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家龙本来可以把资本和实业两个轮子一起转,但是由于在产权争夺中频频失手,命运让他仅仅作为资本高手留存世间。善水者死于水。
龚家龙曾说,从改革开放一直活到现在的老板,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他自己也不例外。
从荆州市有关部门的立场看来,他是一个假“民营企业家”,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蛀虫:不但把两个上市公司给搞得戴上了S*ST的帽子,还套取了从国家到省级再到荆州市几乎各个银行的大笔贷款,保守和公开估计超过29亿元。
从天发集团高层的立场看,“没有龚总的天发简直不能想象”,一切以龚家龙为核心。
从一些评论者的角度看,他是“民营油企第一人”,是“垄断骇客”,“能够在中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通过与政府合作获得良好的资源,表现出很强的运营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企业家独特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
现在看来,龚家龙身上只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对机会的极强嗅觉,他身上具有一个资本家对金钱和利润的天生敏感和冲动;另一个就是他的资本运作能力,总是能够搞到所需要的钱。
龚家龙本来可以把资本和实业两个轮子一起转,但是由于在产权争夺中频频失手,实业家的头衔与他缘铿一面,命运让他仅仅作为资本高手留存世间。善水者死于水,这也许是这位资本高手的墓志铭。
第一桶金不清不楚
龚家龙虽然从社会底层起步,但其绝对不同于那些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他能够依靠政府资源快速发展。
龚家龙出生在三国古城荆州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龚宗俊是荆州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其母是农学院的教师。 1969年,由于父母下放五七千校,15岁的龚家龙失去了继续学业的机会,辍学去农村插队做了知青。其间的1971年,17岁的他参加了江汉平原油田大会战,这是他跟石油产业的第一次交集。
返城后,他先是去了荆州盐厂做司机,后来调荆州地区轻工业公司做司机,进而提升为车队队长,专门将荆州生产的轻工产品销往外地。由此熟谙生产资料倒腾学问。
例如,1980年前后,湖南常德卷烟厂的香烟很有名,但奇货可居.龚家龙听说常德卷烟厂烟叶不足,而湖北襄樊烟草公司有烟叶囤积。于是,他从襄樊烟草公司购买烟叶,拿到常德卷烟厂加工,换回常德卷烟厂的香烟,给荆州轻纺局销售。二年内,龚家龙为局里赚回几百万创收。 1988年,海南刚刚从广东另立出来,撤地建省。荆州轻工业局局长调往海南,颇得赏识的龚家龙也随之前往。尽管只在海南待了十来天,龚家龙还是长了不少见识。
回到荆州后,1988年5月18日,龚家龙以荆州轻工局的名义从当地信用社和银行累计贷款20万元,注册成立了“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以下简称“双生公司”),由龚家龙任公司经理、法人代表。 当时,冰箱是紧俏品,龚家龙发现冰箱生产中需要大量化工原料,他就委托外贸企业进口化工原料,再到冰箱厂换冰箱。就这样,依靠做冰箱贸易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当年,双生公司盈利近200万元。
但是,历史造成的暧昧使得这第一桶金并不属于龚家龙,因为公司是国有的,是以轻工局的名义搞到的贷款。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私人是不太可能从银行贷款的,而且企业性质当时注册为公有制。这成为荆州市政府后来坚持产权公有的法律来源,而“贷款”的本来意义则成为龚家龙主张私人产权的依据。
1989年5月,荆州地区行署选派龚家龙到海南办事处加强经营管理,并兼任“海南龙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党委委员。在海南期间,他收购了两个石油液化气库。并于同年7月,他挂靠荆州市物资局创办了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挂靠的原因是,当时经营石油天然气需要国有招牌。
1989年1月,龚家龙将自己掌控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和海南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合并,分别以账面资产100万元和200万元全部投入组建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成立之后仅一个月,立即着手进行股份制试点,向社会个人募集1000万股,发行价1元/股,形成总股本1300万股。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隶属地区物资局,龚家龙任经理、法人代表。
此后一年,龚家龙再经当地相关机构准许后,将该公司再次向社会个人发行股票募集1860万股,发行价1元/股,形成总股本3160万股。
1991年5月,经荆州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将荆州地区轻工产品物资经销公司所属土地12.4亩折价85万元划拨给公司投入总股本中,形成总股本3245万股。
1991年,龙海石油公司拆分为龙海实业和石油业务,将公司的所有房地产资产与利润(8000万元以上)划归龙海实业,在向财政局上交了200多万元的利润后,将公司和政府脱钩,成为无主管公司,但产权性质仍然是国有。
天发集团混沌出世
1992年8月,为了开展石油及液化气业务,龚家龙联合四家企业——辽河油田、锦州炼油厂、锦州市铁路分局、海南汇城房地产公司,共同成立了湖北天发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3月,经湖北省体改委[92]6号文件批准,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更名为“湖北天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天发股份下属分公司(业务部)达到20多个。
1993年12月,国家体改委下发[1993]271号文,确认天发集团为进行规范化股份制企业试点单位。此时的天发股份,总股本6500万股,其中国家股631万股(占9.71%),法人股3009万股(占46.29%),个人股2860万股(44%)。
1994年,龚家龙以海南汇城房地产的名义将其他三家国有企业(辽河油田、锦州炼油厂、锦州市铁路分局)持有的天发股份股权全部买回,龚家龙个人实际可支配5869万股。
成立天发股份后,龚家龙看好石油产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感受到强烈的投资冲动。1994年,龚家龙给当时湖北省有关领导写信,表达了天发想加快上市的强烈愿望,在这封长信中,龚家龙还向省政府承诺:天发成功上市后,除了发展石化产业,还会在湖北这个农业大省建立农产品开发集团。
在上市之前,政府有关部门与天发等集团达成了一个“原则性协议”:上市后的企业,原则上由一家企业帮助当地解决一个困难行业。为此,由荆州市政府出面召集荆州第一木材公司、荆州化工建材总公司、沙市农场和荆州金属材料总公司四家荆州市国企开会,将龚家龙个人实际支配的5869万股中的3009万股分别划转至上述四家国有公司的企业股代持。
至此,天发股份的国家股与法人股构成为:荆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631万股(9.71%);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800万股(12. 31%);荆州市化工建材总公司400万股(6.15%);荆州市金属材料总公司400万股(6.15%),荆州市沙市农场1409万股(21.68%)。五家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56%,天发集团成为国有控股公司。
1996年12月17日,在政府支持下,天发股份(000670.SZ)成功登陆深交所,募集2856.2万股公众股,股价飙升70倍,募资8亿多元。
循环持股实控天发
也就在1996年,龚家龙拿到了三峡工程后勤保障的一个项目,为其提供天然气并铺设管道。为了筹集资金,1996年11月18日,经三峡办和荆州市体改委批准,天发股份发起成立“天润三峡基金”,原计划发行10亿元,主要认购对象为天发工会、内部职工和其他投资者。
但由于审批手续不全,发行到4.86亿元时被人民银行叫停。出资人经过协商,同意委托天发公司及龚家龙继续按基金发行规则委托理财。于是龚家龙与政府协商,1997年4月按照国有独资性质成立天发集团公司,托管运用该4.8亿元委托资金。根据荆州市国资委《关于湖北天发集团公司发展及产权界定情况的批复》(荆国资委[2001]第5号)的叙述,“资本金原计划由国家投资,由于市国资局最终无资金投入,最终出资为‘天润三峡投资基金’。但公司注册时仍按国有独资性质,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并正式运行。”
之后,龚家龙通过“天润三峡基金”筹集的4.86亿元,用于收购天荣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帅伦纸厂的收购,并转回收购天发股份股权及国有企业,其中包括荆州造纸厂、荆州市第一木材总公司、荆州市化建总公司等国有企业。
1998年,荆州市沙市农场、荆州市化工建材总公司、荆州市金属材料总公司、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将其持有的总计3200万股法人股划转给天发集团。
到2000年,天发集团公司直接、间接持有天发股份达40.89%。
2000年11月6日,经荆州市政府同意,荆州市国资局将其持有的2019.2万股国家股转让给天庆实业有限公司(天发集团工会);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将其持有的2560万股转让给天发集团公司。
为了在国有企业性质下保持对天发的控制,2001年,在脱钩改制后,龚家龙用4000万元以天发工会的名义从荆州市政府的手中买下了天发股份的631万股国有股。天发集团的产权分别交给天发集团的6个全资子公司持有,造成了循环持股的局面。
龚家龙“天润三峡基金”的神来之笔并非其原创,其原始构想来自龚家龙的十年好友和欢喜冤家崔新生。那时崔新生正在北京大学做经济学访问学者,同时为中央党校一个机构做课题研究员,经熟悉崔与龚的朋友介绍,两个人相识了,那时龚家龙显得非常谦恭,崔几天后给了龚几页纸,文字、图形等等满满几页说明基金路线和操作方式,甚至该基金的名称天润二字均出自崔的命名。但这个基金后来成功与否,崔并不知情,龚家龙也从此绝口不提。
直到后来石油业商会筹备过程,龚家龙才开始不断对熟悉的朋友提起当年崔的“功绩”:“听他那么一说和就那么几页纸,我就明白了原来产业投资基金这么容易,几天时间四个亿,挡都挡不住!”从此,龚家龙开始信任和依靠智囊团。
被捕前的龚家龙,还在酝酿把旗下的帅伦纸业和天荣农业运作上市,还设想过到香港联交所上市。据说,如果他运作成功,天发的债务危机就能够稍微缓解。
又是资金链危机
外界普遍认为,以2000年为界,天发集团进入了下行道,开始陷入资金链危机。2000年以前,天发是十分光彩的,已经成为湖北省的一个明星企业。
龚家龙凭借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得到大量的好处,尤其是在融资途径上获得了多种渠道,规避了很多风险。1998年,荆州市有关部门还出手,为天发跑来了成品油批发、零售和原油进出口的牌照。1999年4月9日,湖北省经贸委同意天发股份从事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业务。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发上市和基金募资成功后,龚家龙密集投资了一大批项目。
1996年4月8日,第一座加油站在荆州市区建成;5月24日,投资3.8亿元的三峡万吨油气库在宜昌枝江破土动工;7月3日,与挪威石化气船运公司合资组建“湖北天恩石化气船运有限公司”;7月16日,与以色列合资成立“湖北艾森天发油脂公司”,在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开工;1997年,天发集团急剧扩张开始投资农业,在三湾路一带开工建设厂房占地六七百亩,1999年投产。
1996~1997年度,该公司被中国证券报社、湖北省证券会评为“最受市场欢迎的湖北上市公司”,1998年度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大陆100大上市企业”第65名;1999年度被中国证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36名。
而2000年以后,天发集团两个上市公司接连爆出伪造财务报表的丑闻,连年亏损,直到戴上S*ST的帽子。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政府“拉郎配”的国有亏损企业太多,拖了天发的后腿,另一种是龚家龙管理不善(故意或者非故意),导致许多项目失败,公司亏损,从而套住了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
1997年,湖北省开始“学习韩国经验,建立产业集团”,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龚家龙一口气把湖北的15家国企收到旗下。1996年龚家龙只有270名员工,而1998年年底,职工总数激增到两万,并为上述企业承担债务20多亿元。龚家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荆州的国企改革是好企业带坏企业。我们花了15亿元收购14家国有企业,安排了将近2万名职工。”
2000年底,在“活力28职工不知情、天发集团不情愿”的情况下,荆州市国资局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沙市活力28股份有限公司5429.70万股的国有股以5972.67万元有偿转让给天发集团,每股转让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随后,荆州市政府将活力28集团公司“划转”给天发集团,由其收购活力28集团上市公司的全部国有股股份。天发集团承诺成为活力28股份第一大股东之后,向其注入优质资产并实施重组,妥善安置全体在册职工,并承担其全部债权债务,注册地仍在荆州。2001年4月,天发集团入主活力28。龚家龙把自己的菜籽油业务注入活力28,拥有全进口设备和120万吨油菜籽油生产能力,签约了荆州周边18万多亩的农户油菜种植基地,并将生物柴油技术引入菜籽油产业,组建了中国最大的生物石油企业。这就是“天颐科技”。
但是,并非如龚家龙所言,他花15亿元取得了这些国企,相反,这些国企的卖价都很低。比如活力28,收购活力28的国有股,价格为4000万元,天发仅交了2800万元,直到2002年底还欠 着1200万元。荆州市政府还给活力28划拨600亩土地(价值6500万元)以清偿活力28集团所欠的剩余债务。证监会认为其国有控股的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更,同意豁免天发集团受让活力28集团45.43%的股份所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但是,天颐带来了债务和亏损,以及不断的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这些在后来深刻影响了天发集团的产权争夺。数据显示,天发接手活力28的债务为1.1亿元,累计亏损达5个亿。1000多名职工因为活力28被天发集团收购后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活力28的改制、管理以及职工“三金”的安置不服,不断上访告状,职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2003年起,原活力28的职工开始聚众闹事。于是,荆州市政府就用一纸批文收回了天颐科技。
无论如何,通过收购亏损国企,天发集团资产迅速膨胀,龚家龙沉醉于眼前的虚涨体系。天发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涉足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经营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分为石化、农业、造纸三大板块,拥有“天颐科技”、“天发石油”(在全国民营石油商中惟一拥有牌照)两个上市公司,还拥有天发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全资子公司。高峰时期,号称拥有总资产60多亿元,养活了半个荆州市。
但是,天发集团在工商银行的贷款均为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兼并武汉纸厂、活力28的中长期项目贷款也转成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使之每年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天发集团的农业项目和新建项目使其每年需要20个亿的流动资金,同时,石油产业因为管制造成的亏损在蔓延。
2001年3月,天发股份实施了2000年度配股计划,实际募集资金3.97亿元。但是配股项目的投入并没有给天发股份带来预期的利润增长,公司在2001年反而出现业绩大幅下滑,当年公司仅实现净利润223.43万元,比2000年的5236.1万元下降95.73%,2002年上半年突变为2549.1万元的巨额亏损。
为了维持资本通道,龚家龙开始频繁造假。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8月28日进入天发进行稽查,天发石油(000670 ST)由于2000年度、2001年度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配股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与信息披露不符,隐瞒重大事项等违规行为遭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2003年,公司因将未到账的财政补贴1600万元计入利润表,同时未及时披露会计差错而受到证监会的公开谴责。对此,龚家龙的解释是,当时因为天发石油的成品油经营牌照被收回,两大石油集团不给天发足够的油,天发石油只能偷偷摸摸地进黑油卖,维持销售,因此无法取得销售凭证,只能被迫造假。
2004年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称,天发石油配股募集的3.4亿元资金到位不久即大部分用于归还贷款本息和被大股东天发集团占用;决定对天发石油罚款60万元,对公司原董事长刘道兴予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时任董事龚家龙予以警告并罚款20万元,并对刘道兴、龚家龙实施5年市场禁入。
但是,造假也不能拯救业绩低下,2004年,天发石油、天颐科技相继进入ST行列,天颐因2001年至2004年连续四年业绩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05年还查出天发集团利用向上市公司出让土地使用权和拆借等方式,侵占S*ST天颐的巨额资金。2005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天发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予以公开谴责。
长期亏损,两个上市公司被调查,不能通过股市募资,加上股市长期处于熊市,资本通道堵塞,天发只能求助于银行贷款。
2003年,天发集团资金链告急,以贷还贷来维持资金周转的模式已经行不通。2003年11月底,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到期,天发不能偿还,想要续贷付息,工行不理。次年,天发的资金链危机开始集中爆发,开始拖欠当年1亿多元的贷款利息。因为天发的规模太大,而且又牵涉到和大量农民的菜籽收购欠款问题。自此,天发的资金链问题演变成为一个惊天大案。
更要命的是来自商业银行贷款的冻结。2004年10月,工行荆州分行将天发起诉至湖北省高院,要求其偿还其在中国工商银行荆州市红门路支行借款本金1.49亿元及相应利息。湖北省高院在2005年3月判令天发石油还款.此时,天发已经不可能从荆州市银行借到钱。湖北省2004年组织了5个会计事务所分5个方面对其清产核资,结果是天发集团资产43亿元,已拖欠银行贷款高达2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0.79亿元,长期负债6.96亿元。普华永道审计的结果则是天发集团此时资不抵债达10亿元。
又是盲目扩张危机
为什么天发集团在短短数年内从一个明星企业变成一个烂摊子?
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天发集团的没落主要在于扩张过快,热衷于频繁地上项目,力争“大上、快上、多上”项目,由此造成了流动资金的短缺;同时,天发集团先后投资3.8亿元、4.2亿元新建宜昌三峡万吨油气库、武汉阳逻万吨油气库,但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和流动资金不足的影响,目前这两座大型油气库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规模效益。
龚家龙认为,天发集团业绩不好主要是因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一直在卡天发的脖子,不给天发集团足够的成品油额度,把矛头指向“石油巨头垄断”。他说,天发集团拥有的成品油进口额度仅4万吨,根本不能支撑天发集团旗下129座加油站的运营。
但是,这个观点遭到普遍的质疑,都认为龚家龙是在拿石油说事儿,动机不纯,实质是想掩盖天发缺钱的事实。
中石油相关人士称,2004年中石油华北销售公司曾与天发集团签订了年供油80万吨的协议,但是天发集团没有运营资金,所以那份协议没有执行下去;商务部2004年前后给天发的四万吨进口配额,也被龚家龙转手卖掉。
而且,对于龚家龙手里到底有多少加油站,质量如何,也是扑朔迷离。1998年之后,天发对外宣称已建立了100多座加油站。但就连天发自己的员工也弄不清这些加油站的虚实。一位石油商会前副会长也曾在媒体质疑龚家龙加油站的数量问题。
龚家龙在公开场合曾对天发石油计划未来:未来5年投资额5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10多个省市拥有现代大型加油站3000座,万吨级油气库10座;与国际知名石油巨擘合作,在中部兴建年加工2100万吨原油的炼化厂。若其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天发集团将成为集油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石油公司,预计2008年的销售额将从9亿元增至100亿元,5年后成为中国最大民营成品油独立分销商。
但是由于从1999年开始,国家把加油站当做整顿的对象,天发石油非但不再产生利润,反而增加了集团的负担。
在龚家龙出事后,经过调查发现, 天发的石油资产不管是数量还是盈利质量都远远低于龚家龙所说的水平。天发有91座加油站、两座储油库及一座储气库。91座加油站中,许多加油站手续不全(无法转让获利),有27座在建,已停业7座,目前尚在运营的有57座,而这57座中,仅有10座加油站由天发公司自己运营,其余47座都是以承包或租赁的形式包给了他人经营,承包费用大多每年为3万到5万元,最少的年承包费仅有5000元,每年仅能收入200万到300万元。三座油气库多年来也一直都在按照每年每吨20元的价格做代储代存业务,且利用率不高。
石油业务虽然在1999年以后给天发造成了一些亏损,但是从很多民营加油站都能生存来看,拥有政府支持和牌照、成品油额度的天发石油挣扎生存难度不大。因此,石油业务亏损并非天发资金危机的主要原因,龚家龙甚至还通过卖配额从石油业务上弄到钱。
据业内人士分析,天发连年亏损并不是因为“经营成本高”,而是天发集团占用资金和对外投资。天发大肆占用天发石油和天颐的资金,采用担保贷款和关联交易,甚至把自己的股份都办了抵押贷款。截至2004年,天发股份被占用的资金,短期借款高达6.07亿元,天发集团的短期借款4.48亿元;天发股份对集团公司的应收款项为3.8亿元、7.99亿元,资金严重短缺的母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分别高达1.02亿元、4.19亿元。
这么多年以来,仅仅粗算天发集团通过天发、天颐、天润三峡投资等渠道筹集的资金,前后达到20亿元之多,再加上从各级银行获得的贷款30亿元,总共50亿元资金在龚家龙的天发集团里不知去向。
对龚家龙来说,收购亏损国企带来的贷款也许才是目的。在接手活力28时,龚家龙新获贷款9000多万元,几年间,天颐科技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共超过9亿元。据龚家龙身边之人称,龚家龙接受大量并非优质资产的国有企业,他自己也没有下决心来进行产业整合,而是借此来向银行要更多的贷款。因此,如果说是这些国企带来的债务拖垮了天发,还不如说是龚家龙的大干快上项目和管理不善掏空了天发。荆州市政府官员说,天发管理模式并没有相应地现代化。
龚家龙喜欢上大项目,搞大动作,比如湖北最大的综合性造纸企业,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全国最大的油轮,最大的生猪屠宰场,凡是龚家龙的项目,不是亚洲最大,就是全国最大,结果不了了之。他后来搞的长城联合石油公司,号称就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油企。有人说龚家龙擅长搞大项目是因为大项目容易吸引眼球,获得政府支持,得到项目批文,才好圈钱,套银行贷款,他好从中渔利。这就是龚家龙在“天润三峡投资基金”里的标准运作模式。
又是家族式混乱管理
天发的内部管理极其混乱,任人唯亲,效率低下。龚家龙之所以在天发拥有极高的权威,一言九鼎,就是因为他的用人方法:关键职位用亲人,普通职位人盯人。
龚家龙言听计从的绯闻情人张秀玲,原任天发的总会计师,后任天发集团副总裁。传言她用自己私人的公司从天发集团捞钱,之后移民加拿大。龚家龙的妻子是工会负责人,保姆做了房地产经理,气功师作了天济老总,整个天发集团高管,基本上是龚家龙的关系户。据悉,证监会第一次对天发股份进行核查时,龚家的直系兄弟姐妹携资产从天发股份退出,但是许多亲信仍然把持着关键职位。至于天发从外面聘请的经理人,往往不是做不出成绩,就是捞完走人。
背叛龚家龙的石油商会秘书长王勇诉说多年在龚家龙麾下经历时称,龚家龙采取的是人盯人的方法,刚有一个新人派驻集团一个岗位,会马上派另外一个人将前面的那个人盯住,并时刻向龚汇报其动向。龚家龙似乎很喜欢搞平衡,人斗人,大家团结一致却不被龚家龙赏识。
龚家龙还喜欢听工作汇报,事无巨细,样样要自己签字,人、财、物没有他签字,一切免谈。天发几千名员工大到集团副总,小到一个加油站的加油工人的任免都是龚家龙一支笔决定的。所以一份文件层层上报签到他那里要好长时间,而且龚家龙总是那么忙碌,成了“勤奋企业家”的模范。
但是,如此勤奋,对天发企业经营状况如此了解的龚家龙,居然任由企业管理混乱,岂非一个明显的悖论?
龚家龙曾说,从改革开放一直活到现在的老板,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他自己也不例外。
从荆州市有关部门的立场看来,他是一个假“民营企业家”,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蛀虫:不但把两个上市公司给搞得戴上了S*ST的帽子,还套取了从国家到省级再到荆州市几乎各个银行的大笔贷款,保守和公开估计超过29亿元。
从天发集团高层的立场看,“没有龚总的天发简直不能想象”,一切以龚家龙为核心。
从一些评论者的角度看,他是“民营油企第一人”,是“垄断骇客”,“能够在中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通过与政府合作获得良好的资源,表现出很强的运营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企业家独特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
现在看来,龚家龙身上只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对机会的极强嗅觉,他身上具有一个资本家对金钱和利润的天生敏感和冲动;另一个就是他的资本运作能力,总是能够搞到所需要的钱。
龚家龙本来可以把资本和实业两个轮子一起转,但是由于在产权争夺中频频失手,实业家的头衔与他缘铿一面,命运让他仅仅作为资本高手留存世间。善水者死于水,这也许是这位资本高手的墓志铭。
第一桶金不清不楚
龚家龙虽然从社会底层起步,但其绝对不同于那些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他能够依靠政府资源快速发展。
龚家龙出生在三国古城荆州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龚宗俊是荆州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其母是农学院的教师。 1969年,由于父母下放五七千校,15岁的龚家龙失去了继续学业的机会,辍学去农村插队做了知青。其间的1971年,17岁的他参加了江汉平原油田大会战,这是他跟石油产业的第一次交集。
返城后,他先是去了荆州盐厂做司机,后来调荆州地区轻工业公司做司机,进而提升为车队队长,专门将荆州生产的轻工产品销往外地。由此熟谙生产资料倒腾学问。
例如,1980年前后,湖南常德卷烟厂的香烟很有名,但奇货可居.龚家龙听说常德卷烟厂烟叶不足,而湖北襄樊烟草公司有烟叶囤积。于是,他从襄樊烟草公司购买烟叶,拿到常德卷烟厂加工,换回常德卷烟厂的香烟,给荆州轻纺局销售。二年内,龚家龙为局里赚回几百万创收。 1988年,海南刚刚从广东另立出来,撤地建省。荆州轻工业局局长调往海南,颇得赏识的龚家龙也随之前往。尽管只在海南待了十来天,龚家龙还是长了不少见识。
回到荆州后,1988年5月18日,龚家龙以荆州轻工局的名义从当地信用社和银行累计贷款20万元,注册成立了“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以下简称“双生公司”),由龚家龙任公司经理、法人代表。 当时,冰箱是紧俏品,龚家龙发现冰箱生产中需要大量化工原料,他就委托外贸企业进口化工原料,再到冰箱厂换冰箱。就这样,依靠做冰箱贸易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当年,双生公司盈利近200万元。
但是,历史造成的暧昧使得这第一桶金并不属于龚家龙,因为公司是国有的,是以轻工局的名义搞到的贷款。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私人是不太可能从银行贷款的,而且企业性质当时注册为公有制。这成为荆州市政府后来坚持产权公有的法律来源,而“贷款”的本来意义则成为龚家龙主张私人产权的依据。
1989年5月,荆州地区行署选派龚家龙到海南办事处加强经营管理,并兼任“海南龙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党委委员。在海南期间,他收购了两个石油液化气库。并于同年7月,他挂靠荆州市物资局创办了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挂靠的原因是,当时经营石油天然气需要国有招牌。
1989年1月,龚家龙将自己掌控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和海南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合并,分别以账面资产100万元和200万元全部投入组建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成立之后仅一个月,立即着手进行股份制试点,向社会个人募集1000万股,发行价1元/股,形成总股本1300万股。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隶属地区物资局,龚家龙任经理、法人代表。
此后一年,龚家龙再经当地相关机构准许后,将该公司再次向社会个人发行股票募集1860万股,发行价1元/股,形成总股本3160万股。
1991年5月,经荆州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将荆州地区轻工产品物资经销公司所属土地12.4亩折价85万元划拨给公司投入总股本中,形成总股本3245万股。
1991年,龙海石油公司拆分为龙海实业和石油业务,将公司的所有房地产资产与利润(8000万元以上)划归龙海实业,在向财政局上交了200多万元的利润后,将公司和政府脱钩,成为无主管公司,但产权性质仍然是国有。
天发集团混沌出世
1992年8月,为了开展石油及液化气业务,龚家龙联合四家企业——辽河油田、锦州炼油厂、锦州市铁路分局、海南汇城房地产公司,共同成立了湖北天发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3月,经湖北省体改委[92]6号文件批准,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更名为“湖北天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天发股份下属分公司(业务部)达到20多个。
1993年12月,国家体改委下发[1993]271号文,确认天发集团为进行规范化股份制企业试点单位。此时的天发股份,总股本6500万股,其中国家股631万股(占9.71%),法人股3009万股(占46.29%),个人股2860万股(44%)。
1994年,龚家龙以海南汇城房地产的名义将其他三家国有企业(辽河油田、锦州炼油厂、锦州市铁路分局)持有的天发股份股权全部买回,龚家龙个人实际可支配5869万股。
成立天发股份后,龚家龙看好石油产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感受到强烈的投资冲动。1994年,龚家龙给当时湖北省有关领导写信,表达了天发想加快上市的强烈愿望,在这封长信中,龚家龙还向省政府承诺:天发成功上市后,除了发展石化产业,还会在湖北这个农业大省建立农产品开发集团。
在上市之前,政府有关部门与天发等集团达成了一个“原则性协议”:上市后的企业,原则上由一家企业帮助当地解决一个困难行业。为此,由荆州市政府出面召集荆州第一木材公司、荆州化工建材总公司、沙市农场和荆州金属材料总公司四家荆州市国企开会,将龚家龙个人实际支配的5869万股中的3009万股分别划转至上述四家国有公司的企业股代持。
至此,天发股份的国家股与法人股构成为:荆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631万股(9.71%);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800万股(12. 31%);荆州市化工建材总公司400万股(6.15%);荆州市金属材料总公司400万股(6.15%),荆州市沙市农场1409万股(21.68%)。五家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56%,天发集团成为国有控股公司。
1996年12月17日,在政府支持下,天发股份(000670.SZ)成功登陆深交所,募集2856.2万股公众股,股价飙升70倍,募资8亿多元。
循环持股实控天发
也就在1996年,龚家龙拿到了三峡工程后勤保障的一个项目,为其提供天然气并铺设管道。为了筹集资金,1996年11月18日,经三峡办和荆州市体改委批准,天发股份发起成立“天润三峡基金”,原计划发行10亿元,主要认购对象为天发工会、内部职工和其他投资者。
但由于审批手续不全,发行到4.86亿元时被人民银行叫停。出资人经过协商,同意委托天发公司及龚家龙继续按基金发行规则委托理财。于是龚家龙与政府协商,1997年4月按照国有独资性质成立天发集团公司,托管运用该4.8亿元委托资金。根据荆州市国资委《关于湖北天发集团公司发展及产权界定情况的批复》(荆国资委[2001]第5号)的叙述,“资本金原计划由国家投资,由于市国资局最终无资金投入,最终出资为‘天润三峡投资基金’。但公司注册时仍按国有独资性质,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并正式运行。”
之后,龚家龙通过“天润三峡基金”筹集的4.86亿元,用于收购天荣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帅伦纸厂的收购,并转回收购天发股份股权及国有企业,其中包括荆州造纸厂、荆州市第一木材总公司、荆州市化建总公司等国有企业。
1998年,荆州市沙市农场、荆州市化工建材总公司、荆州市金属材料总公司、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将其持有的总计3200万股法人股划转给天发集团。
到2000年,天发集团公司直接、间接持有天发股份达40.89%。
2000年11月6日,经荆州市政府同意,荆州市国资局将其持有的2019.2万股国家股转让给天庆实业有限公司(天发集团工会);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将其持有的2560万股转让给天发集团公司。
为了在国有企业性质下保持对天发的控制,2001年,在脱钩改制后,龚家龙用4000万元以天发工会的名义从荆州市政府的手中买下了天发股份的631万股国有股。天发集团的产权分别交给天发集团的6个全资子公司持有,造成了循环持股的局面。
龚家龙“天润三峡基金”的神来之笔并非其原创,其原始构想来自龚家龙的十年好友和欢喜冤家崔新生。那时崔新生正在北京大学做经济学访问学者,同时为中央党校一个机构做课题研究员,经熟悉崔与龚的朋友介绍,两个人相识了,那时龚家龙显得非常谦恭,崔几天后给了龚几页纸,文字、图形等等满满几页说明基金路线和操作方式,甚至该基金的名称天润二字均出自崔的命名。但这个基金后来成功与否,崔并不知情,龚家龙也从此绝口不提。
直到后来石油业商会筹备过程,龚家龙才开始不断对熟悉的朋友提起当年崔的“功绩”:“听他那么一说和就那么几页纸,我就明白了原来产业投资基金这么容易,几天时间四个亿,挡都挡不住!”从此,龚家龙开始信任和依靠智囊团。
被捕前的龚家龙,还在酝酿把旗下的帅伦纸业和天荣农业运作上市,还设想过到香港联交所上市。据说,如果他运作成功,天发的债务危机就能够稍微缓解。
又是资金链危机
外界普遍认为,以2000年为界,天发集团进入了下行道,开始陷入资金链危机。2000年以前,天发是十分光彩的,已经成为湖北省的一个明星企业。
龚家龙凭借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得到大量的好处,尤其是在融资途径上获得了多种渠道,规避了很多风险。1998年,荆州市有关部门还出手,为天发跑来了成品油批发、零售和原油进出口的牌照。1999年4月9日,湖北省经贸委同意天发股份从事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业务。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发上市和基金募资成功后,龚家龙密集投资了一大批项目。
1996年4月8日,第一座加油站在荆州市区建成;5月24日,投资3.8亿元的三峡万吨油气库在宜昌枝江破土动工;7月3日,与挪威石化气船运公司合资组建“湖北天恩石化气船运有限公司”;7月16日,与以色列合资成立“湖北艾森天发油脂公司”,在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开工;1997年,天发集团急剧扩张开始投资农业,在三湾路一带开工建设厂房占地六七百亩,1999年投产。
1996~1997年度,该公司被中国证券报社、湖北省证券会评为“最受市场欢迎的湖北上市公司”,1998年度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大陆100大上市企业”第65名;1999年度被中国证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36名。
而2000年以后,天发集团两个上市公司接连爆出伪造财务报表的丑闻,连年亏损,直到戴上S*ST的帽子。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政府“拉郎配”的国有亏损企业太多,拖了天发的后腿,另一种是龚家龙管理不善(故意或者非故意),导致许多项目失败,公司亏损,从而套住了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
1997年,湖北省开始“学习韩国经验,建立产业集团”,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龚家龙一口气把湖北的15家国企收到旗下。1996年龚家龙只有270名员工,而1998年年底,职工总数激增到两万,并为上述企业承担债务20多亿元。龚家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荆州的国企改革是好企业带坏企业。我们花了15亿元收购14家国有企业,安排了将近2万名职工。”
2000年底,在“活力28职工不知情、天发集团不情愿”的情况下,荆州市国资局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沙市活力28股份有限公司5429.70万股的国有股以5972.67万元有偿转让给天发集团,每股转让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随后,荆州市政府将活力28集团公司“划转”给天发集团,由其收购活力28集团上市公司的全部国有股股份。天发集团承诺成为活力28股份第一大股东之后,向其注入优质资产并实施重组,妥善安置全体在册职工,并承担其全部债权债务,注册地仍在荆州。2001年4月,天发集团入主活力28。龚家龙把自己的菜籽油业务注入活力28,拥有全进口设备和120万吨油菜籽油生产能力,签约了荆州周边18万多亩的农户油菜种植基地,并将生物柴油技术引入菜籽油产业,组建了中国最大的生物石油企业。这就是“天颐科技”。
但是,并非如龚家龙所言,他花15亿元取得了这些国企,相反,这些国企的卖价都很低。比如活力28,收购活力28的国有股,价格为4000万元,天发仅交了2800万元,直到2002年底还欠 着1200万元。荆州市政府还给活力28划拨600亩土地(价值6500万元)以清偿活力28集团所欠的剩余债务。证监会认为其国有控股的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更,同意豁免天发集团受让活力28集团45.43%的股份所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但是,天颐带来了债务和亏损,以及不断的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这些在后来深刻影响了天发集团的产权争夺。数据显示,天发接手活力28的债务为1.1亿元,累计亏损达5个亿。1000多名职工因为活力28被天发集团收购后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活力28的改制、管理以及职工“三金”的安置不服,不断上访告状,职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2003年起,原活力28的职工开始聚众闹事。于是,荆州市政府就用一纸批文收回了天颐科技。
无论如何,通过收购亏损国企,天发集团资产迅速膨胀,龚家龙沉醉于眼前的虚涨体系。天发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涉足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经营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分为石化、农业、造纸三大板块,拥有“天颐科技”、“天发石油”(在全国民营石油商中惟一拥有牌照)两个上市公司,还拥有天发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全资子公司。高峰时期,号称拥有总资产60多亿元,养活了半个荆州市。
但是,天发集团在工商银行的贷款均为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兼并武汉纸厂、活力28的中长期项目贷款也转成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使之每年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天发集团的农业项目和新建项目使其每年需要20个亿的流动资金,同时,石油产业因为管制造成的亏损在蔓延。
2001年3月,天发股份实施了2000年度配股计划,实际募集资金3.97亿元。但是配股项目的投入并没有给天发股份带来预期的利润增长,公司在2001年反而出现业绩大幅下滑,当年公司仅实现净利润223.43万元,比2000年的5236.1万元下降95.73%,2002年上半年突变为2549.1万元的巨额亏损。
为了维持资本通道,龚家龙开始频繁造假。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8月28日进入天发进行稽查,天发石油(000670 ST)由于2000年度、2001年度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配股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与信息披露不符,隐瞒重大事项等违规行为遭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2003年,公司因将未到账的财政补贴1600万元计入利润表,同时未及时披露会计差错而受到证监会的公开谴责。对此,龚家龙的解释是,当时因为天发石油的成品油经营牌照被收回,两大石油集团不给天发足够的油,天发石油只能偷偷摸摸地进黑油卖,维持销售,因此无法取得销售凭证,只能被迫造假。
2004年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称,天发石油配股募集的3.4亿元资金到位不久即大部分用于归还贷款本息和被大股东天发集团占用;决定对天发石油罚款60万元,对公司原董事长刘道兴予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时任董事龚家龙予以警告并罚款20万元,并对刘道兴、龚家龙实施5年市场禁入。
但是,造假也不能拯救业绩低下,2004年,天发石油、天颐科技相继进入ST行列,天颐因2001年至2004年连续四年业绩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05年还查出天发集团利用向上市公司出让土地使用权和拆借等方式,侵占S*ST天颐的巨额资金。2005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天发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予以公开谴责。
长期亏损,两个上市公司被调查,不能通过股市募资,加上股市长期处于熊市,资本通道堵塞,天发只能求助于银行贷款。
2003年,天发集团资金链告急,以贷还贷来维持资金周转的模式已经行不通。2003年11月底,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到期,天发不能偿还,想要续贷付息,工行不理。次年,天发的资金链危机开始集中爆发,开始拖欠当年1亿多元的贷款利息。因为天发的规模太大,而且又牵涉到和大量农民的菜籽收购欠款问题。自此,天发的资金链问题演变成为一个惊天大案。
更要命的是来自商业银行贷款的冻结。2004年10月,工行荆州分行将天发起诉至湖北省高院,要求其偿还其在中国工商银行荆州市红门路支行借款本金1.49亿元及相应利息。湖北省高院在2005年3月判令天发石油还款.此时,天发已经不可能从荆州市银行借到钱。湖北省2004年组织了5个会计事务所分5个方面对其清产核资,结果是天发集团资产43亿元,已拖欠银行贷款高达2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0.79亿元,长期负债6.96亿元。普华永道审计的结果则是天发集团此时资不抵债达10亿元。
又是盲目扩张危机
为什么天发集团在短短数年内从一个明星企业变成一个烂摊子?
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天发集团的没落主要在于扩张过快,热衷于频繁地上项目,力争“大上、快上、多上”项目,由此造成了流动资金的短缺;同时,天发集团先后投资3.8亿元、4.2亿元新建宜昌三峡万吨油气库、武汉阳逻万吨油气库,但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和流动资金不足的影响,目前这两座大型油气库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规模效益。
龚家龙认为,天发集团业绩不好主要是因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一直在卡天发的脖子,不给天发集团足够的成品油额度,把矛头指向“石油巨头垄断”。他说,天发集团拥有的成品油进口额度仅4万吨,根本不能支撑天发集团旗下129座加油站的运营。
但是,这个观点遭到普遍的质疑,都认为龚家龙是在拿石油说事儿,动机不纯,实质是想掩盖天发缺钱的事实。
中石油相关人士称,2004年中石油华北销售公司曾与天发集团签订了年供油80万吨的协议,但是天发集团没有运营资金,所以那份协议没有执行下去;商务部2004年前后给天发的四万吨进口配额,也被龚家龙转手卖掉。
而且,对于龚家龙手里到底有多少加油站,质量如何,也是扑朔迷离。1998年之后,天发对外宣称已建立了100多座加油站。但就连天发自己的员工也弄不清这些加油站的虚实。一位石油商会前副会长也曾在媒体质疑龚家龙加油站的数量问题。
龚家龙在公开场合曾对天发石油计划未来:未来5年投资额5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10多个省市拥有现代大型加油站3000座,万吨级油气库10座;与国际知名石油巨擘合作,在中部兴建年加工2100万吨原油的炼化厂。若其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天发集团将成为集油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石油公司,预计2008年的销售额将从9亿元增至100亿元,5年后成为中国最大民营成品油独立分销商。
但是由于从1999年开始,国家把加油站当做整顿的对象,天发石油非但不再产生利润,反而增加了集团的负担。
在龚家龙出事后,经过调查发现, 天发的石油资产不管是数量还是盈利质量都远远低于龚家龙所说的水平。天发有91座加油站、两座储油库及一座储气库。91座加油站中,许多加油站手续不全(无法转让获利),有27座在建,已停业7座,目前尚在运营的有57座,而这57座中,仅有10座加油站由天发公司自己运营,其余47座都是以承包或租赁的形式包给了他人经营,承包费用大多每年为3万到5万元,最少的年承包费仅有5000元,每年仅能收入200万到300万元。三座油气库多年来也一直都在按照每年每吨20元的价格做代储代存业务,且利用率不高。
石油业务虽然在1999年以后给天发造成了一些亏损,但是从很多民营加油站都能生存来看,拥有政府支持和牌照、成品油额度的天发石油挣扎生存难度不大。因此,石油业务亏损并非天发资金危机的主要原因,龚家龙甚至还通过卖配额从石油业务上弄到钱。
据业内人士分析,天发连年亏损并不是因为“经营成本高”,而是天发集团占用资金和对外投资。天发大肆占用天发石油和天颐的资金,采用担保贷款和关联交易,甚至把自己的股份都办了抵押贷款。截至2004年,天发股份被占用的资金,短期借款高达6.07亿元,天发集团的短期借款4.48亿元;天发股份对集团公司的应收款项为3.8亿元、7.99亿元,资金严重短缺的母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分别高达1.02亿元、4.19亿元。
这么多年以来,仅仅粗算天发集团通过天发、天颐、天润三峡投资等渠道筹集的资金,前后达到20亿元之多,再加上从各级银行获得的贷款30亿元,总共50亿元资金在龚家龙的天发集团里不知去向。
对龚家龙来说,收购亏损国企带来的贷款也许才是目的。在接手活力28时,龚家龙新获贷款9000多万元,几年间,天颐科技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共超过9亿元。据龚家龙身边之人称,龚家龙接受大量并非优质资产的国有企业,他自己也没有下决心来进行产业整合,而是借此来向银行要更多的贷款。因此,如果说是这些国企带来的债务拖垮了天发,还不如说是龚家龙的大干快上项目和管理不善掏空了天发。荆州市政府官员说,天发管理模式并没有相应地现代化。
龚家龙喜欢上大项目,搞大动作,比如湖北最大的综合性造纸企业,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全国最大的油轮,最大的生猪屠宰场,凡是龚家龙的项目,不是亚洲最大,就是全国最大,结果不了了之。他后来搞的长城联合石油公司,号称就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油企。有人说龚家龙擅长搞大项目是因为大项目容易吸引眼球,获得政府支持,得到项目批文,才好圈钱,套银行贷款,他好从中渔利。这就是龚家龙在“天润三峡投资基金”里的标准运作模式。
又是家族式混乱管理
天发的内部管理极其混乱,任人唯亲,效率低下。龚家龙之所以在天发拥有极高的权威,一言九鼎,就是因为他的用人方法:关键职位用亲人,普通职位人盯人。
龚家龙言听计从的绯闻情人张秀玲,原任天发的总会计师,后任天发集团副总裁。传言她用自己私人的公司从天发集团捞钱,之后移民加拿大。龚家龙的妻子是工会负责人,保姆做了房地产经理,气功师作了天济老总,整个天发集团高管,基本上是龚家龙的关系户。据悉,证监会第一次对天发股份进行核查时,龚家的直系兄弟姐妹携资产从天发股份退出,但是许多亲信仍然把持着关键职位。至于天发从外面聘请的经理人,往往不是做不出成绩,就是捞完走人。
背叛龚家龙的石油商会秘书长王勇诉说多年在龚家龙麾下经历时称,龚家龙采取的是人盯人的方法,刚有一个新人派驻集团一个岗位,会马上派另外一个人将前面的那个人盯住,并时刻向龚汇报其动向。龚家龙似乎很喜欢搞平衡,人斗人,大家团结一致却不被龚家龙赏识。
龚家龙还喜欢听工作汇报,事无巨细,样样要自己签字,人、财、物没有他签字,一切免谈。天发几千名员工大到集团副总,小到一个加油站的加油工人的任免都是龚家龙一支笔决定的。所以一份文件层层上报签到他那里要好长时间,而且龚家龙总是那么忙碌,成了“勤奋企业家”的模范。
但是,如此勤奋,对天发企业经营状况如此了解的龚家龙,居然任由企业管理混乱,岂非一个明显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