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中秋词创作的背景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k8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宋代中秋词创作有其文学背景、思想背景、心理背景,即唐代中秋诗歌的影响、宋代儒释道思想的结合、市民精神的勃兴和士大夫情怀的彰显。
  关键词:中秋词 唐诗 背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中秋节是在宋代才形成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的传统大节。中秋节的繁荣带来了中秋词创作的繁荣。宋代中秋词创作有其文学、思想、心理三方面的背景。
  一 唐诗中秋题材的影响——文学背景
  中国的中秋文学始于唐代。唐代以前,很难找到任何关于中秋的诗词作品。宋人魏了翁有首《木兰花慢·中秋新河》,词中写道:“甚汉魏从前,才人胜士,断简残文。都无一词赏玩,更拟将、美色似非伦。”意即唐以前的汉魏时期及更早,典籍中都没有关于中秋的诗词记载。
  到唐代,中秋渐渐受到关注,赏月之风也日渐兴盛,中秋节在诗歌中也开始大量出现。中秋赏月不知起于何时,在诗歌中记载则始于杜甫,自杜甫之后中秋诗歌开始大量出现。在此之前虽有梁元帝的《江上望月》、朱超的《舟中望月》、唐太宗的《辽城望月》,但只是赏月诗歌,并非为中秋而作。到唐玄宗开元年间,中秋玩月的风气才大盛于朝野。整理唐诗后发现,中秋题材在唐诗中主要分为玩月写景、怀人思乡和嫦娥神话三个方面,在深度和多样性方面远不如宋代。然而,唐诗中中秋题材的创作却奠定了中秋文学比较固定的写作习惯和意象系统,对宋代中秋词的创作影响深远。
  第一,景物描写在唐诗中秋题材中大量出现。中国古代文人素来喜欢描写明月和月色,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月亮是中秋的核心意象,无事不入的唐诗当然会为月景奉献大量笔墨。后来这个传统被后人承袭,因此相对于其他的节序诗词,中秋文学特别强调景物描写,甚至有些作品全篇写景。
  第二,民俗描写很少出现在唐诗中秋题材中。曾有学者指出,宋词中的中秋题材,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民俗呈现,不像端午戴红线、赛龙舟,七夕投针验巧,重阳登高、插茱萸,这是中秋词与其他节序词最大的区别。甚至,拜月作为中秋夜一个重量级的活动,在中秋词中的呈现还不如七夕词多。其实,这也是唐诗遗风。在搜集阅读了全唐诗所有的中秋题材后,笔者发现,民俗活动在唐诗中秋题材中就很少现身,唐诗中的中秋主要有玩月写景、怀人思乡和嫦娥神话三大主题。前文已讨论了中秋唐诗中的景物描写,上古流传至今不断演变的奔月母题又催生了中秋唐诗的神话主题,这里着重论述的是怀人思乡的中秋主题。古人为求功名,每每少小离家,得功名后又不免为宦四方,长年漂泊在外,怀乡变成了古代文人最普遍的愁绪。壮游是唐人的一大传统,四处游历、博文广识、结交天下、求取功名几乎是唐代诗人共有的生活轨迹。怀乡也成了唐诗很重要的情绪构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圆圆的中秋之月让漂泊在外的文人联想到的,恰恰是自身求团圆而不可得。思念,在中秋之夜便越发膨胀了。唐代才开始出现的中秋文学,便从诞生起就染上了怀远思乡的忧伤色彩。另外,根据记载,中秋节真正开始被重视是在唐代开元天宝之后,兴盛一时的中秋夜宫廷赏月之风,是从唐玄宗命筑观月台开始的。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的《望月台》一则中记载,八月十五夜,玄宗携杨贵妃驾临太液池,池边望月视野不够好,玄宗不满意,于是下令,让手下在太液池西岸另外造了座百尺高台。民间纷纷效仿,从此登高望月之风大盛于朝野,又提高了中秋节的人气,推动了节日本身的进一步发展。笔者通过阅读全唐诗发现,唐诗的中秋题材是在天宝之后集中出现的。安史乱后,中原板荡,动荡的社会令无数人被迫离乡,过着居无定所、凄凄惶惶的生活。而日益黑暗的政治、日益凋敝的社会又使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深感郁闷,中秋唐诗的怀乡因此变得复杂而深沉,不再是单纯的思念,始终笼罩着一层深深的忧愁。相对于元宵、端午、七夕这些节序题材中活泼的民俗呈现,或热闹或轻快的节日氛围描写,中秋文学无疑是沉重的。这一独特现象形成传统,没有改变,又被宋代的中秋词完全继承了。
  第三,清雅的中秋文学审美格调是在唐诗中奠定的。中秋是秋天的节日,中秋文学当然也是秋天的文学。伤春悲秋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的诗歌也便常常如此清冷与萧瑟。中秋夜夜凉如水,月色清明,造成了清冷的氛围和形象,因此诗歌中常常用“冷”来形容中秋之月,月夜景致则成了“凉夜”“凉霄”“寒流”“冷露”。诗人们客居他乡,眼中景在内心孤独的投射下越发显得清冷幽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的主观情绪会渗透到他笔下的景物身上,是客观景物蒙上个人色彩,这就是审美中的“有我之境”。“冷月”“静夜”和“客子”因此成为中秋唐诗的三大要素,它们营造出清冷幽凄、优雅澄明的普遍意境。中秋文学的写作传统将这一意境的普遍营造逐渐纳入,后世宋代中秋词中的清雅格调也于此奠定。
  第四,中秋唐诗为中秋诗词写作定下了比较固定的意象系统。“圆月”是中秋唐诗的核心意象,嫦娥奔月、月中玉兔、吴刚伐桂都是跟月有关的著名神话,因此,嫦娥、蟾蜍、桂树、玉兔、修月斧等,也成了中秋唐诗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从唐代起,中秋诗词的意象系统就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这个完整的系统又被后来的宋代中秋词继承了,并在创作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这些意象的内涵。以上是宋代中秋词创作的文学背景。
  二 宋代儒释道思想的结合——思想背景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唐宋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科举制度的促进下,贵族门阀的统治权为中下层地主阶级所取代。宋代出身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需要新的理论体系以维护自身利益,进一步稳固封建纲常伦理。创立新的理论体系,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将儒、释、道相糅合,将三家文化精粹相融合,以此来改造旧的儒学,创造和发展出新的儒学。宋代文人性格中的双重性,便来源于这种三位一体的统治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积极参于政治,与社会和文化极力承担责任;而与之对立的释、道两家精神又使得他们的灵魂深处始终存在着一种出离尘世的终极理想。这两种对立的情感呈现在宋代中秋词中,体现为忧心家国的思绪、淡泊名利的情怀和神仙出世的境界。   两宋一直备受边患困扰,北宋就饱受辽和西夏的威胁,因此,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思想一直牢固占据着北宋文人的脑海。及至南宋,山河破碎,外侮凌逼,有识文人的沉痛之感与爱国之情更被激发。南渡之后,怀念故国故土成了文人最沉郁的情怀,强烈的参于政治与保家卫国的诉求以及对故国深沉的思念,便成了中秋词中非常重要的主题和情感。
  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有“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句子。其时朝廷群小当道,作者用了“斫桂”的比喻,表明了清君侧的愿望,挥起修月巨斧,斫去月中的桂树,使月光更明亮,使政治环境更加清明。还有,陈三聘的《水调歌头·玉鉴十分满》,岁月已晚而功业无成,一腔壮志却无处施展,唯在醉梦中对故国魂牵梦萦。对故土的眷念无论如何也无法排解,最终只能流下一滴惆怅酸楚的泪。南宋的著名主战派宰相李纲,则将自己的满心悲愤和郁闷寄托在中秋词《念奴娇·中秋独坐》中。误缚簪缨遭世故,是对官场的失望和厌倦。而遭遇世故则另有一番世事不由人的感慨、伤感和自怜。最终选择归隐山林,感喟此番真要放下功业了。这首词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深的伤怀,既是安慰自己,又在嘲弄自己;既想说服自己出离人世,不再理会世事纷繁,却又隐藏着酸楚的不甘心。这三首词,都不约而同透着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就算斩断功名也无法抹杀内心深处对社稷的牵挂,对故国的眷恋。这就是儒家思想所赋予宋代中秋词的入世精神。
  在儒家之外,佛家也对宋代文人思想影响很深,不管是入世还是出世,内心深处往往带着一份澄明澹泊、宁静旷远的禅意,于身世浮沉官场艰险也增添了一份旷达。这种禅意体现在宋代中秋词中,则表现在佛家典故的运用,已及禅趣意境的营造。刘克庄在他的《满江红·丁巳中秋》中有“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之句,“三千世界”即用佛教典故。再如,吴潜《水调歌头》中说:“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脱略形骸”亦是佛教语。而史浩《芰荷香·中秋》中的“大千世界,静极后、普现十方。圆明不损毫芒。精神会处,独坐胡床”,则营造了一种空明澄澈、宁静孤寂的禅境。
  而道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本土思想,对宋代中秋词的影响比佛家思想更大。中秋词的核心意象是高悬夜空的明月,清朗高华的夜月很容易令人神游太虚,道教故事中关于天宫和仙人的传说,又自然地成为这种遐思的文化载体。御风而飞、超尘脱俗是宋代中秋词中最常见的境界。换个角度说,这种神仙境界也流露了与儒家入世精神截然相反的出世情怀,呈现了隐藏在宋代文人内心深处的“功成身退”的终极人生目标和“遗世独立”的理想人格。
  三 市民精神与士大夫情怀——心理背景
  宋代城市发展迅速,城市经济远比前代发达,甚至有学者指出,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早出现在宋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市经济的发达造就了城市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随着城市日益繁荣,人口日益增加,市民阶级作为一个新的阶级正式出现在历史上,并不断扩大。鲜明而独特的市民精神也随之诞生了。而物质利益和生活享乐的追求,是市民精神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市民精神的勃兴产生了文学上的需求,迎合市民阶级的口味,文学在传统的士大夫审美之外,开始出现世俗化的另一种趋势。宋代节序词中的狂欢精神便是这种世俗化的体现。这一独有的精神,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释。第一,经济大规模发展为民间的狂欢氛围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第二,狂欢精神是人对现实和当下生活的主动拥抱和热烈赞美。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为主流思想的时代,狂欢精神如同一条副线一直埋伏在人的内心。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截然相反的双重心理,前者束缚谨慎,心怀敬畏;后者则狂歌醉舞,热烈奔放。宋代理学昌盛,强调对人欲望的节制,物极必反,愈是压制,心理的反弹就愈大,反向助推了文化思想深层狂欢精神和享乐主义的发展。第三,创作与发表节序词的场合需要。除了抒发内心,宋词在描写现实方面也有很大成绩,与现实相结合的程度远超我们原先的想象。宋词中有大量对都市和都市生活的描写,这些张扬热烈的词是狂欢精神的最好体现。市民阶级的狂欢精神也影响到了中秋词,使宋代中秋词呈现出享乐主义的狂歌醉舞。
  另一个原因,宋代统治者将重文轻武作为基本国策,科举制度也比前代更加发达,文人的社会地位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文人集团也不断壮大。封建官僚地主知识分子即士大夫主流文化在道德教育、思想学术、艺术审美、生活闲雅等方面全面拓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使得宋代上层社会逐渐弥漫着一种士夫缙绅风流儒雅、闲适娱乐的浓郁文化气息。日益弥漫的士大夫阶级雅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宋代中秋词的创作。闲雅的士大夫情调渗透到中秋词的审美之中,雅洁的士大夫情怀与清雅的中秋月夜景致相得益彰,浅斟低唱,幽思弥漫,文人化的中秋词变成了抒写内心的最好载体。这就是为何其他节序词多是民俗的描写,而中秋词涉及甚少,几乎都是个人感受的原因了。笔者分析了《全宋词》中的262首中秋词,发现除写景、宴饮、庆贺等主题,剩下的都是抒发个人情感、志趣、思想的作品,神话题材也多是借神话传说,发自我之幽情。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重文的社会氛围对创作者在写作心理、写作审美方面的影响。宋代中秋词在文学功能上甚少纪实的成分,而将中国以一贯之的抒情文学传统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创作的私人化倾向,也成了宋代中秋词的一大特征,或者说是一种风尚。
  参考文献:
  [1] (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版。
  [2]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文集》(上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4] 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于莎雯,女,1983—,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08级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诗词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哀失明》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十四行诗的经典之作,诗歌描写了诗人刚刚失明时对未来的彷徨和痛苦的内心感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的冲突和矛盾,表明诗人希望从黑暗冲出光明的决心。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出发,从诗歌的欣赏功能来发现诗歌里蕴含的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义美,以此揭示其“喻世”功能。  关键词:《哀失明》 弥尔顿 功能文体学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现实主义作品《马丁·伊登》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主人公死亡原因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采用“美国梦”幻灭来解读马丁的死因:由于爱情和创作理想破灭使他逐渐看清了社会的真实面目,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最后导致其梦想的幻灭。  关键词:杰克·伦敦 马丁·伊登 美国梦 空虚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现实主义始于1
期刊
摘要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创作的一篇展现20世纪20年代新女性艰难与尴尬处境的短篇小说。本文在依据和考量海明威创作该小说的时代背景基础上,力图通过对小说场景描写及人物关系塑造等要素的象征意义进行探寻,以期更贴切地揭示其主题意义。  关键词:人物 场景 主题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雨中的猫》(Cat in the Rain)是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2
期刊
摘要 《蛆虫》是约翰·福尔斯发表的最后一部虚构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福尔斯使用的对话式文本对于消解宏大、单一叙事声音和单一文本,反映不同阶级之间的文本对抗的意义深远。对话式的文本放弃了线形的、情节分明的、逻辑明确的叙述,具有螺旋式、反复性和杂糅性的特点,反映了不同阶级在认知方式上、意识形态上、语言模式上、宗教信仰上,乃至男女两性上多层次的对抗。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妓女丽贝卡通过创建自
期刊
摘要 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福尔斯以敏锐的眼光窥视到男女主人公面对命运做出的不同选择,并从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这个角度探讨了在当时社会历史环境下男女主人公做出的种种选择,体现了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在当时社会历史环境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命运 选择 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当代英国小
期刊
摘要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曾一度在世界文坛掀起“普希金热”,而他忠于爱情的短暂一生更使得读者想了解这位天才诗人的爱情诗歌哲学。本文认为,诗人的诗歌中散发出“明朗的忧郁”之香,诗人对爱情的敬意超脱了人生“十字架”的痛苦、黑暗与死亡,并以宗教的神性诠释出生命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爱情 希望 宗教 灵感 拯救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别林斯基称:
期刊
摘要 题画诗是文廷式诗歌中值得注意的诗歌类型,文廷式虽然在其中没有表达出众多绘画理论上的高超见解,但他把题画诗真正提高到以诗赏画,以诗导画,以诗阐画,以诗补画的位置上,显示出驾驭诗画的高超才能,同时也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并入这些作品中,进而展现出诗人丰富而真挚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文廷式 题画诗 艺术旨趣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题画诗是诗画“联姻”所产生
期刊
摘要 《石点头》因其内容的真实性、情节的曲折性为读者熟悉外,更因其艺术风格的统一、描写手段的出新享有殊荣。作者天然痴叟有意识地运用对比、映衬、小道具等手法,增强了它自身表现生活的魅力。  关键词:《石点头》 人物形象 描写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明末十四卷的拟话本小说集《石点头》,虽然在人物描写手法上,与“三言”“二拍”相比有一些欠缺,但在艺术上已
期刊
摘要 唐诗人王梵志的诗中体现出独特的逆向思维,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本为僧人,却又讽刺僧尼;第二,“乐死恶生”的反常人生观;第三,多子不多福的反传统观念;第四,反其道而行之,走通俗路线。  关键词:王梵志 诗歌 逆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王梵志是中国初唐时期的一位诗僧,其诗歌多为白话五言诗,其诗体现出独特的逆向思维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一
期刊
摘要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观音山》两部作品同创作于经济危机之下,都反映出了危机之下人们精神的不安与躁动。本文从分析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试图透析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迷惘和彷徨,并进一步探讨迷惘面前人们展现出的态度。  关键词:《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观音山》 危机 迷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背景介绍  文艺作品总是跟它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