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治理现代化转向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9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其中,技术型本科院校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技能为本”是应用技术大学治理现代化转向的关键问题,根据研究型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属性和定位,在精准分类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就必须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由普通型向专能型转向.为此,要找准办学定位、瞄准职业特色,建立适合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推进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其他文献
互联网平台能够通过算法获取与人之行为密切相关的大量数据,而大型互联网科技平台公司甚至有能力在大数据基础上,提供一种有别于市场治理的数据治理方式.人类正在成为不断向各种网络平台被动提交各种数据的“数据人”,网络平台数据日益激增,事实上使网络虚拟空间获得与公权力相对应的私权力,因此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的难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中,如何建立公正的网络平台自我治理体系并重塑网络平台的公共利益职责,如何明确网络平台治理失范的公权力介入机制并消解数据垄断网络平台的非合理结构性优势,如何协同发力确立互联网平台数据的场景化保
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意义、精神实质、内涵发展、创新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中作出了大量原创性贡献,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智能技术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部分,与我们共同建构人类社会.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向人类展现了未来社会的多种可能性.然而,人工智能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在给社会带来现实的或者可能的“技术代价”.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智能技术,人类要立足当下对未来进行协商,在人类未来的多种可能性中共同选择或者设计一个对人类有利的未来.
数字经济时代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其建构的商业生态领域中日益占据信息、资源与权力优势.大规模、复杂性商业生态系统赋予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广泛深刻的影响力和复杂多样的作用机制.正因如此,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亟需从多维视角探讨互联网平台治理之道,并探索构建诸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平台协同治理体系.目标是基于数字治理、平台治理理论创新,借鉴国内外平台治理成功经验,形成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全景式治理、互联网平台赋能公共部门、公共部门赋权互联网平台、第三方组
马克思在其理论建构的中前期主要关注西欧先发资本主义国家,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视角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随着俄国在农奴制改革后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将研究视野拓展到非西方的后发国家的发展上.马克思首先肯定后发国家可以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具体提出这种过渡需具备的条件.正是在马克思相关论述的指导下,俄国率先通过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以后又有中国等后发国家实践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发展,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习近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民心所向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经济转型中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乃至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经济秩序的失序和漏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阶段性的“野蛮生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改革的不完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地区倾斜,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需以共同富裕愿景为“目标导向”,结合“问题导向”,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系统设计,精准施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通过公开、透明、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构建初次(一次)分配、再(二次)分配、
当前,美国政治极化现象日益突出,政治精英的极化主要体现为两党间的党争.党争现象有深刻的制度根源.美国制度产生于欧洲传统,即一种小规模政体传统.小规模政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党争频仍.为了克服党争,哲学家们提出了混合政体等制度方案,但是均未被证明有效.到美国建国立宪之际,始用规模来消除党争.但是基于城邦联盟与封建制度的历史经验和当时现实条件,美国只能采取权力分层的联邦制和在各层实行分权制,这种结构又要求采取代议制、选举制,并进而产生政党制.这些制度都天然具有党争基因,无法有效制约党派之争.美国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也加
为加快完成我国海洋管理机构改革任务,明晰中国海警局海上维权执法工作的职责、程序等内容,我国制定了《海警法》.该法的制定和实施对充实我国海洋法律制度、提升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重要意义.但一些国家尤其是美日等国,对我国《海警法》的有关内容,如国家“管辖海域”范围、“使用武器”的条件、“海警执法船舶”的属性等,存在认为其违反国际法的“评判”和“担扰”.为消除这种误判和误解,我国需要对《海警法》的有关内容作出符合国际海洋法的系统性解释和说明,也需要对有关国内海洋法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完善,以及加快与
平台经济的兴起,意味着互联网呈现“再中心化”的趋势.当主导性互联网平台占据互联网信息传播和交互活动的枢纽位置后,法律需要从两个方面强化其义务,即对其用户违法行为的注意义务和普遍性的服务义务.由于法律对平台功能有多重期待,加之平台本身在供需匹配中的作用日益主动、积极,传统网络法发展出的中立原则很难作为平台法律规制的基础性原则.法律应当正视平台经济的自我逻辑,以“平台公正”为原则基础来建立规制框架,要求平台差异化的服务供给必须基于公正理由,平台治理须遵循正当程序,平台服务需要符合公共伦理规范.
全球化进程促成了高度融合的世界共生体系,亦导致了多面向的“分化”和“混杂”,诸多发展中国家不但遭遇了发展危机,亦面对价值入侵带来的困境.作为一套凸显国家“总意志”的观念和价值表象系统,国家形象是现代国家的核心神话,是对“国家”主体的符码表征和意义阐明.它在综合国家实体存在与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建构民族—国家想象的理想样态,并在不断的意义书写和价值碰撞中引导国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巩固和强化国家主体.在后疫情时代,重构国家形象的伟大神话是更新民族想象、传播民族精神价值、进行文化政治动员,超越以“大规模单向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