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视角的管理移植过程与机理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如何在组织间顺利实现管理知识的移植问题,本文基于演化视角提出管理移植的动态演化四阶段模型,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管理移植的演化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以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管理移植过程为例,从经验层面对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命题加以检验,进一步厘清情境因素对管理移植与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对管理移植领域的理论发展和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管理移植;演化理论;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5)04-0026-09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有企业进入深化改革时期,聚集了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东北地区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关注的焦点。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辽宁更是如此,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辽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利润减少,亏损企业面达50%左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体制机制矛盾凸显,使得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同时又受到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二是缺乏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偏低,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发布《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指出东北地区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应该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在引进非公有资本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甄别、借鉴和移植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扭亏增盈,成为管理移植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
  管理移植是指某一组织在现有管理实践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外来的管理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将管理创新作为最终目标的一个动态过程。高良谋和胡国栋认为管理移植类似于生物的进化,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被移植的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活性管理知识,因而可以借鉴生物学的演化分析方法来进行管理移植研究。虽然部分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与其实践活动相比,管理移植的理论研究要滞后很多。此外,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以理论建构居多,尚未出现针对中外合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移植问题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本文基于演化视角,对近年来经营业绩表现突出的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简称TAGAL)的管理移植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移植机理及其成功经验,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提炼企业管理移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策略,为中国成功移植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本土管理创新提供具有效用导向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背景
  (一)管理移植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成熟,遍布全球各地的各种类型组织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对彼此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组织之间的资金、技术和知识等其他资源的流动更加频繁,组织所处生态环境更具动态性,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独自生存和发展。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组织的各种类型资源中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同时知识的可传播性,使得对管理知识在不同企业之间如何流动并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研究,成为管理知识移植(简称管理移植)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1 管理移植内容及影响因素
  管理移植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和管理哲学四个层次,移植难度随着这几个层次的递进而不断上升。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组织间管理知识的移植要复杂很多,受到管理知识来源、管理知识特性和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在管理知识来源方面,从关联度较高的企业进行管理知识的移植更易于成功:在管理知识特性方面,管理知识的隐性化程度和对情境的依赖程度越高就越难移植:而组织学习能力与管理知识的移植则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正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部分管理知识如管理哲学等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并不能向其他组织进行移植。基于此,一些学者对管理移植的可行性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并就此展开争论,但实际上在20世纪的管理实践史上,就已经出现过四次管理移植的热潮。
  2 管理移植类型
  从实践活动来看,管理移植一般包括两种形态:一是跨区域的管理移植,即移植其他国家和区域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主要包括对管理知识的学习、消化、应用、整合、创新或放弃,这一类型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文所研究的类型。二是跨时间的管理移植,即对历史上成功的管理经验、技术和模式进行移植,表现出遗传、变异、选择和扩散的演化发展规律。高良谋和胡国栋创造性地将两种移植类型相结合,构建管理移植的动态模型,并以这一模型为分析框架,将20世纪管理移植活动梳理成以“鞍钢宪法”为中介的两条移植路径。除此之外,李枫提出还有另外一种管理移植类型的存在,即组织内部的管理移植,以前学者所提出的跨区域或跨时间的管理移植类型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不同组织间的管理移植,而在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或个体之间则同样有管理移植这一现象的存在。
  (二)企业演化理论
  企业演化理论又被称作企业进化论理论,对该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基础。但使得这一理论框架逐步完整,并且更加系统化的则是Nelson和Winter于1982年发表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这一专著。企业演化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种类生物体的存在,同时又因为与生物体的不同,而表现出自身的特性和企业演化的多样性,这一理论以企业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焦点。虽然近年来从动态演化视角认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与演变规律的企业演化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且得到迅速发展,但与国外的理论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企业演化理论的研究仍然非常匮乏。
  1 企业演化的影响因素
  邓向荣将西方有关企业演化的理论假说分为四类,并且其中的影响因素在这四种理论假说中各不相同,在组织生态理论假说中,两种基本因素分别是组织内部的变异因子和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变:在资源禀赋理论假说中,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推动了自身的演化;在组织效率理论假说中,市场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企业进行演化;在Nelson和Winter所提出的惯例性企业行为理论假说中,主要描述的是惯例这一因素在企业演化中的作用。邢以群和田园则更进一步将国内外有关企业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将影响因素分为基础因素、行为因素和约束因素,基础因素构成了企业的边界,包括能力、资源和知识;行为因素决定了企业演化的路径,包括惯例、搜寻和创新;约束因素制约企业演化的整个过程,包括技术变迁、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制度环境。   2 企业演化过程
  对于企业演化过程的研究,因为各自理论基础的不同而分为两个流派,并且两派之间的争论不断。基于达尔文理论的研究认为环境的自然选择因素在企业演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地位,企业只能被动应对环境变化,优胜劣汰,在这一理论中,选择机制、遗传机制和变异机制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因而企业演化过程表现为“变异一选择一保留”三个阶段;而以拉马克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则认为企业演化是企业为达到某一目标而不断采取对策对环境进行主动适应的过程。邢以群和田园通过对两类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演化过程应该是两类理论的综合,既有有限理性一面,又有人为参与决策的一面,同时在各类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表现为四个阶段: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阶段、企业变异阶段、环境选择阶段、保留和传衍阶段。
  (三)管理移植与企业演化理论的内在联系
  企业中同样存在着类似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三种机制。而且基于知识的企业观通常是将企业视为由知识存量与增量所构成的开放式的知识演化系统,由此可以将嵌入这一系统中的管理知识看做在不同的组织之间不断流转、消亡和创新的有机生物体。基于此,高良谋和胡国栋在考察“鞍钢宪法”对20世纪管理移植的影响时,认为管理移植的实质是管理知识跨区域或跨时间流动、变异与选择的演化过程,中西方的管理情境和文化遗传因子则是这一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如果一种管理知识在管理移植过程中被移植到不同的管理情境中,由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遗传因子的不同,企业便需要对其进行调适性变异以适应当地的情境。
  (四)研究思路
  已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对管理移植的研究应该将其嵌入于动态演化的过程中。同时由于情境这一理论限制因素的存在,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本土情境与文化遗传因子等因素在移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并将其进一步细化以便在移植过程中考察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但国内在这方面更偏重于思辨性的理论研究,难以捕捉到企业实践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因而本文将跨区域管理移植的过程——学习、消化、应用、整合和创新与邢以群和田园所提出的管理演化的四个阶段相结合,提出管理移植的感知、搜寻、获取和融合的四阶段模型,并以TAGAL为例,对其管理移植的过程进行深度解读,以期对该理论框架进行修正和拓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管理理论的构建。采取案例研究方法基于以下原因:一是针对TAGAL管理移植过程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企业移植了什么,如何对管理知识进行微调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并且本文基于演化视角,分析的是一个动态过程。二是目前学术界缺乏基于动态演化视角对管理移植的深入研究,而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而言,案例研究有助于对问题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所以特别适用于缺乏深入研究的领域。除此之外,本文关注的是当前现实生活背景下的实际问题,具有时代特征,因而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本文之所以具有探索性是因为需要在现有文献没有涉及或深入研究的领域,对管理移植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并且分析出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适合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而采取单案例研究方法则主要是因为,单案例研究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以对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解析,有助于理解现象背后的机理。
  (二)研究样本
  本文遵循典型性原则,选取TAGAL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为例进行单案例研究,同时兼顾了研究资料的可获得性。一是TAGAL由鞍钢集团和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合资组建而成,两家集团均属于世界五百强企业。鞍钢集团作为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在中国钢铁集团中,其竞争了位居第三,在20世纪60年代曾创造出闻名于世的“鞍钢宪法”。蒂森克虏伯集团是德国工业巨头,产品范围涉及钢铁、汽车技术、机器制造、工程设计和贸易等领域,其中主要负责钢铁业务的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是欧洲第二大碳钢生产商。作为由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和一家全球性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企业,TAGAL在最初正式挂牌时便引起不小的轰动,被媒体誉为两大钢铁巨子的强强联合。而在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TAGAL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打造符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同时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管理培训,一直走在汽车钢生产加工领域的最前沿。2014年面对钢铁行业效益增长普遍困难的严峻形势,TAGAL却取得优异的经营效益,净利润大幅递增。二是在研究资料可获得性方面,我们长期关注鞍钢集团在管理移植方面的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资料积累,对其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对TAGAL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企业员工进行了深度访谈,除此之外,我们还收集了大量TAGAL在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内部资料及二手资料,并且对这些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保证本文所选用案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1 案例资料收集
  本文按照案例研究的标准流程:理论回顾一案例研究草案设计一案例数据收集一数据分析。一是在理论回顾阶段,本文通过对与管理移植和动态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及其探索性的性质。二是在案例研究草案设计阶段,明确了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策略,并设计了访谈提纲。三是在案例数据收集阶段,本文所收集的数据包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采取以一手资料为主、二手资料为辅的策略。一手资料包括实地调研、员工访谈和电子邮件等;二手资料在不涉及泄露公司内部商业机密的条件下,主要包括公司内部资料如内部总结、会议记录和内部档案,以及公司外部资料如公司网站、百度和CNKI的企业报道、研究文献等。具体资料收集情况如表1所示。
  2 案例资料分析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Yin所提出的三角验证方法,对不同来源的资料信息进行比对,并从中选取有多种来源支持的资料。同时由不同的研究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减少个人主观偏见,对于有分歧的结论,由研究团队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除此之外,本文遵循SPS案例研究方法的阶段式建模框架,在案例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构建模型。   四、案例描述
  TAGAL是鞍钢集团和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共同兴建的钢板深加工企业,坐落在辽宁大连,于2001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1.32亿美元,投资总额2.80亿美元,合资双方各占50%股份,主要生产高品质的热镀锌钢板。2003年12月4日TAGAL的1号生产线顺利投产,高品质的产品赢得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2008年12月4日2号生产线的正式投入使用使得TAGAL年产能扩大到80万吨。在生产技术方面,TAGAL采用先进的改良森吉米尔法的生产工艺,同时掌握了高端热镀锌板生产的中德合作专有技术。生产线设备按照生产高档次轿车外板的技术要求配置,均由国际知名设备厂商提供,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热镀锌生产线之一,产品质量已经得到国内外销售方的普遍认可。
  目前TAGAL的国际高端产品品牌已经形成,生产的高品质热镀锌产品90%以上供应给汽车行业。客户遍布中国并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与北京奔驰、大众汽车、华晨宝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神龙汽车和一汽夏利等诸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签署长期供货合同。除此之外,TAGAL的产品也广泛应用在家电行业,其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家电行业外用板表面的高品质要求,如冰箱、空调、微波炉和计算机机箱,与海尔、美的和西门子等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2014年TAGAL实现营业收入63.91亿元,净利润大幅度增长,而创造如此规模产值的企业却仅仅拥有三百多名员工,并且多次获得“大连市十佳雇主”称号。
  (一)感知阶段
  TAGAL在这一阶段的感知行动主要表现为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对两大母公司在组织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感知。蒂森克虏伯集团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企业,员工人数超过15万人,而鞍钢集团建厂至今也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员工人数超过19万人。在人力资源方面两家超大型企业均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如人员臃肿和效率低下等,这导致两家集团公司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反应速度慢,难以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这一问题在企业成熟阶段的负面效应会更加显著,但如果此时对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如对相关人员进行岗位调整或裁减员工,便会引起企业的震荡和社会对企业的负面印象。由于鞍钢集团的国有企业性质,在裁员方面会更为慎重,以至鲜有这类事件的发生,因而鞍钢集团的员工数目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最近几年,蒂森克虏伯集团则连续在钢铁业务方面裁员,从几百人至上万人不等,这一举动导致每年钢铁工人发起的以抗议失业为目的游行示威不断,乃至德国政府对此提出异议。基于此,如果TAGAL在建立之初不对管理理念进行任何调整和改变,不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应对上述情况的出现,那么由于两家集团和TAGAL之间的天然联系,一些负面效应也极有可能在TAGAL出现。此外,实践和研究证明,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过程,而中国经济恰巧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未来的人力成本对TAGAL来说也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二)搜寻阶段
  针对上一阶段的感知结果,TAGAL自成立之初便考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TAGAL通过对鞍钢集团和蒂森克虏伯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企业内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并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对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选取。在这一方面,TAGAL的两大母公司鞍钢集团和蒂森克虏伯集团均采用德国SAP公司提供的管理方案即SAP管理系统,并且与SAP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有两万多家客户,并且特别针对钢铁行业的特殊性开发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所开发的SAP系列软件在全球有数百家钢铁企业用户。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发展迅速,其所提供的管理解决方案在中国企业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并且2004年在大连建立全球支持中心,而其中的SAP-ERP-HCM(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且可靠的人力资源数据,优化从招聘、部署、潜能开发、激励到留住有价值员工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同时满足今后创新、发展和灵活性的要求。基于SAP公司在业界的地位、在大连建立全球支持中心以及与两家母公司的战略合作,TAGAL认为可以整体引进SAP管理解决方案,在通过应用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达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预期效果的同时,其他的子模块也可以为企业的运营提供支持。
  (三)获取阶段
  TAGAL在引入SAP管理解决方案之后,为顺利建立基于SAP管理解决方案的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利用SAP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支持,对内部员工进行相应培训;另一方面则是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从中筛选具备SAP操作经验或对其有所了解的应聘者,以减少入职之后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而为了保证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行,TAGAL选择将业务外包,而不是增加IT部门人员。基于惠普公司在终端用户工作环境(EUWS)服务的标准量化、设在大连的数千人呼叫中心、曾为母公司蒂森克虏伯集团提供过IT外包的合作经验,以及惠普在IT外包服务领域的主导地位,TAGAL将包括SAP维护在内的整个公司的IT业务外包给惠普公司,其对惠普公司的选择与搜寻阶段对SAP的选择标准极为相似。2012年基于戴尔公司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提供的最大自由发展空间和灵活性,TAGAL将包括SAP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的迁移服务及技术支持服务和系统维护等IT业务整体外包给戴尔公司。在业务外包的情况下,TAGAL内部的IT部门在负责对外包业务进行监控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改善业务流程和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
  (四)融合阶段
  TAGAL在融合阶段是通过将前三个阶段之后移植而来的SAP-ERP-HCM模块与本公司所处情境相结合,具体而言是TAGAL在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进行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的同时,着力打造“乐活人生”的企业文化,结合本土情境和国内员工个体特征采取工作类、活动类和生活类一系列措施,使得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人性化。TAGAL在工作类管理措施中主要采取拓展训练、“MO”开放日和英语文化节三种途径。之所以将其归为工作类,是因为这三种措施均与工作的联系较大。拓展训练以加强员工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为目标;“MO”开放日活动中,每个员工均有机会与公司的副总经理甚至是总经理共进午餐,倾吐自己的经验心得,对工作的体会或是对公司的建议和批评;在英语文化节活动中,员工通过参与富含竞争性和娱乐性的节目,不仅放松了工作压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而TAGAL之所以推出英语文化节这一活动,是因为TAGAL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以英语作为公司的官方语言。在活动类措施中,TAGAL主要通过消夏活动、“喜闹元宵,猜灯谜”活动、踏青活动和漂流活动等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在生活类措施中,TAGAL通过子女假期体验活动和女性关爱讲座等,为员工营造出一种“家”的感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支持,并增强了归属感。   五、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管理移植过程中感知、搜寻、获取和融合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探析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并明晰其中的机理所在。
  (一)感知阶段的移植启动
  感知阶段是管理移植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最终结果将成为企业是否进行管理移植的判断标准,并为后续的移植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所拥有的感知能力决定感知阶段的成果,感知能力是指企业运用包括扫描、寻找和探究在内的多种方法对环境的变化进行感知与察觉的能力,感知的对象包括外部的机会和危机,Phua认为对环境感知的结果将决定企业的后续行动,而不同的企业在相同环境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感知结果。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差别,是由于各个组织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和沟通机制不同。TAGAL之所以在感知阶段认为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以预防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本企业出现,一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而到目前为止,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人力资源开支平均占企业营业收入的36%。二是对两家母公司在这一方面所产生问题的负面效应有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企业而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产生有效的感知,而曾经在两家母公司担任过相关职务的管理人员对这一问题会有更直接的感知,从而形成了企业的知识结构。
  (二)搜寻阶段的知识筛选
  搜寻阶段主要涉及管理移植的目标企业即管理知识的来源和将要移植的内容,是管理移植过程的一个衔接阶段,搜寻的质量将决定管理移植的质量。这一阶段与标杆学习中寻找标杆企业的过程极为相似,并且在本质上已经涉及到了标杆学习的后两个问题,即“其他人完成这些任务是否比我们完成得更为出色”和“他们的方法能否适用于我们自己的业务,从而改善自己的绩效”。组织在搜寻阶段,将以上一个阶段的感知结果为基础,从组织外部寻找能够改善组织绩效的知识,并从多种信息来源中进行筛选,以最大限度保证组织移植的成功。而这一阶段影响因素则是企业获得信息的途径和筛选能力,途径的多寡决定着企业在进行搜寻时是否有更多备择方案,而筛选能力则决定着企业是否能从多个知识来源中挑选出最符合企业所需要的。
  TAGAL之所以会在这一阶段选择采用SAP管理解决方案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鞍钢集团和蒂森克虏伯集团对SAP管理解决方案的应用为TAGAL提供了许多准确信息,极大降低了获取信息这一过程的工作量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SAP公司在业界的地位和在大连建立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而这之中更重要的则是SAP系列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应用使得TAGAL在筛选阶段取得成功。
  (三)获取阶段的组织学习
  获取阶段是管理移植的核心阶段,是企业在前两个阶段对管理移植的内容和移植目标企业选定的基础上,通过若干途径获取管理知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组织学习能力的强弱将决定组织是否能将外部管理知识顺利转移到组织内部。而除了经常提及的组织学习能力之外,组织将要移植的管理知识粘性将决定这一阶段的难度。冯帆和廖飞将知识粘性归纳为认知因素、转移环境和转移动机三类,在认知因素中,知识所具有的特性如显性程度、复杂程度和模糊程度均包含在内。在转移环境中,组织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知识对所处组织文化的依赖度会影响知识的转移。在转移动机中,双方的动机以及转移的意愿都会产生影响。
  TAGAL获取SAP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过程之所以会如此顺利,与TAGAL的学习能力和所移植的管理知识粘性有关。在学习能力方面,TAGAL不断向“关注全方位培训的学习型组织”这一目标努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高教育程度、经验丰富的年轻化结构的知识型团队,同时企业内部大多数一线人员均在蒂森克虏伯集团或其他欧洲设备企业参加过培训。在管理知识粘性方面,TAGAL将要获取的SAP管理解决方案,具有显性程度极高、复杂程度极高和模糊程度极低的特点,同时对组织文化的依赖度不高,并且双方都有极强的动机来完成这一转移过程,而就SAP管理解决方案较为复杂的特点,TAGAL将此业务先后外包给惠普公司和戴尔公司,使得企业应用这一解决方案的难度极低。
  (四)融合阶段的文化创新
  融合阶段是管理移植过程的最终阶段,同时也是关键阶段。企业在融合阶段将前三个阶段从组织外部获取的知识与组织所处的情境相结合,实现管理知识的本土化创新。知识融合这一概念由Warren提出,韩立岩和周芳将其定义为不同来源的知识相互作用,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能够融合数据和信息,而且还可以对方法、经验,甚至人的思想进行融合。目前在国内外管理领域针对知识融合这一概念进行的具体研究非常匮乏,但实际上高良谋和胡国栋所提出的中西方管理移植的动态模型在本质上便是西方管理知识与中国本土知识问的融合,是这一过程中管理知识所包含的文化遗传因子与企业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决定着这一过程的成败,又决定着是否会出现变异即管理创新。
  TAGAL在融合阶段之所以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所移植的管理知识并不包含文化遗传因子。除此之外,基于SAP的精细化管理可能造成员工的工作压力等,TAGAL基于对本土情境和国内员工个体特征的考虑,采取一系列活动,在减轻员工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六、结论与展望
  (一)理论发现
  1 管理移植阶段的划分
  通过对TAGAL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基于演化视角将管理移植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搜寻阶段、获取阶段和融合阶段。这四个阶段如生物有机体的演化过程一般是递进的过程,其中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感知阶段是起始阶段,是移植过程的基础;搜寻阶段是衔接阶段,决定着企业进行移植的管理知识的质量;获取阶段是核心阶段,决定着移植的管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融合阶段是关键阶段,决定着管理移植的成败和是否会出现管理创新。除此之外,本文对各阶段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并探讨每个因素的作用机理,对以后在管理移植方面的研究有极强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基于各阶段的划分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管理移植的动态演化四阶段模型,如图1所示。
  2 对知识融合研究的拓展
  目前国内外学界针对知识融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管理创新与变革,各种新型的管理知识在不断涌现的同时,相互作用形成新知识,企业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有效干预以达到自身目标,此类研究仍然是尚未打开的“黑箱”。周芳和韩立岩提出多源知识融合作为集成处理和综合利用多源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和方法,是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TAGAL在管理移植的过程中,如何在融合阶段将SAP管理解决方案与本土情境相结合以达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目标进行分析,为知识融合的研究做出补充性贡献。
  (二)实践价值
  一是企业在进行管理移植的过程中,需要对本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有详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移植,以达到所移植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避免因为过于陈旧或过于先进,而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二是企业在进行管理移植的过程中,应该依据不同阶段选择关注点,不必事事关心,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企业以自身所处情境为基础,对外部知识进行引进,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以达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目的。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受案例研究样本的限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文所选取的TAGAL在进行移植时,其移植内容是SAP管理解决方案,属于显性知识和专门知识。基于此类知识的特性,移植过程难度大幅下降,因而难以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二是管理移植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管理创新,虽然在融合阶段,TAGAL将SAP管理解决方案与本土情境相结合,达到了企业的预期目标,但并没有实现管理思想的创新,因而本文也难以对管理移植之后的知识创新进行深度揭示。
  本文仅针对鞍钢集团与蒂森克虏伯集团组建的TAGAL这一中德合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案例进行管理移植分析。但改革开放以来,与案例企业相似的企业不胜枚举,其中必定有更成功的管理移植实例可以进行研究。那么,这些企业中是否存在对隐性知识进行移植并且实现了本土化的管理创新?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采集该类型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以更加系统地针对管理移植进行分析,系统揭示国有企业在与外资企业合作组建合资企业的过程中管理移植与创新的机理。
  (责任编辑:孙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实行规模控制是世界各国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普遍做法。本文基于我国地方政府独立发行背景,利用修正的 KMV 模型,以大连为实证样本,提出测度地方政府债券安全发行规模的计量方法。从确定大连地方政府信用等级所对应的违约概率临界值入手,分析和预测2015—2020年大连市政债券发行可担保收入增长的均值和波动率,进而找出预测时段大连不同期限市政债券安全发行规模。针对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完善大连政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的数据,研究软饮料对中国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BMI)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饮用软饮料对成年人BMI值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饮用频率对成年人BMI值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饮用软饮料对女性及18—35岁成年人的BMI值正向影响更大,减少饮用频率能够有效降低对BMI值的正向影响;消费理性成瘾特性的引入极大提高了模型解释力,消费理性成瘾特性越强,饮用软饮料
期刊
〔摘要〕基于对如何通过家族企业动态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本文首先构建了企业家精神与家族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模型;然后利用浙江家族企业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旨在将企业家创新纳入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从企业家角度揭示家族企业动态能力的生成机理,提出了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家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家族企业;动态能力;生成机理  中
期刊
〔摘要〕2014年11月佳兆业在深圳的所有在售房源被政府锁定,资金链面临严重的断裂风险,而此时融创试图进行收购。作为佳兆业长期合作的审计机构,普华永道既要保持审计意见的独立性,又要谨慎应对审计意见变更。本文基于大股东博弈模型,将佳兆业案例中普华永道的困境和风险展现出来,研究大股东博弈、审计意见变更与审计风险三者间的关系,就普华永道应对大股东博弈的困境给出建议,提出应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全面识别审计风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2005-2014年辽宁季度数据,对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领先一滞后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住宅投资引领经济增长”的假说不成立;而且,自2011年第2季度,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成反向关系,这和二战后初期流行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住宅投资会放缓经济增长”的观点是一致的。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价值链视角,把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产业化三个阶段,各阶段选用不同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模型,测算2000-2014年辽宁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三阶段技术创新效率,进而研究三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特征和作用机制,并对五大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行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提高辽宁乃至全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高技
期刊
[摘要]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多法人联合体,其治理机制的实质是控股股东与成员公司“一对多”的纵向关系和成员公司间的横向关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单纯的“控股股东一单一上市公司”分析模式已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企业集团控制人一多成员公司”分析模式,以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建构企业集团控制下多成员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模型,透过掏空与支持这两种相反的利益流动,分析成员公司治理对企业集团
期刊
[摘要]本文应用有别于业界普遍采用的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函数量化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外汇市场所主要涉及的汇率收益率的风险特征,以期为处于国际化扩张中的商业银行识别、计量与处置汇率风险提供参考。基于正态分布与非对称拉普拉斯分布函数的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后者能够更好地拟合汇率收益率尖峰、厚尾、偏态特征;进一步测度基于不同分布的汇率收益率在险价值,发现正态分布假设下的VaR显著低估汇率风险,而非对称拉普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大多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发展水平以及现状与对策而展开,而从区域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的定量研究较为匮乏。本文试图从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动力因素角度出发,从科技经费投入水平、科技设备资源投入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和科技人才投入水平等五个维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科技动力因素进行对比和实证研究,特别是针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1999-2015年沪深A股交易数据,利用四种博彩型股票识别指标,通过组合价差等方法,考察了中国股市博彩型股票的市场特征,并与欧美股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博彩特性识别能力,其中最大日收益率(MAX)是最优指标;各指标识别出的公司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而MAX的识别结果最为合理;中国股市的博彩特性在短期内具有持续性,但弱于欧美市场;中国股市各行业中的博彩型股票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