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巨头为何纷纷“硬”起来?
投资机构在考察创业项目时有个终极问题是“如果巨头涉足该领域怎么办?”,这几乎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道无解的难题,除非你的项目属于特别垂直的细分领域,巨头根本不放在眼里,或者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以及较强的不可复制性。然而对于作为大众消费品的手机行业来说,自然不存在垂直细分的问题,行业门槛也逐步降低—这可能是互联网巨头涉足手机领域的原因之一。
然而互联网巨头的优势在于软件服务,所以它们在真正涉足手机行业之前,往往通过投资等方式与手机厂商建立关系,从相对较“软”的手机系统入手逐渐转向硬件,奇虎 360就是典型。近来周鸿祎频频亮相为酷派360合资公司即将推出的首款手机宣传造势,不过在代号为“AK47”的手机发布之前,却率先曝光了一款基于Android研发的手机系统“360 OS”。
不仅如此,最近腾讯TOS低调内测,并传出将与TCL合作的消息(截至发稿前,真假尚未可知),以及前言谈到的阿里注资魅族,都是从软件着手进军硬件。
除了上诉表因,巨头们纷纷做起手机来,更重要的目的是为抢占移动终端市场。软件服务是互联网巨头的强项,但软件市场拼杀激烈,几乎每个领域在经历一番厮杀之后都出现了领头羊,比如社交领域的《微信》和电商领域的天猫。如果无法从这些领域着手,那是否可以从这些服务的载体—智能手机着手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说这些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涉足手机领域,目的都非常明确,无外乎抢占移动终端市场,掌握移动端服务入口,为自身资源和优势找到硬件支撑。
以手机为平台抢夺市场和利益
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2014年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5亿,平均每年有3亿人换掉手中的手机,消费市场之大可见一斑。不过,硬件利润并非互联网巨头涉足手机行业的初衷,它们真正在乎的是为用户提供自身的软件服务,以期在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赚取利润,要知道软件服务的利润要远远大于硬件。
仅以电商举例,2014年淘宝总成交额超过1.17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端消费在整体消费中的占比已高达40%,且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而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上位居第六的小米手机全年销售额也不过743亿元人民币。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的最重要的终端入口,巨头们结合各自优势打造手机品牌,生产硬件为虚,布局移动生态为实,才是真正目的所在。
互联网巨头提供软件和技术支持,手机厂商提供硬件研发和生产,将定制系统与手机完美结合,这使得自身软件服务从植入的角度上讲不会显得那么生硬和突兀。相反如果采取软件预装的方式则往往会引起用户的反感。比如将《QQ音乐》预装进小米的MIUI中,从用户接受度上讲是很粗暴的,但如果是腾讯定制的手机系统,《QQ音乐》的出现就会显得十分自然。所以打造自己的手机品牌等于为自身的软件服务搭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分发渠道,不必受制于其他手机系统和应用分发市场。
美梦难成真,巨头的算盘真能如意?
百度云OS上线近三年,在刷机市场一度超过MIUI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最后却走向终点,难免让人唏嘘。其实除了在手机系统方面有所行动之外,百度还曾在2013年与OPPO合作推出过一款主打自拍的手机,以及曾与100 手机联合推出几款低价手机,企图靠薄利多销迅速建立起自身的生态系统。不过多番尝试效果均不尽如人意。与百度云OS命运相似的还有腾讯的Tita,从2012年4月份上线到最后一次版本更新,历时不足一年便折戟沉沙。
三大巨头的另一位,阿里是最早涉足手机系统领域的互联网企业,至今仍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其Yun OS,不过大多都是与不知名的小厂商合作,在市场上并未引起太大反响。注资魅族的意图在于加强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为其ROM寻找到庞大的硬件支撑,当然成效也还有待市场反映。
百度云OS、腾讯Tita以及阿里Yun OS等独立OS的遇冷,足以证明缺乏硬件支撑的第三方OS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此外,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千元机市场几乎已经将“性价比”发挥到了极致,基本没有利润全靠走量,两千元市场也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有魅族和小米两个死对头,也有荣耀这样背景雄厚的品牌,更有一加和锤子等新兴厂商入驻,要想在如此众多的品牌中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互联网巨头涉足手机行业的模式将以薄利多销为主,以期通过硬件销售带动软件服务市场份额的提升,但这绝不会一蹴而就,因为各个领域的用户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将不单单只是一部通讯设备,更是智能家居和移动生态圈的中心,这也是小米目前的发展模式,以小米手机为中心,MIUI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构建移动生态圈。而阿里携手魅族同样也是为了实现软硬件深度整合,手机硬件之战已经在慢慢决定着平台的用户数量和移动生态的主要话语权。
投资机构在考察创业项目时有个终极问题是“如果巨头涉足该领域怎么办?”,这几乎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道无解的难题,除非你的项目属于特别垂直的细分领域,巨头根本不放在眼里,或者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以及较强的不可复制性。然而对于作为大众消费品的手机行业来说,自然不存在垂直细分的问题,行业门槛也逐步降低—这可能是互联网巨头涉足手机领域的原因之一。
然而互联网巨头的优势在于软件服务,所以它们在真正涉足手机行业之前,往往通过投资等方式与手机厂商建立关系,从相对较“软”的手机系统入手逐渐转向硬件,奇虎 360就是典型。近来周鸿祎频频亮相为酷派360合资公司即将推出的首款手机宣传造势,不过在代号为“AK47”的手机发布之前,却率先曝光了一款基于Android研发的手机系统“360 OS”。
不仅如此,最近腾讯TOS低调内测,并传出将与TCL合作的消息(截至发稿前,真假尚未可知),以及前言谈到的阿里注资魅族,都是从软件着手进军硬件。
除了上诉表因,巨头们纷纷做起手机来,更重要的目的是为抢占移动终端市场。软件服务是互联网巨头的强项,但软件市场拼杀激烈,几乎每个领域在经历一番厮杀之后都出现了领头羊,比如社交领域的《微信》和电商领域的天猫。如果无法从这些领域着手,那是否可以从这些服务的载体—智能手机着手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说这些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涉足手机领域,目的都非常明确,无外乎抢占移动终端市场,掌握移动端服务入口,为自身资源和优势找到硬件支撑。
以手机为平台抢夺市场和利益
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2014年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5亿,平均每年有3亿人换掉手中的手机,消费市场之大可见一斑。不过,硬件利润并非互联网巨头涉足手机行业的初衷,它们真正在乎的是为用户提供自身的软件服务,以期在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赚取利润,要知道软件服务的利润要远远大于硬件。
仅以电商举例,2014年淘宝总成交额超过1.17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端消费在整体消费中的占比已高达40%,且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而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上位居第六的小米手机全年销售额也不过743亿元人民币。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的最重要的终端入口,巨头们结合各自优势打造手机品牌,生产硬件为虚,布局移动生态为实,才是真正目的所在。
互联网巨头提供软件和技术支持,手机厂商提供硬件研发和生产,将定制系统与手机完美结合,这使得自身软件服务从植入的角度上讲不会显得那么生硬和突兀。相反如果采取软件预装的方式则往往会引起用户的反感。比如将《QQ音乐》预装进小米的MIUI中,从用户接受度上讲是很粗暴的,但如果是腾讯定制的手机系统,《QQ音乐》的出现就会显得十分自然。所以打造自己的手机品牌等于为自身的软件服务搭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分发渠道,不必受制于其他手机系统和应用分发市场。
美梦难成真,巨头的算盘真能如意?
百度云OS上线近三年,在刷机市场一度超过MIUI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最后却走向终点,难免让人唏嘘。其实除了在手机系统方面有所行动之外,百度还曾在2013年与OPPO合作推出过一款主打自拍的手机,以及曾与100 手机联合推出几款低价手机,企图靠薄利多销迅速建立起自身的生态系统。不过多番尝试效果均不尽如人意。与百度云OS命运相似的还有腾讯的Tita,从2012年4月份上线到最后一次版本更新,历时不足一年便折戟沉沙。
三大巨头的另一位,阿里是最早涉足手机系统领域的互联网企业,至今仍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其Yun OS,不过大多都是与不知名的小厂商合作,在市场上并未引起太大反响。注资魅族的意图在于加强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为其ROM寻找到庞大的硬件支撑,当然成效也还有待市场反映。
百度云OS、腾讯Tita以及阿里Yun OS等独立OS的遇冷,足以证明缺乏硬件支撑的第三方OS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此外,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千元机市场几乎已经将“性价比”发挥到了极致,基本没有利润全靠走量,两千元市场也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有魅族和小米两个死对头,也有荣耀这样背景雄厚的品牌,更有一加和锤子等新兴厂商入驻,要想在如此众多的品牌中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互联网巨头涉足手机行业的模式将以薄利多销为主,以期通过硬件销售带动软件服务市场份额的提升,但这绝不会一蹴而就,因为各个领域的用户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将不单单只是一部通讯设备,更是智能家居和移动生态圈的中心,这也是小米目前的发展模式,以小米手机为中心,MIUI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构建移动生态圈。而阿里携手魅族同样也是为了实现软硬件深度整合,手机硬件之战已经在慢慢决定着平台的用户数量和移动生态的主要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