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性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历史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研究和探讨,针对学生的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教学策略要科学合理,手段和方法要灵活多样,贴合实际。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不是简单让学生去读,而是把学生的“读”和老师的“教”结合在一起。
首先,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要低起点、重基础,内容选取和阅读要求要难易适中,实施过程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教学中正文部分是学生主要的阅读材料,不适宜大量补充课外资料。初中生本身语文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不妨借鉴一些语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疏通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历史教材特别是古代史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生僻字词,如果教师在这一方面不够注意,可能出现学生课本学完了,字词照样读错,词句含义似懂非懂、胡乱解释的现象。这些基础工作可安排到预习当中,学生自主完成,但是课堂上一定要检查落实。阅读的形式不一而足,可以深情朗读,也可以沉思默读;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细心斟酌。教师要特别注意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事先提出问题,列出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过后,可以让学生依次回忆阅读内容,这样后面教师引导、梳理、归纳知识点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理清知识体系,同时对学生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历史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文内容中一些关键词、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词,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词句往往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整体的思想内容,如古代史中的“最早”、“第一次”,近现代史中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开端”等词句,阅读时要着重理解,仔细领会。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列表归纳,画示意图、画知识树状图、编写记忆口诀等,这样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再次,现阶段采用的初中历史教材图片资源丰富,形式活泼,是培养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绝好素材。
古人讲:“左图右史”,培养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还要关注和利用好教材内大量的图片资源,包括实物图片,想象图,地图等。历史教材插图以其直观性、专业性,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往往通过一幅图,一个问题就已经豁然开朗。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讲到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课文配了两幅插图,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两种房屋的样式便一目了然,免去了教师多余的叙述。教材中大量的地图、路线图对于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是非常直观有效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学会在观察中分析研判、提炼概括,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把画面上的历史转变为头脑中的知识。
最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加强对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彰显历史学科的特点。
初中历史教材中不论是课文内容还是引用材料,一般来说都比较简短且浅显易懂,往往只是对课文知识点或者思想观点的印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材料,注意他们不同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跳出书本,拓展思维,反观思考:汉朝以后也有一些朝代在某些时候实行过和亲,对此应该如何评价?指出针对某一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同时,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民族间的友好相处等角度来分析,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适度扩大阅读范围,有必要的话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以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加深学生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当前,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大势所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对学生今后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长武县相公中学
编辑 薛小琴
首先,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要低起点、重基础,内容选取和阅读要求要难易适中,实施过程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教学中正文部分是学生主要的阅读材料,不适宜大量补充课外资料。初中生本身语文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不妨借鉴一些语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疏通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历史教材特别是古代史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生僻字词,如果教师在这一方面不够注意,可能出现学生课本学完了,字词照样读错,词句含义似懂非懂、胡乱解释的现象。这些基础工作可安排到预习当中,学生自主完成,但是课堂上一定要检查落实。阅读的形式不一而足,可以深情朗读,也可以沉思默读;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细心斟酌。教师要特别注意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事先提出问题,列出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过后,可以让学生依次回忆阅读内容,这样后面教师引导、梳理、归纳知识点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理清知识体系,同时对学生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历史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文内容中一些关键词、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词,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词句往往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整体的思想内容,如古代史中的“最早”、“第一次”,近现代史中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开端”等词句,阅读时要着重理解,仔细领会。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列表归纳,画示意图、画知识树状图、编写记忆口诀等,这样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再次,现阶段采用的初中历史教材图片资源丰富,形式活泼,是培养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绝好素材。
古人讲:“左图右史”,培养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还要关注和利用好教材内大量的图片资源,包括实物图片,想象图,地图等。历史教材插图以其直观性、专业性,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往往通过一幅图,一个问题就已经豁然开朗。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讲到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课文配了两幅插图,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两种房屋的样式便一目了然,免去了教师多余的叙述。教材中大量的地图、路线图对于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是非常直观有效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学会在观察中分析研判、提炼概括,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把画面上的历史转变为头脑中的知识。
最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加强对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彰显历史学科的特点。
初中历史教材中不论是课文内容还是引用材料,一般来说都比较简短且浅显易懂,往往只是对课文知识点或者思想观点的印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材料,注意他们不同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跳出书本,拓展思维,反观思考:汉朝以后也有一些朝代在某些时候实行过和亲,对此应该如何评价?指出针对某一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同时,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民族间的友好相处等角度来分析,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适度扩大阅读范围,有必要的话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以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加深学生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当前,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大势所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对学生今后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长武县相公中学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