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也精彩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挫折;动力;五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2-0075-03
  【作者简介】葛艳青,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3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社会和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对生活和成长的理解开始变得多元,学习压力、交友压力等挫折现象逐步显现。但由于学生的心理还处于懵懂的半成熟状态,加上家庭教育的“惯养”模式,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
  本节课采用试听结合、游戏辅助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挫折,在体验中感悟挫折,在感悟中学会成长。
  【教学目标】
  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初步学习调整挫折情绪的方法,结合生活体验,尝试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初步感悟挫折是成功的基石,增强“我要成功”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寻找星海娃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寻找星海娃”。游戏规则:老师说寻找某种特征的星海娃,如果你的身上具有这种特征请迅速起立,咱们一起拍拍手。
  师生游戏互动。
  教师:寻找爱好运动(喜欢音乐、有智慧、有梦想……)的健身娃(艺术娃、智慧娃、梦想娃……)。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师生互相认识,了解班级部分学生的特点。
  二、猜猜他是谁
  教师:根据PPT出示的挫败经历的提示,猜出他们分别是谁。
  教师:看了他们曾经的一些挫败经历,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这些名人都曾经历过挫折,他们都不是一次就获得成功的,甚至有人还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与挫折,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挫折打败,而是不断尝试,不断坚持下去。
  教师:人生这一条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人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在他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挫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聊聊“挫折”这个话题。请大家说说自己对挫折的认识,当你遇到这些挫折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1:我在学习英语时遇到过挫折,四年级时有两次英语考试都在85分以下,所以我每天都很认真地背诵单词,还报了英语辅导班,可最后的期末测试还是没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我当时特别失落,还有点迷茫,是妈妈一直鼓励我继续加油,还教我改变学习方法。
  学生2:不是只有伟大的人和成功的人才会遇到挫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有了矛盾,当时很难过,心情很不好。后来,经过相互沟通,我们又和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并了解挫折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正常现象。遇到挫折时,不要恐惧,要学会正确对待。
  三、游戏体验:“长成大树”
  PPT出示游戏规则:每组由组长负责,以石头、剪刀、布两两猜拳形式进行比赛。种子想长成大树,要经历种子、小芽、小树、大树的过程。每次猜拳后赢者升级,再和相同级别的人继续猜拳,输者退回到种子重新开始。
  先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参与游戏体验,并交流生长历程和心情;再由组长带领组员开展游戏,再次交流生长历程和心情。
  学生1:我最后的生长状态是大树,但我不是一次晋级成功的,我和不同的对手PK了很多次。刚开始连续失败了三次,心里挺懊恼的,为什么总是失败呢?但第四次之后我就一直赢,最后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成长为小芽的那一刻我特别高兴,心想着前面的努力终于有回报了,真是越挫越勇。
  学生2:我在第一次游戏中长成了大树,但是第二次却是小树,距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有点遗憾。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或时间再长一点的话,我就能成功了。
  教师:同学们,虽然这只是一个游戏,但在人的一生中,類似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有的人努力了能一次成功,而更多的人可能努力过、奋斗过,最终还是失败,还需面对一次次的挫折。但每一次的失败也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设计意图: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是对课堂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只有解放了学生的时空,才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成长。
  四、故事分享:挫折也精彩
  《破茧成蝶》故事分享: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家。过了几天,蛹出现了一道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破,让蝴蝶脱蛹而出。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历破蛹前必须经历的痛苦挣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教师:蝴蝶为什么飞不起来最后死了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蝴蝶挣扎的过程也是积累能量的过程,它的翅膀会变得越来越有力。如果没有挣扎,也就没有了能量积蓄,便飞不起来了。
  学生2:我们有时也需要经历一些挫折,不断积累经验,才会走向成功。
  教师:遇到挫折,要靠自己克服,这是来自自我的信念与不竭的动力。挫折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挫折也精彩。
  设计意图:以“破茧成蝶”的故事,让学生领悟到挫折是完整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升华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感恩挫折,笑迎挫折。
  五、观看视频故事,学习应对挫折
  教师:人生中可能会有一些无法预料的事,当这些挫折来临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在遥远的美国洛杉矶,有一个小男孩叫埃兹拉,他出生时左手只有一根手指,左腿没有膝盖,有些扭曲。他两岁时做手术切除了扭曲部分,装上了假肢,并将左脚的大拇指移植到了左手上,于是埃兹拉的左手拥有了两根手指。现在他已经11岁了,你觉得他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学生1:我觉得他的学习、生活都会特别困难,因为他只有两根手指,很多简单的事情都做不了。
  学生2:他有可能会遭受到同伴的嘲笑,不能写字,不能运动,不能跳舞,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埃兹拉的视频,感受他是如何战胜挫折、战胜命运的。
  学生观看视频《特殊的普通男孩》。
  观看完,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交流,并提炼出他能够战胜挫折的关键原因,用记号笔将相关词语写在彩色心形卡片上,并分享交流。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埃兹拉能战胜挫折的关键原因是他有奋斗的目标、战胜挫折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学生2:我们小组觉得他身残志坚,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学生3:我们觉得他很自信,懂得感恩挫折。他在运动场上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他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残疾,并积极地付出努力。
  教师:同学们,以后当你因遇到挫折而失望、难过的时候,希望你能想起埃兹拉,想起这个不向挫折和命运低头的小男孩。
  设计意图:觀看视频,小组交流及全班分享埃兹拉积极应对挫折的方法,并联系学生所遭遇的挫折,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寻找解决挫折的方法,把这节课所学付诸实践。
  六、我的挫折
  教师:课前,老师在我们班进行了关于挫折的小调查,共收到53份问卷。从调查中发现,同学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挫折,甚至有同学遇到挫折的次数在10次以上。挫折大部分来源于学习和同学交往两个方面。对于挫折的态度,之前有不少同学选择“无所谓”“不管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现在对挫折的认识或态度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1:我以前特别不喜欢挫折,失败会让我感到失落。但我现在懂了,如果正确对待挫折,它就能激励我奋发向前,化挫折为动力。
  学生2:我以前很惧怕挫折和失败,觉得挫折就像魔鬼,它会阻碍我的人生。但现在我知道遇到挫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不再害怕了。
  设计意图:反馈前期的调查问卷,将本节课中学习到的应对挫折的方法应用到平时的实践中。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由原来无所谓的态度,转变为正确认识挫折,甚至积极应对挫折,变挫折为动力。
  【教学反思】
  本节心理活动课通过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交流,让学生了解到挫折是人生中的正常现象。通过《特殊的普通男孩》视频欣赏和交流,初步学习调整挫折情绪的一些方法,尝试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在结合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挫折时,很多学生感悟到挫折是成功的基石,再次面对这些挫折时能积极面对,并主动与伙伴分享调整情绪的方法,不但学到了方法,还体验了分享的快乐。
  【课堂点评】
  1.目标明确,定位科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大多是交友、学习方面的,基于这样的学情基础,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准确的,让学生了解挫折是人生中正常的现象,初步学习调整挫折情绪的一些方法,感悟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基石。这样的目标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正面引导的特点。
  2.活动内容设计适切,方法得当。
  以游戏、活动、故事、案例、问卷等展开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交流中启发、在阅读中自省、在表达中碰撞,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活动化的方式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实现同伴互助、自我建构。
  (点评嘉宾:朱俊,淮阴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理念不清、目标不明、主题不显、策略不灵等问题,必须客观审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和“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为”的主要思路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拓展规划,为部分学生提供心理问题的援助方案,为少数学生提供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可为”的关注焦点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丰富学生心理资源,真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基于生态文化的
初到延安的某一天晚上,我去看一场名叫《间谍》的话剧演出,内容是关于西班牙的。演员当中一个有着贵族气质、外表狡黠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剧中扮演一位佛朗哥长枪会会员。我原想他是一位专业演员,后来得知他是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儿子,叫廖承志。他兴趣广泛并且样样精通。他懂五门外语,能将日文、德文、法文、俄文和英文译成中文,还能用汉语写文章,编剧本。他写中文的速度快得很,在延安无人可比,所以许多重要会议的速
我叫孟庆玉,现在住在河北省河间市光荣院。1927年,我出生在河间市沙河桥镇南康屯村。1943年日本侵占我的家乡后,16岁的我开始参加敌后抗日游击队。下面,我说一说当年打游击战,特别是攻打日军岗楼的情况。“跟日本人拼一下”  我从15岁开始扛活,就是去稍微富裕点的农民家里打工、干农活。我去的是沙河桥镇一个叫闫虎的富农家,做一些喂牲口、推碾子、抱孩子、挑水之类的活计。1943年,我不扛活了,而是在村里
一、找不到学习动力的小C  “咚……咚咚”,初秋的一天中午,几声若有若无的敲门声响起,打开办公室的门,我看到了一个局促不安的女孩,她皱着眉头,似乎随时准备离开。我在她退缩之前,把她迎入了办公室,并给她倒了杯水。沉默了好一会儿,她才向我敞开了心扉,断断续续地诉说她的苦恼。  女孩叫小C,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秀,而且喜欢给自己找竞争对手,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们这所重点高中。可是到了
【摘要】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以积极心理学为支撑,以“博雅教育”课题为引领,针对女性特点,构筑心育环境、打造心育队伍、坚守心育课堂、搭建心育平台、延伸心育时空,實施积极心理教育,努力开创和建立现代心理教育的新范式,实现“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班华教授语)的心育功能与目标,让学生的生命优雅绽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根据人们在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心态和表现,将人的思维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相信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失败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所以刻意回避困難,只挑选相对简单容易的事情做;同时他们时刻都需要对自己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他们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害怕被评价,害怕失败,严重缺乏自信。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能力主
【关键词】生涯辅导;目标管理;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0-0052-03  【作者简介】徐梦,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生涯目标是促进个体生涯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目标对个体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指引作用。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方面的辅导,帮助学生聚焦、澄清个人目
“四个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四个自信”源自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在本质上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创造更大成就的光辉指引。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和开创中国道路的历史。道路问题是根本问题,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
今年3月25日,是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京70周年。香山双清别墅,是毛泽东进驻北平后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著名摄影家徐肖冰先生有一幅知名的摄影作品:1949年4月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凉亭中读报。但至今对于这幅照片的说明词却说法种种。因报纸上有“南京解放”的醒目标题,故一般都写为毛泽东在看南京解放的报道,有的则写为在看南京解放的捷报、号外等等,有的对此还有细节的描写,连摄影者本人也
“瞪眼虎”不是山中猛虎,而是一个人的乳名。这人本名韩志诚,生于1928年6月,河北省赵县大马村人。他出生的时候,父亲看他长得一双大眼睛,虎头虎脑,就给他起了个乳名“瞪眼虎”。  “瞪眼虎”十三四岁时,就当上了小侦察员,而且屡建奇功,在邻近几个县声名远扬,是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被作家徐光耀写进了小说《平原烈火》,接着又成了《小兵张嘎》中嘎子的原型。  “瞪眼虎”的父亲早年因吸食大烟去世,把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