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提升组织力是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是基层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必然要求。当前,陕西省各地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力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党建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同时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党建”,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关键词: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力;陕西
一、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力
1、提升党的组织力,确保社会治理秩序稳定
重视并善于运用党组织力量是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的组织力来自于党支部建设。为提升党的组织力,陕西各地积极开展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一切工作到支部。如宝鸡市金台区把基层党建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为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着力健全建强组织体系。全面规范村党支部组织体系、班子队伍、党员管理、阵地建设等。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落实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吸引优秀企业家、个体商户、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让更多“能人”回乡为集体发展添砖加瓦。二是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围绕“支部带头”总思路,发挥地域和市场消费优势,探索嵌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村能人+”等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健全动态帮扶机制、监测预警机制、扶贫资产管理机制等机制体系,确保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
2、增强党的政治功能,保障社会治理方向正确
党的政治功能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方向、价值观和标准,增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感和内聚力。第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坚决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长效机制。第二,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关于如何组织团结起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第三,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价值观愈加丰富多元,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要综合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优势,善于把各类群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
3、提升党的核心引领能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大格局
区域化党建就是要在人口大流动时代,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格局的复杂形态,以党建为龙头,在原子化个体间重建新型熟人社会,引领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2]构建区域化党建大格局,整合盘活社会治理资源,成为了当前陕西各地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新探索。其核心要义就是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联结辖区内的各单位、各行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党组织,统筹整合街道区域内的所有党建资源,推动党建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如西安市的城市基层党建阵地“红色会客厅”建设,就是构建区域化党建的积极探索。推动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的全覆盖,填补党建空白。通过党建资源共享,推动党建工作和行业发展互促双赢。
二、推动党建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健全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协作配合机制,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3]
1、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陕西各地探索对基层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探索革新,为基层社会治理调动更多“人、财、物”资源。如2020年初西安市长安区开展的“末梢治理、为民服务”行动,其核心就是实行“上级围着下级转、条条围着块块转”机制。纵向工作架构分为区、街道、小区三个层面:区级层面成立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末梢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街道层面建立街道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办事处主任牵头研究解决辖区内小区治理问题。区党政机关、街道及事业单位党员全部下沉小区担任“服务长”,牵头负责小区各项工作,掌握小区社情民意和困难诉求,组织党员群众和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工作,为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同心圆”发挥了重要作用。
2、探索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和扁平化服务模式
网格化是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机制的一次变革,是党和政府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工作力量组成的一次全面重构。核心是以全科网格化管理为运行载体,以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为手段,以专兼职结合的网格员队伍作为触角,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向更深层次延伸,破解与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社会治理难题。如陕西省西咸新区正在进行的社会治理网格化试点,其核心要义是:依托社区合理划分网格基本单元,统筹网格内多项工作: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救助、应急管理等,实现“多网合一”。通过入户走访巡查、问题核实处置、矛盾排查化解等,实现基层管理和服务精细化、精准化。[4]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长期以来,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低、缺乏晋升途径、人员流失严重是制约社区治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这一突出问题,陕西省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力度。2020年8月17日,西安市出台了《关于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改革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拓宽社区人才来源、规范招聘工作流程、设置职级薪酬阶梯、推动绩效科学考评等举措,破解长期以来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待遇保障不到位、聘用管理不规范、晋升渠道不通畅、考核奖惩不科学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和薪酬体系,调动和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正建立起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通过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改革,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党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
为促进基层党建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同行,近年来,陕西各城市坚持因地制宜,借鉴发达城市经验,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党建工作“新装备”,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手段,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提升党建服务效能。如延安市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起“互联网+党建”云平台,开启了全市智慧党建“新时代”。延安“党建云”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涵盖了教育、管理、服务、办公、宣传、互动6大板块共34项功能,一是打破了传统党建“限时、限地、限人”束缚,党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随时在线学习,推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通过“智慧党建”系统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组织架构,对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实现了动态管理、归口管理,尤其是对流动党员能够做出精准定位、即时联系。三是极大提升了党建工作效率。让各级党组织与干部群众的沟通更高效、便捷。通过分析和挖掘党建大数据,还能够为各级党组织进行党建分析、研究和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党建工作的智慧化应用、管理和服务,推动党建工作从单一走向融合,从传统走向现代。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2]曹东勃.区域化党建的意义和使命[N].中国青年报,2018-11-5.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22
[4]侯燕妮.西咸新區探索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N].陕西日报,2020-5-28.
作者简介:
杨蕊(1984.12-),女,汉族,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基层建设
关键词: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力;陕西
一、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力
1、提升党的组织力,确保社会治理秩序稳定
重视并善于运用党组织力量是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的组织力来自于党支部建设。为提升党的组织力,陕西各地积极开展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一切工作到支部。如宝鸡市金台区把基层党建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为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着力健全建强组织体系。全面规范村党支部组织体系、班子队伍、党员管理、阵地建设等。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落实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吸引优秀企业家、个体商户、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让更多“能人”回乡为集体发展添砖加瓦。二是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围绕“支部带头”总思路,发挥地域和市场消费优势,探索嵌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村能人+”等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健全动态帮扶机制、监测预警机制、扶贫资产管理机制等机制体系,确保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
2、增强党的政治功能,保障社会治理方向正确
党的政治功能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方向、价值观和标准,增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感和内聚力。第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坚决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长效机制。第二,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关于如何组织团结起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第三,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价值观愈加丰富多元,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要综合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优势,善于把各类群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
3、提升党的核心引领能力,构建区域化党建大格局
区域化党建就是要在人口大流动时代,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格局的复杂形态,以党建为龙头,在原子化个体间重建新型熟人社会,引领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2]构建区域化党建大格局,整合盘活社会治理资源,成为了当前陕西各地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新探索。其核心要义就是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联结辖区内的各单位、各行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党组织,统筹整合街道区域内的所有党建资源,推动党建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如西安市的城市基层党建阵地“红色会客厅”建设,就是构建区域化党建的积极探索。推动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的全覆盖,填补党建空白。通过党建资源共享,推动党建工作和行业发展互促双赢。
二、推动党建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健全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协作配合机制,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3]
1、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陕西各地探索对基层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探索革新,为基层社会治理调动更多“人、财、物”资源。如2020年初西安市长安区开展的“末梢治理、为民服务”行动,其核心就是实行“上级围着下级转、条条围着块块转”机制。纵向工作架构分为区、街道、小区三个层面:区级层面成立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末梢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街道层面建立街道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办事处主任牵头研究解决辖区内小区治理问题。区党政机关、街道及事业单位党员全部下沉小区担任“服务长”,牵头负责小区各项工作,掌握小区社情民意和困难诉求,组织党员群众和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工作,为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同心圆”发挥了重要作用。
2、探索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和扁平化服务模式
网格化是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机制的一次变革,是党和政府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工作力量组成的一次全面重构。核心是以全科网格化管理为运行载体,以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为手段,以专兼职结合的网格员队伍作为触角,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向更深层次延伸,破解与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社会治理难题。如陕西省西咸新区正在进行的社会治理网格化试点,其核心要义是:依托社区合理划分网格基本单元,统筹网格内多项工作: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救助、应急管理等,实现“多网合一”。通过入户走访巡查、问题核实处置、矛盾排查化解等,实现基层管理和服务精细化、精准化。[4]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长期以来,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低、缺乏晋升途径、人员流失严重是制约社区治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这一突出问题,陕西省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力度。2020年8月17日,西安市出台了《关于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改革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拓宽社区人才来源、规范招聘工作流程、设置职级薪酬阶梯、推动绩效科学考评等举措,破解长期以来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待遇保障不到位、聘用管理不规范、晋升渠道不通畅、考核奖惩不科学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和薪酬体系,调动和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正建立起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通过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改革,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党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
为促进基层党建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同行,近年来,陕西各城市坚持因地制宜,借鉴发达城市经验,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党建工作“新装备”,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手段,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提升党建服务效能。如延安市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起“互联网+党建”云平台,开启了全市智慧党建“新时代”。延安“党建云”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涵盖了教育、管理、服务、办公、宣传、互动6大板块共34项功能,一是打破了传统党建“限时、限地、限人”束缚,党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随时在线学习,推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通过“智慧党建”系统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组织架构,对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实现了动态管理、归口管理,尤其是对流动党员能够做出精准定位、即时联系。三是极大提升了党建工作效率。让各级党组织与干部群众的沟通更高效、便捷。通过分析和挖掘党建大数据,还能够为各级党组织进行党建分析、研究和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党建工作的智慧化应用、管理和服务,推动党建工作从单一走向融合,从传统走向现代。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2]曹东勃.区域化党建的意义和使命[N].中国青年报,2018-11-5.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22
[4]侯燕妮.西咸新區探索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N].陕西日报,2020-5-28.
作者简介:
杨蕊(1984.12-),女,汉族,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