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作为工程施工的中的重要部分,基础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为使建筑业可持续性发展,节能降耗尤为重要,绿色施工应时而生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施工中实行节能、节源成了绿色施工的最根本标准。本文就绿色施工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实施展开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绿色施工;地基处理
一、绿色施工概述
(1)绿色施工概念
绿色施工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措施,以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资源效益为基础,以环保优先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追求统筹兼顾,环保、高效、低耗的目标,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工程建筑材料、工程质量安全、水电能源等资源的节约的施工技术理论。绿色施工技术是优化自然生活环境的重要技术措施,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理论升华,是人们构建和谐生态居住条件。绿色施工技术涉及到环境保护、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物质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
(2)绿色施工的原则
首先要有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全面推行建筑的绿色发展,执行绿色建筑的标准和法规,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其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再次做好绿色施工的整体规划工作,加强整个施工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做到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总之,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机械与设备选择、材料采购、施工现场、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3)绿色施工发展现状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既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又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建造各类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消耗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 50%以上的原材料,建筑带来的空气、光和电磁等污染均占环境总污染的 34%,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 40%是建筑工程产生的,故落实实施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绿色施工也成为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6 年 6 月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规划设计阶段,没有对施工环节提出严格要求。2007 年建设部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提出施工环节中的“四节一环保”,仅是对实施绿色施工提出建议和提供指导,并没有要求强制执行。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数量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已利用现场沉淀水来清洗道路,采用绿色环保的建材及周转性材料,利用太阳能照明等一些有效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但规模小,技术不够成熟。我国真正能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建筑数量很少。据调查真正获得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标识的工程比例不足 1%。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大力推进任务还很艰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基础阶段绿色施工的措施及技术
(1)土方施工阶段的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由于需要对施工地进行较大的改动,很容易导致施工地土壤的流失、侵蚀,为了达到绿色施工则需要制定有效的施工保护措施。对于施工中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的现象,应及时设置地表的排水系统、采取稳定斜坡的措施、运用植被覆盖的功能,减少土壤流失的情况发生。对于施工中可能造成的裸土的现象,应及时地在裸土处种植速生草种植物,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对于有害的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不能直接作为建筑垃圾进行外运从而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应对其进行收集、回收后,交予有关单位进行合理的处理;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隔油池、淀池、化粪池等堵塞、渗漏、溢出的现象,应及时掏清各类池内沉淀物,进而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清运处理,以防止土壤受到污染;对于施工中对当地植被的破坏,需要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应当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的植物研究机构一起合作,在被破坏的植被区域种植合适的植物,进而恢复其生态环境的地貌或进行科学的绿化,从而补救在施工过程中人为或机械对当地植被的破坏以及土壤的侵蚀。
(2)降水过程的施工措施
通常情况下,对于排降水方法的选择,必须要按照房屋建筑施工现状的实际情况,在深基坑进行开挖之前,主要以明排水为主要的形式,在实际进行深基坑开挖之后,最好选择轻型井点降水的形式,确保深基坑施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基坑底部不会出现有积水的情况。
另外在进行深基坑土方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选择使用堵住或者是疏通的手段对基坑中的积水进行排放。尽管在深基坑施工之前也进行了全面的防渗漏的措施,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还是会经常出现积水渗漏的情况。如果一旦出现积水渗漏的情形,那么必须及时的实施该方法。假如渗漏的积水较少的话,那么通常可以使用一些干燥的海绵等其它一些吸水的物体进行排水。假如积水渗漏过大,那么必须把深水处的土体进行暂时性的预留,将土体压实,然后使用注浆把出现积水渗漏的区域封堵。
(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地基基础选型
地基基础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根本基础,其需要承载房屋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力。根据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合理确定地基基础选型。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荷载力较大,并且房屋建筑实体和地基基础竖向分布结构一致,这时房屋建筑工程可以设置独立的地基结构。如果房屋建筑工程的垂直高度较高,对于地基基础承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这时可以采用筏形的地基结构,和独立地基结构相比,筏形地基结构的荷载能力更强,地基结构更加稳定,但是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另外,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勘察实际的地质情况,如果施工现场是软土地基,必须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我国的软土地基多是由杂填土、湿陷黄土或者淤泥土等构成,要针对软土地基层的的土质泥沙、分布范围和组成成分,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2、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①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地基处理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处理法,在地基基础上利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的固结能力形成一种复合型地基,发挥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较强的承载力,在地基侧向形成增强粉喷桩和碎石桩的约束作用。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上部可以采用碎石桩,改善地基空城计的变形能力,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避免由于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柱对固结好的地基基础造成破坏,无论使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柱,还是粉喷桩和粉煤灰水泥碎石柱,都要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提高地基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质量。
②碎石桩和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要对地基结构进行挤密和排水固结,并且合理地基基础的碎石桩填土层,然后结合地基基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强夯点,利用强大的喷压作用,将地基基础的碎石桩击散,推动碎碎石沿着桩径进入周围的护土层中,并且利用碎石桩和硬壳层在地基上部形成复合层,这种密实的碎石层可以极大地地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受能力。在使用强夯法处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夯击的夯沉量、深度和夯击次数,充分发挥夯击的效果。要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土层的厚度和实际实现等级来确定夯击的深度,可以根据地基性质适当调整夯击次数,可以先夯击两到三次,然后再低能量夯击一次,并且综合土壤属性、夯击深度、载荷大小以及单位夯击量,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
(4)地基加固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已经由原来单一的传统型地基加固技术转向多样化技术的地基加固技术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采用的地基加固方式为压密固结加固法,这种加固方式主要应用于松软地质。然后进行加筋体复合地基的有效解决,这种方式在各个地质中都能使用,具有普遍性。换填垫层地基加固法,因其自身特点,只能用于小规模工程施工建设中。
三、完善绿色施工的发展策略的思考及建议
以往的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由于没有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加大了周围环境的压力,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加改善,最终,会使环境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转,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虽然我国现阶段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也必然在以后的建筑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绿色建筑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我国现阶段的绿色施工技术依然有很多方面可以加以改进。
(1)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要想让全社会各个阶层真正地认识绿色建筑技术的行为模式和价值标准,需让全社会各个阶层对绿色施工技术达成共识。所以,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针对现阶段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情况,组织开展关于绿色施工技术方面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增强社会大众的绿色技术施工意识,让人们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学习绿色施工技术,不断满足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绿色环保需求,让施工企业真正认识到绿色施工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将优秀的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施工项目,以建立示范性的方式在同行业中大力宣传,同时要做好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资料的积累,对绿色技术在施工前给施工项目及施工企业带来的经济效果进行比较。
(2)建立科学的绿色施工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发展的关键。建筑从业人员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绿色施工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强制推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应以绿色项目为基础,通过实施绿色项目、绿色建筑、ISO14000认证标准等措施来综合考虑。绿色项目可多考虑一些非强制性措施和指标,应考虑一定的优惠政策给各利益相关方,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可将部分非强制性指标转为强制性指标。而绿色施工应以强制性指标为主鼓励性指标为辅。
(3)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及配套理论的创新研究
要推进绿色施工必须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及配套理论的创新研究。对环保和节能关注不够的传统施工技术和设备,要依据绿色施工理念进行改造,同时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特别是绿色环保建材、资源再生利用和绿色施工机具等单项生态关键技术还有待深入探究。同时我国绿色施工方面的规范规程和评价指标体系中,大多是指导性的,有明确数据的定量指标较少,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量化研究,对能定量计算的应尽量给出定量评价指标。
(4)建立建全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
建立建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建筑量化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这些体系对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翟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22-24.
[2]刘晓宁.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2:196-199.
[3]贾有力.试述推进我国绿色建筑施工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6:227.
[4]张奇克.浅谈绿色施工在工程项目的实施[J].河南建材,2013,02:201-202.
[5]杨旭远.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的实施方法和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38-39.
[6]贺最荣,杨林.浅谈在工程基础阶段绿色施工的实施[J].安徽建筑,2012,04:82+101.
【关键词】绿色施工;地基处理
一、绿色施工概述
(1)绿色施工概念
绿色施工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措施,以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资源效益为基础,以环保优先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追求统筹兼顾,环保、高效、低耗的目标,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工程建筑材料、工程质量安全、水电能源等资源的节约的施工技术理论。绿色施工技术是优化自然生活环境的重要技术措施,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理论升华,是人们构建和谐生态居住条件。绿色施工技术涉及到环境保护、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物质化生产、清洁生产等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
(2)绿色施工的原则
首先要有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全面推行建筑的绿色发展,执行绿色建筑的标准和法规,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其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再次做好绿色施工的整体规划工作,加强整个施工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做到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总之,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机械与设备选择、材料采购、施工现场、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3)绿色施工发展现状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既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又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建造各类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消耗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 50%以上的原材料,建筑带来的空气、光和电磁等污染均占环境总污染的 34%,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 40%是建筑工程产生的,故落实实施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绿色施工也成为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6 年 6 月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规划设计阶段,没有对施工环节提出严格要求。2007 年建设部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提出施工环节中的“四节一环保”,仅是对实施绿色施工提出建议和提供指导,并没有要求强制执行。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数量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已利用现场沉淀水来清洗道路,采用绿色环保的建材及周转性材料,利用太阳能照明等一些有效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但规模小,技术不够成熟。我国真正能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建筑数量很少。据调查真正获得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标识的工程比例不足 1%。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大力推进任务还很艰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基础阶段绿色施工的措施及技术
(1)土方施工阶段的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由于需要对施工地进行较大的改动,很容易导致施工地土壤的流失、侵蚀,为了达到绿色施工则需要制定有效的施工保护措施。对于施工中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的现象,应及时设置地表的排水系统、采取稳定斜坡的措施、运用植被覆盖的功能,减少土壤流失的情况发生。对于施工中可能造成的裸土的现象,应及时地在裸土处种植速生草种植物,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对于有害的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不能直接作为建筑垃圾进行外运从而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应对其进行收集、回收后,交予有关单位进行合理的处理;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隔油池、淀池、化粪池等堵塞、渗漏、溢出的现象,应及时掏清各类池内沉淀物,进而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清运处理,以防止土壤受到污染;对于施工中对当地植被的破坏,需要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应当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的植物研究机构一起合作,在被破坏的植被区域种植合适的植物,进而恢复其生态环境的地貌或进行科学的绿化,从而补救在施工过程中人为或机械对当地植被的破坏以及土壤的侵蚀。
(2)降水过程的施工措施
通常情况下,对于排降水方法的选择,必须要按照房屋建筑施工现状的实际情况,在深基坑进行开挖之前,主要以明排水为主要的形式,在实际进行深基坑开挖之后,最好选择轻型井点降水的形式,确保深基坑施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基坑底部不会出现有积水的情况。
另外在进行深基坑土方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选择使用堵住或者是疏通的手段对基坑中的积水进行排放。尽管在深基坑施工之前也进行了全面的防渗漏的措施,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还是会经常出现积水渗漏的情况。如果一旦出现积水渗漏的情形,那么必须及时的实施该方法。假如渗漏的积水较少的话,那么通常可以使用一些干燥的海绵等其它一些吸水的物体进行排水。假如积水渗漏过大,那么必须把深水处的土体进行暂时性的预留,将土体压实,然后使用注浆把出现积水渗漏的区域封堵。
(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地基基础选型
地基基础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根本基础,其需要承载房屋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力。根据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合理确定地基基础选型。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荷载力较大,并且房屋建筑实体和地基基础竖向分布结构一致,这时房屋建筑工程可以设置独立的地基结构。如果房屋建筑工程的垂直高度较高,对于地基基础承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这时可以采用筏形的地基结构,和独立地基结构相比,筏形地基结构的荷载能力更强,地基结构更加稳定,但是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另外,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勘察实际的地质情况,如果施工现场是软土地基,必须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我国的软土地基多是由杂填土、湿陷黄土或者淤泥土等构成,要针对软土地基层的的土质泥沙、分布范围和组成成分,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2、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①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地基处理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处理法,在地基基础上利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的固结能力形成一种复合型地基,发挥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较强的承载力,在地基侧向形成增强粉喷桩和碎石桩的约束作用。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上部可以采用碎石桩,改善地基空城计的变形能力,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避免由于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柱对固结好的地基基础造成破坏,无论使用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柱,还是粉喷桩和粉煤灰水泥碎石柱,都要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提高地基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质量。
②碎石桩和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法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要对地基结构进行挤密和排水固结,并且合理地基基础的碎石桩填土层,然后结合地基基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强夯点,利用强大的喷压作用,将地基基础的碎石桩击散,推动碎碎石沿着桩径进入周围的护土层中,并且利用碎石桩和硬壳层在地基上部形成复合层,这种密实的碎石层可以极大地地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受能力。在使用强夯法处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夯击的夯沉量、深度和夯击次数,充分发挥夯击的效果。要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土层的厚度和实际实现等级来确定夯击的深度,可以根据地基性质适当调整夯击次数,可以先夯击两到三次,然后再低能量夯击一次,并且综合土壤属性、夯击深度、载荷大小以及单位夯击量,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
(4)地基加固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已经由原来单一的传统型地基加固技术转向多样化技术的地基加固技术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采用的地基加固方式为压密固结加固法,这种加固方式主要应用于松软地质。然后进行加筋体复合地基的有效解决,这种方式在各个地质中都能使用,具有普遍性。换填垫层地基加固法,因其自身特点,只能用于小规模工程施工建设中。
三、完善绿色施工的发展策略的思考及建议
以往的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由于没有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加大了周围环境的压力,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加改善,最终,会使环境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转,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虽然我国现阶段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也必然在以后的建筑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绿色建筑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我国现阶段的绿色施工技术依然有很多方面可以加以改进。
(1)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要想让全社会各个阶层真正地认识绿色建筑技术的行为模式和价值标准,需让全社会各个阶层对绿色施工技术达成共识。所以,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针对现阶段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情况,组织开展关于绿色施工技术方面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增强社会大众的绿色技术施工意识,让人们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学习绿色施工技术,不断满足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绿色环保需求,让施工企业真正认识到绿色施工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将优秀的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施工项目,以建立示范性的方式在同行业中大力宣传,同时要做好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资料的积累,对绿色技术在施工前给施工项目及施工企业带来的经济效果进行比较。
(2)建立科学的绿色施工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发展的关键。建筑从业人员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绿色施工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强制推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应以绿色项目为基础,通过实施绿色项目、绿色建筑、ISO14000认证标准等措施来综合考虑。绿色项目可多考虑一些非强制性措施和指标,应考虑一定的优惠政策给各利益相关方,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可将部分非强制性指标转为强制性指标。而绿色施工应以强制性指标为主鼓励性指标为辅。
(3)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及配套理论的创新研究
要推进绿色施工必须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及配套理论的创新研究。对环保和节能关注不够的传统施工技术和设备,要依据绿色施工理念进行改造,同时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特别是绿色环保建材、资源再生利用和绿色施工机具等单项生态关键技术还有待深入探究。同时我国绿色施工方面的规范规程和评价指标体系中,大多是指导性的,有明确数据的定量指标较少,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量化研究,对能定量计算的应尽量给出定量评价指标。
(4)建立建全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
建立建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建筑量化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这些体系对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翟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22-24.
[2]刘晓宁.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2:196-199.
[3]贾有力.试述推进我国绿色建筑施工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6:227.
[4]张奇克.浅谈绿色施工在工程项目的实施[J].河南建材,2013,02:201-202.
[5]杨旭远.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的实施方法和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38-39.
[6]贺最荣,杨林.浅谈在工程基础阶段绿色施工的实施[J].安徽建筑,2012,04:8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