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必须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生产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导致金融支农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显著。为了推动金融支持农业健康发展,广东省率先探索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新模式,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殖农户的资金缺口,同时也实现了多方共赢,具有非常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养殖业 融资 活体抵押 互联网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课题项目“金融支持农业企业健康发展研究”(GDNYT202013);广东财经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项目(YJS20032)。
一、引言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且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新冠疫情的爆发更加重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难度。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中,养殖业的融资难度最大,一方面养殖业缺乏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养殖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生猪养殖业更是如此,生猪养殖行业周期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生猪养殖业的用地基本上是从当地农户手中流转,缺乏有效的不动产担保措施,融资难的问题很难解决。养殖业最重要的资产是生猪,但是生猪却存在价值评估难、风险控制难、风险分担难等问题,因此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接受生猪抵押。鉴于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养殖业发展的困境,广东省率先推出“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这是区块链技术、金融和征信相协调配合的结果,在农业领域更是第一次运用,是国内生物资产金融化的一次积极探索。本文将对广东省的“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新模式进行系统梳理,介绍贷款运作的模式和取得成效,希望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金融支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运作模式
广东省推出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贷款,这一模式主要是和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将养殖主体、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农资企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在一起,用保险公司的保单为企业增信条件,依托农业管理部门作为可靠第三方对生猪活体提供动态记录保障,并利用保险公司带生猪标注的保单系统共同防范二次抵押风险,以“生猪活体登记+保险保单+银行授信”模式,创新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业务。这一新型模式既确保资金在参与主体之间闭环流动,更将整个生产运作流程全部纳入政府监管。
(一)养猪企业
传统的生猪养殖主体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必须使用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银行不认可生猪作为抵押品,银行更不关注生猪的健康状况。一旦生猪养殖主体遭遇意外,很难偿还银行的贷款,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但是在广东省创新开发的新模式下,养猪企业(农户)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前,必须和保险公司对接,对养殖的生猪进行投保,保险公司在承保之前,必须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养殖主体的真实状况,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进行承保。养殖主体投保完成后,可以凭借生猪的相关资料和保险公司开具的保单向银行申请贷款。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接到养殖主体的贷款申请后,会联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会进行实地核查,检验养殖主体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核查完毕后,互联网平台会对养殖主体申请抵押的生猪进行编码登记,同时在生猪身上放置二维码。生猪后续的疫苗注射、运输和屠宰信息都将在二维码中进行记录,凭借二维码,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时关注生猪的动态,然后银行会发放贷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商业银行虽然向养殖主体发放了贷款,但是这笔资金农户并不能从银行取出。为了避免贷款资金被挪作他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农户必须在互联网平台上使用这笔资金。
(三)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平台作为贷款办理过程中的沟通和纽带,首先要和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必须和银行一起进行实地调查,同时也对生猪的生长、运输、屠宰等状态进行监管。为了确保资金的闭环流动,避免资金被挪用,互联网平台也在积极联系农资供应企业,吸纳农资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养殖主体需要购买饲料等农资用品时,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选择,这样养殖主体可以和农资供应企业直接联系。当养殖主体和农资供应企业达成购买意向并签订购买协议后,互联网平台将贷款企业的购买信息反馈给贷款银行,此时贷款银行会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农资企业的账户中,农资供应企业收到资金后,会通过物流将养殖主体购买的产品发送给养殖主体。在养殖主体和农资企业之间的联系中,互联网平台扮演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充当着商场的角色,吸纳农资供应企业进驻其中,互联网平台对于进驻的农资供应企业有一定的要求,目前进驻的企业基本上全是国内的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较高,产品质量有保障。对于养殖主体而言,不需要向互联网平台缴纳任何费用,互联网平台主要向进驻的农资供应企业收取5%的服务费。
三、取得成效
广东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的成功实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既推动了生猪确权,也确保了银行的资金安全,同时也将政府监管纳入其中,实现了养殖主体、银行和农资企业三方共赢。在这一新型贷款模式下,每个畜禽生物个体都会有一套非常可靠的独特的识别系统,并且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可靠的价格认定估算系统,这为银行快速审核生物价值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为畜禽的抵押按揭提供了可能。银行系统对接后,可以快速审核抵押发放贷款,既保证了银行的信用安全,又为养殖户快速获取银行贷款和授信提供了可能。这标志着生物资产真正实现了金融产品化,这对于解决活体资产抵押难问题、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盤活沉默资产,缓解融资约束
一直以来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农业主体必须将房产、耕地或者宅基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发放贷款资金较少。广东省这次推出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抵押物的现状。这一新型贷款模式也大大简化了贷款流程和审批时间,在商业银行白名单的企业不需要去银行服务网点递交申请资料,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广东省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实现了生猪确权,这有利于缓解养殖业的资金约束。此外,申请贷款的养殖主体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购买饲料等农资产品,既避免了买到假货的可能,同时购买价格也比市场低。以清远市的养殖主体为例,养殖主体在经销商处直接购买饲料的总成本约为4500元,而在平台上购买同样的产品联网仅需要2900元的费用和200元的物流费,可以节约1400元的总成本。互联网平台的购买程序完全在线上进行,此举避免了养殖主体线下奔波,省去了很多的时间成本。 (二)农资企业扩大市场、回笼资金
大型农资企业一般通过传统的经销商模式来进行产品销售,一般的经销商包括省级经销商、市级代理商、县区代理、乡镇门店这四个层次,农资企业先向经销商发货,各级经销商按季度或者半年度交付资金。在这种模式下,农资企业的资金回笼较为缓慢,很多经销商甚至故意拖欠货款。而在广东省的新型模式之下,养殖主体的贷款银行直接将资金拨付给农资企业,不存在拖欠货款的可能,农资企业回收资金较为迅速。
通过互联网平台,养殖主体和农资生产企业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这有效降低了养殖主体对单一品牌的粘性,有利于尝试不同农资企业的产品,这有利于扩大优质农资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更有利于推动市场良性竞争。
(三)保证资金安全、扩大服务群体
在这一模式之下,商业银行既保证了自身资金的安全,更扩大了服务群体。与传统的农业贷款不同,“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确保资金闭环流动。养殖主体并不能将贷款资金取出,此举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挪作他用,保证资金有效用在企业发展上。此外农资企业也必须在养殖主体贷款银行开设账户,银行直接将资金划拨到企业账户,既确保了资金在银行体系内部流动,又加强了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银行拓展客户群体。
四、政策建议
虽然广东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的成功实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目前政策的推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清远开展的真知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在落地实施时,涉及到抵押生猪在限制屠宰和运输等相关方面,屠宰和运输审批部门未有相关监管生猪屠宰和运输的文件,对于已办理抵押登记但尚未结清金额的金融机构贷款的生猪,如无相关限定屠宰和运输文件,将无法保障金融机构相关抵押贷款清收,不利于生猪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沟通协作,强化政策协调性
商业银行、养殖主体、互联网平台以及其他参与主体要加强沟通,农业主管部门更要积极介入,努力引导各方参与其中。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更要加强沟通协作,农业部门、运输管理部门、市场监督部门更要相互交流,彼此之间要努力配合,强化政策的协调性,把金融支农的新模式切实落到实处。政府层面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领导机构,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做到信息共享,确保这一模式在广东省内有序、高效推进。同时政府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出台生猪活体评估标准和评估细则,在充分考虑养殖主体、贷款银行等参与各方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的评估生猪的活体价值。
(二)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广东省目前只有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参与新模式,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参与其中,保险机构中,只有人保和阳光参与,未来广东省可以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要建立政府、银行、农业企业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机制。对银行贷款按比例担保,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
(三)促进农业企业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广东省内的大型养殖主体较少,大多数农业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未来要引导农业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农业企业组建联合体,发挥规模优势。同时农业企业内部要规范成员管理、财务管理等运行机制,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东平,王鸿钢,王永刚.生物资产抵押贷款“破冰”活体抵押難[J].中国农村金融,2019(20):61-62.
[2]陈连华.畜牧业融资难的新思路:动物活体抵押贷款业务[J].北方牧业, 2012(03):4.
[3]李文生.动物活体抵押融资模式探索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为例[J].金融经济,2014(20):161-162.
[4]王建军,万菁.创新活体抵押贷款为养殖户排忧解难[J].中国农村金融, 2019(21):70-71.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宗宇翔
关键词:养殖业 融资 活体抵押 互联网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课题项目“金融支持农业企业健康发展研究”(GDNYT202013);广东财经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项目(YJS20032)。
一、引言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且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新冠疫情的爆发更加重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难度。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中,养殖业的融资难度最大,一方面养殖业缺乏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养殖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生猪养殖业更是如此,生猪养殖行业周期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生猪养殖业的用地基本上是从当地农户手中流转,缺乏有效的不动产担保措施,融资难的问题很难解决。养殖业最重要的资产是生猪,但是生猪却存在价值评估难、风险控制难、风险分担难等问题,因此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接受生猪抵押。鉴于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养殖业发展的困境,广东省率先推出“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这是区块链技术、金融和征信相协调配合的结果,在农业领域更是第一次运用,是国内生物资产金融化的一次积极探索。本文将对广东省的“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新模式进行系统梳理,介绍贷款运作的模式和取得成效,希望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金融支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运作模式
广东省推出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贷款,这一模式主要是和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将养殖主体、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农资企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在一起,用保险公司的保单为企业增信条件,依托农业管理部门作为可靠第三方对生猪活体提供动态记录保障,并利用保险公司带生猪标注的保单系统共同防范二次抵押风险,以“生猪活体登记+保险保单+银行授信”模式,创新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业务。这一新型模式既确保资金在参与主体之间闭环流动,更将整个生产运作流程全部纳入政府监管。
(一)养猪企业
传统的生猪养殖主体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必须使用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银行不认可生猪作为抵押品,银行更不关注生猪的健康状况。一旦生猪养殖主体遭遇意外,很难偿还银行的贷款,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但是在广东省创新开发的新模式下,养猪企业(农户)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前,必须和保险公司对接,对养殖的生猪进行投保,保险公司在承保之前,必须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养殖主体的真实状况,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进行承保。养殖主体投保完成后,可以凭借生猪的相关资料和保险公司开具的保单向银行申请贷款。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接到养殖主体的贷款申请后,会联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会进行实地核查,检验养殖主体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核查完毕后,互联网平台会对养殖主体申请抵押的生猪进行编码登记,同时在生猪身上放置二维码。生猪后续的疫苗注射、运输和屠宰信息都将在二维码中进行记录,凭借二维码,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时关注生猪的动态,然后银行会发放贷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商业银行虽然向养殖主体发放了贷款,但是这笔资金农户并不能从银行取出。为了避免贷款资金被挪作他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农户必须在互联网平台上使用这笔资金。
(三)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平台作为贷款办理过程中的沟通和纽带,首先要和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必须和银行一起进行实地调查,同时也对生猪的生长、运输、屠宰等状态进行监管。为了确保资金的闭环流动,避免资金被挪用,互联网平台也在积极联系农资供应企业,吸纳农资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养殖主体需要购买饲料等农资用品时,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选择,这样养殖主体可以和农资供应企业直接联系。当养殖主体和农资供应企业达成购买意向并签订购买协议后,互联网平台将贷款企业的购买信息反馈给贷款银行,此时贷款银行会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农资企业的账户中,农资供应企业收到资金后,会通过物流将养殖主体购买的产品发送给养殖主体。在养殖主体和农资企业之间的联系中,互联网平台扮演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充当着商场的角色,吸纳农资供应企业进驻其中,互联网平台对于进驻的农资供应企业有一定的要求,目前进驻的企业基本上全是国内的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较高,产品质量有保障。对于养殖主体而言,不需要向互联网平台缴纳任何费用,互联网平台主要向进驻的农资供应企业收取5%的服务费。
三、取得成效
广东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的成功实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既推动了生猪确权,也确保了银行的资金安全,同时也将政府监管纳入其中,实现了养殖主体、银行和农资企业三方共赢。在这一新型贷款模式下,每个畜禽生物个体都会有一套非常可靠的独特的识别系统,并且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可靠的价格认定估算系统,这为银行快速审核生物价值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为畜禽的抵押按揭提供了可能。银行系统对接后,可以快速审核抵押发放贷款,既保证了银行的信用安全,又为养殖户快速获取银行贷款和授信提供了可能。这标志着生物资产真正实现了金融产品化,这对于解决活体资产抵押难问题、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盤活沉默资产,缓解融资约束
一直以来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农业主体必须将房产、耕地或者宅基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发放贷款资金较少。广东省这次推出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抵押物的现状。这一新型贷款模式也大大简化了贷款流程和审批时间,在商业银行白名单的企业不需要去银行服务网点递交申请资料,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广东省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实现了生猪确权,这有利于缓解养殖业的资金约束。此外,申请贷款的养殖主体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购买饲料等农资产品,既避免了买到假货的可能,同时购买价格也比市场低。以清远市的养殖主体为例,养殖主体在经销商处直接购买饲料的总成本约为4500元,而在平台上购买同样的产品联网仅需要2900元的费用和200元的物流费,可以节约1400元的总成本。互联网平台的购买程序完全在线上进行,此举避免了养殖主体线下奔波,省去了很多的时间成本。 (二)农资企业扩大市场、回笼资金
大型农资企业一般通过传统的经销商模式来进行产品销售,一般的经销商包括省级经销商、市级代理商、县区代理、乡镇门店这四个层次,农资企业先向经销商发货,各级经销商按季度或者半年度交付资金。在这种模式下,农资企业的资金回笼较为缓慢,很多经销商甚至故意拖欠货款。而在广东省的新型模式之下,养殖主体的贷款银行直接将资金拨付给农资企业,不存在拖欠货款的可能,农资企业回收资金较为迅速。
通过互联网平台,养殖主体和农资生产企业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这有效降低了养殖主体对单一品牌的粘性,有利于尝试不同农资企业的产品,这有利于扩大优质农资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更有利于推动市场良性竞争。
(三)保证资金安全、扩大服务群体
在这一模式之下,商业银行既保证了自身资金的安全,更扩大了服务群体。与传统的农业贷款不同,“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确保资金闭环流动。养殖主体并不能将贷款资金取出,此举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挪作他用,保证资金有效用在企业发展上。此外农资企业也必须在养殖主体贷款银行开设账户,银行直接将资金划拨到企业账户,既确保了资金在银行体系内部流动,又加强了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银行拓展客户群体。
四、政策建议
虽然广东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的成功实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目前政策的推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清远开展的真知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在落地实施时,涉及到抵押生猪在限制屠宰和运输等相关方面,屠宰和运输审批部门未有相关监管生猪屠宰和运输的文件,对于已办理抵押登记但尚未结清金额的金融机构贷款的生猪,如无相关限定屠宰和运输文件,将无法保障金融机构相关抵押贷款清收,不利于生猪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沟通协作,强化政策协调性
商业银行、养殖主体、互联网平台以及其他参与主体要加强沟通,农业主管部门更要积极介入,努力引导各方参与其中。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更要加强沟通协作,农业部门、运输管理部门、市场监督部门更要相互交流,彼此之间要努力配合,强化政策的协调性,把金融支农的新模式切实落到实处。政府层面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领导机构,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做到信息共享,确保这一模式在广东省内有序、高效推进。同时政府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出台生猪活体评估标准和评估细则,在充分考虑养殖主体、贷款银行等参与各方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的评估生猪的活体价值。
(二)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广东省目前只有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参与新模式,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参与其中,保险机构中,只有人保和阳光参与,未来广东省可以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要建立政府、银行、农业企业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机制。对银行贷款按比例担保,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
(三)促进农业企业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广东省内的大型养殖主体较少,大多数农业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未来要引导农业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农业企业组建联合体,发挥规模优势。同时农业企业内部要规范成员管理、财务管理等运行机制,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东平,王鸿钢,王永刚.生物资产抵押贷款“破冰”活体抵押難[J].中国农村金融,2019(20):61-62.
[2]陈连华.畜牧业融资难的新思路:动物活体抵押贷款业务[J].北方牧业, 2012(03):4.
[3]李文生.动物活体抵押融资模式探索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为例[J].金融经济,2014(20):161-162.
[4]王建军,万菁.创新活体抵押贷款为养殖户排忧解难[J].中国农村金融, 2019(21):70-71.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