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根据作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角度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关系,分析了在处理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经济性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 前瞻性 经济性
自从有了城市一词,就产生了城市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城市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既合理又科学,就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态势,做到超前而不脱离实际,经济而不因循守旧,即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及经济性的关系问题。
一、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1、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相互联系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规划具有适度的前瞻性,才是最经济最合理的,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有的城市认为规划应量入而出,所以不应超越经济的发展水平,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过分强调眼前局部利益,忽视长远与全局利益,才是资源的最大浪费和规划的最大失败。
2、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协调一致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协调一致的关系。规划的适度前瞻性使得规划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规划的经济性要求又使得规划必须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城市功能,科学配置城市资源,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高屋建瓴,适度超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3、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相互制约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相互制约的,规划的前瞻性制约和影响着规划的经济性,规划脱离实际的盲目的前瞻性,必然造成事实上的不经济性;而规划的经济性又反过来制约着规划的前瞻性,使规划的前瞻性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
三、规划的前瞻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所谓的国际化
目前,城市规划出现的一个倾向,就是片面追求所谓的国际化,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城市的发展需要,一规划就要搞成国际化,一个只有50平方公里、近一百万人口的中小城市也要拔高定位,向国际化看齐,也要搞地铁,似乎不这样,城市的品位就要低一个档次,就体现不出城市的现代化,体现不出城市政府匠心独运的成果。殊不知,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所谓的国际化的后果是财政淘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人民既享受不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也给后代的资源利用带来无穷的隐患。
2、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大而全
有的城市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大而全,盲目拓展城市建成区范围,道路要宽、不管有车没车,新建道路一律45米、甚至60米以上;功能要全,不管有没有人气,一样不少,什么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等。大而全的结果是城市失去了她应有的风格,建成的场馆成了城市中一个个水泥摆设,没有社会效益,更没有经济效益,不伦不类,既不入流,也不登大雅之堂。
3、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所谓的精致化
有的城市规划很讲究,刻意追求所谓的精致化。建筑要求精致,绿化要求精致,雕塑要求精致,于是乎在规划中崇洋迷外现象突出,草木需要从国外引进、建筑设计师需要从国外引进,花岗岩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城市建设中,进口草坪满目皆是,外来树种玲琅满目,各种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似乎不这样就体现不出精致化,但哪里知道外来和尚虽然好念经,付出的代价也是昂贵的。由于外来树种草坪不适合本地气候,导致管理成本很高,政府的财力很大一部分花在了无谓的养护成本上,而且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四、规划的经济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片面强调经济实力而固步自封
有的城市则相反,片面强调经济实力而固步自封,十年前城市是这个样子,十年后城市还是这个样子,一阅要建设,就说没钱、没实力,二阅要发展,还是没钱、没实力。十年前是一条石板街道、一条烂泥路,十年后还是一条石板街道、一条烂泥路,只不过稍稍长了一些。问此到底为什么?只怨身在此山中,上面不拨钱,我又无奈何。
2、片面强调历史悠久而因循守旧
有的城市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囿于同样的原因而因循守旧,讲起历史来,滔滔不及,讲起发展来,却是一味地强调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不是这里由于历史原因不能开发,就是那里还是由于历史原因开发不起来;不是这里的老百姓不愿搬迁,就是那边的老百姓不愿配合。总之一句话,开发成本太高,难以实施。
3、片面强调地方特色而墨守成规
有的城市片面强调地方特色而墨守成规,一搞规划,总要拿保持地方固有特色说事,这里不能开发,那边不能开发,原因很简单,会破坏地方特色,结果抱着地方特色这本老黄历一搁就是二十年,待到清醒过来,一切都晚了,周边地方早已面貌一新,想赶已经落后了一大截了。
五、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要求
一个城市太小,就没有份量;一个城市缺少特色,就没有魅力;一个城市没有品位,就会被人遗忘。而城市的大小、特色和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哪個城市规划得好,哪个城市建设水平就高,聚集力、吸引力、辐射力就强,综合竞争优势就明显(如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尽管不大,但很有特色,很有魅力)。因此,“规划是生产力,规划出竞争力”,“规划创造价值,规划也是资源”,“规划显现城市效益,规划铸造城市品牌”等一系列先进理念,既是对规划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体会,也是尊重科学、尊重城市建设规律、科学把握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要求的集中体现。
1、坚持“以人为本”,把握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辩证关系
人是我们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没有人,再好的东西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既要顾及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把握规划的经济性,讲究量入为出,又要洞察宏观发展大局,看到本地方未来发展的趋势,适度超前,把握规划的前瞻性,做到既照顾经济性的前瞻性,又照顾前瞻性的经济性,使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和而辩证统一。
2、坚持“科学发展”,把握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要坚持“科学发展”,把握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高起点地定位城市目标,高标准地编制城市规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心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科学论证并确定城市的定位、功能、规模、发展方向,使城市规划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要尽快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规划决策机制,完善规划管理体制。要着力提高规划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积极引进和培养规划设计人才,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夯实基础。要放开规划设计市场,舍得付出代价,吸引国内外的优秀规划单位参与规划,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评审,选出优胜方案。要大力推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强化规划决策的公众参与和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3、坚持“因地制宜”,把握规划的特色性与经济性
一个城市没有了特色,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要坚持“因地制宜”,把握规划的特色性与经济性,做足做好特色规划这篇文章。充分发挥一个地方固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底蕴优势,努力打造特色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在不刻意、不强掘的前提下,将一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文历史挖掘出来,规划并融入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在保持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立足实际,根据地方的财力,适度超越,规划好城市的目前与未来,给子孙后代的城市发展留下无穷的空间与弹性。
参考文献:
[1] 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2]徐巨洲.理性看待中国21世纪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1998(2):17-21.
[3]唐子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设计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2(6):1-8.
[4]万艳华.论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相契合的方法与途径[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12):26.
关键词:城市规划 前瞻性 经济性
自从有了城市一词,就产生了城市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城市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既合理又科学,就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态势,做到超前而不脱离实际,经济而不因循守旧,即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及经济性的关系问题。
一、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1、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相互联系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规划具有适度的前瞻性,才是最经济最合理的,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有的城市认为规划应量入而出,所以不应超越经济的发展水平,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过分强调眼前局部利益,忽视长远与全局利益,才是资源的最大浪费和规划的最大失败。
2、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协调一致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协调一致的关系。规划的适度前瞻性使得规划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规划的经济性要求又使得规划必须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城市功能,科学配置城市资源,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高屋建瓴,适度超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3、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相互制约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相互制约的,规划的前瞻性制约和影响着规划的经济性,规划脱离实际的盲目的前瞻性,必然造成事实上的不经济性;而规划的经济性又反过来制约着规划的前瞻性,使规划的前瞻性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
三、规划的前瞻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所谓的国际化
目前,城市规划出现的一个倾向,就是片面追求所谓的国际化,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城市的发展需要,一规划就要搞成国际化,一个只有50平方公里、近一百万人口的中小城市也要拔高定位,向国际化看齐,也要搞地铁,似乎不这样,城市的品位就要低一个档次,就体现不出城市的现代化,体现不出城市政府匠心独运的成果。殊不知,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所谓的国际化的后果是财政淘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人民既享受不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也给后代的资源利用带来无穷的隐患。
2、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大而全
有的城市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大而全,盲目拓展城市建成区范围,道路要宽、不管有车没车,新建道路一律45米、甚至60米以上;功能要全,不管有没有人气,一样不少,什么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等。大而全的结果是城市失去了她应有的风格,建成的场馆成了城市中一个个水泥摆设,没有社会效益,更没有经济效益,不伦不类,既不入流,也不登大雅之堂。
3、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所谓的精致化
有的城市规划很讲究,刻意追求所谓的精致化。建筑要求精致,绿化要求精致,雕塑要求精致,于是乎在规划中崇洋迷外现象突出,草木需要从国外引进、建筑设计师需要从国外引进,花岗岩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城市建设中,进口草坪满目皆是,外来树种玲琅满目,各种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似乎不这样就体现不出精致化,但哪里知道外来和尚虽然好念经,付出的代价也是昂贵的。由于外来树种草坪不适合本地气候,导致管理成本很高,政府的财力很大一部分花在了无谓的养护成本上,而且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四、规划的经济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片面强调经济实力而固步自封
有的城市则相反,片面强调经济实力而固步自封,十年前城市是这个样子,十年后城市还是这个样子,一阅要建设,就说没钱、没实力,二阅要发展,还是没钱、没实力。十年前是一条石板街道、一条烂泥路,十年后还是一条石板街道、一条烂泥路,只不过稍稍长了一些。问此到底为什么?只怨身在此山中,上面不拨钱,我又无奈何。
2、片面强调历史悠久而因循守旧
有的城市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囿于同样的原因而因循守旧,讲起历史来,滔滔不及,讲起发展来,却是一味地强调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不是这里由于历史原因不能开发,就是那里还是由于历史原因开发不起来;不是这里的老百姓不愿搬迁,就是那边的老百姓不愿配合。总之一句话,开发成本太高,难以实施。
3、片面强调地方特色而墨守成规
有的城市片面强调地方特色而墨守成规,一搞规划,总要拿保持地方固有特色说事,这里不能开发,那边不能开发,原因很简单,会破坏地方特色,结果抱着地方特色这本老黄历一搁就是二十年,待到清醒过来,一切都晚了,周边地方早已面貌一新,想赶已经落后了一大截了。
五、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要求
一个城市太小,就没有份量;一个城市缺少特色,就没有魅力;一个城市没有品位,就会被人遗忘。而城市的大小、特色和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哪個城市规划得好,哪个城市建设水平就高,聚集力、吸引力、辐射力就强,综合竞争优势就明显(如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尽管不大,但很有特色,很有魅力)。因此,“规划是生产力,规划出竞争力”,“规划创造价值,规划也是资源”,“规划显现城市效益,规划铸造城市品牌”等一系列先进理念,既是对规划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体会,也是尊重科学、尊重城市建设规律、科学把握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要求的集中体现。
1、坚持“以人为本”,把握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辩证关系
人是我们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没有人,再好的东西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既要顾及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把握规划的经济性,讲究量入为出,又要洞察宏观发展大局,看到本地方未来发展的趋势,适度超前,把握规划的前瞻性,做到既照顾经济性的前瞻性,又照顾前瞻性的经济性,使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和而辩证统一。
2、坚持“科学发展”,把握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要坚持“科学发展”,把握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高起点地定位城市目标,高标准地编制城市规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心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科学论证并确定城市的定位、功能、规模、发展方向,使城市规划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要尽快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规划决策机制,完善规划管理体制。要着力提高规划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积极引进和培养规划设计人才,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夯实基础。要放开规划设计市场,舍得付出代价,吸引国内外的优秀规划单位参与规划,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评审,选出优胜方案。要大力推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强化规划决策的公众参与和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3、坚持“因地制宜”,把握规划的特色性与经济性
一个城市没有了特色,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要坚持“因地制宜”,把握规划的特色性与经济性,做足做好特色规划这篇文章。充分发挥一个地方固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底蕴优势,努力打造特色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在不刻意、不强掘的前提下,将一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文历史挖掘出来,规划并融入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在保持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立足实际,根据地方的财力,适度超越,规划好城市的目前与未来,给子孙后代的城市发展留下无穷的空间与弹性。
参考文献:
[1] 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2]徐巨洲.理性看待中国21世纪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1998(2):17-21.
[3]唐子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设计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2(6):1-8.
[4]万艳华.论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相契合的方法与途径[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