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不打瞌睡的会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d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在中国职场,近60%的人每隔一天就开一次会,14%的人每天都开会,而5%的人每天甚至要經历2次—3次会议,但是其中却有86%的人觉得有些会议根本没必要开。无论你是与会者,还是会议组织者,相信那些冗长却毫无成效的会议一定已经让你深恶痛绝,学会开会,迫在眉睫!
  会议室的众生相
  开会的人们有的忙着发短信、查邮件,有的干脆刷微博、玩游戏,还有人忙着闲聊,甚至有人打起了瞌睡。剩下的人虽然在忙着开会,却没有成果。比如A刚提出了他的想法,B就立马站出来说:“No,这个方案有问题。”这种唱反调者非常普遍,他们自己从不贡献主意,却热衷于扼杀别人的创意。积极参与讨论的人也不少,但是有些人的思想却往往如同脱缰的野马,一不小心就跑题了。一分钟前还在说给客户的方案呢,转眼他就能将话题引到客户女儿老师开的跑车使用的轮胎上。还有一种类型的与会者坚信沉默是金。他们认真参与,却从不发言,一旦中场休息,立马跟人耳语:“他们疯了吧,要做这么不靠谱的项目。”
  除了参加会议的人容易拖后腿,某些会议的组织者也会变成无聊会议的催化剂。有些老板会把会场变成自己的独家讲堂,滔滔不绝却言之无物,不知不觉就把下属送到了周公处。
  要开会先给个理由
  “觉得孤单?厌倦沉默?讨厌做决定?开会吧!它能让你对着投影屏指点江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你能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重要。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全都在上班时间哦!”在“被开会”的日子里,我们总喜欢“吐槽”热爱开会的领导们。不过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开会呢?
  其实大部分会议的本质就如同刚出道的明星——动机单纯,且怀揣着美好愿望。开会无非就是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信息传达和分享,另一种则是为了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精神,我们称之为讨论会。其实每个领导心里都有一把小算盘,算着开个会需要消耗多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如果纯粹是为了走走形式,估计你还没被无聊致死,老板们心里就已经在滴血了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开一个高效且不让人觉得无聊的会议呢?
  For组会者:扭转乾坤有高招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管理者,或者致力于成为出色的会议组织人,那么下面这些例子或许能帮到你。美国一家公司的老板为对付拖拉的会议出了个奇招:他将会议桌放在空调出风口下方,在开会前一小时,将会议室的温度调到10℃左右。开会前,所有员工必须将外套放在外面。于是,大家在这个“冷冻库”里战栗着开了史上最高效率、最有成果的会议。因为每个人都专注于讨论问题的核心,想以最快的方式结束寒冷。
  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最痛恨自己的员工被会议打断工作。自2011年担任CEO以来,他推出了会议新规:每场会议参加者不得超过10人;没有最终决断者参加的会议一律取消;无需发言的人员无需参加。一些内部会议上,他们还会在电脑上设置巨大的计时器,投影在墙上,给每一位与会者时间压力。此外,高管们会经常开微型会议和下属交流,在事务间隙,抽几分钟和下属进行高效短暂的沟通。大家都认识到,开门见山才是王道!
  如果觉得还不够,我们还可以为你推荐一本书——《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本厚达582页的书是由美国一位将军所著,专门教人怎样高效地开会,被无数政治家、公司高管奉为经典。据说熟读此书掌握精髓后,无论从政还是从商,必将成为开会界的高手。
  For与会者:会议桌边有玄机
  如果你一直处于被开会的状态,虽然目前还不能改变规则,但是有了我们支的招,相信开会也能成为你受老板赏识的好途径。
  老板喜欢开会的一个原因是,会场是他观察员工的最佳阵地。那些开会时喜欢坐后排的员工,自然在老板心中被打上“不自信、无担当”的标签。偷偷玩手机的人则会被老板认为是“工作懒散,配合性差”。所以到了会议室你可以这么做:在同事们一番抢座后,淡定地在一个不是最靠近领导(那些通常是公司大红人的宝座)但也不是最后排的座位坐定。在老板发言时,身体前倾,目光坚定不移地朝着他,在他慷慨激昂时默默点头表示钦佩。
  很多职场人抱怨会议室是溜须拍马者的表演舞台,他们在老板一番长篇大论后忙着赞叹其英明。其实我们不妨换一种心态,将开会当做了解老板意向和公司未来举措的好机会。虽然你可能因为参加会议而耽误了某份报表的完成,但是通过会议你会知道,原来老板更希望报表那样做而非这样。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而你在会上的表现则是你沟通能力的最佳体现,至少是和你的老板。
其他文献
王老师看上去六十出头,秃顶,面色黝黑,典型广东人的长相。他的广东话带着地道的广东味,是那种对于母语不是广东话的人比较难辨识的广东话。他硬要请我吃饭,我说王老师不用啦,等我到深圳已经要晚9点,他说没关系我们原本食好夜。等我急急忙忙赶到,他说叫“人”下来接我。  “人”是年轻女子,三十出头,有点憔悴疲倦,听口音是中原人,没有自我介绍。我们上到八层,出电梯感觉来到洗浴中心——暗黄的灯光,狭长的走廊和地板
期刊
May是山楂花,是個温婉的女孩儿的名字,是这个比4月温暖比6月清新的月份,5月。一直认为自己在知识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缺陷是除了迎春、桃花、荷花、玫瑰这些人畜皆知的名字,几乎叫不出什么花儿的名字。  能够熟悉一些花的名字,并在花开的时节看到她们并说出她们的名字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情呢。有个博士朋友在QQ上给我叨叨了一些与花相关的新闻:“二月兰还没开透就老了,这两天海棠花开得跟下雪一样,紫花地丁也开得尴尬得
期刊
国界纷争在人类社会中从来没有中断过。点击鼠标、打开电视、翻开报纸……你总能看到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因为领土问题而剑拔弩张地彼此演习、真枪实炮地相互厮杀。动物们也有“国界”的纷争问题。千百万年来,动物们沿袭着自己种族特有的方式,捍卫着属于自己的“疆域”……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属于自己的疆域就是一块能觅食、汲水、寻找配偶的地盘儿。它们会努力守卫这块地盘儿,当其它同类入侵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警告
期刊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被选入学校的舞蹈队。那年的元旦联欢晚会,我参加了舞蹈《庆丰收》的演出,小演员们的家长应邀到大礼堂观看演出,我的母亲自然也在其中。  演出非常成功。回家的路上,我问母亲:“你知道舞臺上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  母亲微笑着摸摸我的头,说:“知道。”  我感到非常奇怪,追问道:“我是哪一个呢?”  母亲说:“左边第四个。”  我更加惊奇了——舞台上共有十个大头娃娃在跳舞,服装、头饰全
期刊
有一位朋友在北京居住,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居然从未去过颐和园。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钱买门票,只是因为他总认为那里的门票价格太高。  1970年,颐和园的门票只要5角钱,朋友月收入50元,但他并没有去。在他眼里,5角钱足够买一斤上好的猪肉了。  1980年,当颐和园的门票涨到2元,朋友的月收入也增加到80元。朋友思忖一番,觉得2元钱都够下一顿馆子了。  1990年,我去北京时,曾邀请朋友一同前往颐和园,
期刊
东汉时期,有个太守生病了,感觉到胸闷难耐,请了很多大夫来诊治都不见好转,家人只好请来了当时的名医华佗来给太守看病。  華佗来到太守的府中,既不询问病情,也不给太守号脉,只是每天在太守府里大吃大喝,享用美酒佳肴,招待的稍有不周,就怒目相向,还对太守府里的人呼来唤去,仿佛他不是来给太守医病的,而是来太守家享清福的,就这样一连十几天,却始终不提给太守开药方的事。太守一催促,他便推托说“病情复杂”需要多考
期刊
年少懵懂的爱情,指向班里那个学习最出色的女生。每天上学都想看见她,而她一旦走近,内心就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兴奋。倘若和她说上一句话,脸就会红,心跳就会加速,甚至身体会微微颤抖。爱情朦朦胧胧,若即若离,甜蜜而痛苦,让人兴奋但又遥不可及,远得如同两个世界的距离。  青年时候,爱情是牛郎织女,贫富不离;是白蛇和许仙,两心如一;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为双;是焦仲卿和刘兰芝,至死不渝。但这些美丽的爱情只存在于
期刊
我現在的体重是290斤,这已经很令我欣慰了,因为过去四五年里,我一直在320斤左右。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重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比如我可以在一天内完成30公里的野营拉练,我还可以跑3000米,当然,有兴趣围观我跑步的人绝难从中看出什么速度与激情,我跑步的感觉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跑在铁轨上的重型蒸汽机车一般:缓慢,有力,带着推平一切阻碍的雄伟气魄。  可是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胖子也有失意的一面。设想在初夏的
期刊
年轻的时候,爱上了一个人。  年少的爱情,总是那样热烈,那样奔放。爱上了他,以为他就是整个世界,心里想的念的是他,梦里梦外全是他。关于他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刻骨铭心的。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落入我的眼底,并且莫名地坚信会和他白首偕老,共度此生。  而爱情,爱得汹涌,去得也迅疾。因为一件小事,我们分手了。  那段时间,我的世界是灰色的,以为再也不会有爱情,再也不会有别的人走进我的内
期刊
偶尔,他还是会想起台北从前那种双排对坐的黄色公交車。那时候他在松山一家机械厂当技工,晚上则在城内一家学校的夜间部进修。上车的地方是始发站,他习惯在上车之前买一个菠萝面包当晚餐。有一天,他看到对面坐着一个好看的女生,和他一样,她也低着头认真地吃着面包,不过是起司的。女孩儿制服上头的校名和学号显示她念的是离他学校不远的一所女子商业学校,正读高三。  车子进入市区,乘客越来越多,不过,透过缝隙,他反而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