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精华则是在加榜的党扭村到加车大寨之间,这里距县城80公里,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苗族的稻田都是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缓及山坡的大小决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态。加榜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这里的梯田的面积最大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两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亩。
云贵川和广西的梯田我都见过许多,其中最负盛名的当然是元阳和龙脊梯田。加榜正如同谜一般偏安在黔东南偏远一隅。去过的朋友都建议我到加榜看看,看看它的秀丽,看看它的壮观。高速公路未通车以前,从黔东南的州府凯里到从江县行车得一天,去的人也很少。一年前高速公路通车后,与朋友去了从江岜沙村、小黄侗寨,又在都柳江边露了营,但没能走进加榜,可以说是与加榜擦肩而过。这次我们选择在初秋时节,几个朋友相约安排了三天时间。
两台越野车中午从贵阳出发,沿厦蓉高速快速前行。其中的一个朋友做了些攻略。我们没有从最近的榕江县城下高速,也没有开到从江县城的出口,而是从两县城之间的往洞出口下的高速。从这里避开了正在修路的321国道榕江出城段,又能从高处俯瞰远处的都柳江和架里村,初掠高山苗寨。
下午4点,光线不错,远处的都柳江宛如一条银丝,半山间层层的木制吊脚楼沐浴在阳光下,一条柏油路从江边蜿蜒盘山至我们的脚下,近处是依然夹杂着绿色的稻田。车停在路边,所有的人都在享受这一刻,城市里的烦恼,已在九霄云外。
在半坡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从往洞出口到都柳江边进入321国道,向右是榕江县城,向左是从江县城。我们向从江方向行走半小时后,达到腊俄大桥,从这里转向加榜乡。这时天色已暗,但路面还不错,偶有坑洼。过了九星村后,转入刚开通的到加榜的柏油路(原为土路)。
从贵阳出发前,已得知在加榜只能住在党扭村和加车大寨,所以通过朋友提前联系了加车大寨的梁文佳老师。梁老师告诉我们,下午雨后出了太阳,有晚霞,我们没能赶上有点遗憾。不过晚上可能要起雾,明天的日出景色应该不错。向梁老师讨教观日出的位置后,就准备进入梦乡。乡村很寂静,除了一两声犬吠外,就是屋外偶尔传来的咳嗽声。路灯也很微弱,月光甚至可替代这可有可无的灯光。
闹钟定在五点半,带上摄影装备按昨天讨教的路向半山摸去。出门后就有同道之人,彼此没有过多的问候,只是依着手电快步向前走,希望走在别人的前头,寻个好位置。到了半山不用问别人哪里能看这山间的日出,因为长枪短炮已经架在最好的位置。沿着上山小路和梯田边,只要视角不错的地方,总是有人。没办法,只能寻个次等的位置安顿下来。
太阳还没出来,寨子里大部分村民还在梦乡中,但不时有鸡鸣。山腰间充满了雾,如果没做好出发前的功课,会误认为这是云海,这样的场景在黄山之巅见过。而加车大寨和从山外进来的公路,在随风流动的雾的上面,仿佛是人间仙境。时间过得很慢,不停地看表,山间小道上还有人在向上爬来,这时寨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对面山上的天空也开始红了,人们转过镜头,静静地等待着。太阳露脸了,雾也红了,并在不断地爬升,一层层的把梯田给尽吞,不一会它们到了寨子,也把寨子裹了进去。“这样的奇观不是每次都能看见的”,旁边的人不停地在自言自语。更多人则陶醉在这胜景中,在选好的位置不停地按着快门,并且不时地更换位置,希望记录下眼前的一切。一直到浓雾把观景人也吞没,这一切才算中止。
从党扭到加车,这一路是加榜梯田的精华。因为昨天从党扭过来时已是晚上,还未能一睹加榜梯田的壮美。所以我们一行决定轻装从加车徒步到党扭,大约十几公里路程。用过早餐,待雾渐渐散去,带上水和干粮,出发了。路是在原土路的基础上修整的,外面的人还不知道路已修好,所以进来的车还不算多。一路上偶尔遇见赶着马车和准备农作的村民,他们对我们这些外来的好奇者总是抱以热情的微笑。在他们看来,这从山脚开始层层相叠的梯田仅仅是生活的必需,是一辈一辈的老人用智慧和勤劳创造而成,这也是祖辈传承给他们的财富。千百年的生存比摄影家眼中的大美更重要。
祖辈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等高线,可每一层梯田却依山形按等高线紧紧相连,顺着与梯田平行的公路走了两百米,有时也未能走出这块梯田的范围;然而有的则不足一米之长。梯田的宽度完全根据山形决定,最窄的地方不会超过半米。从山脚到公路有多少层梯田?数不清。顺着加车河两边的山涧望去,一层一层,一浪一浪金黄的稻子展现在眼前,而清澈的加车河,站在路边却是望不见的。那随山形而延伸的线条不是有意而为,它仅是在生活实践中自然而成,一切都是那么纯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零星的苗家吊脚楼偶尔点缀其中。放眼望去,这里的山间已经没有一寸平整而又未使用的地方了。一路前行,一路拍照,一路感触,感触苗族人民的勤劳,感触苗族人民的艰辛,感触苗族人民的智慧。金色的稻田虽然让你感慨万千,但也让你想到生存的艰难。
天黑前回到加车住地用餐,之后围在一起聊聊今天的收获与感触。小旅馆对面是一家卖日用品的小店,店前围坐着一群寨子里的村民,朗朗的笑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走过去凑热闹。热情好客的苗家姑娘把我们安顿下来,每人递上一个小碗,斟满自酿的米酒,开始和我们攀谈起来。在苗寨里,只要你敢喝,随时会有好客的村民请你共饮。聊天的话题也很杂,一会是这里,一会是那里,总结起来就是不停的劝你喝酒。苗家人喝酒常常可以从早晨喝到晚上,特别是家中有喜事时,那更是欢快畅饮,男女老少皆能喝,喝开心了还唱。我们之中自不量力者便喝开了,你一杯我一杯,自酿的米酒很容易入口,不知不觉已有醉意,再加上苗家姑娘淳朴的苗歌,更是让人陶醉在苗乡中。
酒喝多了总要误事。原计划第二天早起再拍晨光中的梯田,可昨天的一顿好喝让我们都未能起床。直到屋后的鞭炮声和喧哗声唤醒我们才起来梳理。一打听才知道是办喜事接新人。我们不敢再凑热闹,只能远远的望望。
随后,走进大寨里参观苗家吊脚楼。古楼、古树、古井让你暂时感到现代文明的遥远,只有屋前的电视接收器才能把你带回现实世界。许多村民还保留着祖辈传下来的衣着,特别是女性。我们的到来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有什么特别,玩耍的小孩依然在简单的游戏中,洗衣的妇女看我们一眼后,依然专注自己的事情,惟独叼着烟斗的老汉眯着眼睛,对着我们微笑。禾架上还是空空的,门前屋后晒满了红红的辣椒。加车寨子很大,估计在三四百户以上,它的结构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
三天的行程是短暂的,对加榜的美还只能停留在直观的感触上。告别时,梁老师告诉我们,到加榜春秋两季是最漂亮的季节,山间梯田在春雨与薄雾中时隐时现,典型的中国画卷;在收割前金灿灿的世界与收割中挂满禾把的禾架,都是能引发我们无限遐想的景致。这些都让我们期待着下次的相聚。