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扶持”之举营造多赢的软件产业链格局才是微软“善举”的幕后深意。
在雪灾、震灾、金融危机的轮番肆虐下,国内中小型独立软件开发商(ISV)2008年的日子过得愈发艰难,积习已久的技术、人才、资金、管理、推广等老大难问题凸显,ISV难有稳定收益。
阴霾下,微软第一个站出来拯救苦难的中小ISV。
2008年12月,微软“创业企业扶植计划”开始全面铺开,通过“软件+服务”模式,让国内6000多家中小型ISV免费获得微软开发工具和服务器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技术支持和推广。
尽管微软谦虚地表示,“只是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合适的事”,但此举依然被视作雪中送炭。
其实,微软扶持本土软件企业的计划,早在3年前就已悄然拉开大幕。2005年初,除了和大型的本土软件,如金蝶、用友的合作外,其就开始对中小型独立软件开发商进行人才培训、联合市场推广,并合作实验室,目前其培训的企业数已超过1万。而此次,微软又将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裁员、经济低迷等自家后院之火还未完全熄灭时,微软为何还如此热心?微软给出的说法很简单,即双方能实现共赢——ISV需要寻求发展壮大,微软也希望他们成长。微软此次扶持的都是拥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而创新又是微软成长的根本动力,也是微软未来发展需要借助的外力。这样一来,双方各取所需。
当然,微软的算计远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云计算”已成为各大IT巨头争夺的领地,通过助阵数量巨大的中小型ISV,能使微软的“云计算”概念和技术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广义覆盖。这也是微软的另一个“想法”。
不过,借“扶持”之举为自身打造中国软件生态系统,营造多赢的软件产业链格局,这才是微软“善举”的幕后深意。
在雪灾、震灾、金融危机的轮番肆虐下,国内中小型独立软件开发商(ISV)2008年的日子过得愈发艰难,积习已久的技术、人才、资金、管理、推广等老大难问题凸显,ISV难有稳定收益。
阴霾下,微软第一个站出来拯救苦难的中小ISV。
2008年12月,微软“创业企业扶植计划”开始全面铺开,通过“软件+服务”模式,让国内6000多家中小型ISV免费获得微软开发工具和服务器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技术支持和推广。
尽管微软谦虚地表示,“只是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合适的事”,但此举依然被视作雪中送炭。
其实,微软扶持本土软件企业的计划,早在3年前就已悄然拉开大幕。2005年初,除了和大型的本土软件,如金蝶、用友的合作外,其就开始对中小型独立软件开发商进行人才培训、联合市场推广,并合作实验室,目前其培训的企业数已超过1万。而此次,微软又将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裁员、经济低迷等自家后院之火还未完全熄灭时,微软为何还如此热心?微软给出的说法很简单,即双方能实现共赢——ISV需要寻求发展壮大,微软也希望他们成长。微软此次扶持的都是拥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而创新又是微软成长的根本动力,也是微软未来发展需要借助的外力。这样一来,双方各取所需。
当然,微软的算计远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云计算”已成为各大IT巨头争夺的领地,通过助阵数量巨大的中小型ISV,能使微软的“云计算”概念和技术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广义覆盖。这也是微软的另一个“想法”。
不过,借“扶持”之举为自身打造中国软件生态系统,营造多赢的软件产业链格局,这才是微软“善举”的幕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