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而且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我们也看到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旅游配套建设不到位、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村民保护意识低、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些必然会束缚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现状,笔者认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统一规划管理
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当地居民对旅游业认识,转变老旧观念,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统一管理,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受历史、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很多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粗制滥造的问题。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应依据不同的情况统一规划,有区别的制定开发方案,因地制宜,并且加强旅游地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积极探索,挖掘资源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在挖掘和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提高其文化附加值,提高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品味,营造独特的消费气氛,使旅游者满心欢喜地进行精神消费,这是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加强自然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如文人墨客在此创作过的文学作品、此地一直流传着的动人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等等,都是自然景观中孕育的文化内涵;其次,要加强人文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要将民俗风情、文化艺术、传统节日等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开发为旅游产品,将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如平遥古城的民俗游、正月花灯游。
三、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开发应扬长避短,在“保持本色”的同时要“突出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如根据太行水乡风光和农家生活风情的特色,精心设计的乡村民俗旅游,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乡村生活。利用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及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资源条件较优越、基础设施较完备的乡村地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要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应与当地自然、人文景观风格相一致,保留本地特色,保持村庄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真正体现“人住农家院,享受田园乐”。
四、乡村旅游开发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虽然包含的内容不少,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基本上还不包括生态旅游,但它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以观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为目标,通过为旅游目的地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公众提供环境和文化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只有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好山、水、寺庙、村景和各种古迹遗址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
乡村旅游丰富了我国的旅游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乡村的地方就能发展乡村旅游、就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当前旅游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才是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才是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积极研究和探索乡村旅游文化,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
一、提高认识,加强统一规划管理
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当地居民对旅游业认识,转变老旧观念,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统一管理,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受历史、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很多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粗制滥造的问题。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应依据不同的情况统一规划,有区别的制定开发方案,因地制宜,并且加强旅游地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积极探索,挖掘资源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在挖掘和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提高其文化附加值,提高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品味,营造独特的消费气氛,使旅游者满心欢喜地进行精神消费,这是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加强自然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如文人墨客在此创作过的文学作品、此地一直流传着的动人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等等,都是自然景观中孕育的文化内涵;其次,要加强人文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要将民俗风情、文化艺术、传统节日等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开发为旅游产品,将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如平遥古城的民俗游、正月花灯游。
三、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开发应扬长避短,在“保持本色”的同时要“突出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如根据太行水乡风光和农家生活风情的特色,精心设计的乡村民俗旅游,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乡村生活。利用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及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资源条件较优越、基础设施较完备的乡村地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要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应与当地自然、人文景观风格相一致,保留本地特色,保持村庄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真正体现“人住农家院,享受田园乐”。
四、乡村旅游开发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虽然包含的内容不少,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基本上还不包括生态旅游,但它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以观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为目标,通过为旅游目的地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公众提供环境和文化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只有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好山、水、寺庙、村景和各种古迹遗址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
乡村旅游丰富了我国的旅游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乡村的地方就能发展乡村旅游、就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当前旅游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才是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才是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积极研究和探索乡村旅游文化,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