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下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污染物去除性能对比研究

来源 :工程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84 d、S2反应器在78 d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 mm的颗粒污泥,115 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0.97 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浓度达到了4.94、5.895 g/L和SVI浓度达到80、46 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35%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925年,强调国家权利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控制;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堪称极权主义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约瑟夫·布罗茨基作为有着犹太裔身份的俄裔美籍作家,其作品《小于一》作为“回忆类散文集”体现出苏联社会浓厚的极权主义与反犹主义倾向。  关键词:约瑟夫·布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