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应为西方“大锅饭”买单吗
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中国,因此不断向中国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经济要求,如人民币升值、扩大内需、增加进口等等。中国一些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也的确被“忽悠”起来,如是认为。比如要刺激民众消费当前储蓄,以及“消费爱国论”等等。其实,造成西方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大锅饭”,这个大锅饭和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实际上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西方对中国的许多经济要求,实际上也就是要中国民众为西方社会的“大锅饭”买单。中国不应该也根本没有理由为西方“大锅饭”买单。
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活力普遍下降,其根源不在于新兴经济体的形成——即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社会经济的起飞——而在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一个消耗资金的无底洞。(据孔保罗文)
在后危机时代凝聚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力量
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改革的推进动力也有明显变化。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的改革,需要有大的魄力,要在一些基础层面有大动作。
第一,坚持改革不动摇。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尤为重要。从我国改革的历史来看,改革的方向来之不易,是我们经过长期探索得出来的结论。今天中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我们必须坚持改革不动摇。过去30年的实践证明,在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困难面前,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是破解难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
第二,后危机时代深化改革呼唤新的思想解放。新阶段的改革,需要有新的超越。进入以扩大内需、构建消费大国为目标、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全面改革新阶段后,改革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涉及的范围更广。没有新的解放思想运动,改革很难顺利推进下去。
第三,消除不利于改革的各种认识和判断,形成全社会共促改革的合力。(据高尚全文)
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扼杀全球复苏
短期外汇举措无法解决全球经济中的问题。美国要管理好自己的财政赤字,中国要创造条件以降低储蓄率、扩大内需。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扼杀全球复苏。由于从中国进口的消费品会更贵,还将遏制美国的消费需求,由于大部分种类的中国输美商品在美国国内都不生产,人民币升值并不会使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收窄。因此,美国消费者只会在进口商品上付更多的钱,即使不是中国商品,也会是其他国家商品。对中国来说,稳定的人民币对保持中国出口经济的运转至关重要,而这相应地会将经济的健康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充满活力的增长对全球复苏很重要。(摘自林毅夫香港大学演讲)
国家话语需要理论思维
中国改革30年,我们并没有深刻反思过我们的国家话语转型问题。社会政治与经济层面都在转型过程之中,但我们的政治话语,有多少没有实现转型,或完全没有转型?现在一些官员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观点,很少让我们看到他们的理论高度,有的只是对现实利益的权衡,一些话语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话语甚至停留在“文革”时代。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尊重法治与民主的体制,这是立国之本。就当代中国现实而言,保障人权是最大的政治,依法治国是最大的政治,如果将政治看成本本主义的权力意志,那么,政治就悖离它的本义,成为异化的政治,成为公民社会异己的力量。(据吴祚来文)
中国的年轻一代面临越来越大的道德困境
年轻人对“权”和“钱”的崇拜意识是他们生长的环境所给与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的年轻一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中国的改革开放曾经造就了一个开放的体制,给予年轻人希望。但现在整个社会似乎被各种既得利益所分割,他们把持着各个领域,社会的开放度较之改革之初越来越小。从前是控制扼杀年轻人的希望,现在则是自由扼杀着他们的希望。年轻人很自由,不过就是没有机会。中国方方面面的话语仍然充满着各种道德说教,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已经价值不大。道理很简单,他们所读到的道德教条和他们所看到的现实,两者的差异实在太大。高不可及的道德教条和毫无道德的现实生活反而加深了年轻人对道德的怀疑和价值虚无主义。(据郑永年文)
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
理论为解释现实现象提供了一整套逻辑自治的说法,因而也为诊断现实问题提供了分析工具。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引起人们关注。在政治学研究中,至少能够找到如下三种相关的理论。
利益结构失衡论。利益结构失衡理论把社会利益相对平衡视为理想状态,并且依据这样的命题,推导出政府的基本角色和政策倾向就是坚守公平正义,维持利益均衡。
制度供给不足论。该理论是指相对于民众的社会动员而言,政治制度化水平相对较低,以至于未能为公民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化渠道,或者政治体系难以及时吸纳公民的社会需求,并将之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心理落差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受其心理支配,而个体心理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和感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达到“不可容忍”的地步,这是人们投入叛乱或暴动的心理根源。(据燕继荣文)
标准化正酝酿的新变革
由于规则制定与解释主要掌握在西方大国手中,因此标准不仅可以当矛,也可以做盾,越来越多标准成为西方大国限制“中国制造”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西方大国在积极推动本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同时,不断为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设置障碍。
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只有标准化,才能产业化、工业化,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不过,也应当注意到,世界是多样的,物质或组织在本上一些细微差别,往往在末上就有显著差异。西方的技术标准化是技术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泛化,人已经沦为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工具。标准化正令整个社会成为技术控制的社会,使人的社会本质与社会价值出现严重异化。因此,在中国努力夺取更多国际标准的同时,不应忽视,标准化不是一切,多元社会需要个性化与柔性化,这也许是后工业真正到来、西方文明逐渐淡化之前人类社会经济正悄然酝酿的新变革。(据江涌文)
新语录
不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称
文化遗产到底为什么要保护,保护它仅仅因为能吸引来游客或者说能作为旅游的资源未开发吗?还是把它真正作为我们一个城市纹脉的传承?城市的精气神就反映在你看不见的胡同里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你是不是党员?如果你要采访这笔费用的开支,就必须获得我们局党委和新闻发言人的批准!办公室让你直接采访我是违反规定的!
——官腔: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官员也是人,是男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官员整容现象)说明我们的文明和开放程度更高了。
——中国著名整形美容医生陈焕然透露,这两年陆续有省市级以上的官员找他整容
领导不争级别,学校不争银子,教师不争外快,学生不混文凭,教育做到这些,就有“素质”了。
——有网友说
“户口观念已经过时”这话不假,然而,不是一些年轻人抓着一纸户口不撒手,而是附着在户口上的各项权利总在缺失。
——针对有官员所说的“户口观念已经过时,年轻人要改变观念”,有媒体说,现在更关键的问题,不是“观念过时”,而是“制度过时”
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中国,因此不断向中国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经济要求,如人民币升值、扩大内需、增加进口等等。中国一些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也的确被“忽悠”起来,如是认为。比如要刺激民众消费当前储蓄,以及“消费爱国论”等等。其实,造成西方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大锅饭”,这个大锅饭和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实际上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西方对中国的许多经济要求,实际上也就是要中国民众为西方社会的“大锅饭”买单。中国不应该也根本没有理由为西方“大锅饭”买单。
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活力普遍下降,其根源不在于新兴经济体的形成——即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社会经济的起飞——而在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一个消耗资金的无底洞。(据孔保罗文)
在后危机时代凝聚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力量
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改革的推进动力也有明显变化。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的改革,需要有大的魄力,要在一些基础层面有大动作。
第一,坚持改革不动摇。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尤为重要。从我国改革的历史来看,改革的方向来之不易,是我们经过长期探索得出来的结论。今天中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我们必须坚持改革不动摇。过去30年的实践证明,在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困难面前,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是破解难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
第二,后危机时代深化改革呼唤新的思想解放。新阶段的改革,需要有新的超越。进入以扩大内需、构建消费大国为目标、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全面改革新阶段后,改革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涉及的范围更广。没有新的解放思想运动,改革很难顺利推进下去。
第三,消除不利于改革的各种认识和判断,形成全社会共促改革的合力。(据高尚全文)
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扼杀全球复苏
短期外汇举措无法解决全球经济中的问题。美国要管理好自己的财政赤字,中国要创造条件以降低储蓄率、扩大内需。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扼杀全球复苏。由于从中国进口的消费品会更贵,还将遏制美国的消费需求,由于大部分种类的中国输美商品在美国国内都不生产,人民币升值并不会使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收窄。因此,美国消费者只会在进口商品上付更多的钱,即使不是中国商品,也会是其他国家商品。对中国来说,稳定的人民币对保持中国出口经济的运转至关重要,而这相应地会将经济的健康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充满活力的增长对全球复苏很重要。(摘自林毅夫香港大学演讲)
国家话语需要理论思维
中国改革30年,我们并没有深刻反思过我们的国家话语转型问题。社会政治与经济层面都在转型过程之中,但我们的政治话语,有多少没有实现转型,或完全没有转型?现在一些官员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观点,很少让我们看到他们的理论高度,有的只是对现实利益的权衡,一些话语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话语甚至停留在“文革”时代。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尊重法治与民主的体制,这是立国之本。就当代中国现实而言,保障人权是最大的政治,依法治国是最大的政治,如果将政治看成本本主义的权力意志,那么,政治就悖离它的本义,成为异化的政治,成为公民社会异己的力量。(据吴祚来文)
中国的年轻一代面临越来越大的道德困境
年轻人对“权”和“钱”的崇拜意识是他们生长的环境所给与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的年轻一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中国的改革开放曾经造就了一个开放的体制,给予年轻人希望。但现在整个社会似乎被各种既得利益所分割,他们把持着各个领域,社会的开放度较之改革之初越来越小。从前是控制扼杀年轻人的希望,现在则是自由扼杀着他们的希望。年轻人很自由,不过就是没有机会。中国方方面面的话语仍然充满着各种道德说教,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已经价值不大。道理很简单,他们所读到的道德教条和他们所看到的现实,两者的差异实在太大。高不可及的道德教条和毫无道德的现实生活反而加深了年轻人对道德的怀疑和价值虚无主义。(据郑永年文)
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
理论为解释现实现象提供了一整套逻辑自治的说法,因而也为诊断现实问题提供了分析工具。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引起人们关注。在政治学研究中,至少能够找到如下三种相关的理论。
利益结构失衡论。利益结构失衡理论把社会利益相对平衡视为理想状态,并且依据这样的命题,推导出政府的基本角色和政策倾向就是坚守公平正义,维持利益均衡。
制度供给不足论。该理论是指相对于民众的社会动员而言,政治制度化水平相对较低,以至于未能为公民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化渠道,或者政治体系难以及时吸纳公民的社会需求,并将之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心理落差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受其心理支配,而个体心理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和感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达到“不可容忍”的地步,这是人们投入叛乱或暴动的心理根源。(据燕继荣文)
标准化正酝酿的新变革
由于规则制定与解释主要掌握在西方大国手中,因此标准不仅可以当矛,也可以做盾,越来越多标准成为西方大国限制“中国制造”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西方大国在积极推动本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同时,不断为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设置障碍。
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只有标准化,才能产业化、工业化,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不过,也应当注意到,世界是多样的,物质或组织在本上一些细微差别,往往在末上就有显著差异。西方的技术标准化是技术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泛化,人已经沦为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工具。标准化正令整个社会成为技术控制的社会,使人的社会本质与社会价值出现严重异化。因此,在中国努力夺取更多国际标准的同时,不应忽视,标准化不是一切,多元社会需要个性化与柔性化,这也许是后工业真正到来、西方文明逐渐淡化之前人类社会经济正悄然酝酿的新变革。(据江涌文)
新语录
不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称
文化遗产到底为什么要保护,保护它仅仅因为能吸引来游客或者说能作为旅游的资源未开发吗?还是把它真正作为我们一个城市纹脉的传承?城市的精气神就反映在你看不见的胡同里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你是不是党员?如果你要采访这笔费用的开支,就必须获得我们局党委和新闻发言人的批准!办公室让你直接采访我是违反规定的!
——官腔: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官员也是人,是男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官员整容现象)说明我们的文明和开放程度更高了。
——中国著名整形美容医生陈焕然透露,这两年陆续有省市级以上的官员找他整容
领导不争级别,学校不争银子,教师不争外快,学生不混文凭,教育做到这些,就有“素质”了。
——有网友说
“户口观念已经过时”这话不假,然而,不是一些年轻人抓着一纸户口不撒手,而是附着在户口上的各项权利总在缺失。
——针对有官员所说的“户口观念已经过时,年轻人要改变观念”,有媒体说,现在更关键的问题,不是“观念过时”,而是“制度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