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看,过分关注社会本位,忽视个体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当然也和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息息相关。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人机械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有关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人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由此,片面地将人定格在其具体性、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上,使得许多人误认为在社会主义中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完全一致的,不存在所谓对个性或个人需要压抑的问题。致使长期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忽视了个体的自我价值。
  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看,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尽管教育者起着主导作用,但不等于必须以教育者为中心,即教育者在向被教育者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时,可以忽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但长期以来,教育者往往为教育而教育,不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能否被受教育者接受。这种教育,不可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排斥心理。
  3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脱离人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他的直接对象是现实中的人”,根据人的活动领域,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由政治、经济等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世界里,还生活在一个以饮食起居等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世界里。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一味强调人的政治性和理性,而忽视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的正常的需求,从而使原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被片面理解为仅仅是为了实现一定政党和社会政治集团的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的对策
  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由于社会历史基础条件制约,也由于过去社会组织基础边界不清所使然,就造成全民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丧失了社会条件以后,就成了没有根基的空洞说教。而要改变这一不利形势,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既要培养他们的宣传说教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空洞的说教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
  2 在倡导社会本位价值过程中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外在的工具性价值,也具有促进人性不断提升的内在价值。传统的运行机制更多体现其外在工具性价值,事实上,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入口,以“生活世界”为支点,尊重个体存在的多样性,以教育对象个体为切入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柔韧渐进的、贴近人的运行机制,从而使传统的运行机制因目标设置过高、操作过硬而与受教育者有较大的距离等问题得到解决。
  3 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教育理念,更要突出服务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既要有主体的积极努力,又要有客体的积极配合,因此要使其取得实效,就必须强调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根据对象的实际,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和同他们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服务中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具体,方法更科学,更能引起对象的共鸣,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4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这实质上就是说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受教育者简单地接受和认同教育的内容,而是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相关内容,使之成为活的实践理论,因此,只有把培养教育者的主体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才能既利于发展人、完善人,又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他文献
中学生的宿舍生活,是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该谁管?学校、家长、物业公司,还是社会?中学宿舍管理管什么?思想、习惯、纪律、安全,还是仅仅卫生工作?中学宿舍管理怎么管?应付、得过且过,还是扎实、有效、全方位、现代化的管理?有些学校把宿舍管理承包给物业公司,看起来是学校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实际上更忙碌。生活在宿舍之中的学生,受到的诱惑较多、干扰较多,加上学校管理上的漏洞,宿舍变成学生成长道路上最容易受
浙江省玉环县城关第二初级中学创建于1969年,前身为环城乡初级中学,全校占地18亩,建筑面积4757平方米。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城关忠东山麓,毗邻玉环新客运中心,交通便利。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672名,其中,668名为外省籍民工子弟,是玉环县最大的公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怀诚自立,笃学慎行”为校训,以“和谐发展,学会生存”为教育特色,积极推行生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更是一种责任。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感恩”的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在社会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幕幕令我们感到发自内心伤痛与悲凉:十几年来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生的老人,当老人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得到只言片语的问候,更不要说是探望了……见义勇为,身落残疾或英勇献身,而被救者却不知所踪……救助他人,助人为乐,却被反诬……受伤者躺在地上,围观的人形同陌路,无人
广西教育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首次提出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双向转学。  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广西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提高学籍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学生学籍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对学生的入学、注册;考勤、评价;升级、留级;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借读;奖励、处分;毕业、结业、肄业等都做出明确规定。  实施办法对转学作了新
小学阶段是充满童真童趣的时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经历,都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用适合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的作文训练应该是小学生所喜欢的,尽管非常稚嫩,但都应是他们自己创作的精神产品,展现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蕴涵着培养和开发小学生内在无限的创造力的功用。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作文
网络对身心尚不够成熟的学生具有不可抵抗的诱惑力。学生也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但就是不能自拔。因此,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以下是“网络与我”为题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展示课片断:  师:闲暇时候,大多数同学喜欢上网,你们上网经常做些什么?  生:我喜欢上网看动漫,如《铁甲小宝》《奇幻龙宝》就很好看。  生:我更喜欢周杰伦、徐良、许嵩的歌,那才叫好!  生:我经常上网查资料,还看看新闻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三小学(以下简称三小)创建于1994年,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建文化校园,塑智慧教师,育个性学生”的办学目标,明确了“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经过近两年的酝酿,2011年开始,学校核心价值观固定表述为“以爱育爱,以美育美,以学论教”,并为之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浸润教育”的治校理念。  一、构建“浸润教育”理念体系  学校提出“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即
———钟文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在学校体育开展得不尽如人意的基础上参加2013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排兵布阵的捉襟见肘可以想见。把问题成堆的学校体育搞好,短期不可能见成果。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参赛成绩提高上去,也不会是一个速成工程。只有与之相关的各方真正把心态放平、把思路理清楚、把行动落实下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舞台上才会有中国选手更炫目的身影,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才能成为校园里
新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培养对象的素质构成上更加注重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形成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多元的个性品质。  一、尊重信任学生,搭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青年时代的开始。这个时期的青年学生有较强的求异思维和自我意识,希望获得承认、尊重与信任。这份尊重和信任会变成强有力的心灵催
凡寓言作品,皆有寓意。教师在教学寓言时,也大多是通过启发式提问来达到让学生概括出其间所蕴含寓意的目标,而一心只奔着“寓意”这个结果,却忽视了一路走来的过程中的风景,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俄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支称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拉封丹则说得更明白:“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这就告诉我们:寓言有真理也有外衣,外衣是壳,真理是核;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