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路行者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功先生曾用“王羲之的根基,郭沫若的气势”来概括启笛书法的特性。作为海内外知名的书法家,书法不是启笛的全部,却是他的生命之根。有人赞其为人有儒者之风;做事有诚信之义;治学能为国家尽责;从艺能兼收并蓄厚积薄发,而自成家数。他是经济学的专家,长期从政的官员,也是热心公益的慈善家……
  启笛,人如其名,正努力开启书法艺术的传承之门。
  
  写“标语”练书法
  
  启笛习书始于5岁,那一年,启笛跟随做小学老师的叔叔入了学,到小学里开始读书。在叔叔的影响下,启笛开始用石笔、铅笔练习书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启笛经常跟随学校的老师写标语,老师见他练过书法,根基还算扎实,就常常把石灰桶丢给启笛,让他去写。墙报成了启笛书法创作的最早平台。
  之后的日子里,启笛先后临摹柳体、颜体, 中学时期开始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严格的叔叔总是会用“圆圈”来表达对启笛的肯定,好的作品就画上两个圈,差点的就一个圈。但真正改变启笛一生,使其对书法沉迷一辈子的还是在他的大学时代。
  1960年代后期,勤奋的启笛考入山东大学。当时“文革”已经开始,时任山东大学校长成仿吾也受到批判。成仿吾审查专案组成立,年轻的启笛被调入专案组作记录员,负责审查案宗的记录。一定程度上,这也让启笛有机会向成仿吾先生请教、学习。突然有一天,成仿吾看到启笛记录的案件资料,不仅对其把握资料的能力大加赞赏,还称赞其书法有“郭沫若的风范”。让启笛意外的是,成仿吾先生竟主动提出为启笛写封信,介绍启笛去北京拜郭沫若为师。
  
  与大师“忘年之交”
  
  1968年,年轻的启笛揣着成仿吾先生偷偷写下的介绍信,以查案的名义去了北京,见到了郭沫若。郭沫若一眼便看中了这位热衷书法的年轻人,收做关门弟子。其后的十年里,启笛追随郭沫若练习书法,深得郭老的真传。忆起郭老,启笛总是会记得郭老教诲过的“逆如平出,回峰连转”的书法秘诀。郭老还借启笛原名袁守启中的“启”字,起了“启笛”的艺名。郭老说,“启”是启发开明,“笛”是笛声无限、响遏行云。
  1978年,郭老去世,启笛的悲痛溢于言表。而此时的启笛也已在书法界崭露头角,不久,他研习多年的“郭派”书法又得到了大书法家启功先生的肯定。1981年,启笛作为书法爱好者列席中国书协的代表大会,第一次见到了启功,之后的20年里,启笛和启功渐渐成了“忘年之交”。每年启功先生的寿辰,启笛不管多忙都会赶去拜寿。有了好的作品,启笛也总是第一个想到拿给启功先生鉴赏。启功先生更不吝溢美之词:启笛的作品是“王羲之的根基,郭沫若的气势”。2004年冬天,启笛举行书画展,90多岁高龄的启功先生不仅为展览题字,还执拗地要赶去参观。考虑到北京冬日的严寒可能给老人身体带来的伤害,启笛多次上门劝说启功不要去,但最后启功还是送来了花篮,表示祝贺。
  启功先生逝世后,启笛忍住悲痛,3日不出,以蝇头小楷撰写长卷纪念先生。斯人已去,但大师留给启笛的教诲却是启笛终身难忘的。
  
  视书法为“国粹”的人
  
  启笛常说,“书法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书法文化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字审美的趣味:更渗透了中华诗词、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精髓。启笛是一个视书法为“国粹”的人,他把书法的传承看作是中华文化的传延。
  启笛毫不讳言当前书法所面临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不少人习惯于电脑打字和网络化语言的表达,连汉字的书写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研习深具美感的书法。这也造成了书法事业后继乏人。但启笛觉得,既然是炎黄子孙,说母语,写汉字是基本的素质。
  多年来,他奔走于全国,办展览、办画院,去大学开设书法研究院,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希望能多为书法事业留住一些人才。启笛希望书法事业,能在如今的盛世中国,迎来唐宋之后的第二个春天。他把这一事业视为自己的使命。
  
  书法需要产业化
  
  尽管对书法等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但启笛却也一直是书法与时代相结合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不管是魏晋,还是唐宋,书法艺术的发展总是和那个时代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魏晋的书法浸透着魏晋风度的狂放,唐宋的书法表达着唐宋文人的雅趣。
  在书法之外,启笛还是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在这一领域多有著述。他长期从政,关心国计民生,曾多次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和《劳动法》修订;他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曾为水灾地区捐献义卖书画所得五万美金、三十万港币——通过这些行为,启笛努力了解社会,把握时代,关心发展,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元素。启笛先生还是书法产业化的积极探索者,在他的心目中,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只有找到一条和产业结合、互动的道路,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永葆青春。
  “个人名利淡如水,书法事业重如山”,启笛的座右铭既透着中国文人“淡泊明志”的雅趣,也表达了对书法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启笛就像是一位在书法领域行走的行者,不管是书山艰险、书路崎岖,他都坚持着方向,坚信努力行走就有希望。
其他文献
粤菜VS意大利队:海纳百川    “吃在广州”,可见广州人对吃的讲究是多么精湛。粤菜,尤以选料之广博而闻名,博采众长讲究实际,制作精细追求享受,其味清淡略甜。在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事实上,广东人的这种无所不吃的性格,也正是其开放的心态在饮食上的反映。意甲联赛素有小世界杯之称,与欧洲其它四大联赛相比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容纳力,正是所谓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甲最具开放性
期刊
和全球各地的双年展相比,今年首次举办的新加坡双年展绝对是独特的。它把展场设置在广场、政府、寺庙里,让市民前所未有,随时随地的走近当代艺术。作为首届新加坡双年展的总经理,在艺术之外,刘祺丰更关注双年展如何让这个城市、让一般的市民亲近艺术。  凤凰生活:作为首届新加坡双年晨的总经理,你理解的双年晨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刘棋丰:对大多数艺术界人士而言,双年展是规模庞大且意义重大的当代视觉艺术展。这些两年
期刊
TEXT PHOTO 相关双年展组委会 EDITOR 王之光  或许可以用“经典”来概括这些在过往的双年展上出现的作品,但双年展本不应该有经典,因为不断创新、创造,失去创意力量的生长才是全球所有双年展的精髓所在。
期刊
EDITOR 王之光  郑胜天,国际著名策展人,英文当代中国艺术学刊“YISHU”总策划,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国际中心理事,曾任第二届上海双年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上海双年展艺委会委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近年策划的重要活动、展览有“江南——现代和当代华人艺术展览与国际学术研讨会”(温哥华)、“国际策展人访华考察”(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台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艺术”(温哥华、
期刊
策展人是双年展的灵魂。他们把自己比作大厨,以苛刻的标准选料,以特色的技艺烹饪,最后呈现给世界一个顶级的芝术盛宴。他们也把自己比作调酒师,调和着城市气质和双年展艺术之间的差异。  如今,策展人制度已成为全球双年展的通行惯例,策展人也成为——种新“职业”。9月,亚洲的三座城市:中国上海、韩国光州、新加坡的双年展大幕将徐徐拉开。亚洲三大双年展也将第一次联手,实现耳动与合作。9月将是亚洲的“双年展季”,世
期刊
公司人事部不断口头或下文催我清掉还积在2004年的“欠假”。也好,刚刚从印度采访回来,又逢儿子放暑假,于是赶紧忙里偷闲,把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挥霍殆尽。  马来西亚我去过多次,但大都是工作去了,没有时间、更没有闲心四处逛逛。这次带儿子故地重游,有兴致,也有目的。  第一站当然是首都吉隆坡。双子塔、海洋博物馆,还有儿子最喜欢的以“生活中的速度”命名的科普专题展览。  马来西亚政府相当重视对下一代
期刊
始于1995年的韩国光州双年展,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还有今年将创立的新加坡双年展将一起在今年9月为世界呈现一个艺术的盛宴。亚洲的双年展、亚洲的艺术必将点燃这个夏季最后的热情,让世界和亚洲艺术的新势力一起脉动。  本刊特精选即将在今年9月亚洲三大双年展上展出的部分作品,让读者先睹为快。
期刊
我不知道所谓的上品指的是不是奢侈品,如果是的话,写这样的文章对我来说,显然不太合适。因为首先我不敢保证在评论的过程中,心态会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富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的确十分难以揣摩。揣摩对了还好,如果说错了就要遭人耻笑。至于奢侈品,我见到的不多,偶尔逛故宫或者商场,见到好的东西,恨不得立马伸出手去,将其据为已有。大多数的奢侈品都是在杂志里看到的。比如前些日子我就在杂志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总部设在莫斯
期刊
TEXT PHOTO 相关震年展组委会 EDITOR 王之光  “二战”之后兴盛起来的双年展从一开始就被打上深刻的工业革命的痕迹。坚硬的钢铁,刺鼻。的尿素都成为艺术家的手中创作的元素。一些崭新的艺术形式因技术的进步而出现:坚硬而机械的科技也因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感性可触,千娇百媚。
期刊
未来真的在未来吗?  不,未来可能是历史的重复,也可能是今天的再现,抑或远远超越人们的想象,难以表达。就像《黑客帝国》,或者《星战前传》,科幻的形式表现着古老的主题,而双年展上的艺术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历史画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