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此部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由于选文的专业化、命题角度的刁钻等因素,此题考生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
实例举证
2012年高考中,江西卷第7题C项将原文的“似乎可以证实”替换为“已经证实”;
重庆卷第5题B项将原文的“忽视”替换为“排除”;
辽宁卷第2题A项将原文的“三个层级”替换为“三个方面”;
山东卷第6题A项的“发源于”在原文表述为“极可能源自”。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考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考查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命题者往往会从偷换概念、因果混乱、主次颠倒、以偏概全、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角度设置错误。考场上,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文言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文言文阅读的瓶颈是翻译题,以江西卷为例,总分12分,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6.05分,2012年为7.92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考生只会译大意,不能准确译出关键词。
实例举证
以2012年江西卷翻译题为例:
(1) 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关键词】所以、安、鬻、判断句式。
(2) 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关键词】谓、毁诋、礼体、批。
(3) 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关键词】意、岂、良、所致。
从以上关键词中可以看出,译大意是翻译之大忌。
阅卷总结
翻译题,一定要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逐字逐句地翻译,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如有不合现代句式语序的就加以调整。翻译题阅卷时一般是按点赋分,句子大意分值小甚至没有。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虚词、特殊句式等经常成为得分点。
诗词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诗词阅读是考生的薄弱环节,得分率偏低。如共8分的江西卷诗歌题,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2.79分,2012年为3.65分。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会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理解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再加上不会规范答题,故而失分较多。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第9题中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阅卷总结
从考查点设置上看,很多省市是“一诗两问”,我们复习诗词时,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借助意象、典故、注释、作者等内容读懂诗词的同时,要总结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如“炼字”题的答题模式: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点情境/表情感/谈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卷发现
此部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由于选文的专业化、命题角度的刁钻等因素,此题考生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
实例举证
2012年高考中,江西卷第7题C项将原文的“似乎可以证实”替换为“已经证实”;
重庆卷第5题B项将原文的“忽视”替换为“排除”;
辽宁卷第2题A项将原文的“三个层级”替换为“三个方面”;
山东卷第6题A项的“发源于”在原文表述为“极可能源自”。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考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考查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命题者往往会从偷换概念、因果混乱、主次颠倒、以偏概全、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角度设置错误。考场上,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文言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文言文阅读的瓶颈是翻译题,以江西卷为例,总分12分,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6.05分,2012年为7.92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考生只会译大意,不能准确译出关键词。
实例举证
以2012年江西卷翻译题为例:
(1) 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关键词】所以、安、鬻、判断句式。
(2) 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关键词】谓、毁诋、礼体、批。
(3) 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关键词】意、岂、良、所致。
从以上关键词中可以看出,译大意是翻译之大忌。
阅卷总结
翻译题,一定要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逐字逐句地翻译,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如有不合现代句式语序的就加以调整。翻译题阅卷时一般是按点赋分,句子大意分值小甚至没有。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虚词、特殊句式等经常成为得分点。
诗词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诗词阅读是考生的薄弱环节,得分率偏低。如共8分的江西卷诗歌题,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2.79分,2012年为3.65分。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会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理解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再加上不会规范答题,故而失分较多。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第9题中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阅卷总结
从考查点设置上看,很多省市是“一诗两问”,我们复习诗词时,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借助意象、典故、注释、作者等内容读懂诗词的同时,要总结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如“炼字”题的答题模式: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点情境/表情感/谈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