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2011—2012年在海南南繁基地春制种培杂629达70 hm2,平均产量为3.35 t/hm2,高产田块达3.46 t/hm2。阐述了两系杂交稻培杂629的亲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海南省规模化高产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培杂629;规模化;高产;制种技术;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S511.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045-02
培杂629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利用两用不育系培矮64S和自育优质恢复系中种恢629选配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5年11月通过海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5010),据调查,培杂629是我国培杂系列审定品种中米质第1个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属国内首创,适宜海南地区作早、晚稻种植。 2011—2012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在海南三亚基地安排了70 hm2培杂629春制种,平均产量为3.35 t/hm2,其中海南三亚市镇凤凰基地有5 hm2,产量达到3.46 t/hm2。现将其规模化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父本
恢复系中种恢629是利用广恢128和丰矮占的杂交1代与软香占进行杂交选育成的强优恢复系,具有亲本性状稳定、整齐度高、杂种优势强、花粉量大且花粉粒细小等特点,株高80~90 cm,主茎叶片数15~16叶,单株开花时间达8~9 d。
1.2 母本
母本培矮64S属感温型不育系。播种至始穗期因受温度影响,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在海南三亚基地2月上旬播种,播种至抽穗期80~82 d,主茎总叶片数14叶,穗长18~23 cm,穗总粒数150~160粒,千粒重为21 g。其育性转换与抽穗前10~20 d的温度密切相关,在其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日平均温度必须高于24 ℃,日最低温度不低于20 ℃,理论日照在12.5 h以上才能保证育性转换安全[1]。
2 高产制种技术
2.1 合理确定播期,确保育性安全及最佳扬花期
该组合对气候条件要求极其严格,一是确保母本培矮64S的育性转换安全,始穗期应选择在5月1日以后;二是母本培矮64S易感稻粒黑粉病,抽穗扬花期应选择连续3 d以上无阴雨天气,同时最好要有比较适宜的温湿度天气。该不育系抽穗扬花期间,要求最高气温在35 ℃以下,日平均温度27 ℃左右,能发挥高异交特性。据研究,发现温度影响培矮645育性转换的部位在稻株的基部。因此,遇到异常天气,可及时灌深水确保制种安全[2]。
2.2 选好制种基地
好的基地是优质高产制种的首要条件,做好隔离安排,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肥力好且尽可能连片的水田制种,切忌在烂泥地、盐碱地或排水不便的田块制种。南繁基地两系制种的安全抽穗扬花期宜安排在5月上旬,一是避开低温的危害;二是及时收获供应市场,并可避开海南雨季对种子的危害。
2.3 父母本播差期安排
不育系培矮64S开花集中,而恢复系中种恢629花粉量充足,因此最佳的花期相遇标准是父本与母本同时抽穗或父本比母本早1 d抽穗。根据亲本的开花习性、生育期及叶片数,母本2月上旬播种,5 月上旬抽穗,播始历期80~82 d;父本中种恢629于2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抽穗,播始历期82~85 d。因此,确定培杂629组合父母本在海南三亚春制种的最佳播差期是时差2 d。
2.4 插足基本苗,培育壮秧
选好秧田,施足基肥,搭好苗架,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合理密植,一般情况下父母本行比为2∶(10~11),父本插植规格20.5 cm×27.3 cm,父母本间距为23 cm。母本插植规格13.3 cm×16.7 cm,每蔸约插2粒谷秧,插足基本苗100万根/hm2,争取有效穗数250万穗/hm2[3]。
2.5 准确进行花期预测和及时调节花期
早期预测花期最有效的办法是对应叶龄法,进入幼穗生育阶段花期预测以幼穗剥查法较为准确。该组合父母幼穗分化功能期都在30 d左右,母本培矮64S前期幼穗分化较快,后期较慢,特别是在幼穗分化Ⅶ期达5~6 d。根据这一特点,Ⅰ-Ⅲ期以母早0.5~1.0期好,Ⅳ-Ⅵ以母早0.5期或父母平为佳,这样可达到父母同时或父早1~2 d抽穗。
本组合花期调节宜早进行,Ⅳ期以前,父本早5 d以上可采取割叶与偏氮双重措施,父本偏早3~4 d时可采用偏施父本氮肥25~30 kg/hm2,控制父本的生育进展,如父本偏慢可采取偏施父本钾肥45~50 kg/hm2。如母本偏早,一般三系制种调节的方法不宜采用。因母本分蘖力较强,不可采取多效唑控母,否则造成无效分蘖较多的现象[4]。
2.6 科学喷施九二○
母本培矮64S对九二○较不敏感。在花期相遇良好情况下,一般在母本始穗10%左右开始喷施,九二○总用量为900~1 200 g/hm2,根据“前轻中重后少”原则,一般第1次喷施400 g/hm2,第2次喷施约500 g/hm2,第3次喷施约100 g/hm2,每次对水约450 kg/hm2,同时摇匀。在盛花期用九二○60 g/hm2对母本养花2次。对于母本叶色浓、苗势旺的一类苗,要适当增加用量。喷施要均匀,防止高低不平。遇到雨天要及时补施,把握赶粉时机,以提高异交结实率[5]。
2.7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制种田用尿素1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作底肥。母本移栽4 d后施用尿素90 kg/hm2、氯化钾75 kg/hm2。父母本幼穗分化Ⅵ期追施尿素75~90 kg/hm2、氯化钾75~90 kg/hm2。后期视田间苗情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增施。始穗前6 d喷施叶面肥,促进颖花分化,优化母本授粉姿态,提高异交率[6]。 2.8 严格除杂保纯
应在秧苗期、分蘖期、抽穗期、收割前严格去除穗粒结构及株叶形态不同的杂株,尤其是在喷施九二○前后4 d,控制杂株率在0.1%以下,确保种子质量[7]。
2.9 综合防治病虫害
培矮64S分蘖能力强,田间荫蔽、温度大。加上抗纹枯病、稻飞虱能力较弱,故病害发生较常规组合重。由于培矮64S柱头外露率高,极易感染稻粒黑粉病,始穗期应避免花期遇雨,并在破口前和盛花期采用灭黑灵或灭黑一号等药剂进行防治。因此,要综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并重点防治稻粒黑粉病[8]。
2.10 把好收晒关
在种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抢晴好天气收割。收割前,对制种田进行杂株检查,主要检查父本是否清除干净,同时检查收割机是否有混杂,在露水干燥以后及时进行收割,并进行干燥处理,确保种子质量和发芽率[9]。
3 参考文献
[1] 林开富,陆昆大.培杂山青秋制种大面积高产经验[J].杂交水稻,1999, 14(6):21-22.
[2] 龚光雄,梅林初,周卜龙,等.两系培矮64S的特性及制种技术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1996(3):8-10.
[3] 马铮,何盛莲.两优培九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及高产制种技术 [J].河南农业科学,2001(4):6-7.
[4] 周德田.丘陵地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的探索[J].四川农业科技,2013(2):20-22.
[5] 王彩先,陈颖,易小林,等.优质高产两系培杂279水稻高产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53,57.
[6] 谭长乐,王宝和,薛良鹏,等.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74-76.
[7] 徐淑英,曾德才,兰华雄,等.两系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3381高产制种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2,30(4):8-9.
[8] 吴健强,杨占烈,甘雨,等.杂交水稻新品种协优385高产制种技术 [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0-12.
[9] 崔登维,杨光军,张顺新,等.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671-2674.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培杂629;规模化;高产;制种技术;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S511.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045-02
培杂629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利用两用不育系培矮64S和自育优质恢复系中种恢629选配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5年11月通过海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5010),据调查,培杂629是我国培杂系列审定品种中米质第1个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属国内首创,适宜海南地区作早、晚稻种植。 2011—2012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在海南三亚基地安排了70 hm2培杂629春制种,平均产量为3.35 t/hm2,其中海南三亚市镇凤凰基地有5 hm2,产量达到3.46 t/hm2。现将其规模化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父本
恢复系中种恢629是利用广恢128和丰矮占的杂交1代与软香占进行杂交选育成的强优恢复系,具有亲本性状稳定、整齐度高、杂种优势强、花粉量大且花粉粒细小等特点,株高80~90 cm,主茎叶片数15~16叶,单株开花时间达8~9 d。
1.2 母本
母本培矮64S属感温型不育系。播种至始穗期因受温度影响,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在海南三亚基地2月上旬播种,播种至抽穗期80~82 d,主茎总叶片数14叶,穗长18~23 cm,穗总粒数150~160粒,千粒重为21 g。其育性转换与抽穗前10~20 d的温度密切相关,在其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日平均温度必须高于24 ℃,日最低温度不低于20 ℃,理论日照在12.5 h以上才能保证育性转换安全[1]。
2 高产制种技术
2.1 合理确定播期,确保育性安全及最佳扬花期
该组合对气候条件要求极其严格,一是确保母本培矮64S的育性转换安全,始穗期应选择在5月1日以后;二是母本培矮64S易感稻粒黑粉病,抽穗扬花期应选择连续3 d以上无阴雨天气,同时最好要有比较适宜的温湿度天气。该不育系抽穗扬花期间,要求最高气温在35 ℃以下,日平均温度27 ℃左右,能发挥高异交特性。据研究,发现温度影响培矮645育性转换的部位在稻株的基部。因此,遇到异常天气,可及时灌深水确保制种安全[2]。
2.2 选好制种基地
好的基地是优质高产制种的首要条件,做好隔离安排,选择光照充足、排灌方便、肥力好且尽可能连片的水田制种,切忌在烂泥地、盐碱地或排水不便的田块制种。南繁基地两系制种的安全抽穗扬花期宜安排在5月上旬,一是避开低温的危害;二是及时收获供应市场,并可避开海南雨季对种子的危害。
2.3 父母本播差期安排
不育系培矮64S开花集中,而恢复系中种恢629花粉量充足,因此最佳的花期相遇标准是父本与母本同时抽穗或父本比母本早1 d抽穗。根据亲本的开花习性、生育期及叶片数,母本2月上旬播种,5 月上旬抽穗,播始历期80~82 d;父本中种恢629于2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抽穗,播始历期82~85 d。因此,确定培杂629组合父母本在海南三亚春制种的最佳播差期是时差2 d。
2.4 插足基本苗,培育壮秧
选好秧田,施足基肥,搭好苗架,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合理密植,一般情况下父母本行比为2∶(10~11),父本插植规格20.5 cm×27.3 cm,父母本间距为23 cm。母本插植规格13.3 cm×16.7 cm,每蔸约插2粒谷秧,插足基本苗100万根/hm2,争取有效穗数250万穗/hm2[3]。
2.5 准确进行花期预测和及时调节花期
早期预测花期最有效的办法是对应叶龄法,进入幼穗生育阶段花期预测以幼穗剥查法较为准确。该组合父母幼穗分化功能期都在30 d左右,母本培矮64S前期幼穗分化较快,后期较慢,特别是在幼穗分化Ⅶ期达5~6 d。根据这一特点,Ⅰ-Ⅲ期以母早0.5~1.0期好,Ⅳ-Ⅵ以母早0.5期或父母平为佳,这样可达到父母同时或父早1~2 d抽穗。
本组合花期调节宜早进行,Ⅳ期以前,父本早5 d以上可采取割叶与偏氮双重措施,父本偏早3~4 d时可采用偏施父本氮肥25~30 kg/hm2,控制父本的生育进展,如父本偏慢可采取偏施父本钾肥45~50 kg/hm2。如母本偏早,一般三系制种调节的方法不宜采用。因母本分蘖力较强,不可采取多效唑控母,否则造成无效分蘖较多的现象[4]。
2.6 科学喷施九二○
母本培矮64S对九二○较不敏感。在花期相遇良好情况下,一般在母本始穗10%左右开始喷施,九二○总用量为900~1 200 g/hm2,根据“前轻中重后少”原则,一般第1次喷施400 g/hm2,第2次喷施约500 g/hm2,第3次喷施约100 g/hm2,每次对水约450 kg/hm2,同时摇匀。在盛花期用九二○60 g/hm2对母本养花2次。对于母本叶色浓、苗势旺的一类苗,要适当增加用量。喷施要均匀,防止高低不平。遇到雨天要及时补施,把握赶粉时机,以提高异交结实率[5]。
2.7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制种田用尿素1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作底肥。母本移栽4 d后施用尿素90 kg/hm2、氯化钾75 kg/hm2。父母本幼穗分化Ⅵ期追施尿素75~90 kg/hm2、氯化钾75~90 kg/hm2。后期视田间苗情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增施。始穗前6 d喷施叶面肥,促进颖花分化,优化母本授粉姿态,提高异交率[6]。 2.8 严格除杂保纯
应在秧苗期、分蘖期、抽穗期、收割前严格去除穗粒结构及株叶形态不同的杂株,尤其是在喷施九二○前后4 d,控制杂株率在0.1%以下,确保种子质量[7]。
2.9 综合防治病虫害
培矮64S分蘖能力强,田间荫蔽、温度大。加上抗纹枯病、稻飞虱能力较弱,故病害发生较常规组合重。由于培矮64S柱头外露率高,极易感染稻粒黑粉病,始穗期应避免花期遇雨,并在破口前和盛花期采用灭黑灵或灭黑一号等药剂进行防治。因此,要综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并重点防治稻粒黑粉病[8]。
2.10 把好收晒关
在种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抢晴好天气收割。收割前,对制种田进行杂株检查,主要检查父本是否清除干净,同时检查收割机是否有混杂,在露水干燥以后及时进行收割,并进行干燥处理,确保种子质量和发芽率[9]。
3 参考文献
[1] 林开富,陆昆大.培杂山青秋制种大面积高产经验[J].杂交水稻,1999, 14(6):21-22.
[2] 龚光雄,梅林初,周卜龙,等.两系培矮64S的特性及制种技术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1996(3):8-10.
[3] 马铮,何盛莲.两优培九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及高产制种技术 [J].河南农业科学,2001(4):6-7.
[4] 周德田.丘陵地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的探索[J].四川农业科技,2013(2):20-22.
[5] 王彩先,陈颖,易小林,等.优质高产两系培杂279水稻高产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53,57.
[6] 谭长乐,王宝和,薛良鹏,等.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74-76.
[7] 徐淑英,曾德才,兰华雄,等.两系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3381高产制种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2,30(4):8-9.
[8] 吴健强,杨占烈,甘雨,等.杂交水稻新品种协优385高产制种技术 [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0-12.
[9] 崔登维,杨光军,张顺新,等.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671-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