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开展预防心理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治本之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37-02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1]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寻求扎实有效的教育对策已成为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
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有助于预防、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
1.易察性
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相对有序和单一。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场所,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同学、老师,同时受到学校各种纪律的约束。如有异常现象,较容易被同学、老师发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易察性。
2.突发性
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而且具有不可控制性。[2]如2003年春的SARS疫情,就给当时北京高校的大学生造成极大的恐慌。当时学生正常生活秩序的破坏、同学好友的离去、校园的隔离等都使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3.无助性
心理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使人的未来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3]由于先前的应对方式无法应对危机,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常常使大学生感到无助、绝望。
4.危险性
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也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常人一般都是处于身心平衡的状态,也就是他们的思维、意志、情感体验与生理参数指标都是处于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当有不适当的应激发生时,人的原有平衡状态就会受到破坏,这时人就会处于危机状态,会出现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情况。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危机表现形式当属此类。
5.潜在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常并非以直接爆发的方式体现,而是潜藏于个体内心,当遭遇特定应激事件时,客易引发心理危机。[4]例如马加爵杀人事件,由于马加爵不良情绪长期没有得到宣泄,最终打牌这件小事成为导火索,导致了心理危机的爆发。
二、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危机源分析
心理危机源指可能导致心理危机发生的各种应激事件,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它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5]在大学校园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心理危机的各种危机源对大学生的刺激,内在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危机源采取的不合理应对方式、对危机源的错误认知、大学生自身人格特征以及社会支持不足等。综合起来,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人格特质
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是气质和性格。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指个体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有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四种类型之间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每种气质都有其自身的弱点,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这两种气质的人较易感染心理危机。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情绪型性格的人情绪体验比较深刻,行为容易受情绪所左右;内倾型性格的人感情含蓄、处事谨慎,但交际面窄,适应性不强;顺从型性格的人独立性较差,在紧急情况下容易惊慌失措。相对来讲,这些类型性格的人都较易感染心理危机。
2.人生观与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需要的驱动下,由自我意识引导,在个体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在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进行不断的比较、选择、过滤、整合、内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迷茫、空虚、碰撞。在这样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原有心理上的稳定结构被打破,人生观、价值观失去平衡和协调,无法寻找到人生价值和意义,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3.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也称应付,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超出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应对作为应激与个体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因素,对维护个体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从功能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从操作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供给个人的帮助有情感支持、具体任务协助、信息的获取和反馈、陪伴等。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密度较高的社会支持网络,容易陷入心理危机而难以自拔。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教育策略
凡事预则立,万事预为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基础,高校必须树立心理危机预防为先的理念,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开展预防心理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
1.科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可以使人始终如一地保持内心坚定的信念,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以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来介入心理危机,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丰富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内容。首先,要强化理论指导,使大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其次,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及体现个人特征的价值观念,在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克服消极个性的同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积极健康的个性。
2.完善自我教育
完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意识的完善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关教育要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意识的含义和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困扰,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自我意识的完善,使大学生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自我、悦纳自我,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理应激的产生。
3.适应力提高教育
适应力提高教育包括压力应对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无所不在的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与性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压力应对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分析压力来源,掌握一定的压力应对技巧,使自己保持健康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的各种特质、掌握职业与教育环境资源,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建立生涯目标,使大学生在面对生涯选择时,能够针对各种机会和资源进行评估,形成决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迷茫的大学生找到理想目标,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人际交往教育
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社会支持资源,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危机,获得成长。而心理危机往往与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资源有关。很多大学生期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获得更高的人际交往能力。事实上,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才是人际关系的支柱,没有了真诚与信任,再好的技巧不过是水中月,然而,仅有真诚与信任也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对方的反馈,做积极的倾听者,相互支持、互动、共通的人际关系才是正常和健康的。
5.情绪管理教育
不良情绪会妨碍人的身心健康,且极易产生过激行为。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自己经常保持乐观、满意、温馨的心态,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忧伤、苦闷、急躁等消极情绪,在生活、学习中充满自信、热情、奋进、向上。
6.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甚至中小学都开始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参考文献
1 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5
2 童辉杰、杨雪龙.关于严重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35~38
3 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67~69
4 李 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心理科学,2002(4):24~25
5 程 婧、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研究评述.青年探索,2005(4):43~45
6 陈道明.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2006(6):48~50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37-02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1]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寻求扎实有效的教育对策已成为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
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有助于预防、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
1.易察性
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相对有序和单一。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场所,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同学、老师,同时受到学校各种纪律的约束。如有异常现象,较容易被同学、老师发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易察性。
2.突发性
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而且具有不可控制性。[2]如2003年春的SARS疫情,就给当时北京高校的大学生造成极大的恐慌。当时学生正常生活秩序的破坏、同学好友的离去、校园的隔离等都使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3.无助性
心理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使人的未来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3]由于先前的应对方式无法应对危机,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常常使大学生感到无助、绝望。
4.危险性
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也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常人一般都是处于身心平衡的状态,也就是他们的思维、意志、情感体验与生理参数指标都是处于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当有不适当的应激发生时,人的原有平衡状态就会受到破坏,这时人就会处于危机状态,会出现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情况。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危机表现形式当属此类。
5.潜在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常并非以直接爆发的方式体现,而是潜藏于个体内心,当遭遇特定应激事件时,客易引发心理危机。[4]例如马加爵杀人事件,由于马加爵不良情绪长期没有得到宣泄,最终打牌这件小事成为导火索,导致了心理危机的爆发。
二、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危机源分析
心理危机源指可能导致心理危机发生的各种应激事件,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它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5]在大学校园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心理危机的各种危机源对大学生的刺激,内在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危机源采取的不合理应对方式、对危机源的错误认知、大学生自身人格特征以及社会支持不足等。综合起来,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人格特质
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是气质和性格。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指个体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有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四种类型之间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每种气质都有其自身的弱点,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这两种气质的人较易感染心理危机。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情绪型性格的人情绪体验比较深刻,行为容易受情绪所左右;内倾型性格的人感情含蓄、处事谨慎,但交际面窄,适应性不强;顺从型性格的人独立性较差,在紧急情况下容易惊慌失措。相对来讲,这些类型性格的人都较易感染心理危机。
2.人生观与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需要的驱动下,由自我意识引导,在个体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在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进行不断的比较、选择、过滤、整合、内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迷茫、空虚、碰撞。在这样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原有心理上的稳定结构被打破,人生观、价值观失去平衡和协调,无法寻找到人生价值和意义,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3.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也称应付,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超出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应对作为应激与个体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因素,对维护个体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从功能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从操作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供给个人的帮助有情感支持、具体任务协助、信息的获取和反馈、陪伴等。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密度较高的社会支持网络,容易陷入心理危机而难以自拔。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教育策略
凡事预则立,万事预为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基础,高校必须树立心理危机预防为先的理念,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开展预防心理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
1.科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可以使人始终如一地保持内心坚定的信念,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以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来介入心理危机,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丰富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内容。首先,要强化理论指导,使大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其次,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及体现个人特征的价值观念,在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克服消极个性的同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积极健康的个性。
2.完善自我教育
完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意识的完善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关教育要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意识的含义和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困扰,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自我意识的完善,使大学生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自我、悦纳自我,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理应激的产生。
3.适应力提高教育
适应力提高教育包括压力应对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无所不在的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与性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压力应对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分析压力来源,掌握一定的压力应对技巧,使自己保持健康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的各种特质、掌握职业与教育环境资源,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建立生涯目标,使大学生在面对生涯选择时,能够针对各种机会和资源进行评估,形成决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迷茫的大学生找到理想目标,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人际交往教育
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社会支持资源,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危机,获得成长。而心理危机往往与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资源有关。很多大学生期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获得更高的人际交往能力。事实上,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才是人际关系的支柱,没有了真诚与信任,再好的技巧不过是水中月,然而,仅有真诚与信任也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对方的反馈,做积极的倾听者,相互支持、互动、共通的人际关系才是正常和健康的。
5.情绪管理教育
不良情绪会妨碍人的身心健康,且极易产生过激行为。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自己经常保持乐观、满意、温馨的心态,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忧伤、苦闷、急躁等消极情绪,在生活、学习中充满自信、热情、奋进、向上。
6.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甚至中小学都开始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参考文献
1 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5
2 童辉杰、杨雪龙.关于严重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35~38
3 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67~69
4 李 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心理科学,2002(4):24~25
5 程 婧、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研究评述.青年探索,2005(4):43~45
6 陈道明.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2006(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