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凸显下时间观对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死亡凸显背景下,不同时间观诱发对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影响,为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缓解疫情下的死亡恐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对某高校本科在读学生进行死亡凸显、时间观诱发(循环组、线性组、对照组),并通过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单类内隐联系测验测量外显和内隐死亡态度.结果:虽然在外显死亡恐惧维度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内隐死亡恐惧维度,三组被试差异达到边缘显著(F = 2.51,P = 0.078);线性时间观比循环时间观使个体更无法平静接受死亡(t = 2.892,P<0.01);持有循环时间观的参与者比持有线性时间观的参与者更倾向于相信死后的完美世界而接受死亡(t = 3.51,P<0.01).结论:持有循环时间观的个体更倾向于逃避死亡,从而减轻外显死亡恐惧,但在内隐死亡恐惧的缓解上效果不明显;线性时间观使个体更难以平静接受死亡这一事实,而这种直视死亡的氛围或许成为驱使个体积极应对死亡并降低内隐死亡恐惧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高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某市1286名高中生,利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
“崩”作为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漏下”作为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本病病因病机多端,可分为肾虚、脾虚、血瘀、血热、肝郁气结等证型,论治以补肾益气、固经止血,补脾养血、固经止血,清热固经、止血调经,活血化瘀、固经止血,平肝理气、固经止血为主。本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既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急重病症,故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入手,对历代医籍中崩漏病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望对临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