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规模浩大,气势宏伟。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但它在初建时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经过了多次改建和扩建才最终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
曾经只是紫禁城的“前院”
天安门广场整个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代修建的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处在紫禁城之前。按照当时的设计,天安门广场只是紫禁城的“前院”。
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期给人的感觉有些局促。从天安门城楼到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民国以后称中华门)之间围之以红墙,广场呈现出一个狭长的“T”形(左图),是一个封闭的庭院。
天安门广场的设计者最初是将其作为宫廷广场来设计的,广场外的东西两侧,分布着封建国家主要的统治机构。天安门广场作为封建王朝统治机构的中枢,处处体现着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气质,而让步入这个广场的普通人,走在这个狭长而逼仄的空间里,都会通过空间的暗示油然而生敬畏之感。
辛亥革命之后,这个封闭广场经过系列改造,允许平民进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皇帝的权力仅限于在紫禁城内行使。于是这个为皇家服务了数百年的封闭广场,开始允许平民进入。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出于城市交通方面的考虑,对广场及其周围进行了系列改造。他主持拆除了中华门内的千步廊和天安门东西三座门两侧的围墙。
然而由于国库枯竭,再加上政局动荡,民国时期的天安门广场并没有增加新的建筑和装饰,这座昔日的皇家广场,不过仅仅是一块空旷的“荒芜”之地而已。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杂草丛生,新政府展开整治清运广场垃圾的行动
1949年8月,北平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修整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并要求9月份完工,迎接开国大典。
当时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内容包括:清除广场内的地面障碍物,开辟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修缮天安门城楼作为主席台,安装22.5米高的电力控制的大旗杆,修补沥青石渣路面,进行绿化,植树、种草、种花等等。
建国以后,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1952、1955年,天安门广场两次进行了较大的改建。1952年拆除了东西三座门,1955年拆除了沿公安街和西皮市的东西两道红墙。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1958年8月,中央决定改建和扩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经过此次扩建,将中华门拆除后,从中华门到正阳门之间是一块狭长的空地,这块空地被规划为广场南部的绿地,种植了一大片松树林。
1976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去世。同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毛主席纪念堂建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南”的决定。6天后,经中央审定,正式确定了纪念堂建筑方案。广场再向南扩建,即将天安门广场的东西两侧路,向南打通到前门东西大街,广场的区域就向南一直延伸到了正阳门城楼下,为此拆掉了广场左右两侧邻近东、西交民巷的一些建筑。经过此次扩建,天安门广场形成了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中心作辐射状的整个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作为首都城市中心的地位,被进一步突显出来。
曾经只是紫禁城的“前院”
天安门广场整个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代修建的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处在紫禁城之前。按照当时的设计,天安门广场只是紫禁城的“前院”。
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期给人的感觉有些局促。从天安门城楼到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民国以后称中华门)之间围之以红墙,广场呈现出一个狭长的“T”形(左图),是一个封闭的庭院。
天安门广场的设计者最初是将其作为宫廷广场来设计的,广场外的东西两侧,分布着封建国家主要的统治机构。天安门广场作为封建王朝统治机构的中枢,处处体现着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气质,而让步入这个广场的普通人,走在这个狭长而逼仄的空间里,都会通过空间的暗示油然而生敬畏之感。
辛亥革命之后,这个封闭广场经过系列改造,允许平民进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皇帝的权力仅限于在紫禁城内行使。于是这个为皇家服务了数百年的封闭广场,开始允许平民进入。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出于城市交通方面的考虑,对广场及其周围进行了系列改造。他主持拆除了中华门内的千步廊和天安门东西三座门两侧的围墙。
然而由于国库枯竭,再加上政局动荡,民国时期的天安门广场并没有增加新的建筑和装饰,这座昔日的皇家广场,不过仅仅是一块空旷的“荒芜”之地而已。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杂草丛生,新政府展开整治清运广场垃圾的行动
1949年8月,北平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修整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并要求9月份完工,迎接开国大典。
当时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内容包括:清除广场内的地面障碍物,开辟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修缮天安门城楼作为主席台,安装22.5米高的电力控制的大旗杆,修补沥青石渣路面,进行绿化,植树、种草、种花等等。
建国以后,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1952、1955年,天安门广场两次进行了较大的改建。1952年拆除了东西三座门,1955年拆除了沿公安街和西皮市的东西两道红墙。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1958年8月,中央决定改建和扩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经过此次扩建,将中华门拆除后,从中华门到正阳门之间是一块狭长的空地,这块空地被规划为广场南部的绿地,种植了一大片松树林。
1976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去世。同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毛主席纪念堂建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南”的决定。6天后,经中央审定,正式确定了纪念堂建筑方案。广场再向南扩建,即将天安门广场的东西两侧路,向南打通到前门东西大街,广场的区域就向南一直延伸到了正阳门城楼下,为此拆掉了广场左右两侧邻近东、西交民巷的一些建筑。经过此次扩建,天安门广场形成了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中心作辐射状的整个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作为首都城市中心的地位,被进一步突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