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是中国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主流媒体全面升级传播硬件,深度接轨国际话语,高度重视传播效果。因而,2010年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就带有了浓重的国际传播自觉的色彩。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拼抢新闻制高点
在中国新闻报道的竞争中,重大突发事件是中外传媒拼抢的制高点。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突发7.1级大地震,新华社以英文“特急电”向海外发出第一条关于震中和震级的精确消息。此后的报道也被外电跟随转发,生动诠释了中国媒体第一时间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展现了中国公开透明、救灾得力的良好形象。
玉树地震报道中,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用英文在震中结古镇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请求做了电话连线报道。这在以往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极为罕见。其原因在于,新华社对外英文最先发出了“玉树”电头的特写报道,表明“第一现场”与“第一时间”同样重要。这个细节也表明,新华社开始利用自己在中国本土的突发事件报道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国际品牌塑造。
“史上最长”中国国际传播盛事
开园长达6个月、报道纵贯全年的上海世博会,堪称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史上迄今最长的国际传播事件。新华社对外报道将上海世博会视为“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的巨型舞台,在全景报道的同时,尤其注意从全球视野,抓住海外关注的中国政经社会文化等问题构建一流报道,说明中国的进步、开放与文明,充分展现中国真诚和平融入世界的理念和实践。
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新华社对外采写播发了一系列报道,指出中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快、城市问题等科学发展挑战,都能在上海世博会中找到解决之道或有启发性的思路,倡导绿色、环保、低碳是上海世博会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共同语言。敏感时间=传播“黄金窗口”
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新疆发展与稳定上升为中国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与此相应,加强涉疆问题的国际传播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和挑战性。
2010年6月下旬,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一周年前夕,新华社派遣由总社资深英文记者和新疆等分社记者共同组成的特派小分队赴疆采访。此行时值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和“7·5”周年之前的涉疆敏感期,同时,也是海外高度关注的传播“黄金窗口”。新华社对外部根据中央精神和国际传播规律,研究在敏感时间,针对海外关注的敏感话题,如对口援疆、双语教育、反恐维稳、民生改善和文化保护等精心设计报道选题。
小分队深入新疆乡村和城市基层调研采访,采写了近20篇深度报道,罕有地被法新社、路透社、《南华早报》、《中国日报》等境内外主流媒体大幅采用。“7·5”周年当天,新华社对外播发了《乌鲁木齐在伤痕淡去中重拾信心》等记者亲历见闻式稿件,向海外传递了新疆局势平稳、人民渴望稳定与发展的讯息,说明了新疆局势的真相,平衡了外媒负面报道。
在中西、古今交叉点上
推介中国文化
2010年9月在山东曲阜举行的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向世界推介孔子这张中国文化名片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华社对外部对此次论坛的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而且,其所采用的报道思路和报道模式,对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类题材具有一般性的启发意义。
新华社对外报道瞄准“世界文明将走向融合还是走向冲突”的国际争议话题,淡化尼山论坛的学术色彩,强化其思想碰撞“和而不同”的中国式智慧,进而探究对世界现实挑战和未来走向的启示,在中西、古今的交叉点上设置一系列议题。《中国聚焦:基督教士在中国的一次精神之旅在尼山启程》,透过孔子诞生地尼山给基督教士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基督教与儒家文明对话的历史渊源,向海外读者揭示了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新华视点)孔子和耶稣:2000年后的对话》,通过对美国知名牧师、韩国儒学和基督教研究专家、英国、奥地利和中国等国学者的采访,分析了孔子和耶稣思想在当今时代对话的机遇。
借体育舞台,向世界传播中国
南非世界杯如火如荼之际,新华社对外播发了深度报道《瓦瓦祖拉:世界杯的商业传奇,中国制造的辛酸故事》。报道抓住南非世界杯上最引人注目的欢笑道具“瓦瓦祖拉”,讲述了瓦瓦祖拉商业化之父——浙江宁海一家庭作坊“闯入”世界杯、扬名世界杯、又饮恨世界杯的故事,从而指出一个惊人事实: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国企业无法掌握国际定價权,其中的暴利只能被外国人赚走。这一报道回击了“中国独秀论”,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性。
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新华社对外部与广东分社策划的“大亚运”报道已经启幕。一系列与广州亚运会有关联的中国热点话题,如《史上最严厉控烟条例在中国引发争议》、《广州牺牲GDP兑现“绿色亚运”承诺》、《拆迁与扰民:举办亚运考验中国城市管理能力》等,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海外对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和中国故事的好奇心。
上述体育赛事所表现出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潜力,提示我们须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思考中国国际传播:每一个引发世界关注的事件,只要找到它与中国的关联,都有可能变成一个有效传播中国的好机会。
2010中国国际传播五点启示
第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正在引发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中国新闻对外报道需要重新定位和重新定义。新华社对外部对自己的新定位是:构建对外传播创意策划、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体系,整合中国新闻对外报道资源,将策划、采访、编辑、发稿、研究一体化,强化对互联网站等新传播方式的应用,紧紧围绕以英文为主要语种的内容建设,完善全流程策划和多媒体产业链,打造中国新闻权威发布的全天候、全媒体平台。
第二,完善海外受众导向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国国际传播必须更加重视海外受众的需求,真正形成海外受众导向的报道策划、采写和编辑机制,这并非一味迎合,而是要通过满足其对中国新闻的需求,“有的放矢”,“无缝对接”,达到我们期待的传播效果。
第三,回归新闻,内容为王。“内容为王”仍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传播效果看,最重要的就是回归新闻,着力提升报道的新闻性、针对性,对海外关心的中国热点、敏感或所谓负面题材,不是选择回避、失语,而是通过巧妙选取角度和专业化处理,取得引导舆论的积极效果。
第四,中国不缺一流故事,但一流表达远远不够。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英文报道,与国际话语体系接轨。“师夷长技以制夷”,有选择地借鉴其媒体管理的先进经验,有步骤地引入西方新闻学叙事形态,建立面向西方受众的报道规范,改善英文写作技巧,突出新闻性,淡化宣传味。
第五,有效的议题设置,需要传播技巧,也需要专业。专业产生深度,新华社对外部将瞄准涉藏、涉疆、涉台、人权、宗教、民族、安全挑战、贸易摩擦、知识产权、气候变化等国际舆论斗争中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针对“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建立专题舆情资料库,以更好地设置传播议题。责编:吴奇志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拼抢新闻制高点
在中国新闻报道的竞争中,重大突发事件是中外传媒拼抢的制高点。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突发7.1级大地震,新华社以英文“特急电”向海外发出第一条关于震中和震级的精确消息。此后的报道也被外电跟随转发,生动诠释了中国媒体第一时间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展现了中国公开透明、救灾得力的良好形象。
玉树地震报道中,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用英文在震中结古镇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请求做了电话连线报道。这在以往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极为罕见。其原因在于,新华社对外英文最先发出了“玉树”电头的特写报道,表明“第一现场”与“第一时间”同样重要。这个细节也表明,新华社开始利用自己在中国本土的突发事件报道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国际品牌塑造。
“史上最长”中国国际传播盛事
开园长达6个月、报道纵贯全年的上海世博会,堪称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史上迄今最长的国际传播事件。新华社对外报道将上海世博会视为“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的巨型舞台,在全景报道的同时,尤其注意从全球视野,抓住海外关注的中国政经社会文化等问题构建一流报道,说明中国的进步、开放与文明,充分展现中国真诚和平融入世界的理念和实践。
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新华社对外采写播发了一系列报道,指出中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快、城市问题等科学发展挑战,都能在上海世博会中找到解决之道或有启发性的思路,倡导绿色、环保、低碳是上海世博会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共同语言。敏感时间=传播“黄金窗口”
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新疆发展与稳定上升为中国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与此相应,加强涉疆问题的国际传播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和挑战性。
2010年6月下旬,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一周年前夕,新华社派遣由总社资深英文记者和新疆等分社记者共同组成的特派小分队赴疆采访。此行时值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和“7·5”周年之前的涉疆敏感期,同时,也是海外高度关注的传播“黄金窗口”。新华社对外部根据中央精神和国际传播规律,研究在敏感时间,针对海外关注的敏感话题,如对口援疆、双语教育、反恐维稳、民生改善和文化保护等精心设计报道选题。
小分队深入新疆乡村和城市基层调研采访,采写了近20篇深度报道,罕有地被法新社、路透社、《南华早报》、《中国日报》等境内外主流媒体大幅采用。“7·5”周年当天,新华社对外播发了《乌鲁木齐在伤痕淡去中重拾信心》等记者亲历见闻式稿件,向海外传递了新疆局势平稳、人民渴望稳定与发展的讯息,说明了新疆局势的真相,平衡了外媒负面报道。
在中西、古今交叉点上
推介中国文化
2010年9月在山东曲阜举行的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向世界推介孔子这张中国文化名片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华社对外部对此次论坛的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而且,其所采用的报道思路和报道模式,对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类题材具有一般性的启发意义。
新华社对外报道瞄准“世界文明将走向融合还是走向冲突”的国际争议话题,淡化尼山论坛的学术色彩,强化其思想碰撞“和而不同”的中国式智慧,进而探究对世界现实挑战和未来走向的启示,在中西、古今的交叉点上设置一系列议题。《中国聚焦:基督教士在中国的一次精神之旅在尼山启程》,透过孔子诞生地尼山给基督教士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基督教与儒家文明对话的历史渊源,向海外读者揭示了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新华视点)孔子和耶稣:2000年后的对话》,通过对美国知名牧师、韩国儒学和基督教研究专家、英国、奥地利和中国等国学者的采访,分析了孔子和耶稣思想在当今时代对话的机遇。
借体育舞台,向世界传播中国
南非世界杯如火如荼之际,新华社对外播发了深度报道《瓦瓦祖拉:世界杯的商业传奇,中国制造的辛酸故事》。报道抓住南非世界杯上最引人注目的欢笑道具“瓦瓦祖拉”,讲述了瓦瓦祖拉商业化之父——浙江宁海一家庭作坊“闯入”世界杯、扬名世界杯、又饮恨世界杯的故事,从而指出一个惊人事实: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国企业无法掌握国际定價权,其中的暴利只能被外国人赚走。这一报道回击了“中国独秀论”,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性。
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新华社对外部与广东分社策划的“大亚运”报道已经启幕。一系列与广州亚运会有关联的中国热点话题,如《史上最严厉控烟条例在中国引发争议》、《广州牺牲GDP兑现“绿色亚运”承诺》、《拆迁与扰民:举办亚运考验中国城市管理能力》等,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海外对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和中国故事的好奇心。
上述体育赛事所表现出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潜力,提示我们须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思考中国国际传播:每一个引发世界关注的事件,只要找到它与中国的关联,都有可能变成一个有效传播中国的好机会。
2010中国国际传播五点启示
第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正在引发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中国新闻对外报道需要重新定位和重新定义。新华社对外部对自己的新定位是:构建对外传播创意策划、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体系,整合中国新闻对外报道资源,将策划、采访、编辑、发稿、研究一体化,强化对互联网站等新传播方式的应用,紧紧围绕以英文为主要语种的内容建设,完善全流程策划和多媒体产业链,打造中国新闻权威发布的全天候、全媒体平台。
第二,完善海外受众导向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国国际传播必须更加重视海外受众的需求,真正形成海外受众导向的报道策划、采写和编辑机制,这并非一味迎合,而是要通过满足其对中国新闻的需求,“有的放矢”,“无缝对接”,达到我们期待的传播效果。
第三,回归新闻,内容为王。“内容为王”仍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传播效果看,最重要的就是回归新闻,着力提升报道的新闻性、针对性,对海外关心的中国热点、敏感或所谓负面题材,不是选择回避、失语,而是通过巧妙选取角度和专业化处理,取得引导舆论的积极效果。
第四,中国不缺一流故事,但一流表达远远不够。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英文报道,与国际话语体系接轨。“师夷长技以制夷”,有选择地借鉴其媒体管理的先进经验,有步骤地引入西方新闻学叙事形态,建立面向西方受众的报道规范,改善英文写作技巧,突出新闻性,淡化宣传味。
第五,有效的议题设置,需要传播技巧,也需要专业。专业产生深度,新华社对外部将瞄准涉藏、涉疆、涉台、人权、宗教、民族、安全挑战、贸易摩擦、知识产权、气候变化等国际舆论斗争中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针对“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建立专题舆情资料库,以更好地设置传播议题。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