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国家地理》杂志的人
陆杰从小对连环画着迷,也很喜欢画画。他小学时开始跟哥哥的同学学画,那是是一位油画家。受条件所限,年幼的陆杰只能用圆珠笔画,差不多三天时间就能用完一支笔。临摹小人书里的故事对那时的他来说是一种乐趣,有时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因为他总是在想自己要做成一件事情。而陆杰第一次被摄影触动是因为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那是1974年,文革尚未结束,一位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这本杂志让他见到了完全不同的摄影和完全不同的世界。他至今还记得杂志里让他震惊的那组照片,那是欧洲家庭的生活照,五颜六色的衣着、宠物狗、电视机、庄园烧烤、切诺基汽车……而此时的中国还处在白衣黑裤、凭票购物的年代,原来中国之外还有那样一个世界。此后那位朋友一直从国外给陆杰寄《国家地理》杂志,那时寄的通常是过期的老杂志,而且要经过海关审查。这些杂志至今他仍保留着,有几百本之多。而且从那时起,陆杰就有了“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的念头,这成了他之后30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陆杰18岁到大连当兵。出发前夕,他有了第一架相机,这是他哥哥用大学里攒下来的50块零花钱买的,一部国产海鸥牌相机,被他软磨硬缠拿到了手,他告诉自己:“你要摄影,你有这个天赋”。
30年拍一个专题的人
从部队退伍后,陆杰先后在政府机关和《上海画报》社工作,幸运的是在这些地方他都有很大的自由拍摄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用一个专题的方式记录上海这个城市的变迁。最后这些所有的专题都组成了一个大专题—就是“上海”这棵树。拍专题就像拍记录,要不断地挖掘生活,倾注感情,而不是简单地举起相机就拍。
与时间和感情的付出相比,拍摄过程中的困难甚至危险是个大挑战。陆杰是个晕船和飞机的人,1979年开始拍黄浦江专题,最先是航拍全景,陆杰设法通过战友的帮助登上了江上的直升机,从1979年到1983年他跟飞了十几次,但往往是飞了几分钟就开始晕,下了飞机一个星期什么事都做不了。这样一次次晕,一次次拍,直到满意为止。2005年陆杰到江面上拍领航员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办理了种种繁琐手续,他终于登上了领航员们工作的外国船只,接下来就是晕船,不停地呕吐,吐到胃里什么都没有,几乎想跳海。每一次眩晕呕吐或者遭遇惊险,陆杰都会想“这是最后一次,再也不拍了”。但每次之后他都又拿起相机,因为这种专题一旦中断就再也连不上了。
买不起助动车的人
尽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但微薄的收入与摄影的投入相比微不足道,胶卷、器材以及交通费用都是问题。1992年,上海市面上有了助动车,为了拍摄方便陆杰决定买一辆。当时的价格是4500元,他拿出全部积蓄还不够,于是向做服装生意的妹妹借了1000元,但车子却在三天后不翼而飞,甚至还没来得及上牌照。当时他整个人都懵掉了,不敢再买车子,但拍摄还是要继续,他只好以每天100元的价格租摩托车出去拍照,所以那时对发表照片的稿费很是期待,每张10元到15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补贴。所以现在想来陆杰非常感谢他的家人,尽管他们不能理解他在做的事情,但仍然时不时给他物质上的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初,婚纱摄影也开始兴起,于是有人请陆杰去做主管,可以拿到2000元的月工资,这在当时是个诱人的数目,搞摄影的朋友们纷纷走进影楼。可是一天8小时的工作相当于让陆杰放弃自己的拍摄,陆杰认为这钱不能赚。这时很多摄影师也都开始出书、开公司、办影展,也有人像陆杰一样做专题拍摄,做得小有名气的也有。于是有人对他说:“陆杰,你看别人也在做这个,而且别人都做出名堂来了嘛。”那时陆杰承受了很大压力,一面是高薪与名气,一面是清贫与不被理解。但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知道他在做不一样的事情,这棵大树需要慢慢结出果实,才够完整。
1997年以来,陆杰在不断修剪上海“这棵树”,把庞杂重复的东西去掉,添加新的元素,最后留下一条经典的脉络。现在他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静静地坐在工作室里,一张一张回顾这些照片,回顾他生活的这座城市和经历过的这些岁月。30年的变迁跃然眼前,对他来说,人生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吧。
只拍上海的人
陆杰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只拍上海,一拍就拍了30多年。和其他摄影家不同,他的出发点是地理和历史。他从不艺术化拍摄对象,而是忠实而笨朴地把相机摆正,几乎是以文献记录的方式,客观地对城市的小主题进行分类收集和研究。于是我们看到了普通上海人多年的生活轨迹,上世纪80年代老上海街头重要的交通工具“巨龙车”,白莲泾等待拆迁的棚户区,外滩到董家渡一路喧嚣的石库门里弄,苏州河、南浦大桥的变迁,世博园和新天地的前世今生,都被他的相机收录记载。20万张影像,他默默整理了30年,对陆杰来说,收藏上海影像是他的事业,能捕捉到这座城市的影像就像买到孤品古董一样珍贵。
在陆杰的世界里,流动的时间可以静止,因为他把自己变成了一束光。在30多年里,他用他手中的相机,一直在与上海这个城市进行温情而无言的交流,记录着它泛黄的岁月,和那些小人物琐碎而细小的人生。他拍下的照片无数,那些无比熟悉的旧式里弄和飞奔的童年,在他的底片上跳跃,因为浸润着岁月的痕迹,而愈加散发着神秘而厚重的气息。
2010年,陆杰的新书《世博日记》出版,里面记载了他耗时8年拍摄的世博专题照片,完成了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完整的图象记录。事后,陆杰有些沉寂,于是上海摄影圈里的人就互相打探陆杰最近在干什么,因为陆杰的风格似乎成了纪实摄影界的风向标。事实上陆杰根本没有闲着,他意识到自己拍摄的影像应该成为社会的财富。所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整理、挖掘这30年影像的社会价值,把上海的经验和当时可能没能考虑到的一些东西都提供给中国其他城市。
如果一定要说艺术家都有些怪癖,那陆杰的怪癖就是从来只拍上海。通过陆杰我们才明白,有一种偏执可以叫做信念。陆杰太爱上海了,所以才能做到把对摄影的爱好全部倾注在这一座城里,也才能为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注入情感和灵魂。
陆杰从小对连环画着迷,也很喜欢画画。他小学时开始跟哥哥的同学学画,那是是一位油画家。受条件所限,年幼的陆杰只能用圆珠笔画,差不多三天时间就能用完一支笔。临摹小人书里的故事对那时的他来说是一种乐趣,有时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因为他总是在想自己要做成一件事情。而陆杰第一次被摄影触动是因为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那是1974年,文革尚未结束,一位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这本杂志让他见到了完全不同的摄影和完全不同的世界。他至今还记得杂志里让他震惊的那组照片,那是欧洲家庭的生活照,五颜六色的衣着、宠物狗、电视机、庄园烧烤、切诺基汽车……而此时的中国还处在白衣黑裤、凭票购物的年代,原来中国之外还有那样一个世界。此后那位朋友一直从国外给陆杰寄《国家地理》杂志,那时寄的通常是过期的老杂志,而且要经过海关审查。这些杂志至今他仍保留着,有几百本之多。而且从那时起,陆杰就有了“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的念头,这成了他之后30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陆杰18岁到大连当兵。出发前夕,他有了第一架相机,这是他哥哥用大学里攒下来的50块零花钱买的,一部国产海鸥牌相机,被他软磨硬缠拿到了手,他告诉自己:“你要摄影,你有这个天赋”。
30年拍一个专题的人
从部队退伍后,陆杰先后在政府机关和《上海画报》社工作,幸运的是在这些地方他都有很大的自由拍摄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用一个专题的方式记录上海这个城市的变迁。最后这些所有的专题都组成了一个大专题—就是“上海”这棵树。拍专题就像拍记录,要不断地挖掘生活,倾注感情,而不是简单地举起相机就拍。
与时间和感情的付出相比,拍摄过程中的困难甚至危险是个大挑战。陆杰是个晕船和飞机的人,1979年开始拍黄浦江专题,最先是航拍全景,陆杰设法通过战友的帮助登上了江上的直升机,从1979年到1983年他跟飞了十几次,但往往是飞了几分钟就开始晕,下了飞机一个星期什么事都做不了。这样一次次晕,一次次拍,直到满意为止。2005年陆杰到江面上拍领航员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办理了种种繁琐手续,他终于登上了领航员们工作的外国船只,接下来就是晕船,不停地呕吐,吐到胃里什么都没有,几乎想跳海。每一次眩晕呕吐或者遭遇惊险,陆杰都会想“这是最后一次,再也不拍了”。但每次之后他都又拿起相机,因为这种专题一旦中断就再也连不上了。
买不起助动车的人
尽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但微薄的收入与摄影的投入相比微不足道,胶卷、器材以及交通费用都是问题。1992年,上海市面上有了助动车,为了拍摄方便陆杰决定买一辆。当时的价格是4500元,他拿出全部积蓄还不够,于是向做服装生意的妹妹借了1000元,但车子却在三天后不翼而飞,甚至还没来得及上牌照。当时他整个人都懵掉了,不敢再买车子,但拍摄还是要继续,他只好以每天100元的价格租摩托车出去拍照,所以那时对发表照片的稿费很是期待,每张10元到15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补贴。所以现在想来陆杰非常感谢他的家人,尽管他们不能理解他在做的事情,但仍然时不时给他物质上的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初,婚纱摄影也开始兴起,于是有人请陆杰去做主管,可以拿到2000元的月工资,这在当时是个诱人的数目,搞摄影的朋友们纷纷走进影楼。可是一天8小时的工作相当于让陆杰放弃自己的拍摄,陆杰认为这钱不能赚。这时很多摄影师也都开始出书、开公司、办影展,也有人像陆杰一样做专题拍摄,做得小有名气的也有。于是有人对他说:“陆杰,你看别人也在做这个,而且别人都做出名堂来了嘛。”那时陆杰承受了很大压力,一面是高薪与名气,一面是清贫与不被理解。但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知道他在做不一样的事情,这棵大树需要慢慢结出果实,才够完整。
1997年以来,陆杰在不断修剪上海“这棵树”,把庞杂重复的东西去掉,添加新的元素,最后留下一条经典的脉络。现在他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静静地坐在工作室里,一张一张回顾这些照片,回顾他生活的这座城市和经历过的这些岁月。30年的变迁跃然眼前,对他来说,人生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吧。
只拍上海的人
陆杰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只拍上海,一拍就拍了30多年。和其他摄影家不同,他的出发点是地理和历史。他从不艺术化拍摄对象,而是忠实而笨朴地把相机摆正,几乎是以文献记录的方式,客观地对城市的小主题进行分类收集和研究。于是我们看到了普通上海人多年的生活轨迹,上世纪80年代老上海街头重要的交通工具“巨龙车”,白莲泾等待拆迁的棚户区,外滩到董家渡一路喧嚣的石库门里弄,苏州河、南浦大桥的变迁,世博园和新天地的前世今生,都被他的相机收录记载。20万张影像,他默默整理了30年,对陆杰来说,收藏上海影像是他的事业,能捕捉到这座城市的影像就像买到孤品古董一样珍贵。
在陆杰的世界里,流动的时间可以静止,因为他把自己变成了一束光。在30多年里,他用他手中的相机,一直在与上海这个城市进行温情而无言的交流,记录着它泛黄的岁月,和那些小人物琐碎而细小的人生。他拍下的照片无数,那些无比熟悉的旧式里弄和飞奔的童年,在他的底片上跳跃,因为浸润着岁月的痕迹,而愈加散发着神秘而厚重的气息。
2010年,陆杰的新书《世博日记》出版,里面记载了他耗时8年拍摄的世博专题照片,完成了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完整的图象记录。事后,陆杰有些沉寂,于是上海摄影圈里的人就互相打探陆杰最近在干什么,因为陆杰的风格似乎成了纪实摄影界的风向标。事实上陆杰根本没有闲着,他意识到自己拍摄的影像应该成为社会的财富。所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整理、挖掘这30年影像的社会价值,把上海的经验和当时可能没能考虑到的一些东西都提供给中国其他城市。
如果一定要说艺术家都有些怪癖,那陆杰的怪癖就是从来只拍上海。通过陆杰我们才明白,有一种偏执可以叫做信念。陆杰太爱上海了,所以才能做到把对摄影的爱好全部倾注在这一座城里,也才能为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注入情感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