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者指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之把握一些文言文的规律,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古代诗文因此而日渐受到重视,目前苏教版语文课本古诗文已占到一定比例,学生花在古诗文上的时间远远高于这一比例,可学生的古文阅读欣赏能力并未如预计的那样有长足进步,且大部分学生还越来越讨厌学习古诗文。笔者认为课堂上缺少民主和谐的氛围,缺少人文气息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过于注重文言文知识的传承,忽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分析把握,忽略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仍是当前古诗文教学的一种偏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虽然老师在教授古文时比现代文多花一到两课时,但收效甚微,那么怎么做到在课堂上收到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文言文虽然是汉语的一种书面语,但他与口语脱节已有上千年,对学生来说它近乎半门外语,要想在几年间初步掌握它,除了要有大量的积累外,还要具有理性知识,以及一些技巧性的方法。现在教学中零落的知识讲解很难做到这一点。
笔者认为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是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二者的距离,捅破这层纱,而带着感情范读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而且老师个人的理解与真挚的感情,又使这份情感添了“血肉”,使之更直观,更具感染力,更易使学生走进它。其次,老师美读时的激情会唤起学生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有时一次恰当的范读,要比整整一堂课枯燥的讲解有效得多。同时笔者认为一些比较简单的古诗文,在教学中老师可大胆放开手脚让同学通过美读方式来自主探究课文,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首先因为“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用声音传达出来,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感受作品的美”,美读的基础是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要想真正进行美读首先就必须对文本进行个体的解读。每次美读其实都是个体对文本理解的一种展示,朗读时语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都体现着感情的波澜。因此鼓励学生美读,其实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解读课文。
其次,美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文积极性。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并希望他人倾听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过去的课堂上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很少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美读则相反,它提供了一个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展示自己并获得他人的肯定。因此学生更易接受它,也愿意为了更好地朗读课文而去研究课文。同时,因为个人理解的差异,每人的美读都会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异往往成为了同学自主探究课文的新突破口。通过一次次的美读,一次次的比较,一次次的解读,学生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阅读学生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因此,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绝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
然而,古代诗文本身反应的社会内容及表达的感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差距太大,学生理解时有很大障碍。这时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也许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一旦有情感参与,体验会更生動、更丰富、更深刻。可见,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情感驱使,他们需要通过对教学情境充分、自主地体验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由此,通过引入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良性的互动,可诱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
三、寻找机会,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虽然初中的文言文要求看似比较简单,但事实课外文言文的拓展,让学生必须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即词类活用、通假、句式、一词多义等。只有掌握常见文言文现象,学生才具备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文言知识的传承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课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文言文知识是教学重点,老师必须教,另一方面它们枯燥乏味,又繁琐无比,学生不愿意学。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尝试提供机会,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的失败,则会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态理念状态,而自卑感往往产生在失败的体验之后。心理学试验证明,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当一个学生克服较大困难而获得成功时,他以后的学习就会积极得多,失败的体验倾向于降低学习效率。
在过去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上,不管是字词意义的讲解还是语法知识的介绍,都是老师告诉学生规律,然后由学生来体验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没有任何创造性活动也无法获得任何满足感,至于这些规律是如何概括出来的更是一无所知,学习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出示一些现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规律。比如在词类活用时,我出示了二十句例句,让学生合作探讨归纳这些字词的共同点,找出规律,最后再回到课文中去验证。课堂上同学们四五个人为一组讨论非常热烈,并从课文中找到了许多类似的字词。最后,我对其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表扬了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学。学生最后开心的笑容成为这堂课最好的注解。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但慢慢掌握了归纳的一些基本方法,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当自己的结论被证明正确时。他们不仅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满足感,还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古代诗文因此而日渐受到重视,目前苏教版语文课本古诗文已占到一定比例,学生花在古诗文上的时间远远高于这一比例,可学生的古文阅读欣赏能力并未如预计的那样有长足进步,且大部分学生还越来越讨厌学习古诗文。笔者认为课堂上缺少民主和谐的氛围,缺少人文气息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过于注重文言文知识的传承,忽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分析把握,忽略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仍是当前古诗文教学的一种偏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虽然老师在教授古文时比现代文多花一到两课时,但收效甚微,那么怎么做到在课堂上收到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文言文虽然是汉语的一种书面语,但他与口语脱节已有上千年,对学生来说它近乎半门外语,要想在几年间初步掌握它,除了要有大量的积累外,还要具有理性知识,以及一些技巧性的方法。现在教学中零落的知识讲解很难做到这一点。
笔者认为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是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二者的距离,捅破这层纱,而带着感情范读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而且老师个人的理解与真挚的感情,又使这份情感添了“血肉”,使之更直观,更具感染力,更易使学生走进它。其次,老师美读时的激情会唤起学生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有时一次恰当的范读,要比整整一堂课枯燥的讲解有效得多。同时笔者认为一些比较简单的古诗文,在教学中老师可大胆放开手脚让同学通过美读方式来自主探究课文,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首先因为“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用声音传达出来,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感受作品的美”,美读的基础是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要想真正进行美读首先就必须对文本进行个体的解读。每次美读其实都是个体对文本理解的一种展示,朗读时语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都体现着感情的波澜。因此鼓励学生美读,其实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解读课文。
其次,美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文积极性。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并希望他人倾听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过去的课堂上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很少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美读则相反,它提供了一个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展示自己并获得他人的肯定。因此学生更易接受它,也愿意为了更好地朗读课文而去研究课文。同时,因为个人理解的差异,每人的美读都会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异往往成为了同学自主探究课文的新突破口。通过一次次的美读,一次次的比较,一次次的解读,学生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阅读学生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因此,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绝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
然而,古代诗文本身反应的社会内容及表达的感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差距太大,学生理解时有很大障碍。这时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也许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一旦有情感参与,体验会更生動、更丰富、更深刻。可见,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情感驱使,他们需要通过对教学情境充分、自主地体验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由此,通过引入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良性的互动,可诱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
三、寻找机会,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虽然初中的文言文要求看似比较简单,但事实课外文言文的拓展,让学生必须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即词类活用、通假、句式、一词多义等。只有掌握常见文言文现象,学生才具备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文言知识的传承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课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文言文知识是教学重点,老师必须教,另一方面它们枯燥乏味,又繁琐无比,学生不愿意学。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尝试提供机会,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的失败,则会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态理念状态,而自卑感往往产生在失败的体验之后。心理学试验证明,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当一个学生克服较大困难而获得成功时,他以后的学习就会积极得多,失败的体验倾向于降低学习效率。
在过去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上,不管是字词意义的讲解还是语法知识的介绍,都是老师告诉学生规律,然后由学生来体验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没有任何创造性活动也无法获得任何满足感,至于这些规律是如何概括出来的更是一无所知,学习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出示一些现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规律。比如在词类活用时,我出示了二十句例句,让学生合作探讨归纳这些字词的共同点,找出规律,最后再回到课文中去验证。课堂上同学们四五个人为一组讨论非常热烈,并从课文中找到了许多类似的字词。最后,我对其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表扬了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学。学生最后开心的笑容成为这堂课最好的注解。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但慢慢掌握了归纳的一些基本方法,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当自己的结论被证明正确时。他们不仅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满足感,还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