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小学英语文本阅读教学主要存在阅读过程套路化、阅读主体偏离化、阅读活动过难化三个问题。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学生却似听非听,甚至从课堂教学中“游离”出来,做暂时的“课间休息”。针对上述问题,小学英语文本阅读教学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文本教学应突显语篇的功能,注重教学的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适时搭建适当的支架,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本阅读;文本教学
【作者简介】汤彩雯,小学一级教师。英语文本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本阅读,学生可以扩大语言储备,增强语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文本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阅读过程套路化——一成不变、缺乏趣味性
(一)症状
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Sports Day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内容,然后提出相应的几个问题:“We are going to have a Sports Day,who will run 100 meters?Who will do long jump?Who will do high jump?What will Sally do?”,再让学生细读文本,逐一找出答案,最后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二)问题诊断——海上生明月,“思维”“滞”此时
在这节课,教师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始终由教师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当前,阅读教学似乎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固定套路,即在导入活动中,师生对话,渗透关键句型;在略读活动中,学生看动画或听录音,回答一两个简单的概括性问题;在细读活动中,学生再读文本,完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或对文本进行提炼、概括、总结;在拓展活动中,学生复述文本或创编对话。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文本,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厌倦,进而使学生失去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三)对策——拨响孩子的心弦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上案例中的阅读活动可做如下调整。
在导入活动中,教师首先进行free talk:“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再出示学生们参加运动会的一些照片。由于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大家都特别感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略读活动中,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后回答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在细读活动中,学生听录音,并完成表1,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
在拓展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We are going to have a Sports Day next week,who will run 100 meters?Who will do long jump?”。之后,学生完成报名表(见表2)。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对运动会的许多项目进行了词汇表达等拓展,特别在填写调查报名表时,学生的知识与思维“无缝接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阅读主体偏离化——刻舟求剑、缺乏全体性
(一)症状
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Food and Health的Part B時,教师问:“Today,lets talk about our food,tell me what your favorite food is?”。教师在询问几个学生之后,出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让学生用“Do you like ...?”的句型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目的是滚动复习已学知识。结果,只有少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事实上的“听众”。
(二)问题诊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弱化教授的痕迹。教学不能只顾及少部分学生,使教学活动训练面狭小,让大部分学生成为“看客”。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For all students,for students all.”的理念。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创设全面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策略的渗透和内化。有的教师把课堂变成教师“一言堂”,或者变成教师和少数学生对话的课堂,其他大部分学生还是在默默地充当“听众”。
(三)对策——特别的爱给所有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学习中的地位,他们既是积极的发言者,又是虚心的倾听者,在学习中承担学习的任务和责任。为了不使大多数学生处于静默的状态,教师可设计合适的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对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行有效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起来。以上的教学活动可以做如下调整。
教师先让学生看词汇food(如图1),并以四人为一组,在30秒内快速不间断地轮流说出该类词汇。学生展示如下:
S1:Noodles.
S2:Apple.
S3:Vegetables.
S4:Fish.
…
之后,学生用句型“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进行组内交流,接着在组内讨论问题“Which food is good for you?Which food is bad for you?”,并进行单词分类(如图2)。 学生对文本中Menu A和 Menu B 的选择,扫除了思维障碍,使学生可以轻松地融入文本学习。调整后的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活动面更广,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识,效果扎实有效。
三、阅读活动过难化——缘木求鱼、缺乏策略性
(一)症状
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8 The Spring Festival时,首先,教师在热身环节后让学生看课文视频,完成以下判断正误的题目,总体感知语篇。
① Christmas Day is Chinese New Year.()
② We make rice cakes and dumplings.()
③ We have a family dinner.()
然后,教师让学生做判断正误练习,感受语篇,并回答如下问题:①“Whats the Spring Festival?”;②“How do Yang Ming and Lily spend the Spring Festival?”。
最后,教师再播放多媒体教学光盘,通过有声跟读、组内“小老师”带读对话等形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整体回顾语篇。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设计的一个个活动,貌似从语篇教学出发,实则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问题诊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学生使用和接触英语的时空有限,英语阅读水平较低,教师若在文本教学中设计过难的活动,超出学生已有的认知,则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教学支架,将复杂的任务分解,则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构建整体概念,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对策——搭建支架,扶放结合
1以视听材料为支架,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大意
教师应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与文本相关的视频,与课文配套的动画、插图等材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观[1],将枯燥的文本以生动有趣的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以降低文本阅读的理解难度。在“The Spring Festival”这节充满文化意识的课程中,學生可以先观看有关春节的图片或视频。伴随着欢歌笑语和喜庆的氛围,教师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激活学生对春节的原有认识。此时,学生再进行判断正误,这样会比看课文录像更有效。
2以任务活动为支架,掌握阅读策略,领会细节信息
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会学生适当的阅读策略,如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在阅读中精心设计各种任务活动。曾有一位教师在优质课阅读教学中以“整体感知—部分理解—整体把握”为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任务。
Task 1:Watch and find (观看录像,找寻主旨)
Task 2:Read,tick or cross (阅读判断)
Task 3:Scan and circle(扫读全文,圈出关键信息)
Task 4:Read and fill(阅读课文,补充完整)
Task 5:Imagine and discuss (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Task 6:Retell with the help of mind maps(运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
学生在这些由易到难的任务中逐步领会文本的精髓,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学习了课文,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而且掌握了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3以生词新句为支架,扫除阅读障碍,轻松梳理文本
对于影响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生词,教师在阅读前应指导学生学习,以降低阅读的难度。如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Housework的Part B时,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动词词组,如clean your bedroom、make the bed、pick up the toys、water the plants、clean the toilet等。对于这些动词词组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复习有关家务活动的词汇。这样,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能更轻松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对其进行梳理。
4以可视符号为支架,以朗读促进理解,提升阅读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朗读起着以读促思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直观的语音符号作为支架,让学生感知句子的升降调、重读、连读及意群的划分,如升调用“↗”,降调用“↘”,重读用“·”,连读用“︶”,停顿用“/ ” 等。
综上所述,文本教学要从文本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教学的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思考的有效运用,要适时适当地搭建各种支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克服阅读的恐惧,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平海燕.巧搭教学支架,提升语篇教学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3(13):5052.
【课堂聚焦·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本阅读;文本教学
【作者简介】汤彩雯,小学一级教师。英语文本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本阅读,学生可以扩大语言储备,增强语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文本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阅读过程套路化——一成不变、缺乏趣味性
(一)症状
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Sports Day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内容,然后提出相应的几个问题:“We are going to have a Sports Day,who will run 100 meters?Who will do long jump?Who will do high jump?What will Sally do?”,再让学生细读文本,逐一找出答案,最后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二)问题诊断——海上生明月,“思维”“滞”此时
在这节课,教师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始终由教师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当前,阅读教学似乎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固定套路,即在导入活动中,师生对话,渗透关键句型;在略读活动中,学生看动画或听录音,回答一两个简单的概括性问题;在细读活动中,学生再读文本,完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或对文本进行提炼、概括、总结;在拓展活动中,学生复述文本或创编对话。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文本,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厌倦,进而使学生失去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三)对策——拨响孩子的心弦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上案例中的阅读活动可做如下调整。
在导入活动中,教师首先进行free talk:“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再出示学生们参加运动会的一些照片。由于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大家都特别感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略读活动中,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后回答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在细读活动中,学生听录音,并完成表1,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
在拓展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We are going to have a Sports Day next week,who will run 100 meters?Who will do long jump?”。之后,学生完成报名表(见表2)。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对运动会的许多项目进行了词汇表达等拓展,特别在填写调查报名表时,学生的知识与思维“无缝接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阅读主体偏离化——刻舟求剑、缺乏全体性
(一)症状
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Food and Health的Part B時,教师问:“Today,lets talk about our food,tell me what your favorite food is?”。教师在询问几个学生之后,出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让学生用“Do you like ...?”的句型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目的是滚动复习已学知识。结果,只有少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事实上的“听众”。
(二)问题诊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弱化教授的痕迹。教学不能只顾及少部分学生,使教学活动训练面狭小,让大部分学生成为“看客”。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For all students,for students all.”的理念。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创设全面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策略的渗透和内化。有的教师把课堂变成教师“一言堂”,或者变成教师和少数学生对话的课堂,其他大部分学生还是在默默地充当“听众”。
(三)对策——特别的爱给所有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学习中的地位,他们既是积极的发言者,又是虚心的倾听者,在学习中承担学习的任务和责任。为了不使大多数学生处于静默的状态,教师可设计合适的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对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行有效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起来。以上的教学活动可以做如下调整。
教师先让学生看词汇food(如图1),并以四人为一组,在30秒内快速不间断地轮流说出该类词汇。学生展示如下:
S1:Noodles.
S2:Apple.
S3:Vegetables.
S4:Fish.
…
之后,学生用句型“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进行组内交流,接着在组内讨论问题“Which food is good for you?Which food is bad for you?”,并进行单词分类(如图2)。 学生对文本中Menu A和 Menu B 的选择,扫除了思维障碍,使学生可以轻松地融入文本学习。调整后的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活动面更广,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识,效果扎实有效。
三、阅读活动过难化——缘木求鱼、缺乏策略性
(一)症状
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8 The Spring Festival时,首先,教师在热身环节后让学生看课文视频,完成以下判断正误的题目,总体感知语篇。
① Christmas Day is Chinese New Year.()
② We make rice cakes and dumplings.()
③ We have a family dinner.()
然后,教师让学生做判断正误练习,感受语篇,并回答如下问题:①“Whats the Spring Festival?”;②“How do Yang Ming and Lily spend the Spring Festival?”。
最后,教师再播放多媒体教学光盘,通过有声跟读、组内“小老师”带读对话等形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整体回顾语篇。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设计的一个个活动,貌似从语篇教学出发,实则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问题诊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学生使用和接触英语的时空有限,英语阅读水平较低,教师若在文本教学中设计过难的活动,超出学生已有的认知,则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教学支架,将复杂的任务分解,则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构建整体概念,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对策——搭建支架,扶放结合
1以视听材料为支架,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大意
教师应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与文本相关的视频,与课文配套的动画、插图等材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观[1],将枯燥的文本以生动有趣的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以降低文本阅读的理解难度。在“The Spring Festival”这节充满文化意识的课程中,學生可以先观看有关春节的图片或视频。伴随着欢歌笑语和喜庆的氛围,教师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激活学生对春节的原有认识。此时,学生再进行判断正误,这样会比看课文录像更有效。
2以任务活动为支架,掌握阅读策略,领会细节信息
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会学生适当的阅读策略,如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在阅读中精心设计各种任务活动。曾有一位教师在优质课阅读教学中以“整体感知—部分理解—整体把握”为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任务。
Task 1:Watch and find (观看录像,找寻主旨)
Task 2:Read,tick or cross (阅读判断)
Task 3:Scan and circle(扫读全文,圈出关键信息)
Task 4:Read and fill(阅读课文,补充完整)
Task 5:Imagine and discuss (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Task 6:Retell with the help of mind maps(运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
学生在这些由易到难的任务中逐步领会文本的精髓,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学习了课文,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而且掌握了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3以生词新句为支架,扫除阅读障碍,轻松梳理文本
对于影响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生词,教师在阅读前应指导学生学习,以降低阅读的难度。如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Housework的Part B时,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动词词组,如clean your bedroom、make the bed、pick up the toys、water the plants、clean the toilet等。对于这些动词词组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复习有关家务活动的词汇。这样,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能更轻松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对其进行梳理。
4以可视符号为支架,以朗读促进理解,提升阅读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朗读起着以读促思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直观的语音符号作为支架,让学生感知句子的升降调、重读、连读及意群的划分,如升调用“↗”,降调用“↘”,重读用“·”,连读用“︶”,停顿用“/ ” 等。
综上所述,文本教学要从文本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教学的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思考的有效运用,要适时适当地搭建各种支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克服阅读的恐惧,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平海燕.巧搭教学支架,提升语篇教学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3(13):5052.
【课堂聚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