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

来源 :甘肃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81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12周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41例实施12周的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比2组膀胱功能、自主排尿时间、拔除尿管成功率.训练后,观察组膀胱最大容量高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及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排尿时间(38.65±14.78)d短于对照组(54.49±17.36)d,拔除尿管成功率75.61%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可改善膀胱功能,缩短自主排尿时间,提高拔除尿管成功率.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混凝土桥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建立了0.3%最优掺量的碳纳米管混凝土桥墩ABAQUS有限元模型,从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系数三个方面与普通混凝土桥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碳纳米管混凝土桥墩滞回曲线饱满。在相同循环荷载内,碳纳米管混凝土桥墩的承载能力、平均刚度都要高于普通混凝土桥墩,且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7.3%,产生的塑性变形较小。碳纳米管混凝土桥墩墩顶处的位移延性系数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桥墩提升了11.5%。证明了碳纳米管的掺入,对提升混凝土桥墩的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