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治疗高位骶骨骨折脱位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p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治疗高位骶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术治疗的32例高位骶骨骨折脱位合并脊柱-骨盆分离患者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23~41岁,平均34.3岁;根据Roy-Camille分型:Ⅱ型9例,Ⅲ型23例;S1骨折脱位25例,S2骨折脱位7例。使用Gibbons分级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马尾神经损伤程度和骶神经根完整性的关系,以及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与二者的关系;采用Mears和Ve-lyvis的影像学标准对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平均35个月(25~47个月)。Gibbons分级从术前的4.0级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7级。术前马尾神经损伤重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差于马尾神经损伤轻的,术前骶神经断裂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差于无骶神经断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但术前马尾神经损伤程度和骶神经有无断裂不会影响膀胱、直肠功能恢复。骨折解剖复位26例,复位满意5例,复位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6.9%。29例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愈合;2例术后3个月未愈合,术后9个月获得骨性愈合;1例术后9个月仍未愈合,但无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评定疗效:优22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为87.5%。2例患者出现伤口深部感染,3例患者因髂骨螺钉钉尾突出压迫皮肤出现疼痛,1例患者出现一侧连接棒断裂。

结论

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治疗合并脊柱-骨盆分离的高位骶骨骨折脱位能获得有效的神经功能恢复,重建腰骶部的稳定性和序列,预防畸形,有利于早期负重活动。术前马尾神经不完全损伤或骶神经根完整的患者增大了恢复的机会。

其他文献
期刊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治复杂,需运用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诊疗模式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目的通过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肝细胞内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探寻他克莫司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89.83±4.44)g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他克莫司4 mg·kg-1·d-1灌胃)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月测量大鼠体重,行尾静脉穿刺取血测其空腹血糖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5个月后,在空腹状态下将2组大鼠分别处死,行心脏穿刺取血,4%多聚甲醛体内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近年来,由于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不断进步,P-NETs的诊断率明显增高。以有丝分裂数和Ki-67阳性指数为基础的分级方案对P-NETs的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P-NETs是一组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的恶性肿瘤,其手术可切除率及远期疗效明显
目的调查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和术后替代疗法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和关系。方法宁波市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甲状腺癌术后采用替代疗法服药治疗的患者230例,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125例参与调查,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替代疗法服药依从性总分为(47.28±11.49)分,中、低等依从水平患者占90.1
期刊
骶骨骨折多数为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常伴有腰骶丛损伤,严重时可致骨盆后环不稳定或腰骶结合部失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型方法是Denis分型、Tile分型、Isler分型、Denis Ⅲ型,近几年腰骶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作为治疗方法的选择常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目前骶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及置入方法正向、高效、安全、微创化的方向发展。但不同内固定方式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本文就目前骶骨骨折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及儿童孟氏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孟氏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Bado分型等数据。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593例孟氏骨折患者,占同期前臂骨折的1.15%,占同期全身
如何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是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切口负压伤口治疗技术(iNPWT)逐步被应用于术后一期缝合切口,以期降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拟通过文献回顾阐述iNPWT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