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入冬后阴雨绵绵,我在11月下旬的某一天拜访了一家私募。
这家私募原先在民生路办公,后来搬了家。他给了我一个新地址,是在八佰伴附近的一栋楼。“我现在的办公环境不是很好……”他在电话里说。
我知道,他原先在上海一家非常知名的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2009年年初,他看好中国未来的资产管理机会出来创业,属于“公转私”大军中的一员。
不过他出来的时间稍晚,是在2009年。虽然那一年市场机会还不错,但他错过了市场最好的一波上涨,因为公司大约在2009年底才张罗好,年底发了第一只产品。
这只产品的发行日期差不多在指数3000点左右。他说,在损失了一轮后,此后也没遇到更好的机会,这只产品的规模不大,2000万至3000万。
在2010年沉沦了一年后,这家私募终于痛定思痛,在2011年年中解散了原来的团队,重新拾起自己的老本行——固定投资,开始更专注地做起了债券投资。
我终于找到了他的办公室,是在小区一个靠里的一栋年久失修的大楼,大约是个2居室,他租借做了办公室,整个办公环境非常简陋,我看到了白花花墙上的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英文的一个歪歪扭扭的logo。
他看起来我比之前见到时要苍老不少。他很客气地把我引入他的办公室。我看了一下,整个办公室连同他在内是3个人。我问了一下,目前他们公司有5名研究人员,把唯一一个做后台的小女孩也拉来做研究。
他与我谈起了他的转变,他说,在他看来,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因为他还算活着。他说,他目前找到了一些投资方法,比如他现在也投资杠杆型基金——不知为何,我想到我原先接触的一个私募,他也基本放弃了调研,开始研究一些有些杠杆工具的投资标的。
他带着一点骄傲说,我有典型的数理偏好,你看我在建数据库,我在建模型,我很擅长这些技术含量高的东西。他说,我的优势在于对各类金融产品都很熟悉。
我问他最近还有没有做股票,他说前几天还有加仓,他正在找寻穿越周期的股票,他们最近就找到一只不错的医药股,为此今年赚了不少钱。他说,他2010年的失误在于错买了一家东北上市公司。他痛恨地说,他们管理层太能吹牛了,夸大了自己的订单,股价一下子暴跌10%以上,害得他只好急忙斩仓,由于仓位过重,造成了巨大的净值折损难以修复。
所幸,他找到了重出江湖的机会——做债券投资。他在2011年发行的债券型产品规模还可以,发行了一个亿,虽然有点绑架的意思——是个结构型产品,他为此垫付了相当高的安全垫,还支付了很多渠道成本,因为选择的是四大行中的一家。
他说自己在建立量化模型,为了更好地利用好杠杆。虽然他也承认目前债市不那么好做,一方面,债券收益率偏低,还是以票息收益为主;另外,原先15%左右的城投债也降到了6%;还有一方面,目前信用债收益水平也在降低,但他会通过自己的拿券能力与杠杆做大收益,况且,经济的弱市格局还是会持续,债市机会还没有消失。他不断强调,我最早就是做固定收益的,我不会输给任何人,你看,我刚拿了很抢手的4000万城投债。在他看来,城投债仍旧是当前大类资产中,相对安全收益比最高的产品。
问他是否会参与私募债,他有点害怕地说,不参与,因为没有风险补偿,也没流动性,听他说话的语气感觉他目前这个阶段再也不敢尝试新东西了。
他不由说起了自己的变化——从一腔热情,到2011年上半年彻底空仓,然后花了近半年时间进行心理上的修复。他说,现在想来,自己太着急了,创业的心理压力很大,总是想着快点盈利,以至于损失惨痛,最后他把自己的几个研究员安顿到他熟悉的机构,做法算是仁至义尽,其实内心非常苦楚。
目前换了新地方的他也希望有新的开始,他们打算最近再募集一期产品,也是固定收益类的,不再搞结构化了。他打算换个渠道,因为原来的这个银行渠道出了“大麻烦”。
我知道,他原本的个性比较直接内向,从第一期产品以来,他开始单打独斗拉投资者,随后又经历了创业中的种种艰辛,他成长多了,但我不确定在这个竞争的市场上是否已足够。
我问他是否后悔,他说,他觉得以自己的个性还是会出来单干。他兴趣还是在股票,他主要是出于生存考虑不得不做债券,他自己也说,其实更看好2013年的股票市场,为了平衡,他计划在新的债券产品中配置更多可转债。
拜访完后,我在凄厉的大雨背景下与他说了再见,他的脸色依旧有点铁青。或许,他可以更快乐一点。他应该有理由快乐,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这家私募原先在民生路办公,后来搬了家。他给了我一个新地址,是在八佰伴附近的一栋楼。“我现在的办公环境不是很好……”他在电话里说。
我知道,他原先在上海一家非常知名的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2009年年初,他看好中国未来的资产管理机会出来创业,属于“公转私”大军中的一员。
不过他出来的时间稍晚,是在2009年。虽然那一年市场机会还不错,但他错过了市场最好的一波上涨,因为公司大约在2009年底才张罗好,年底发了第一只产品。
这只产品的发行日期差不多在指数3000点左右。他说,在损失了一轮后,此后也没遇到更好的机会,这只产品的规模不大,2000万至3000万。
在2010年沉沦了一年后,这家私募终于痛定思痛,在2011年年中解散了原来的团队,重新拾起自己的老本行——固定投资,开始更专注地做起了债券投资。
我终于找到了他的办公室,是在小区一个靠里的一栋年久失修的大楼,大约是个2居室,他租借做了办公室,整个办公环境非常简陋,我看到了白花花墙上的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英文的一个歪歪扭扭的logo。
他看起来我比之前见到时要苍老不少。他很客气地把我引入他的办公室。我看了一下,整个办公室连同他在内是3个人。我问了一下,目前他们公司有5名研究人员,把唯一一个做后台的小女孩也拉来做研究。
他与我谈起了他的转变,他说,在他看来,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因为他还算活着。他说,他目前找到了一些投资方法,比如他现在也投资杠杆型基金——不知为何,我想到我原先接触的一个私募,他也基本放弃了调研,开始研究一些有些杠杆工具的投资标的。
他带着一点骄傲说,我有典型的数理偏好,你看我在建数据库,我在建模型,我很擅长这些技术含量高的东西。他说,我的优势在于对各类金融产品都很熟悉。
我问他最近还有没有做股票,他说前几天还有加仓,他正在找寻穿越周期的股票,他们最近就找到一只不错的医药股,为此今年赚了不少钱。他说,他2010年的失误在于错买了一家东北上市公司。他痛恨地说,他们管理层太能吹牛了,夸大了自己的订单,股价一下子暴跌10%以上,害得他只好急忙斩仓,由于仓位过重,造成了巨大的净值折损难以修复。
所幸,他找到了重出江湖的机会——做债券投资。他在2011年发行的债券型产品规模还可以,发行了一个亿,虽然有点绑架的意思——是个结构型产品,他为此垫付了相当高的安全垫,还支付了很多渠道成本,因为选择的是四大行中的一家。
他说自己在建立量化模型,为了更好地利用好杠杆。虽然他也承认目前债市不那么好做,一方面,债券收益率偏低,还是以票息收益为主;另外,原先15%左右的城投债也降到了6%;还有一方面,目前信用债收益水平也在降低,但他会通过自己的拿券能力与杠杆做大收益,况且,经济的弱市格局还是会持续,债市机会还没有消失。他不断强调,我最早就是做固定收益的,我不会输给任何人,你看,我刚拿了很抢手的4000万城投债。在他看来,城投债仍旧是当前大类资产中,相对安全收益比最高的产品。
问他是否会参与私募债,他有点害怕地说,不参与,因为没有风险补偿,也没流动性,听他说话的语气感觉他目前这个阶段再也不敢尝试新东西了。
他不由说起了自己的变化——从一腔热情,到2011年上半年彻底空仓,然后花了近半年时间进行心理上的修复。他说,现在想来,自己太着急了,创业的心理压力很大,总是想着快点盈利,以至于损失惨痛,最后他把自己的几个研究员安顿到他熟悉的机构,做法算是仁至义尽,其实内心非常苦楚。
目前换了新地方的他也希望有新的开始,他们打算最近再募集一期产品,也是固定收益类的,不再搞结构化了。他打算换个渠道,因为原来的这个银行渠道出了“大麻烦”。
我知道,他原本的个性比较直接内向,从第一期产品以来,他开始单打独斗拉投资者,随后又经历了创业中的种种艰辛,他成长多了,但我不确定在这个竞争的市场上是否已足够。
我问他是否后悔,他说,他觉得以自己的个性还是会出来单干。他兴趣还是在股票,他主要是出于生存考虑不得不做债券,他自己也说,其实更看好2013年的股票市场,为了平衡,他计划在新的债券产品中配置更多可转债。
拜访完后,我在凄厉的大雨背景下与他说了再见,他的脸色依旧有点铁青。或许,他可以更快乐一点。他应该有理由快乐,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