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强国,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教育是头等大事,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刻起就开始接受教育。家庭是人生中第一所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终身教育。紧接着是幼儿、小学、初中教育,这是人类教育的关键期和黄金期,是关系到一个人将来会成为什么样人的基础教育。在这个时期,遇上好校长、好老师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然而,用仁爱之心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不光是父母的事,也不全是学校、老师的事,更是全党全民的大事。上至每个领导,下至每个国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国运的兴衰系于教育的好坏。中国教育强国的初心与使命就是培养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灵魂纯洁、勤学好问、学识渊博、自信坚韧、改革创新、不懈奋斗的杰出人才。也就是说,教育是人才的母亲、社会的灵魂、未来的象征,是人类自身体、德、智、音、美、劳“六育”再生产、再发展、再提高、再塑造的千秋基业。
教育是一件周期长、见效慢、面向长远、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我们现在的教育虽说不再缺经费、缺编制、缺装备,但是却缺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重新思考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一步一步地把教育提到了“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高度,逐渐创立了新时代新教育思想。实际上,中国教育是一个积弊难治的痼疾,笔者搞了近一个甲子的教育,深知教育体制是最顽固,也是最后一座难攻的堡垒。在习近平新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育部做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工作,这说明中国的教育正在回归科学,将迎来一个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
用正确思想唤醒人民,把新的思想理论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时间,需要人才,是需要付出更多心血的一场思想大碰撞,也是承前启后的一种大学习、大教育、大事业、大发展。
教育的生命力与伟大现实意义
马克思说:“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列宁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和教学,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育和教学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教育思想,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所能做的就是遵循这些主流的教育思想。笔者从事农村教育近一甲子,也没有系统地学过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创立的近千种思想理论,但始终践行着国家的教育思想。笔者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山区老学校,学生来去自由,来就读的都是没钱进城的贫困农民子女,家教、幼教几乎是零。学校的老师都是城里学校调来的,水平不算高,但是特别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爱孩子们,经过九年手把手、面对面的教育,全县中考总均分年年第一,体育县运会十连冠,生动再现了教育先辈们光辉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环境育人与科教兴国
环境育人主要是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有利于立德树人,有利于杰出人才的健康成长。环境能磨炼人,环境能改变人,环境会孕育人,但环境也会污染人。两万五千里长征,艰苦的环境成就了无数的伟人,抗日战争期间的抗大,即使饱受战火洗礼,依然名家辈出;而环境太优越了就容易玩物丧志,在很快富裕起来的年代里出了那么多的腐败分子,“黄赌毒黑”把好人变成了魔鬼,这就是我们今天更加重视教育、重视教育环境的原因。
一个家庭要靠家训延续,一个人要靠偶像成长,一个民族要靠守正传承而生生不息。在某个时期,一度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就是现在真学真用的人也不多。笔者坚信这种状况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一个瞬间,因为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便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为在黑暗中摸索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带来了解放的光明前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方针与方式方法被异化,有些教育工作者已忘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初心,思想固化、精神懈怠,这样的教育不要说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就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培养不出来,只能出高分低能的人。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教育的规模世界最大,各级各类学生的成人、成才百分数的分母也最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各级各类学校调查研究,在系列讲话中多次讲了教育问题,把新时代的教育提高到了优先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加上我们的家长特别重视,青少年又非常勤奋、非常聪明、非常智慧、非常会学习,即使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还不是很先进,即使有时候我们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同发达国家比占的比例不高,但也堪称是人才辈出的大国。
中国的世界名片如航空航天、5G、高铁、阿里巴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都是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三代结合的中华英才创造的。在2020年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又是以“80后”“90后”“00后”的中青年为主体、为骨干,老、中、青三结合的专家学者与医护人员立了头功。他们在发现病毒、研究病毒、研究疫苗、救死扶伤、积极配合世卫组织进行国际合作等方面,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为中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中国公共卫生与中国医疗保健方面的新水平。 抢救被埋没的人才
我们今天要建构一个流动的、向上的、积极的社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防止人才苗子和人才被埋没。人才苗子被埋没是指人人本来都有天赋,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先生,只要接受了良好教育,人人都能成人、成才、成功;人才被埋没是指德才兼备的人才没有被挖掘出来,有德有才国之宝,德强才弱国之器,德才平平国之用,有才无德国之妖,用人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古人有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根据事物的正常发展规律,真正的杰出人才是埋没不了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金不怕火炼,英才不怕被埋没,越炼越纯洁,埋没的再深再久也会被后人发掘。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论语》埋藏在了一道又高又厚的墙里面,多少年后终于还是被后人挖掘出来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论语》最终成为经典,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从制度、治理的层面防止学校埋没人才苗子。千方百计预防埋没人才苗子,尽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抢救被旧体制埋没的人才。从学校到社会如果能把埋没人才苗子与人才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将相当于新办了不知多少所综合性、研究性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陕、得人心、合民意、人才辈出的战略,是抢救杰出人才,破解官道固化、财路固化、贫富分化、人与人的关系权钱化的长效机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大力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与自身建设外,再没有比教育、学习、人才更重要的了,教育、学习、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无可比拟、神圣性无可替代。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礼乐崩坏的局面,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這些“万世师表”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上善若水”“为政以德”“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思想,为思想文化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中华民族的根脉得以延续与传承。
19世纪初的美国拜金主义泛滥,功利化盛行,人心莫测,世风日下。由于教育体系、办学体制健全,教师队伍敬业,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文化素养的精英,使国家摆脱了危机,走上了向世界强国发展的道路。
列宁从建设社会主义现实出发,精辟地阐述马克思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教育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列宁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前苏联人民始终把教育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教师,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谈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时,提出了“教育第一”,教育拯救人类的思想。这绝不是说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军事不重要,而是说在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学习、人才更重要。因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政治、经济、科技与军事。如果说政治、经济等是天大的事,而大教育、新教育比天大,比太阳新。
人要更好地成长,一定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父母和师长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党和国家的教育也至关重要,我们从所经历的危机和灾难中也能得到教育。2020年年初我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攀升的死亡人数让无数国人倍感痛心,经济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彰显了我们党的正确决策与大国风范,也体现了我党我国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治国理念。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最深刻、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大教育更神圣、更感染人,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心中。
教育是头等大事,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刻起就开始接受教育。家庭是人生中第一所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终身教育。紧接着是幼儿、小学、初中教育,这是人类教育的关键期和黄金期,是关系到一个人将来会成为什么样人的基础教育。在这个时期,遇上好校长、好老师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然而,用仁爱之心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不光是父母的事,也不全是学校、老师的事,更是全党全民的大事。上至每个领导,下至每个国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国运的兴衰系于教育的好坏。中国教育强国的初心与使命就是培养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灵魂纯洁、勤学好问、学识渊博、自信坚韧、改革创新、不懈奋斗的杰出人才。也就是说,教育是人才的母亲、社会的灵魂、未来的象征,是人类自身体、德、智、音、美、劳“六育”再生产、再发展、再提高、再塑造的千秋基业。
教育是一件周期长、见效慢、面向长远、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我们现在的教育虽说不再缺经费、缺编制、缺装备,但是却缺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重新思考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一步一步地把教育提到了“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高度,逐渐创立了新时代新教育思想。实际上,中国教育是一个积弊难治的痼疾,笔者搞了近一个甲子的教育,深知教育体制是最顽固,也是最后一座难攻的堡垒。在习近平新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育部做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工作,这说明中国的教育正在回归科学,将迎来一个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
用正确思想唤醒人民,把新的思想理论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时间,需要人才,是需要付出更多心血的一场思想大碰撞,也是承前启后的一种大学习、大教育、大事业、大发展。
教育的生命力与伟大现实意义
马克思说:“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列宁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和教学,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育和教学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教育思想,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所能做的就是遵循这些主流的教育思想。笔者从事农村教育近一甲子,也没有系统地学过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创立的近千种思想理论,但始终践行着国家的教育思想。笔者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山区老学校,学生来去自由,来就读的都是没钱进城的贫困农民子女,家教、幼教几乎是零。学校的老师都是城里学校调来的,水平不算高,但是特别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爱孩子们,经过九年手把手、面对面的教育,全县中考总均分年年第一,体育县运会十连冠,生动再现了教育先辈们光辉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环境育人与科教兴国
环境育人主要是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有利于立德树人,有利于杰出人才的健康成长。环境能磨炼人,环境能改变人,环境会孕育人,但环境也会污染人。两万五千里长征,艰苦的环境成就了无数的伟人,抗日战争期间的抗大,即使饱受战火洗礼,依然名家辈出;而环境太优越了就容易玩物丧志,在很快富裕起来的年代里出了那么多的腐败分子,“黄赌毒黑”把好人变成了魔鬼,这就是我们今天更加重视教育、重视教育环境的原因。
一个家庭要靠家训延续,一个人要靠偶像成长,一个民族要靠守正传承而生生不息。在某个时期,一度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就是现在真学真用的人也不多。笔者坚信这种状况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一个瞬间,因为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便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为在黑暗中摸索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带来了解放的光明前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方针与方式方法被异化,有些教育工作者已忘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初心,思想固化、精神懈怠,这样的教育不要说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就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培养不出来,只能出高分低能的人。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教育的规模世界最大,各级各类学生的成人、成才百分数的分母也最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各级各类学校调查研究,在系列讲话中多次讲了教育问题,把新时代的教育提高到了优先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加上我们的家长特别重视,青少年又非常勤奋、非常聪明、非常智慧、非常会学习,即使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还不是很先进,即使有时候我们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同发达国家比占的比例不高,但也堪称是人才辈出的大国。
中国的世界名片如航空航天、5G、高铁、阿里巴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都是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三代结合的中华英才创造的。在2020年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又是以“80后”“90后”“00后”的中青年为主体、为骨干,老、中、青三结合的专家学者与医护人员立了头功。他们在发现病毒、研究病毒、研究疫苗、救死扶伤、积极配合世卫组织进行国际合作等方面,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为中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中国公共卫生与中国医疗保健方面的新水平。 抢救被埋没的人才
我们今天要建构一个流动的、向上的、积极的社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防止人才苗子和人才被埋没。人才苗子被埋没是指人人本来都有天赋,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先生,只要接受了良好教育,人人都能成人、成才、成功;人才被埋没是指德才兼备的人才没有被挖掘出来,有德有才国之宝,德强才弱国之器,德才平平国之用,有才无德国之妖,用人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古人有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根据事物的正常发展规律,真正的杰出人才是埋没不了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金不怕火炼,英才不怕被埋没,越炼越纯洁,埋没的再深再久也会被后人发掘。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论语》埋藏在了一道又高又厚的墙里面,多少年后终于还是被后人挖掘出来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论语》最终成为经典,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从制度、治理的层面防止学校埋没人才苗子。千方百计预防埋没人才苗子,尽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抢救被旧体制埋没的人才。从学校到社会如果能把埋没人才苗子与人才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将相当于新办了不知多少所综合性、研究性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陕、得人心、合民意、人才辈出的战略,是抢救杰出人才,破解官道固化、财路固化、贫富分化、人与人的关系权钱化的长效机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大力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与自身建设外,再没有比教育、学习、人才更重要的了,教育、学习、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无可比拟、神圣性无可替代。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礼乐崩坏的局面,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這些“万世师表”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上善若水”“为政以德”“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思想,为思想文化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中华民族的根脉得以延续与传承。
19世纪初的美国拜金主义泛滥,功利化盛行,人心莫测,世风日下。由于教育体系、办学体制健全,教师队伍敬业,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文化素养的精英,使国家摆脱了危机,走上了向世界强国发展的道路。
列宁从建设社会主义现实出发,精辟地阐述马克思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教育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列宁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前苏联人民始终把教育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教师,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谈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时,提出了“教育第一”,教育拯救人类的思想。这绝不是说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军事不重要,而是说在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学习、人才更重要。因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政治、经济、科技与军事。如果说政治、经济等是天大的事,而大教育、新教育比天大,比太阳新。
人要更好地成长,一定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父母和师长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党和国家的教育也至关重要,我们从所经历的危机和灾难中也能得到教育。2020年年初我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攀升的死亡人数让无数国人倍感痛心,经济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彰显了我们党的正确决策与大国风范,也体现了我党我国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治国理念。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最深刻、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大教育更神圣、更感染人,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