃勃地进入后面环节的学习。
这个导入用猜谜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对谜底的探讨,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回顾起前一课的知识,甚至还引发了一个小小的探讨。由于前后两课的知识联系较紧密,使我能带着兴趣高涨的学生,既回顾了旧知识,又顺利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过渡:穿针引线、承上启下
如果教学活动是颗颗珍珠,那么各活动环节间的过渡就是串联珍珠的丝线,没有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美丽的项链。在课堂上,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语言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设计和运用。过渡语,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学语言。过渡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水到渠成,自然流畅,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
由于政治课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自然过渡将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自然呈现在学生面前,讲解和过渡浑然一体,不露过渡的痕迹,有利于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就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作为本课各部分教学的线索。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我紧接着提出新的问题,进入下一个知识的探讨。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学会不断进行深入的思维。
三、小结:画龙点睛、强化主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应是一个有序的整体。仅就课堂教学艺术而言,它既要有“凤头”——巧妙自然的导入,还要有“豹尾”——收束有力的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在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技术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教师不重视小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只能是零散的、停留在浅表层次之上的感性知识。
我对本课的小结是这样设计的:
探究:面对丰富的网络文化,我们个人和国家应该怎么办?
学生:①个人应该提高眼力,拒绝污染;②国家应该发展主导文化。
老师:①拒绝什么样的文化?它们为什么还存在?②主导文化是什么文化,具体该怎么做?
板书: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含义、危害和态度)
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2.国家要奏响主旋律
①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交织
②文化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设置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得出本课的小结,既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分析身边感兴趣的事情,启发学生的思维,把所学知识立刻应用到实际中,并指导生活实践。
通过以上对《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说明政治课堂教学有无效率,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细小环节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关注好这些环节,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