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由于受收付实现制的约束,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行政事业;会计核算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遵循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但是这两种会计基础并不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相互通用的,我国会计制度对此有相当明确的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了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由于对会计基础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性,结果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概述
(1)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指在会计核算中,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本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出,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2)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实际收到和支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收付实现制,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这两种会计基础的应用对我国会计核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规定的限制,两种制度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发生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问题。
二、收付实现制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1)会计核算常常不能反映资金活动的真实情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与其发生的时期不一定相同,因此相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不能进行有效的配比,从而不能真实准確地反应收支活动。按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只能反映资金的进出数量,不能反映单位资金的来龙去脉,这对于转账业务比较多、经济活动比较复杂的行政事业单位是不合适的。(2)核算过程中低估单位支出,对采购不能全面管理。收付实现制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就会显现。在单位采购事项中,行政事业单位仅对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也只按拨款单据中的实际支付金额确认和计量,对未支付货款,但已收到的物资,不登记入账。这就不利于对各项物资进行全面管理,不能对采购业务进行确切的反映。(3)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收付实现制要求会计核算要以资金的实际收付为依据来核算单位的收入和支出,这使得财政收入和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收到和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收到现金或用现金支付的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单位的债权和债务。从更深层次分析,被隐藏的债权,会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产生腐败行为,而被隐藏的债务会使行政事业单位产生财政危机,影响单位职能的实施。(4)会计核算不能反映资金的流向。在收付实现制下,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和资金集中支付制度后,各单位收到的资金不再表现为货币资金,而是一方面表现为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费用或非货币性资产的增加,收付实现制已不能准确反映资金的流向变化。
三、完善会计基础,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1)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基础,引进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资金绝大部分是财政预算资金,只有各单位有真实的会计核算资料才能够使预算资金得到合理的确定;同时这些资金也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工具,对正常的政务处理有很大的影响。而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较收付实现制更能反映资金的实际使用,反映的会计资料更为真实,因此更有利于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2)将权责发生制的部分要求渗入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明确要求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少量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但是,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将权责发生制的方法渗透到收付实现制中去,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有步骤地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会计核算基础。(3)尽量减少资金的跨期核算。会计核算两种基础的产生正是基于收入和支出跨期核算而造成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把握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尽量做到同期收入和支出,同期进行核算,避免收入和支出资金的不同步行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认真收集有关的会计资料,做好财务预算,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4)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无论是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还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都需要专业会计人员来进行操作,并且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会对两种会计基础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会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道德水平的任一方面有问题,即使会计制度非常完善,也会因为会计人员的问题,使会计核算出现差错,严重的会违反法律法规。同时将权责发生制的方法运用到收付实现制当中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会计人员,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事业;会计核算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遵循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但是这两种会计基础并不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相互通用的,我国会计制度对此有相当明确的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了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由于对会计基础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性,结果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概述
(1)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指在会计核算中,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本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出,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2)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实际收到和支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收付实现制,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这两种会计基础的应用对我国会计核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规定的限制,两种制度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发生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问题。
二、收付实现制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1)会计核算常常不能反映资金活动的真实情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与其发生的时期不一定相同,因此相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不能进行有效的配比,从而不能真实准確地反应收支活动。按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只能反映资金的进出数量,不能反映单位资金的来龙去脉,这对于转账业务比较多、经济活动比较复杂的行政事业单位是不合适的。(2)核算过程中低估单位支出,对采购不能全面管理。收付实现制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就会显现。在单位采购事项中,行政事业单位仅对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也只按拨款单据中的实际支付金额确认和计量,对未支付货款,但已收到的物资,不登记入账。这就不利于对各项物资进行全面管理,不能对采购业务进行确切的反映。(3)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收付实现制要求会计核算要以资金的实际收付为依据来核算单位的收入和支出,这使得财政收入和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收到和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收到现金或用现金支付的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单位的债权和债务。从更深层次分析,被隐藏的债权,会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产生腐败行为,而被隐藏的债务会使行政事业单位产生财政危机,影响单位职能的实施。(4)会计核算不能反映资金的流向。在收付实现制下,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和资金集中支付制度后,各单位收到的资金不再表现为货币资金,而是一方面表现为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费用或非货币性资产的增加,收付实现制已不能准确反映资金的流向变化。
三、完善会计基础,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1)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基础,引进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资金绝大部分是财政预算资金,只有各单位有真实的会计核算资料才能够使预算资金得到合理的确定;同时这些资金也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工具,对正常的政务处理有很大的影响。而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较收付实现制更能反映资金的实际使用,反映的会计资料更为真实,因此更有利于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2)将权责发生制的部分要求渗入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明确要求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少量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但是,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将权责发生制的方法渗透到收付实现制中去,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有步骤地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会计核算基础。(3)尽量减少资金的跨期核算。会计核算两种基础的产生正是基于收入和支出跨期核算而造成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把握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尽量做到同期收入和支出,同期进行核算,避免收入和支出资金的不同步行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认真收集有关的会计资料,做好财务预算,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4)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无论是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还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都需要专业会计人员来进行操作,并且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会对两种会计基础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会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道德水平的任一方面有问题,即使会计制度非常完善,也会因为会计人员的问题,使会计核算出现差错,严重的会违反法律法规。同时将权责发生制的方法运用到收付实现制当中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会计人员,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