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防粘连液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来源 :宁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ffhvkn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可吸收防粘连液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为产品成功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参照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对可吸收防粘连液进行热原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m LA试验)等生物相容性试验研究。结果可吸收防粘连液经热原检测最高升温0.1℃,无致热性,细胞毒性1级,急性全身毒性反应阴性,迟发型超敏反应阴性,遗传毒性检测均为阴性。以市售医用几丁糖为对照品,经动物血液学一般检验、生化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物体重/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无亚慢性全身毒性。结论可吸收防粘连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安全性,可为产品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一方面不断学习关于课改的各项精神和各种理论,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在日常教学中将课改各种元素贯彻进去.而作为检验高中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
一、极端假设法极端法是化学计算中的技巧性解法,它适用于混合物的计算。这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是假设只有混合物中的某一成分,通过计算得出两个极端值,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得出正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减压联合经皮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对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伴神经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现场】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民工自强不息、再创佳绩,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2017年2月16日,四川省优秀农民工暨返乡创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正如我们所知,逆向思维的运用非常广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是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一、逆向思维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面积 373万 hm2 ,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 ,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