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肠管联合鼻胃管的肠内营养方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sTBI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根据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鼻胃管组(50例)和鼻肠管+鼻胃管组(54例),评价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量的时间、平均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及入住ICU平均体温、机械通气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颅脑创伤的原因、创伤类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和开始肠内营养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肠管+鼻胃管组患者的食管反流误吸率[5.6%(3/54)]、肠外营养率[7.4%(4/54)]和血糖紊乱率[9.3%(5/54)]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患者[分别为22.0%(11/50)、28.0%(14/50)、26.0%(13/50),均P<0.05],而两组患者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腹胀、腹泻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鼻胃管组患者比较,鼻肠管+鼻胃管组患者达到营养目标量的时间[分别为(84.5±19.0)h、(42.0±8.0)h]、平均入住ICU时间[分别为(18.2±4.4)d、(14.1±3.8)d]及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7.2±24.5)h、(34.3±21.8)h]均显著缩短(均P<0.05),但两组入住ICU平均体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
结论对sTBI患者采用鼻肠管联合鼻胃管的肠内营养治疗方式,可明显降低食管反流误吸、肠外营养和血糖紊乱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达到营养目标量所需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改善了sTBI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