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数学素质的基本特征:精确定量思维方式,数学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在数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应重视课前准备活动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提倡知情相融;激励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数学教育 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下面我们来理解下什么是数学素质;结合学科教学,探讨如何通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数学教育心理学中把数学素质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精确定量思维方式,通俗来说指的是靠数学的精确计算来培养,可以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的素养和习惯,心算和估算可以培养学生全面把握问题情境、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对数据特点的准确理解、对算法的合理选择、对结果合理性的正确判断等能力。
(2)数学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研究问题起关键作用的特征上,并善于用恰当的方法表示这种特征,从而方便地进行深入地思考,方便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数学抽象概括及符号表示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简捷、严谨、有序地表达思想的训练,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3)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我们谈的太多,不多列举了。
(4)几何直观能力。
(5)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数学语言可以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将问题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6)数学应用意识。
二、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否定接受学习,片面强调探究学习。有的教师故意抬高探究学习,什么内容都要让学生去探究,有的课教师自己都下不了台,只好搪塞,结果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还容易造成模糊认识,就象”三句半”。
合作学习广泛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但效果差,合作的形式多,目标不明确,时间不保证,有的教学在黑板上写一句话还未写完,就没讨论得好,一分钟都不到讨论什么,完全是流于形式。
(2)有分组但没有明确的分工。
(3)进一步加聚两极分化。在教学中很难看到分工明确效果好。
(4)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片面强调经历,以及对过程的理解,不重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掌握,一节课形式特别多,但结果是所学知识没有牢固掌握。
(5)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来学校学习的任务,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得过且过。
三、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措施
(1)重视课前准备活动的引导作用。课前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初步的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习惯。
(2)重视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在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就要注重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础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小学生学习数学,大体上呈现“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直观、借助实验操作形成完整的知觉,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抽象思维提供依托和支柱,才能将学生的思维训练最终落实到逻辑思维上来。因此,我们在使用一切教学辅助手段的同时,都要明确使用目的:让学生不断学习,逐步摆脱直观的东西,形成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最終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5)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提倡知情相融。在数学教育中要把提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的落脚点,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主动地充分发展和提高;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倡导用肯定代否定,用激励代批评,尤其要千方百计地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一次次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身心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6)激励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创新意识。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活动,竭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得到解放,在一个没有思想负担的情景中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探索、发现和创造,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有效的积累。
总之,我们进行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教育必须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既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又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学数学教育特点,把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落实到数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正是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需要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数学教育 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下面我们来理解下什么是数学素质;结合学科教学,探讨如何通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数学教育心理学中把数学素质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精确定量思维方式,通俗来说指的是靠数学的精确计算来培养,可以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的素养和习惯,心算和估算可以培养学生全面把握问题情境、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对数据特点的准确理解、对算法的合理选择、对结果合理性的正确判断等能力。
(2)数学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研究问题起关键作用的特征上,并善于用恰当的方法表示这种特征,从而方便地进行深入地思考,方便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数学抽象概括及符号表示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简捷、严谨、有序地表达思想的训练,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3)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我们谈的太多,不多列举了。
(4)几何直观能力。
(5)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数学语言可以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将问题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6)数学应用意识。
二、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否定接受学习,片面强调探究学习。有的教师故意抬高探究学习,什么内容都要让学生去探究,有的课教师自己都下不了台,只好搪塞,结果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还容易造成模糊认识,就象”三句半”。
合作学习广泛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但效果差,合作的形式多,目标不明确,时间不保证,有的教学在黑板上写一句话还未写完,就没讨论得好,一分钟都不到讨论什么,完全是流于形式。
(2)有分组但没有明确的分工。
(3)进一步加聚两极分化。在教学中很难看到分工明确效果好。
(4)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片面强调经历,以及对过程的理解,不重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掌握,一节课形式特别多,但结果是所学知识没有牢固掌握。
(5)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来学校学习的任务,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得过且过。
三、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措施
(1)重视课前准备活动的引导作用。课前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初步的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习惯。
(2)重视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在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就要注重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础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小学生学习数学,大体上呈现“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直观、借助实验操作形成完整的知觉,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抽象思维提供依托和支柱,才能将学生的思维训练最终落实到逻辑思维上来。因此,我们在使用一切教学辅助手段的同时,都要明确使用目的:让学生不断学习,逐步摆脱直观的东西,形成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最終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5)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提倡知情相融。在数学教育中要把提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的落脚点,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主动地充分发展和提高;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倡导用肯定代否定,用激励代批评,尤其要千方百计地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一次次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身心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6)激励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创新意识。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活动,竭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得到解放,在一个没有思想负担的情景中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探索、发现和创造,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有效的积累。
总之,我们进行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教育必须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既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又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学数学教育特点,把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落实到数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正是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需要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