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学生阅读,那么他日后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阅读作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将是基础的基础。
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识字比较少,再加上数学教材是以严谨、演绎的面貌出现,重在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吸引力小,可读性差,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阅读,必然会出现“读不进去”,“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数学阅读进行研究,并加以训练。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具备了初步的有效阅读数学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以及今后的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表述单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创设问题情景时,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如在二年级“分一分与除法”导入中,教师直接出示题目: 星期天兔妈妈拔了许多萝卜,可是兔妈妈一个人搬啊,搬啊,怎么都搬不完,小兔子们就去帮忙,剩下的这么多萝卜小兔子一次就搬完了,你们谁能有办法知道去了多少只小兔子呢?通过这样一个简单情景的创设,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了阅读的世界。接着教师就指导学生看图,读题,从图中发现隐含的条件。像例题旁边的提问,想的内容,便让学生细细读,领会其用意。这样一切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了。当然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控制阅读时间,增加阅读次数,创设阅读情境,边读边讲。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中,可以先出示学生秋游排队图,小学生最喜欢去春秋游,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眼球。接着我就问图上画了些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我紧接给学生出示阅读提纲:1.图信息。2.文字信息。3.问题。问学生:你能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纲把图意简单完整地描述出来吗?在我们成年人看似很简单的看图说图意,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显得困难重重,要么说不完整,要么偏离题意,出示提纲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说出题意。只要教师坚持训练一个学期,不用提纲学生也能完整地说出图意,抓住关键的数学信息,提高看图解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设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提高阅读效果。
二、 掌握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的使用合适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效果,也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经常发现学生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学生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究其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上。我认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能否顺利解答应用题上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读懂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如在教学“比多少”时,我让学生在问题“小红比小明多几个?”中“比”和“多”做记号,提醒学生是求比多少的应用题,是求相差数用减法。
对于低年级经常出现的图画式的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出现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这样的题目可能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同样也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就形如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三、 认真阅读数学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教学环节为: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理解教材——师生交流反馈。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例如《比例尺》这一课,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比例尺公式的同时了解为什么写比例尺时通常比的前项用“1”表示,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另外,让学生发现还有在把比较小的物体画在图纸上会扩大的这一知识,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阅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再如:我在教学“直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阅读课本,观察直角形状,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阅读获得的信息,再抓住重点详细讲解,最后让学生找出教室内带直角的东西,进一步深化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对直角知识完全掌握后,安排学生回去收集与直角有关的资料信息,在班上交流。这样,对直角的知识学得更加牢,更加深。
四、 让阅读丰富多彩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保证
“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欣赏的角度去读。如第三册教材中有一个“你知道吗”,就是介绍“九九歌”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了解到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乘法口诀的悠久历史,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二,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如第五册教材中的一个“你知道吗”就是对乘号的来历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明白了乘号也是一种特殊的加号。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优美的音乐,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工具进行阅读,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更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数学信息。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才符合现代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思想。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仅让学生能解决几个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更作为一种语言传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基础,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石。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砖墙中心小学)
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识字比较少,再加上数学教材是以严谨、演绎的面貌出现,重在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吸引力小,可读性差,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阅读,必然会出现“读不进去”,“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数学阅读进行研究,并加以训练。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具备了初步的有效阅读数学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以及今后的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表述单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创设问题情景时,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如在二年级“分一分与除法”导入中,教师直接出示题目: 星期天兔妈妈拔了许多萝卜,可是兔妈妈一个人搬啊,搬啊,怎么都搬不完,小兔子们就去帮忙,剩下的这么多萝卜小兔子一次就搬完了,你们谁能有办法知道去了多少只小兔子呢?通过这样一个简单情景的创设,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了阅读的世界。接着教师就指导学生看图,读题,从图中发现隐含的条件。像例题旁边的提问,想的内容,便让学生细细读,领会其用意。这样一切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了。当然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控制阅读时间,增加阅读次数,创设阅读情境,边读边讲。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中,可以先出示学生秋游排队图,小学生最喜欢去春秋游,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眼球。接着我就问图上画了些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我紧接给学生出示阅读提纲:1.图信息。2.文字信息。3.问题。问学生:你能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纲把图意简单完整地描述出来吗?在我们成年人看似很简单的看图说图意,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显得困难重重,要么说不完整,要么偏离题意,出示提纲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说出题意。只要教师坚持训练一个学期,不用提纲学生也能完整地说出图意,抓住关键的数学信息,提高看图解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设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提高阅读效果。
二、 掌握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的使用合适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效果,也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经常发现学生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学生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究其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上。我认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能否顺利解答应用题上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读懂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如在教学“比多少”时,我让学生在问题“小红比小明多几个?”中“比”和“多”做记号,提醒学生是求比多少的应用题,是求相差数用减法。
对于低年级经常出现的图画式的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出现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这样的题目可能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同样也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就形如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三、 认真阅读数学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教学环节为: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理解教材——师生交流反馈。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例如《比例尺》这一课,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比例尺公式的同时了解为什么写比例尺时通常比的前项用“1”表示,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另外,让学生发现还有在把比较小的物体画在图纸上会扩大的这一知识,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阅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再如:我在教学“直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阅读课本,观察直角形状,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阅读获得的信息,再抓住重点详细讲解,最后让学生找出教室内带直角的东西,进一步深化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对直角知识完全掌握后,安排学生回去收集与直角有关的资料信息,在班上交流。这样,对直角的知识学得更加牢,更加深。
四、 让阅读丰富多彩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保证
“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欣赏的角度去读。如第三册教材中有一个“你知道吗”,就是介绍“九九歌”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了解到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乘法口诀的悠久历史,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二,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如第五册教材中的一个“你知道吗”就是对乘号的来历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明白了乘号也是一种特殊的加号。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优美的音乐,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工具进行阅读,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更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数学信息。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才符合现代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思想。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仅让学生能解决几个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更作为一种语言传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基础,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石。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砖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